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6808U -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6808U
CN219206808U CN202222460734.0U CN202222460734U CN219206808U CN 219206808 U CN219206808 U CN 219206808U CN 202222460734 U CN202222460734 U CN 202222460734U CN 219206808 U CN219206808 U CN 219206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ing piece
matching
locking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07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式兴
何小磊
朱开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07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6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6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6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门锁包括锁槽、锁定件、推动组件、触发组件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在开门过程中、锁定件的锁钩脱离锁槽状态下为锁定件提供向后翻转以使锁钩向上抬起的动力。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锁槽配合的锁定件,在关门状态下,锁定件的锁钩向下翻转至与锁槽相配合卡接,推动组件始终向前推动锁定件后端而使锁钩与锁槽内壁勾紧配合,使门体始终保持向清洗机本体放向压紧的力,从而提高门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在开门过程中、锁钩脱离锁槽的瞬间,门体无法再向锁定件施加翻转力,驱动组件作用于锁定件而使其继续向后翻转,使锁钩继续上移而远离门体上边缘,从而避免锁钩在关门状态下与清洗机门体上边缘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一般包括本体及门体,本体具有中空的洗涤腔,本体前侧开有能使洗涤腔呈敞开状态的开口,门体设于本体前侧且用于将开口打开或关闭。门体关闭状态下通常需要借助门锁将门体锁定在本体上,以确保洗碗机在使用过程中门体不会打开。
授权公告号为CN2140351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洗碗机的门锁结构及应用该门锁结构的洗碗机》(申请号:CN202021963616.6)即披露了一种用于将门体锁定的门锁结构,其包括洗碗机的门体和用于锁止门体的锁舌,门体的外部设有与锁舌位置配合的扣座,锁舌能够移动至扣座上并与扣座扣接以将门体锁定;门体上开设有安装孔,门体的内部设有用以固定扣座的固定件,扣座设有能够穿过安装孔插入门体内部的连接件,连接件与固定件连接以将扣座固定在门体上。
上述结构虽然便于将门体锁定在本体上,但是,在锁舌扣入凹坑中之后,锁舌容置在凹坑中而对门体没有力的作用,门体与本体之间难以实现较好的密封,甚至,门体可能会以其底部转轴为支撑呈自然外翻状态,进而对门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2210046983.7《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设置了与门体的顶部锁槽配合的锁定件,在关门状态下,锁定件的锁钩向下翻转至与锁槽相配合卡接,推动组件始终向前推动锁定件后端而使锁钩与锁槽内壁勾紧配合,使门体始终保持向清洗机本体方向压紧的力,从而提高门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但是,申请人发现,在开门、解锁过程中,由于锁定件向后翻转的力仅由门体与锁钩的配合提供,导致锁钩可能会因向后翻转不到位而出现位置较低、再次锁门时与清洗机门体的上边缘干涉的问题,影响了门锁的可靠性,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锁定状态下对门体始终保持拉紧力从而提高门体与本体之间密封性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开门后使锁钩翻转到位而避免锁钩在关门状态下与门体上边缘发生干涉、提高门锁可靠性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门锁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包括锁槽及锁定件,所述锁槽设于门体的上表面上,所述锁定件设于清洗机主体的顶部、用于与所述锁槽卡接配合而将门体锁定,所述锁定件能前后翻转地设于清洗机主体的顶部,所述锁定件的前端设置有朝下弯折的锁钩;
所述的门锁还包括:
推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定件的后侧,用于在锁定或解锁状态下对锁钩的位置进行限位;
触发组件,设于所述锁定件的旁侧,用于在关门过程中为锁定件提供向前翻转以使锁钩勾入锁槽中的动力;以及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定件的旁侧,用于在开门过程中、锁钩脱离锁槽状态下为锁定件提供向后翻转以使锁钩向上抬起的动力。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块及弹性体,所述锁定件的第一侧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块能前后移动地设于该驱动臂的后侧,所述弹性体设于驱动块之后且使驱动块始终保持向前移动从而推动驱动臂的趋势,所述驱动块的前端与驱动臂的后端设置有能在开门状态下驱动锁定件向后翻转的第一配合结构。该第一配合结构为斜面与斜面的配合结构,从而在开门过程中、锁钩脱离锁槽状态下为锁定件提供向后翻转以使锁钩向上抬起的动力,使锁定件翻转到位而避免在关门时由于锁钩位置太低而与门体发生干涉。
优选地,所述驱动臂后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自前向后、自上而下逐渐倾斜的第一配合斜面,相应的,所述驱动块的前端面设置有自上而下、自前向后逐渐倾斜的第二配合斜面,所述第一配合斜面与第二配合斜面及二者之间的角度差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一配合结构。驱动块在弹性体的作用下保持向前的推力,该推力作用在第一配合斜面与第二配合斜面之间,可驱动锁定件向后翻转、即锁钩向上发生位移,从而抬高锁钩的位置,避免在关门时与门体发生干涉。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锁定件向后翻转至锁钩下边缘与门体的顶部边缘齐平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斜面与其前侧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配合斜面与其前侧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b>a。该结构使得驱动块在向前的推力作用下能驱动锁定件向后翻转、即锁钩向上发生位移。
优选地,所述驱动块的前端与驱动臂的后端设置有能在关门状态下驱动锁定件向前翻转的第二配合结构,该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相衔接配合。在关门状态下,通过第二配合结构驱动锁定件向前翻转,提高锁钩与锁槽的配合紧凑性,有利于提高关门时门体与清洗机主体逐渐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驱动臂的后端设置有自第一配合斜面的后边缘向下平滑过渡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二配合斜面位于驱动块前端面的下部,所述驱动块前端面的上部形成竖向延伸且能在关门状态下与第一曲面相抵的抵压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抵压面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二配合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紧凑连接、合理布置,便于使作用于锁定件的力随开关门而转换方向,满足本实用新型中关门状态下锁紧门体、开关状态下将锁定件的锁钩上抬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锁钩向下翻转至与锁槽配合卡接状态下,所述推动组件向前抵压锁定件后端而使锁钩与锁槽内壁勾紧配合;在所述锁钩向上翻转至与锁槽相脱离状态下,所述推动组件向前抵压锁定件后端而对锁定件位置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块及第一弹性件,所述推动块能前后移动地设于锁定件的后侧,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推动块相连接且使推动块始终保持向前移动的趋势。采用上述结构,以在关门状态下,对锁定件维持推力,使锁钩始终将门体向本体方向勾紧,从而提高门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为了便于装配及配合,所述推动块的前端具有对应锁定件后端布置的前侧板,所述推动块内部中空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前部设于该容置腔中且前端与前侧板相抵、后端约束在推动块后侧的清洗机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能前后翻转的连接于清洗机主体顶部的触发体,该触发体与所述锁定件之间连接有能使二者的翻转状态保持相反的第二弹性件。这里的翻转状态是指相对于清洗机主体顶部的运动趋势,触发体与锁定件的翻转状态相反,是指:锁定件向下穿过清洗机主体顶部的部分逐渐增大、趋于上锁时,触发体向下穿过清洗机主体顶部的部分逐渐减小;锁定件向下穿过清洗机主体顶部的部分逐渐减小、趋于解锁时,触发体向下穿过清洗机主体顶部的部分逐渐增大。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关门过程中,触发体向后翻转为门体让位,同时,触发体带动锁定件向前翻转,逐渐使锁扣卡入锁槽中,完成锁门动作。
