CN219212747U -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2747U
CN219212747U CN202223545831.6U CN202223545831U CN219212747U CN 219212747 U CN219212747 U CN 219212747U CN 202223545831 U CN202223545831 U CN 202223545831U CN 219212747 U CN219212747 U CN 219212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lamping
along
disc body
clamp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58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何业明
阮善和
周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 Dong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 Dong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 Dong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 Dong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58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2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2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2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包括:盘体,设有用于安装光纤插芯的安装槽;夹持组件,安装于盘体并用于夹持光纤插芯,夹持组件设于安装槽的两侧,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活动连接于盘体;光纤插芯插入安装槽后,第一夹持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夹持件并推动光纤插芯紧贴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盘体并推动光纤插芯紧贴盘体;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纤插芯在两个方向上均被固定,使得光纤阵列不易随着研磨片的转动沿研磨方向的一侧滑动,保证光纤插芯在研磨过程中的稳固性,从而使光纤插芯的纤头和胶层被充分研磨,降低光纤的裂芯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和多模连接器,还有其他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
通过插芯将光纤的位置相对固定后,需要通过研磨的工艺将光纤端面磨平,光纤研磨是保证光纤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通常需要用到研磨机对光纤进行研磨,传统的研磨机通常与研磨夹持装置配合使用,如公开号为CN217255280U,公开日为2022年8月23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光纤阵列研磨盘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将光纤阵列研磨盘放置在研磨机上对光纤进行研磨,转接板可插拔设置在安装槽内,转接板的安装面用于固定光纤阵列。紧固件可分离地穿设在盘体上且末端抵接在转接板上以固定转接板。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光纤阵列的端面向下凸出盘体的下表面,以便于对光纤阵列端面的光纤进行研磨。
然而这种夹持方式所具有的夹持力度不够,同时紧固件对安装于转接板上的光纤阵列的夹持方向为单向夹持,在研磨盘研磨过程中,光纤阵列容易随着研磨片的研磨沿针对研磨方向的一侧滑动,从而造成光纤阵列的滑落,导致光纤裂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固定光线插芯、保证光纤插芯被充分研磨,从而降低光纤裂芯率的夹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包括:
盘体,设有用于安装光纤插芯的安装槽;
夹持组件,安装于所述盘体并用于夹持光纤插芯,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盘体;
所述光纤插芯插入所述安装槽后,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盘体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盘体;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与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光纤插芯抵接的第一夹持块和沿第一方向穿过所述盘体后插入所述第一夹持块的第一螺钉;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与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光纤插芯抵接的第二夹持块和沿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夹持块后插入所述盘体的第二螺钉;
所述光纤插芯插入所述安装槽后,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钉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块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第二夹持块;
通过旋转所述第二螺钉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盘体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盘体。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插芯包括凸设于周侧的凸缘,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凸缘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下端面相互卡合,所述盘体与所述凸缘沿第三方向相对的下端面相互卡合;
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块还包括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光纤插芯设置的第一压板,所述光纤插芯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压板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面。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插芯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夹持块包括自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端部向外凸伸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二压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沿第一方向设置为层结构,所述第二压板沿第二方向设置为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盘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夹持块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盘体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块沿第一方向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螺钉插入的第一穿孔和将所述第一穿孔间隔为两部分的间隔槽;
所述第一螺钉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第一柱体、凹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外壁的环形凹槽和穿套于所述环形凹槽并可沿第一方向活动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间隔槽内;
所述限位环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可安装多个所述光纤插芯,且多个所述光纤插芯以所述盘体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分散排布于所述盘体;
