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3742U -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3742U
CN219203742U CN202221251369.6U CN202221251369U CN219203742U CN 219203742 U CN219203742 U CN 219203742U CN 202221251369 U CN202221251369 U CN 202221251369U CN 219203742 U CN219203742 U CN 219203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plate
cross beam
supporting plate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13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gang Cabi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gang Cabi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gang Cabi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gang Cabi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13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3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3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3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包括:由上侧板、支撑板和下侧板一体成型的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上侧板的左端边缘向上弯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前段和后段为连接部,位于二个连接部之间的上支撑板的上边缘向右弯折后水平向右延伸形成折边;下侧板的左端边缘向下弯折后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下边缘向左旋转弯折后紧贴下支撑板的左侧面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撑板,安装支撑板的上边缘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的安装支撑板部分为安装部,在安装部上开设有模数孔组。该结构承压能力高且采用该结构的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电力装备业的迅速发展,配电柜在电力装备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厂矿企业、住宅小区等场合,对于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配电柜主要由配电柜柜体和安装于配电柜柜体内的电器元部件构成,配电柜柜体是保护配电柜柜体内的电器元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应用于室外环境、风沙环境等恶劣环境中的配电柜来说,配电柜柜体的承压能力、防水、防尘能力尤为重要。
配电柜柜体的制作过程通常是采用型材拼搭成长方体框架结构,然后在长方体框架结构外围封装封板、柜门等结构,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配电柜柜体。其中,型材的结构对配电柜柜体的承压能力起到主导作用,此外,如果仅仅依靠柜门、封板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型材来进行防水、防尘,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压能力高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以及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接得到的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该门框结构与柜门配合使用时具有很好的防水、防尘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包括: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由支撑板、沿支撑板的上侧边缘向左弯折后水平向左延伸的上侧板和沿支撑板的下侧边缘向左弯折后水平向左延伸的下侧板一体成型构成;上侧板的左端边缘向上弯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前段和后段为连接部,位于二个连接部之间的上支撑板的上边缘向右弯折后水平向右延伸形成折边;下侧板的左端边缘向下弯折后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下边缘向左旋转弯折后紧贴下支撑板的左侧面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撑板,安装支撑板的上边缘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的安装支撑板部分为安装部,在安装部上开设有模数孔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其中,支撑板与上侧板的连接处、支撑板与下侧板的连接处、上侧板与上支撑板的连接处、上支撑板与折边的连接处、下侧板与下支撑板的连接处、下支撑板与安装支撑板的连接处均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
本方案中对下侧板和上侧板的长度要求优先选择如下方案:下侧板向左延伸的长度大于上侧板向左延伸的长度。
本方案中对安装部的高度要求优先选择如下方案: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的安装部的高度小于支撑板的下侧边缘至支撑板的上侧边缘的高度。
本方案中对折边的长度要求优先选择如下方案:折边向右延伸的长度小于上侧板向左延伸的长度。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其中,模数孔组包括:若干由前至后依次均匀间隔开设于安装部上的模数孔以及若干组由前至后依次均匀间隔开设于安装部上的连接孔组,且两两相邻模数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有一组连接孔组。
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接得到的配电柜柜体如果需要多个配电柜柜体组合使用,可以在支撑板上间隔开设至少二个并柜通孔,通过螺栓和并柜通孔实现连接贴靠在一起的多个(二个或二个以上)并排排布配电柜柜体目的。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门框结构;其中,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四者的结构相同,且均为本方案所述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
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四者的两端端面均为与各自对应的安装支撑板成45°夹角的倾斜端面。即:对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进行切割:使支撑板的前端面、上侧板的前端面、下侧板的前端面、上支撑板的前端面、下支撑板的前端面、安装支撑板的前端面均处于同一前倾斜面上,且该前倾斜面与支撑板的夹角α为45°;支撑板的后端面、上侧板的后端面、下侧板的后端面、上支撑板的后端面、下支撑板的后端面、安装支撑板的后端面均处于同一后倾斜面上,且该后倾斜面与支撑板的夹角β为45°。
第一横梁的下支撑板、第一立柱的下支撑板、第二横梁的下支撑板、第二立柱的下支撑板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挡圈结构。柜门安装于该门框上时,柜门内侧的密封件与矩形挡圈结构密封接触,此时,不管是雨水还是粉尘,均无法通过柜门与矩形挡圈结构之间接触面向配电柜柜体内渗透,起到了很好地防水、防尘作用。