为了便于使门体与触发体配合联动,所述触发体前端转动连接于清洗机主体顶部,所述触发体的后端形成有能在关门状态下与门体内壁面配合而使触发体相对于门体向后翻转的钩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触发体的横截面呈向上拱起的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第一端能转动地约束在清洗机主体顶部,该C形结构的第二端构成所述的钩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使触发体始终保持相对于门体向前翻转从而使钩状结构呈现向下、向前延伸趋势的第三弹性件。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开关状态下,触发件自动复位,便于在再次关门时与门体发生联动。
为了便于连接及装配,所述C状结构的第一端侧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相应的,所述清洗机主体顶部设置有与该第一连接轴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弹性件包括第一簧圈、第一扭臂及第二扭臂,所述第一簧圈套置在第一连接轴的外周,所述第一扭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簧圈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扭臂的第二端抵靠在清洗机主体的前侧内壁上,所述第二扭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簧圈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扭臂的第二端约束在触发体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锁定件在靠近触发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的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一簧套、第一弹力臂及第二弹力臂,所述第一簧套位于锁定件与触发体之间,所述第一弹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簧套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弹力臂的第二端向后延伸且约束在第一连接臂上,所述第二弹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簧套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弹力臂的第二端向前延伸且约束在触发体的侧壁上。
为了提高配合可靠性,所述触发体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的第一簧套套置在该第二连接臂的外周。触发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第二扭臂的第二端与该凸出部的前侧相抵,第二弹力臂的第二端抵靠在该凸出部的边缘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清洗机主体顶部开设有供锁定件的锁钩伸出的第一开口、供触发体的钩状结构伸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互连通或相互独立的并排布置。
优选地,所述清洗机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在关门状态下连通而在开门状态下断开的信号连接组件,该信号连接组件与所述触发体相连接,该信号连接组件还与清洗机的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该结构在关门状态下连通、在开关状态下断开,有利于提高清洗机清洗程序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的触发组件为两组且分别设于锁定件的两侧,相应的,所述信号连接组件也为两组且与触发组件一一对应的配合连接。当一组信号连接组件失灵时,另一组信号连接组件可确保信号被顺利传递,以进一步提高清洗机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信号连接组件包括微动开关、触发头,所述微动开关设于触发体的后方且前端具有信号触发部,所述触发头能前后移动地设于触发体与微动开关之间,关门状态下,所述触发头与触发体配合后移而按压信号触发部,开门状态下,所述触发头向前移动而与信号触发部相脱离。优选地,所述触发头能前后滑移的约束在清洗机主体的顶部,所述触发头的前端形成自前向后、自上而下倾斜的第一斜面,相应的,所述触发体的顶部形成有自上而下、自前向后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导向配合。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在关门状态、触发件相应翻转状态下按压微动开关。
进一步优选,所述触发头内部中空形成容置仓,该容置仓中设置有弹簧,所述触发头的后端设置有能前后移动且与弹簧缓冲配合的按钮,该按钮用于在关门状态下按压信号触发部、在开门状态下与弹簧配合而脱离信号触发部。该结构可对微动开关进行保护,避免因触发头过量移动而损坏微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锁定件的横截面呈倒V形结构,该倒V形结构前部构成所述的锁钩。该结构有利于提高锁定件的翻转灵活性及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锁定件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相应的,所述推动组件的前端形成有能与第一导向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面,在所述锁钩向下翻转至与锁槽配合卡接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之间的作用力为F,在所述锁钩向上翻转至与锁槽相脱离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之间的作用力为f,且F>f。现有技术的洗碗机门锁中,由于门体顶部的锁舌相对于门体上凹坑的运动为垂直运动,即在关门过程中,锁舌仅能在门体的挤压下上下运动,导致关门时需要消费者付诸较大的力才能将门体关闭并锁定,影响用户体验感。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关门时,仅需要消费者付诸较小的力,而在门体锁定状态下,则具有较大的力对门体锁定状态进行约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感及锁门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向面为向外拱起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凹陷的第二曲面。第一圆弧面与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凹陷的第二曲面相互配合,二者在转动配合过程中,便于通过锁定件力臂的改变而实现关门过程省力、关门后稳定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锁定件的中部能转动地连接于清洗机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圆弧面的投影落在以锁定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上。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二导向面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一竖向受力面、第二圆弧面、第二竖向受力面,所述第一竖向受力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二竖向受力面之间均平滑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圆弧面的投影落在以锁定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上,并且,所述第二圆弧面的投影与第一圆弧面的投影位于同一半径的圆上。采用上述结构,当处于开门状态下,第一圆弧面与第二竖向受力面相抵,锁定件的后部基本横向放置,此时,开始关门,锁定件向前翻转只需要克服第一圆弧面与第二竖向受力面之间的摩擦力即可,非常轻松;在关门过程中,锁定件继续向前翻转,当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配合时,锁定件的后部相对于旋转中心向前翻过了一个很小的角度,此时,继续关门,锁定件向前翻转只需要克服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摩擦力以及因锁定件小角度翻转导致力臂改变而增加的较小分力,比较省力;在门体完全关闭状态下,第一圆弧面的下边缘与第一竖向受力面相抵,此时,由于锁定件向前翻转了一个很大的角度,锁定件如果向后翻转,不仅需要克服第一圆弧面与第一竖向受力面之间的摩擦力,还需要克服因锁定件大角度翻转导致力臂改变而增加的较大分力,因此,此时的锁定件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可使锁钩牢牢的卡置在锁槽中,从而提高锁门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下端与第二竖向受力面的上端相切连接。该结构便于在使关门过程更加顺畅。
为了便于装配及连接,所述锁定件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轴,相应的,所述清洗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与该第二连接轴转动配合的轴槽。
优选地,所述锁钩的前侧面成形为向外拱起且能与门体顶部的内边缘导向配合的配合面,所述轴槽后侧连接有自轴槽底部向后上方延伸的斜面,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向上脱离轴槽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在关门过程中相互配合形成能使第二连接轴沿斜面复位至轴槽中的驱动力。如果在开门状态下,因人为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锁定件转动至锁门状态的位置,那么设置上述结构,在关门过程中,锁钩外表面与门体顶部内边缘配合而将锁定件向上顶,至第二连接轴向上脱离轴槽,在锁定件再次下落至锁钩扣入锁槽的过程中,在推动组件的推动下,锁定件的第二连接轴会沿斜面滑动至轴槽中复位,从而确保锁定件的装配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还包括壳体,所述锁定件、推动组件及触发组件均设于壳体中,所述锁定件的锁钩及触发组件的局部露出于壳体之下。该结构便于将门锁制造为模块化结构,便于生产及装配。