任意安装于所述盘体的所述光纤插芯到所述盘体中心轴线的直线距离均≥所述盘体直径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夹持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夹持件并推动光纤插芯紧贴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盘体并推动光纤插芯紧贴盘体,从而使得光纤插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被固定;此外,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同时设定第一方向为沿光纤插芯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沿光纤插芯的竖直方向,使得光纤插芯在沿水平和是指方向上均被固定,从而使得光纤阵列不易随着研磨机中的研磨片的研磨沿研磨方向的一侧滑动,保证光纤插芯在研磨过程中的稳固性,使光纤插芯的纤头和胶层被充分研磨,提升成品的质量,降低光纤的裂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插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光纤夹持装置;111、盘体;211、光纤插芯;221、纤头;121、第一夹持件;131、第二夹持件;141、安装槽;122、第一夹持块;123、第一螺钉;132、第二夹持块;133、第二螺钉;212、凸缘;141、第一压板;142、第一支撑面;151、第二支撑面;152、第二压板;161、第一穿孔;162、间隔槽;171、第一柱体;172、环形凹槽;173、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夹持装置100,其包括:盘体111和安装于盘体111并用于夹持光纤插芯211的夹持组件,盘体111设有用于安装光纤插芯211的安装槽1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光纤插芯211放入夹持组件内并被夹持组件固定在盘体111上,并通过将承载光纤插芯211的夹持装置100安装在研磨机200上,从而通过研磨机200对光纤插芯211的纤头221和纤头221上的胶层进行研磨并去胶。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优选的,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31,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31均活动连接于盘体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21包括与安装于安装槽141内并与光纤插芯211抵接的第一夹持块122和沿第一方向穿过盘体111后插入第一夹持块122的第一螺钉123;第二夹持件131包括与安装于安装槽141内的光纤插芯211抵接的第二夹持块132和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二夹持块132后插入盘体111的第二螺钉133。
请参照图2-4所示,光纤插芯211插入安装槽141后,通过旋转第一螺钉123从而可带动第一夹持块122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夹持块132并推动光纤插芯211沿第一方向紧贴第二夹持块132;通过旋转第二螺钉133从而可带动第二夹持块132沿第二方向靠近盘体111并推动光纤插芯211沿第二方向紧贴盘体111,从而使得光纤插芯211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被固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同时设定第一方向为沿光纤插芯211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沿光纤插芯211的竖直方向,使得光纤插芯211在沿水平和是指方向上均被固定,从而使得光纤阵列不易随着研磨机200中的研磨片的研磨沿研磨方向的一侧滑动,保证光纤插芯211在研磨过程中的稳固性,使光纤插芯211的纤头221和胶层被充分研磨,提升成品的质量,降低光纤的裂芯率;同时,当光纤插芯211在盘体111上经过研磨机200上的研磨片进行研磨后,通过反向旋转第一螺钉123和第二螺钉133,使得第一螺钉123带动第一夹持块122远离第二夹持块132,第二螺钉133带动第二夹持块132远离盘体111,从而使安装槽141内的光纤插芯211松动,方便光纤插芯211取出或进行更换。
请参照图3-4所示,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地,光纤插芯211包括凸设于周侧的凸缘212,第一夹持块122与凸缘212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下端面相互卡合,盘体111与凸缘212沿第三方向相对的下端面相互卡合;此结构在于可使光纤插芯211在安装于安装槽141内时,通过凸缘212与盘体111的端面相互卡合,从而使光纤插芯211不易从盘体111上掉落,同时使第一夹持块122和第二夹持块132对光纤插芯211的夹持力更强。
在上述方案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
请参照图2-4所示,具体的,第二夹持块132还包括沿第一方向靠近光纤插芯211设置的第一压板141,光纤插芯211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压板141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面142,通过旋转第一螺钉123推动第一夹持块122推动光纤插芯211贴近第二夹持块132,使得第一支撑面142贴近第一压板141,从而使第一压板141对第一支撑面142产生挤压作用力;此外,光纤插芯211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面151,第二夹持块132包括自靠近第一夹持块122的端部向外凸伸的第二压板152,第二压板152沿第一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压板152的下端面与第二支撑面151对向设置,通过旋转第二螺钉133推动第二夹持块132贴近盘体111,使得第二压板152在此过程中贴近第二支撑面151,从而使第二压板152对第二支撑面151产生挤压作用力,进一步将光纤插芯211固定在盘体111上。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地,第一压板141沿第一方向设置为层结构,第二压板152沿第二方向设置为层结构,此结构的好处在于,设置层结构使得第一压板141和第一支撑面142的接触具备一定弹性,第二压板152和第二支撑面151的接触同样具备一定弹性,在夹持组件对光纤插芯211进行固定的过程中,使得第一支撑面142和第一压板141、第二支撑面151和第二压板152之间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力,从而使光纤插芯211在被压紧时不易因力度过大导致被挤压破损,同时也有利于夹持组件加紧光纤插芯211。
可选的,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压板141沿第一方向设置为四层结构,第二压板152沿第二方向设置为两层结构。
优选的,第一螺钉123与盘体111螺纹连接,第一螺钉123与第一夹持块122活动连接;第二螺钉133与第二夹持块132和盘体111均螺纹连接。
请参照图2-4所示,具体的,第一夹持块122沿第一方向设有用于供第一螺钉123插入的第一穿孔161和将第一穿孔161间隔为两部分的间隔槽162;第一螺钉123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第一柱体171、凹设于第一柱体171外壁的环形凹槽172和穿套于环形凹槽172并可沿第一方向活动的限位环173,限位环173设置在间隔槽162内。
请参照图2-4所示,在上述方案中,限位环173向外凸出于第一柱体171的外壁,即:限位环173的沿第三方向的切面的直径大于第一柱体171沿第三方向的切面的直径,从而使限位环173穿套于第一柱体171的外壁;此外,限位环17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柱体171,此结构通过将限位环173设置为半环形,通过对限位环173施加力从而对限位环173进行形变,从而使限位环173可卡入第一柱体171的环形凹槽172或从第一柱体171的环形凹槽172内取出;此外,当限位环173从第一柱体171的环形凹槽172内取出时,此时限位环173脱离间隔槽162,第一螺钉123不受到限位环173的限位,从而可脱离第一夹持块122和盘体111;当限位环173卡入第一柱体171的环形凹槽172内时,此时限位环173设置在间隔槽162从而可对第一螺钉123进行限位。
如图5所示,优选的,盘体111可安装多个光纤插芯211,且多个光纤插芯211以盘体11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分散排布于盘体111;其中,任意安装于盘体111的光纤插芯211到盘体111中心轴线的直线距离L1均≥盘体111直径L2的1/2;此结构在于使光纤插芯211在盘体111上的排布尽量靠近盘体111的周侧,从而使光纤插芯211在同一间隔距离下所安装的数量尽可能多,以保证单次研磨机构研磨的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夹持装置,通过旋转第一螺钉从而可带动第一夹持块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夹持块并推动光纤插芯沿第一方向紧贴第二夹持块;通过旋转第二螺钉从而可带动第二夹持块沿第二方向靠近盘体并推动光纤插芯沿第二方向紧贴盘体,从而使得光纤插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被固定;此外,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同时设定第一方向为沿光纤插芯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沿光纤插芯的竖直方向,使得光纤插芯在沿水平和是指方向上均被固定,从而使得光纤阵列不易随着研磨机中的研磨片的研磨沿研磨方向的一侧滑动,保证光纤插芯在研磨过程中的稳固性,使光纤插芯的纤头和胶层被充分研磨,提升成品的质量,降低光纤的裂芯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体,设有用于安装光纤插芯的安装槽;