本方案中,为提高门框的整体连接强度,在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与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一堵头,第一堵头由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与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堵头,第二堵头由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三连接块与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连接块与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与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三堵头,第三堵头由第五连接块和第六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五连接块与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六连接块与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与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四堵头,第四堵头由第七连接块和第八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七连接块与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八连接块与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承压能力高等优点;并且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接得到的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该门框结构与柜门配合使用时具有很好的防水、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搭成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处于另一观察方向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包括: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由支撑板1、沿支撑板1的上侧边缘向左弯折后水平向左延伸的上侧板2和沿支撑板1的下侧边缘向左弯折后水平向左延伸的下侧板3一体成型构成。
为方便描述,本方案以图3中产品所示方向为准进行方位定义,图3中位于左手边方向定义为“左”,图3中位于右手边方向定义为“右”,图3中位于上方方向定义为“上”,图3中位于下方方向定义为“下”,此时,图3中正对着的面为后面,即图2中产品方向以图3中定义的产品方向为准时,图2中位于左手边方向则为“前”,图2中位于右手边方向则为“后”。需要注意本方案文字描述中所有涉及“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均以上述方位定义为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侧板2的左端边缘向上弯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上支撑板4,上支撑板4的前段和后段均为连接部:前部连接部41和后部连接部42,位于前部连接部41和后部连接部42之间的上支撑板4的上边缘向右弯折后水平向右延伸形成折边5。下侧板3的左端边缘向下弯折后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下支撑板6,下支撑板6的下边缘向左旋转弯折后紧贴下支撑板6的左侧面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撑板7,安装支撑板7的上边缘高于下侧板3的上表面,高于下侧板3的上表面的安装支撑板部分为安装部71。
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接得到配电柜柜体的框架后,往往需要在该框架内搭建梁,以便于电器元部件的安装。因而本方案在安装部71上开设有模数孔组。模数孔组包括:若干由前至后依次均匀间隔开设于安装部上的模数孔8以及若干组由前至后依次均匀间隔开设于安装部上的连接孔组81,且两两相邻模数孔8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有一组连接孔组81,连接孔组81可以是二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或螺纹孔结构。
本方案中,支撑板1与上侧板2的连接处、支撑板1与下侧板3的连接处、上侧板2与上支撑板4的连接处、上支撑板4与折边5的连接处、下侧板3与下支撑板6的连接处、下支撑板6与安装支撑板7的连接处均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这样设计既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整体强度,也能保障安装工人使用该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时不易被割伤。
本方案中对下侧板3和上侧板2的长度要求优先选择如下方案:下侧板3向左延伸的长度大于上侧板2向左延伸的长度。
本方案中对高于下侧板3的上表面的安装部71的高度要求优先选择如下方案:高于下侧板3的上表面的安装部71的高度小于支撑板1的下侧边缘至支撑板1的上侧边缘的高度。
本方案中对折边5的长度要求优先选择如下方案:折边5向右延伸的长度小于上侧板2向左延伸的长度。
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接得到的配电柜柜体如果需要多个配电柜柜体组合使用,可以在支撑板1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二个并柜通孔11,如图4所示,通过螺栓和并柜通孔11实现连接贴靠在一起的多个(二个或二个以上)并排排布配电柜柜体目的。
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拼搭成长方体框架结构后,如图6所示,通常柜门安装后,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柜门内侧的密封圈紧贴在下支撑板6上。此时,各根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中的下支撑板6、下侧板3、柜门之间形成阻挡沙尘、水等的一个封闭环形挡槽结构。而长方体框架结构的顶面采用封板封装后,各根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中的折边5、上支撑板4、上侧板2之间同样形成阻挡沙尘、水等的一个封闭环形挡槽结构。因而采用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封板和柜门拼接得到的完整的配电柜柜体具有很好地防尘、防水功能。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包括:第一横梁9、第二横梁20、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30,第一横梁9、第一立柱10、第二横梁20、第二立柱30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门框结构。这里第一横梁9、第二横梁20、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30四者的结构完全相同,仅仅是长度的区别:第一横梁9、第二横梁20的长度相同,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30长度相同,第一横梁9和第一立柱10的长度通常是不同的,当然第一横梁9和第一立柱10的长度也可以是相同的,这里对长度要求不做限制。
第一横梁9、第二横梁20、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30均采用本方案所述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
为了便于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能更方便地拼接成门框,本方案做如下设计:第一横梁9、第一立柱10、第二横梁20、第二立柱30四者的两端端面均为与各自对应的安装支撑板成45°夹角的倾斜端面。即:对每根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进行切割:如图1和图5所示,使支撑板1的前端面、上侧板2的前端面、下侧板3的前端面、上支撑板4的前端面、下支撑板6的前端面、安装支撑板7的前端面均处于同一前倾斜面上,且该前倾斜面与支撑板1的夹角α为45°。同样,使支撑板1的后端面、上侧板2的后端面、下侧板3的后端面、上支撑板4的后端面、下支撑板6的后端面、安装支撑7板的后端面也均处于同一后倾斜面上,且该后倾斜面与支撑板1的夹角β为45°。这样设置能够保证二根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端部能够很好地贴合拼接,且二根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之间的夹角为90°,保证后续的拼接质量。
因而第一横梁9、第一立柱10、第二横梁20、第二立柱30依次首尾拼接后,第一横梁9的下支撑板91、第一立柱10的下支撑板101、第二横梁20的下支撑板201、第二立柱30的下支撑板301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挡圈结构。当柜门安装于该门框上时,柜门内侧的密封件与矩形挡圈结构密封接触,此时,不管是雨水还是粉尘,均无法通过柜门与矩形挡圈结构之间的间隙向配电柜柜体内渗入,起到了很好地防水、防尘作用。