作为改进,所述锁定件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配合面,所述推动块的前端形成有能在锁门状态下向前抵压第一配合面的第二配合面;所述锁定件后端的局部区域向前凹陷形成第三配合面,所述推动块前端的局部区域向前凸出形成能在开门状态下与第三配合面摩擦限位、在关门过程中与第三配合面摩擦滑动的第四配合面。将关门过程中力与力的配合面设置为前后错开的两组,位于后侧的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用于在关门完毕后推动锁定件向前翻转,位于前侧的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用于在开门状态下对锁定件的位置进行限位,由于第三配合面所对应的摩擦力的转动力矩大大减小,关门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力相应减小,起到了关门省力的效果,而在关门完毕后,第一配合面所对应的摩擦力的转动力矩较大,仍旧能保持施加给锁定件较大的向前翻转的力,从而使锁定件能抓紧锁槽,对门体保持较大的抓紧力而提高门体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到锁定件旋转轴心线的最大距离为L1,所述第三配合面到锁定件旋转轴心线的最大距离为L2,L1>L2。在先申请202210046983.7的关门过程中摩擦力的转动力矩为L1,本实用新型的关门过程中摩擦力的转动力矩为L2,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摩擦力的转动力矩,从而使得关门力变得更小,起到关门省力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的至少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一圆弧面,该第一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位于以锁定件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一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到锁定件旋转轴心为圆心的距离为L1。优选地,所述第三配合面的至少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二圆弧面,该第二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位于以锁定件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到锁定件旋转轴心为圆心的距离为L2。圆弧面与其他面的配合可提高摩擦配合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定件的后端设置有向前凹陷的凹槽,相应的,所述推动块的前端设置有向前延伸且能插入凹槽中的凸块,所述凹槽的内端面构成所述的第三配合面,所述的第四配合面形成于凸块的前端面上。为了兼顾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的配合、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的配合,设置上述结构,将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的配合结构、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的配合结构前后交错布置,从而满足门锁在不同状态下的限位或配合需求。
优选地,所述第四配合面为自凸块下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竖向面,所述第三配合面的至少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二圆弧面,在开门状态下,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摩擦限位;在关门过程中,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摩擦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具有间隙;在关门状态下,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相脱离,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抵压配合。
优选地,所述推动块的前端面形成有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二竖向面、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三圆弧面相对于第二竖向面向后凹设,在关门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三圆弧面相对应;在关门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面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抵压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锁定件的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之间设置有能在关门过程中将推动块施加至锁定件上力的受力位置从第三配合面转换至第一配合面上的切换结构。该结构以实现:关门过程中、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无干涉,省力;关门完毕后、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无干涉,使锁定体保持向前翻转的趋势,以提高关门状态下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凸块的前端面形成有自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向上逐渐向后凹陷的避空区域,该避空区域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下边缘导向配合共同构成所述的切换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凸块的前端面中部形成有自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所述锁定件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圆弧面的下边缘平滑连接的平面,在关门状态下,
当第三配合面的下边缘与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配合面的下边缘与第三圆弧面的上边缘相对应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当第三配合面的下边缘位于第一竖向面之上、平面与导向斜面初步配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面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的下边缘相对应且二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当第一配合面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接触并相互抵压时,所述锁定件的平面与导向斜面之间形成有配合间隙。上述结构以实现:关门过程中、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无干涉,省力;关门完毕后、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无干涉,使锁定体保持向前翻转的趋势,以提高关门状态下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圆弧面的断面为相互衔接的两圆弧段,或者,所述第三圆弧面的断面为上下衔接的圆弧段、竖线段。
一种清洗机,包括清洗机主体及门体,所述清洗机主体具有洗涤腔、侧部开有与洗涤腔相连通的敞口,所述门体的下边缘转动连接于清洗机主体的敞口下边缘处,还包括上述的门锁,所述门锁设于清洗机的顶部,用于对清洗机主体顶部与门体顶部进行锁定或解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门体顶部的锁槽配合的锁定件,在关门状态下,锁定件的锁钩向下翻转至与锁槽相配合卡接,推动组件始终向前推动锁定件后端而使锁钩与锁槽内壁勾紧配合,使门体始终保持向清洗机本体放向压紧的力,从而提高门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驱动组件,在开门过程中、锁钩脱离锁槽的瞬间,门体无法再向锁定件施加翻转力,此时,驱动组件作用于锁定件而使其继续向后翻转,使锁钩继续上移而远离门体上边缘,从而避免锁钩在关门状态下与清洗机门体上边缘发生干涉,提高了门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开门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清洗机的部分剖视图(关门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清洗机隐藏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关门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门锁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门锁隐藏部分上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块与锁定件的配合图(分离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块与锁定件的配合图(开门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块与锁定件的配合图(关门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门锁在触发件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触发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触发件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触发件与信号连接组件的配合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剖视图(隐藏第二连接轴侧部分);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推动块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开门状态);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关门过程中);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关门状态)。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门锁在锁定件与触发件之间处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状态图(开门状态);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状态图(关门过程1);