夹持组件,安装于所述盘体并用于夹持光纤插芯,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盘体;
所述光纤插芯插入所述安装槽后,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盘体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盘体;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与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光纤插芯抵接的第一夹持块和沿第一方向穿过所述盘体后插入所述第一夹持块的第一螺钉;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与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光纤插芯抵接的第二夹持块和沿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夹持块后插入所述盘体的第二螺钉;
所述光纤插芯插入所述安装槽后,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钉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块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第二夹持块;
通过旋转所述第二螺钉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盘体并推动所述光纤插芯紧贴所述盘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插芯包括凸设于周侧的凸缘,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凸缘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下端面相互卡合,所述盘体与所述凸缘沿第三方向相对的下端面相互卡合;
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还包括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光纤插芯设置的第一压板,所述光纤插芯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压板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插芯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夹持块包括自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端部向外凸伸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二压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沿第一方向设置为层结构,所述第二压板沿第二方向设置为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盘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夹持块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盘体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沿第一方向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螺钉插入的第一穿孔和将所述第一穿孔间隔为两部分的间隔槽;
所述第一螺钉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第一柱体、凹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外壁的环形凹槽和穿套于所述环形凹槽并可沿第一方向活动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间隔槽内;
所述限位环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可安装多个所述光纤插芯,且多个所述光纤插芯以所述盘体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分散排布于所述盘体;
任意安装于所述盘体的所述光纤插芯到所述盘体中心轴线的直线距离均≥所述盘体直径的1/2。
CN202223545831.6U 2022-12-24 2022-12-24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Active CN219212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5831.6U CN219212747U (zh) 2022-12-24 2022-12-24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5831.6U CN219212747U (zh) 2022-12-24 2022-12-24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2747U true CN21921274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5831.6U Active CN219212747U (zh) 2022-12-24 2022-12-24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2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0387B2 (en) Expanded beam array for fiber optics
US9759870B2 (en) Multi-fiber ferrule with a lens plate
US8480311B2 (en) Optical connector,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optical connector to coated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member
US7422375B2 (en)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optical connection method
CN100476474C (zh) 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的连接方法及包括该光学元件的光学模组
US9933571B2 (en) Profiling of cleaved angled end faces of optical fiber(s)
US20140185990A1 (en) Lensed ferrule assembly with thermal expansion compensation
US7566175B2 (en) Ferrule for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20090252459A1 (en) Expanded beam connector concepts
WO2011129229A1 (ja) 光コリメ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コネクタ、並びに、光コリメータ用保持部材
JP4109653B2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接続用割スリーブ、支持部材およびアダプタ
JP2009047993A (ja) 光ファイバコリメータ、光ファイバコリメータアレイ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19212747U (zh) 一种光纤夹持装置
US20060193565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medium connecting method, optical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dium connecting part
US7175514B2 (en) Polishing fixture assembly for a fiber optic cable connector polishing apparatus
CN210025441U (zh) 切割抛光一体机
JP2021026103A (ja) 光コネクタ
JPS63261309A (ja) 光導波体用コネクタ
TW201319649A (zh) 光結合構件及使用此之光連接器、以及、光結合構件用保持構件
US9358657B1 (en) Recess forming tool for preparing fiber optic ferrule endfaces
CN212846045U (zh) 一种应用于光纤滑环的光纤耦合结构及光纤滑环
JPS60216316A (ja) 光フアイバコネクタ
CN217202961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纤镀膜夹具
US20230228948A1 (en) Connector memb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KR200314838Y1 (ko) 광커넥터 페룰용 연마지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