本方案中,为提高门框的整体连接强度,如图8所示,在第一横梁9的上支撑板92与第一立柱10的上支撑板102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一堵头,第一堵头由第一连接块401和第二连接块402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一连接块401与第一横梁9的上支撑板9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402与第一立柱10的上支撑板102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柱10的上支撑板102与第二横梁20的上支撑板202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堵头,第二堵头由第三连接块501和第四连接块502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三连接块501与第一立柱10的上支撑板102固定连接,第四连接块502与第二横梁20的上支撑板202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梁20的上支撑板202与第二立柱30的上支撑板302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三堵头,第三堵头由第五连接块601和第六连接块602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五连接块601与第二横梁20的上支撑板202固定连接,第六连接块602与第二立柱30的上支撑板302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30的上支撑板302与第一横梁9的上支撑板92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四堵头,第四堵头由第七连接块701和第八连接块702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七连接块701与第二立柱30的上支撑板302固定连接,第八连接块702与第一横梁9的上支撑板92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包括: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凹槽形长条型材主体由支撑板、沿支撑板的上侧边缘向左弯折后水平向左延伸的上侧板和沿支撑板的下侧边缘向左弯折后水平向左延伸的下侧板一体成型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侧板的左端边缘向上弯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前段和后段为连接部,位于二个连接部之间的上支撑板的上边缘向右弯折后水平向右延伸形成折边;下侧板的左端边缘向下弯折后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下边缘向左旋转弯折后紧贴下支撑板的左侧面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撑板,安装支撑板的上边缘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的安装支撑板部分为安装部,在安装部上开设有模数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与上侧板的连接处、支撑板与下侧板的连接处、上侧板与上支撑板的连接处、上支撑板与折边的连接处、下侧板与下支撑板的连接处、下支撑板与安装支撑板的连接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下侧板向左延伸的长度大于上侧板向左延伸的长度;高于下侧板的上表面的安装部的高度小于支撑板的下侧边缘至支撑板的上侧边缘的高度;折边向右延伸的长度小于上侧板向左延伸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模数孔组包括:若干由前至后依次均匀间隔开设于安装部上的模数孔以及若干组由前至后依次均匀间隔开设于安装部上的连接孔组,且两两相邻模数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有一组连接孔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板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二个并柜通孔。
6.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门框结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四者的结构相同,且均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种的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四者的两端端面均为与各自对应的安装支撑板成45°夹角的倾斜端面;第一横梁的下支撑板、第一立柱的下支撑板、第二横梁的下支撑板、第二立柱的下支撑板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挡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与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一堵头,第一堵头由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与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堵头,第二堵头由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三连接块与第一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连接块与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与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三堵头,第三堵头由第五连接块和第六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五连接块与第二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六连接块与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与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四堵头,第四堵头由第七连接块和第八连接块一体成型构成L形结构,第七连接块与第二立柱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八连接块与第一横梁的上支撑板固定连接。
CN202221251369.6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Active CN219203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369.6U CN219203742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369.6U CN219203742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3742U true CN219203742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1369.6U Active CN219203742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3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3668A (zh) 机柜拼装装置及连接件
CN203760871U (zh) 低压固定单元格柜型
CN219203742U (zh) 一种侧开口式框架型材结构及配电柜柜体上的门框结构
CN210693129U (zh) 一种户外开闭所箱体组合结构
CN2800279Y (zh) 模块拼装式用电计量箱
KR101751651B1 (ko) 이중 및 대칭구조 3축 코너편을 적용한 볼팅구조 내진 배전반
CN214506455U (zh) 一种安全型pvc暗盒线盒
CN212183862U (zh) 一种具有多块拼接结构的电路板
CN110896195B (zh) 一种型材及三开门配电柜柜体
CN1808663A (zh) 断路器支架的对准装置
CN206349635U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柜体
CN200999390Y (zh) 一种全拼装式基站房体
CN2859716Y (zh) 户外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CN220253853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配电控制设备
CN218071394U (zh) 拼接式太阳能组件
CN220934784U (zh) 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
CN214589804U (zh) 一种利于组合的模块化开关柜构件
CN212010213U (zh) 一种可裁剪led显示屏
CN209989991U (zh) 一种建筑构件、幕墙及棚顶
CN201682709U (zh) 导轨拼装式箱体
CN219874228U (zh) 一种防尘圆形电连接器
CN22059958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隔音房用隔音窗
CN113833177B (zh) 单元式幕墙的隐藏式挂装系统
CN211480543U (zh) 一种模块化低压配电柜
CN217281737U (zh) 一种模块化控制柜用内部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