图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状态图(开门过程2);
图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锁定件与推动块的配合状态图(关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可以用于洗碗机上,也可以用于其他与本实施例具有相同锁门要求的容器上,本实施例以清洗机为例对其进行说明。
如图1~22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清洗机主体1及门体2,清洗机主体1具有洗涤腔11、侧部开有与洗涤腔11相连通的敞口12,门体2的下边缘转动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的敞口12下边缘处,清洗机的顶部设置有门锁3,用于对清洗机主体1顶部与门体2顶部进行锁定或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门锁3包括锁槽31、锁定件32、推动组件33、触发组件34、驱动组件38、壳体37。锁定件32、推动组件33及驱动组件38、触发组件34均设于壳体37中,锁定件32的锁钩321及触发组件34的局部露出于壳体37之下。
锁槽31设于门体2的上表面上,锁定件32设于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用于与锁槽31卡接配合而将门体2锁定,锁定件32能前后翻转地设于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壳体37中,锁定件32的前端设置有朝下弯折的锁钩321。推动组件33设于锁定件32的后侧,用于在锁钩321向下翻转至与锁槽31配合卡接状态下向前抵压锁定件32后端而使锁钩321与锁槽31内壁勾紧配合、在锁钩321向上翻转至与锁槽31相脱离状态下向前抵压锁定件32后端而对锁定件32位置进行限位。触发组件34设于锁定件32的旁侧,用于在关门过程中为锁定件32提供向前翻转以使锁钩321勾入锁槽31中的动力。
上述锁定件32的横截面呈倒V形结构,该倒V形结构前部构成锁钩321。如图15所示,锁钩321的前部外表面形成向外突出的具有较小弧度的配合面3210,该配合面3210与门体2的顶部内边缘可以更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锁定件的翻转灵活性及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2、6、7所示,上述推动组件33包括推动块331及第一弹性件332,推动块331能前后移动地设于锁定件32的后侧,第一弹性件332与推动块331相连接且使推动块331始终保持向前移动的趋势。采用上述结构,以在关门状态下,对锁定件32维持推力,使锁钩321始终将门体2向本体方向勾紧,从而提高门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为了便于装配及配合,推动块331的前端具有对应锁定件32后端布置的前侧板3311,推动块331内部中空形成容置腔3312,第一弹性件332的前部设于该容置腔3312中且前端与前侧板3311相抵、后端约束在推动块331后侧的壳体37内侧。
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38设于锁定件32的旁侧,用于在开门过程中、锁钩321脱离锁槽31状态下为锁定件32提供向后翻转以使锁钩321向上抬起的动力。
具体的,如图6~10所示,驱动组件38包括驱动块381及弹性体382,锁定件32的第一侧设置有驱动臂325,驱动块381能前后移动地设于该驱动臂325的后侧,弹性体382为弹簧、设于驱动块381之后且使驱动块381始终保持向前移动从而推动驱动臂325的趋势,驱动块381的前端与驱动臂325的后端设置有能在开门状态下驱动锁定件32向后翻转的第一配合结构。该第一配合结构为斜面与斜面的配合结构,从而在开门过程中、锁钩321脱离锁槽31状态下为锁定件32提供向后翻转以使锁钩321向上抬起的动力,使锁定件32翻转到位而避免在关门时由于锁钩321位置太低而与门体2发生干涉。
如图8所示,上述驱动臂325后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自前向后、自上而下逐渐倾斜的第一配合斜面3251,相应的,驱动块381的前端面设置有自上而下、自前向后逐渐倾斜的第二配合斜面3811,第一配合斜面3251与第二配合斜面3811及二者之间的角度差共同构成上述第一配合结构。驱动块381在弹性体382的作用下保持向前的推力,该推力作用在第一配合斜面3251与第二配合斜面3811之间,可驱动锁定件32向后翻转、即锁钩321向上发生位移,从而抬高锁钩321的位置,避免在关门时与门体2发生干涉。
在锁定件32向后翻转至锁钩321下边缘与门体2的顶部边缘齐平状态下,第一配合斜面3251与其前侧的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a,第二配合斜面3811与其前侧的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b,b>a。该结构使得驱动块381在向前的推力作用下能驱动锁定件32向后翻转、即锁钩321向上发生位移。
上述驱动块381的前端与驱动臂325的后端设置有能在关门状态下驱动锁定件32向前翻转的第二配合结构,该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相衔接配合。在关门状态下,通过第二配合结构驱动锁定件32向前翻转,提高锁钩321与锁槽31的配合紧凑性,有利于提高关门时门体2与清洗机主体逐渐的密封性。驱动臂325的后端设置有自第一配合斜面3251的后边缘向下平滑过渡的第一曲面3252,第二配合斜面3811位于驱动块381前端面的下部,驱动块381前端面的上部形成竖向延伸且能在关门状态下与第一曲面3252相抵的抵压面3812,第一曲面3252与抵压面3812共同构成上述第二配合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紧凑连接、合理布置,便于使作用于锁定件32的力随开关门而转换方向,满足本实施例中关门状态下锁紧门体2、开关状态下将锁定件32的锁钩321上抬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7、11~14所示,触发组件34包括能前后翻转的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顶部的触发体341,该触发体341与锁定件32之间连接有能使二者的翻转状态保持相反的第二弹性件342。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关门过程中,触发体341向后翻转为门体2让位,同时,触发体341带动锁定件32向前翻转,逐渐使锁扣321卡入锁槽31中,完成锁门动作。
为了便于使门体2与触发体341配合联动,触发体341前端转动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顶部,触发体341的后端形成有能在关门状态下与门体2内壁面配合而使触发体341向后翻转的钩状结构3411。触发体341的横截面呈向上拱起的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第一端能转动地约束在清洗机主体1顶部,该C形结构的第二端构成钩状结构3411。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能使触发体341始终保持向前翻转从而使钩状结构3411呈现向下、向前延伸趋势的第三弹性件343。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开关状态下,触发件341自动复位,便于在再次关门时与门体2发生联动。如图11所示,C状结构的第一端侧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3412,相应的,清洗机主体1顶部的壳体37中设置有与该第一连接轴3412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槽371。
上述第三弹性件343包括第一簧圈、第一扭臂及第二扭臂,第一簧圈套置在第一连接轴的外周,第一扭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簧圈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扭臂的第二端抵靠在清洗机主体1上壳体37的前侧内壁上,第二扭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簧圈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扭臂的第二端约束在触发体341的侧壁上。
如图6、7所示,锁定件32在靠近触发体341的侧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臂324,第二弹性件342包括第一簧套、第一弹力臂及第二弹力臂,第一簧套位于锁定件32与触发体341之间,第一弹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簧套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弹力臂的第二端向后延伸且约束在第一连接臂324上,第二弹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簧套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弹力臂的第二端向前延伸且约束在触发体341的侧壁上。
如图12、13所示,触发体341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臂3413,第一簧套套置在该第二连接臂3413的外周。触发体34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3414,第二扭臂的第二端与该凸出部3414的前侧相抵,第二弹力臂的第二端抵靠在该凸出部3414的边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清洗机主体1顶部及壳体37的底壁上对应开设有供锁定件32的锁钩321伸出的第一开口101、供触发体341的钩状结构3411伸出的第二开口102,第一开口101与第二开口102相互连通或相互独立的并排布置。
如图6、7所示,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在关门状态下连通而在开门状态下断开的信号连接组件35,该信号连接组件35与触发件341相连接,该信号接组件35还与清洗机的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该结构在关门状态下连通、在开关状态下断开,有利于提高清洗机清洗程序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34为两组且分别设于锁定件32的两侧,相应的,信号连接组件35也为两组且与触发组件34一一对应的配合连接。当一组信号连接组件35失灵时,另一组信号连接组件35可确保信号被顺利传递,以进一步提高清洗机的可靠性。
如图14所示,上述信号连接组件35包括微动开关351、触发头352,微动开关351设于触发体241的后方且前端具有信号触发部3511,触发头352能前后移动地设于触发体341与微动开关351之间,关门状态下,触发头352与触发体341配合后移而按压信号触发部3511,开门状态下,触发头352向前移动而与信号触发部3511相脱离。触发头352通过滑槽结构能前后滑移的约束在清洗机主体顶部的壳体37中,触发头352的前端形成自前向后、自上而下倾斜的第一斜面3521,相应的,触发体341的顶部形成有自上而下、自前向后倾斜的第二斜面3415,第一斜面3521与第二斜面3415导向配合。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在关门状态、触发件341相应翻转状态下按压微动开关351。
上述触发头352内部中空形成容置仓3520,该容置仓3520中设置有弹簧353,触发头352的后端设置有能前后移动且与弹簧353缓冲配合的按钮354,该按钮354用于在关门状态下按压信号触发部3511、在开门状态下与弹簧353配合而脱离信号触发部3511。该结构可对微动开关351进行保护,避免因触发头352过量移动而损坏微动开关35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21所示,锁定件32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322,相应的,推动组件33的前端形成有能与第一导向面322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面333,在锁钩321向下翻转至与锁槽31配合卡接状态下,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之间的作用力为F,在锁钩321向上翻转至与锁槽31相脱离状态下,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之间的作用力为f,且F>f。现有技术的洗碗机门锁中,由于门体2顶部的锁舌相对于门体上凹坑的运动为垂直运动,即在关门过程中,锁舌仅能在门体的挤压下上下运动,导致关门时需要消费者付诸较大的力才能将门体关闭并锁定,影响用户体验感。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在关门时,仅需要消费者付诸较小的力,而在门体2锁定状态下,则具有较大的力对门体2锁定状态进行约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感及锁门可靠性。
上述第一导向面322为向外拱起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导向面333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凹陷的第二曲面。第一圆弧面322与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凹陷的第二曲面相互配合,二者在转动配合过程中,便于通过锁定件32力臂的改变而实现关门过程省力、关门后稳定的效果。
具体的,锁定件32的中部能转动地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壳体37中,第一圆弧面的投影落在以锁定件32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上。第二导向面33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一竖向受力面3331、第二圆弧面3332、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第一竖向受力面3331与第二圆弧面3332之间、第二圆弧面3332与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之间均平滑连接。第二圆弧面3332的投影落在以锁定件32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上,并且,第二圆弧面3332的投影与第一圆弧面的投影位于同一半径的圆上。第二圆弧面3332的下端与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的上端相切连接,该结构便于在使关门过程更加顺畅。
如图19所示,当处于开门状态下,第一圆弧面与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相抵,锁定件32的后部基本横向放置,此时,开始关门,锁定件32向前翻转只需要克服第一圆弧面与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之间的摩擦力即可,非常轻松;如图20所示,在关门过程中,锁定件32继续向前翻转,当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3332配合时,锁定件32的后部相对于旋转中心向前翻过了一个很小的角度,此时,继续关门,锁定件32向前翻转只需要克服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3332之间摩擦力以及因锁定件32小角度翻转导致力臂改变而增加的较小分力,比较省力;如图21所示,在门体2完全关闭状态下,第一圆弧面的下边缘与第一竖向受力面3331相抵,此时,由于锁定件32向前翻转了一个很大的角度,锁定件32如果向后翻转,不仅需要克服第一圆弧面与第一竖向受力面3331之间的摩擦力,还需要克服因锁定件32大角度翻转导致力臂改变而增加的较大分力,因此,此时的锁定件32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可使锁钩321牢牢的卡置在锁槽31中,从而提高锁门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锁定件32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轴323,相应的,清洗机主体1顶部的壳体37中设置有能与该第二连接轴323转动配合的轴槽372。
如图15所示,锁钩321的前侧面成形为向外拱起且能与门体2顶部的内边缘导向配合的配合面3210,轴槽372后侧连接有自轴槽372底部向后上方延伸的斜面373,在第二连接轴323向上脱离轴槽372状态下,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在关门过程中相互配合形成能使第二连接轴323沿斜面373复位至轴槽372中的驱动力。如果在开门状态下,因人为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锁定件32转动至锁门状态的位置,那么设置上述结构,在关门过程中,锁钩321外表面与门体2顶部内边缘配合而将锁定件32向上顶,至第二连接轴323向上脱离轴槽372,在锁定件32再次下落至锁钩321扣入锁槽31的过程中,在推动组件2的推动下,锁定件32的第二连接轴323会沿斜面373滑动至轴槽372中复位,从而确保锁定件32的装配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门锁,在关门状态下,锁定件32的锁钩321向下翻转至与锁槽31相配合卡接,推动组件2始终向前推动锁定件32后端而使锁钩321与锁槽31内壁勾紧配合,使门体2始终保持向清洗机本体1放向压紧的力,从而提高门体2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在关门过程中,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的配合作业,实现了关门过程省力、关门完毕后锁门可靠的效果;在开门过程中、锁钩321脱离锁槽31的瞬间,门体2无法再向锁定件32施加翻转力,此时,驱动组件38作用于锁定件32而使其继续向后翻转,使锁钩321继续上移而远离门体2上边缘,从而避免锁钩321在关门状态下与清洗机门体的上边缘发生干涉,提高了门锁可靠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关门过程中力与力的配合面结构不同。
如图23~29所示,本实施例锁定件32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配合面301,推动块331的前端形成有能在锁门状态下向前抵压第一配合面301的第二配合面302;锁定件32后端的局部区域向前凹陷形成第三配合面303,推动块331前端的局部区域向前凸出形成能在开门状态下与第三配合面303摩擦限位、在关门过程中与第三配合面303摩擦滑动的第四配合面304。
第一配合面301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线的最大距离为L1,第三配合面303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线的最大距离为L2,L1>L2。在先申请202210046983.7的关门过程中摩擦力的转动力矩为L1,本实施例的关门过程中摩擦力的转动力矩为L2,本实施例减小了摩擦力的转动力矩,从而使得关门力变得更小,起到关门省力的效果。
上述第一配合面301的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一圆弧面3011,第一圆弧面之下平滑连接或切向连接有一平面,第一圆弧面3011断面的外边缘位于以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周面上,第一圆弧面3011断面的外边缘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距离为L1。第三配合面303的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二圆弧面,该第二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位于以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周面上,第二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距离为L2。圆弧面与其他面的配合可提高摩擦配合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32的后端设置有向前凹陷的凹槽320,相应的,推动块331的前端设置有向前延伸且能插入凹槽中的凸块3311’,凹槽320的内端面构成第三配合面303,第四配合面304形成于凸块3311’的前端面上。为了兼顾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的配合、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的配合,设置上述结构,将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的配合结构、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的配合结构前后交错布置,从而满足门锁在不同状态下的限位或配合需求。
具体的,第四配合面304为自凸块3311’下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竖向面,在开门状态下,第三配合面303的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摩擦限位;在关门过程中,第三配合面303的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摩擦滑动配合,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之间具有间隙;在关门状态下,第三配合面303的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相脱离,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抵压配合。推动块331的前端面形成有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二竖向面3312’、第三圆弧面3313’,第三圆弧面3313’相对于第二竖向面3312’向后凹设,第三圆弧面3313’的断面为相互衔接的两圆弧段,或者,第三圆弧面3313’的断面为上下衔接的圆弧段、竖线段。在关门过程中,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三圆弧面3313’相对应;在关门状态下,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302抵压配合。
锁定件32的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之间设置有能在关门过程中将推动块331施加至锁定件32上力的受力位置从第三配合面303转换至第一配合面301上的切换结构。凸块3311’的前端面形成有自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向上逐渐向后凹陷的避空区域A,该避空区域A与第三配合面303的第二圆弧面的下边缘导向配合共同构成切换结构。
凸块3311’的前端面中部形成有自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305,锁定件32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三配合面303的第二圆弧面的下边缘平滑连接的平面306,在关门状态下,
当第三配合面303的下边缘与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相对应时,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三圆弧面3313’的上边缘相对应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当第三配合面303的下边缘位于第一竖向面之上、平面306与导向斜面305初步配合时,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302的下边缘相对应且二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当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302接触并相互抵压时,锁定件32的平面306与导向斜面305之间形成有配合间隙。上述结构以实现:关门过程中、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无干涉,省力;关门完毕后、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无干涉,使锁定体保持向前翻转的趋势,以提高关门状态下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将关门过程中力与力的配合面设置为前后错开的两组,位于后侧的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用于在关门完毕后推动锁定件32向前翻转,位于前侧的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用于在开门状态下对锁定件的位置进行限位,由于第三配合面303所对应的摩擦力的转动力矩大大减小,关门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力相应减小,起到了关门省力的效果,而在关门完毕后,第一配合面301所对应的摩擦力的转动力矩较大,仍旧能保持施加给锁定件32较大的向前翻转的力,从而使锁定件32能抓紧锁槽31,对门体保持较大的抓紧力而提高门体密封性。
使用本实施例的门锁:
如图26所示,开门状态下,锁定件32的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抵压摩擦限位,以防止锁定件32逆时针旋转;
关门时,需要使锁定件32逆时针旋转,锁定件32受到触发组件34的推动,此时锁定件32的第三配合面303与推动块331的第四配合面304接触,而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不接触,由于锁定件2的第三配合面303是以锁定件32转轴为中心的圆弧面,因此推动可块331的推力F对锁定件32的转动力臂为0,推力F对锁定件32没有转动力矩,推力F会在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相对滑动时产生摩擦力,即关门需要克服摩擦力F1对锁定件32产生的转动力矩,由于L1变小了,因此摩擦力的转动力矩变小,关门力变小,更加省力;
当锁定件32在关门力作用下克服摩擦转动力矩逆时针旋转过如图27的翻转点后,锁定件32的推力F与锁定件32转动中心的力臂逐渐从0开始变大,形成逆时针的转动力矩,推动锁定件32逆时针旋转;
如图28,此时推动锁定件32逆时针旋转的力为导向斜面305,锁定件32与推动块331之间的受力面逐渐从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的配合转换至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的配合;
如图29,关门完毕,此时锁定件32的第一配合面301下端与第二配合面302抵压配合,推动块331的推力F与锁定件32转轴中心形成的长力臂,保持大的锁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45)

1.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包括锁槽(31)及锁定件(32),所述锁槽(31)设于门体(2)的上表面上,所述锁定件(32)设于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用于与所述锁槽(31)卡接配合而将门体(2)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能前后翻转地设于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所述锁定件(32)的前端设置有朝下弯折的锁钩(321);
所述的门锁还包括:
推动组件(33),设于所述锁定件(32)的后侧,用于在锁定或解锁状态下对锁钩的位置进行限位;
触发组件(34),设于所述锁定件(32)的旁侧,用于在关门过程中为锁定件提供向前翻转以使锁钩勾入锁槽中的动力;以及
驱动组件(38),设于所述锁定件(32)的旁侧,用于在开门过程中、锁钩(321)脱离锁槽(31)状态下为锁定件(32)提供向后翻转以使锁钩(321)向上抬起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38)包括驱动块(381)及弹性体(382),所述锁定件(32)的第一侧设置有驱动臂(325),所述驱动块(381)能前后移动地设于该驱动臂(325)的后侧,所述弹性体(382)设于驱动块(381)之后且使驱动块(381)始终保持向前移动从而推动驱动臂(325)的趋势,所述驱动块(381)的前端与驱动臂(325)的后端设置有能在开门状态下驱动锁定件(32)向后翻转的第一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325)后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自前向后、自上而下逐渐倾斜的第一配合斜面(3251),相应的,所述驱动块(381)的前端面设置有自上而下、自前向后逐渐倾斜的第二配合斜面(3811),所述第一配合斜面(3251)与第二配合斜面(3811)及二者之间的角度差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一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件(32)向后翻转至锁钩(321)下边缘与门体(2)的顶部边缘齐平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斜面(3251)与其前侧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配合斜面(3811)与其前侧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b>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381)的前端与驱动臂(325)的后端设置有能在关门状态下驱动锁定件(32)向前翻转的第二配合结构,该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相衔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325)的后端设置有自第一配合斜面(3251)的后边缘向下平滑过渡的第一曲面(3252),所述第二配合斜面(3811)位于驱动块(381)前端面的下部,所述驱动块(381)前端面的上部形成竖向延伸且能在关门状态下与第一曲面(3252)相抵的抵压面(3812),所述第一曲面(3252)与抵压面(3812)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二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钩(321)向下翻转至与锁槽(31)配合卡接状态下,所述推动组件(33)向前抵压锁定件(32)后端而使锁钩(321)与锁槽(31)内壁勾紧配合;在所述锁钩(321)向上翻转至与锁槽(31)相脱离状态下,所述推动组件(33)向前抵压锁定件(32)后端而对锁定件(32)位置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3)包括推动块(331)及第一弹性件(332),所述推动块(331)能前后移动地设于锁定件(32)的后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32)与推动块(331)相连接且使推动块(331)始终保持向前移动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331)的前端具有对应锁定件(32)后端布置的前侧板(3311),所述推动块(331)内部中空形成容置腔(3312),所述第一弹性件(332)的前部设于该容置腔(3312)中且前端与前侧板(3311)相抵、后端约束在推动块(331)后侧的清洗机主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34)包括能前后翻转地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顶部的触发体(341),该触发体(341)与所述锁定件(32)之间连接有能使二者的翻转状态保持相反的第二弹性件(34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体(341)前端转动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顶部,所述触发体(341)的后端形成有能在关门状态下与门体(2)内壁面配合而使触发体(341)相对于门体向后翻转的钩状结构(34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体(341)的横截面呈向上拱起的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第一端能转动地约束在清洗机主体(1)顶部,该C形结构的第二端构成所述的钩状结构(34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使触发体(341)始终保持相对于门体向前翻转从而使钩状结构(3411)呈现向下、向前延伸趋势的第三弹性件(34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结构的第一端侧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3412),相应的,所述清洗机主体(1)顶部设置有与该第一连接轴(3412)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槽(37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弹性件(343)包括第一簧圈、第一扭臂及第二扭臂,所述第一簧圈套置在第一连接轴(3412)的外周,所述第一扭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簧圈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扭臂的第二端抵靠在清洗机主体(1)的前侧内壁上,所述第二扭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簧圈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扭臂的第二端约束在触发体(341)的侧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在靠近触发体(341)的侧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的第二弹性件(342)包括第一簧套、第一弹力臂及第二弹力臂,所述第一簧套位于锁定件(32)与触发体(341)之间,所述第一弹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簧套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弹力臂的第二端向后延伸且约束在第一连接臂上,所述第二弹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簧套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弹力臂的第二端向前延伸且约束在触发体(341)的侧壁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体(341)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臂(3413),所述的第一簧套套置在该第二连接臂(3413)的外周。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主体(1)顶部开设有供锁定件(32)的锁钩(321)伸出的第一开口(101)、供触发体(341)的钩状结构(3411)伸出的第二开口(102),所述第一开口(101)与第二开口(102)相互连通或相互独立的并排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在关门状态下连通而在开门状态下断开的信号连接组件(35),该信号连接组件(35)与所述触发体(341)相连接,该信号连接组件(35)还与清洗机的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组件(34)为两组且分别设于锁定件(32)的两侧,相应的,所述信号连接组件(35)也为两组且与触发组件(34)一一对应的配合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组件(35)包括微动开关(351)、触发头(352),所述微动开关(351)设于触发体(341)的后方且前端具有信号触发部(3511),所述触发头(352)能前后移动地设于触发体(341)与微动开关(351)之间,关门状态下,所述触发头(352)与触发体(341)配合后移而按压信号触发部(3511),开门状态下,所述触发头(352)向前移动而与信号触发部(3511)相脱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头(352)能前后滑移的约束在清洗机主体的顶部,所述触发头(352)的前端形成自前向后、自上而下倾斜的第一斜面(3521),相应的,所述触发体(341)的顶部形成有自上而下、自前向后倾斜的第二斜面(3415),所述第一斜面(3521)与第二斜面(3415)导向配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头(352)内部中空形成容置仓(3520),该容置仓(3520)中设置有弹簧(353),所述触发头(352)的后端设置有能前后移动且与弹簧(353)缓冲配合的按钮(354),该按钮(354)用于在关门状态下按压信号触发部(3511)、在开门状态下与弹簧(353)配合而脱离信号触发部(3511)。
2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横截面呈倒V形结构,该倒V形结构前部构成所述的锁钩(321)。
2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322),相应的,所述推动组件(33)的前端形成有能与第一导向面(322)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面(333),在所述锁钩(321)向下翻转至与锁槽(31)配合卡接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之间的作用力为F,在所述锁钩(321)向上翻转至与锁槽(31)相脱离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之间的作用力为f,且F>f。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面(322)为向外拱起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导向面(333)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凹陷的第二曲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中部能转动地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圆弧面的投影落在以锁定件(32)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向面(33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一竖向受力面(3331)、第二圆弧面(3332)、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所述第一竖向受力面(3331)与第二圆弧面(3332)之间、所述第二圆弧面(3332)与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之间均平滑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面(3332)的投影落在以锁定件(32)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上,并且,所述第二圆弧面(3332)的投影与第一圆弧面的投影位于同一半径的圆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面(3332)的下端与第二竖向受力面(3333)的上端相切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轴(323),相应的,所述清洗机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与该第二连接轴(323)转动配合的轴槽(372)。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321)的前侧面成形为向外拱起且能与门体(2)顶部的内边缘导向配合的配合面(3210),所述轴槽(372)后侧连接有自轴槽(372)底部向后上方延伸的斜面(373),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23)向上脱离轴槽(372)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322)与第二导向面(333)在关门过程中相互配合形成能使第二连接轴(323)沿斜面(373)复位至轴槽(372)中的驱动力。
33.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37),所述锁定件(32)、推动组件(33)、触发组件(34)及驱动组件(38)均设于壳体(37)中,所述锁定件(32)的锁钩(321)及触发组件(34)的局部露出于壳体(37)之下。
3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配合面(301),所述推动组件(33)的前端形成有能在锁门状态下向前抵压第一配合面(301)的第二配合面(302);所述锁定件(32)后端的局部区域向前凹陷形成第三配合面(303),所述推动组件(33)前端的局部区域向前凸出形成能在开门状态下与第三配合面(303)摩擦限位、在关门过程中与第三配合面(303)摩擦滑动的第四配合面(304)。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301)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线的最大距离为L1,所述第三配合面(303)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线的最大距离为L2,L1>L2。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301)的至少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一圆弧面(3011),该第一圆弧面(3011)断面的外边缘位于以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一圆弧面(3011)断面的外边缘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距离为L1。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面(303)的至少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二圆弧面,该第二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位于以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弧面断面的外边缘到锁定件(32)旋转轴心为圆心的距离为L2。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后端设置有向前凹陷的凹槽(320),相应的,所述推动组件(33)的前端设置有向前延伸且能插入凹槽(320)中的凸块(3311’),所述凹槽(320)的内端面构成所述的第三配合面(303),所述的第四配合面(304)形成于凸块(3311’)的前端面上。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合面(304)为自凸块(3311’)下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竖向面,所述第三配合面(303)的至少局部为向外拱起的第二圆弧面,
在开门状态下,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摩擦限位;
在关门过程中,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摩擦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之间具有间隙;
在关门状态下,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向面相脱离,所述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302)抵压配合。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3)的前端面形成有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二竖向面(3312’)、第三圆弧面(3313’),所述第三圆弧面(3313’)相对于第二竖向面(3312’)向后凹设,
在关门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三圆弧面(3313’)相对应;
在关门状态下,所述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3312’)抵压配合。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的第三配合面(303)与第四配合面(304)之间设置有能在关门过程中将推动组件(33)施加至锁定件(32)上力的受力位置从第三配合面(303)转换至第一配合面(301)上的切换结构。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311’)的前端面形成有自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向上逐渐向后凹陷的避空区域(A),该避空区域(A)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下边缘导向配合共同构成所述的切换结构。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311’)的前端面中部形成有自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305),所述锁定件(32)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圆弧面的下边缘平滑连接的平面(306),在关门状态下,
当第三配合面(303)的下边缘与第一竖向面的上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三圆弧面(3313’)的上边缘相对应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当第三配合面(303)的下边缘位于第一竖向面之上、平面(306)与导向斜面(305)初步配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的下边缘相对应且二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当第一配合面(301)的下边缘与第二竖向面(3312’)接触并相互抵压时,所述锁定件(32)的平面(306)与导向斜面(305)之间形成有配合间隙。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弧面(3313’)的断面为相互衔接的两圆弧段,或者,所述第三圆弧面的断面为上下衔接的圆弧段、竖线段。
45.一种清洗机,包括清洗机主体(1)及门体(2),所述清洗机主体(1)具有洗涤腔(11)、侧部开有与洗涤腔(11)相连通的敞口(12),所述门体(2)的下边缘转动连接于清洗机主体(1)的敞口(12)下边缘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门锁,所述门锁设于清洗机的顶部,用于对清洗机主体(1)顶部与门体(2)顶部进行锁定或解锁。
CN202222460734.0U 2022-09-13 2022-09-13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Active CN219206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0734.0U CN219206808U (zh) 2022-09-13 2022-09-13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0734.0U CN219206808U (zh) 2022-09-13 2022-09-13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6808U true CN21920680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0734.0U Active CN219206808U (zh) 2022-09-13 2022-09-13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6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13103B1 (en) Door lock switch assembly i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6390518B1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n appliance door
US5263346A (en) Locking device for lid
CN219206808U (zh)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N117731211A (zh)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N109236063B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电器设备
CN109209084B (zh) 一种家用电器用的门盖锁止装置
CN110541627B (zh) 按压式门锁以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19030148U (zh) 用于容器的锁扣机构及其储物箱、储物箱组合
CN116480223A (zh)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N217681068U (zh)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N110273603B (zh) 一种烤箱
CN110150966B (zh) 烹饪器具
CN220955105U (zh)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N115444338A (zh) 用于清洗机的门锁及清洗机
CN112806937B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CN217987391U (zh) 一种用于抬头式厨师机的锁紧结构及厨师机
CN111449527B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
CN22045913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429766U (zh) 手柄和烹饪器具
CN115234087B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家用电器
CN112112495B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CN216406454U (zh) 门锁结构及电器
CN111166158B (zh) 烹饪设备
CN218338171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