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3451U -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3451U
CN219203451U CN202223149110.3U CN202223149110U CN219203451U CN 219203451 U CN219203451 U CN 219203451U CN 202223149110 U CN202223149110 U CN 202223149110U CN 219203451 U CN219203451 U CN 219203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sulating
insulating sheet
substrat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91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顺航
刘静
杨红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91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3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3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3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电芯绝缘片包括:绝缘片本体,用于包裹裸电芯,所述绝缘片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凹槽;绝缘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在绝缘片本体侧部设置凹槽,实现了绝缘部的快速定位装配,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容易错位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绝缘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包裹绝缘部四周,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后容易脱落、破损,导致电芯绝缘片失效的问题,在绝缘片本体内加设绝缘部提升了电芯绝缘片的防护可靠性,保证了电芯内部安全性,降低了电池维护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环保等特点,在众多方面例如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储能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因为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而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的电池是将裸电芯直接放入外壳内,然后向外壳内注入电解液,再将外壳封装后形成电池,传统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晃动及磕碰,极易导致裸电芯与铝壳或钢壳触碰引发电池短路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技术能够解决裸电芯与电池外壳触碰后引发电池短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旨在解决传统电池裸电芯与电池外壳触碰容易引发电池短路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绝缘片,包括:
绝缘片本体,用于包裹裸电芯,所述绝缘片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凹槽;
绝缘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盖部,覆盖在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并与所述绝缘片本体连接,所述覆盖部用于将所述绝缘部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片本体包括:
主防护板;
侧防护板,设置在所述主防护板横向方向相对的两侧,所述侧防护板上开设有所述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0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部的厚度为0.00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部包括绝缘板。
进一步的,绝缘板为云母片,或者,绝缘板由PP、PET、PI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防护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折痕。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防护板包括:第一副板、第二副板、第三副板、第四副板、第五副板和第六副板;所述第一副板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处设置第三折痕;所述第二副板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处设置第四折痕;所述第三副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处设置第五折痕;所述第四副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处设置第六折痕;所述第五副板与所述第三基板连接处设置第七折痕;所述第六副板与所述第三基板连接处设置第八折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芯绝缘片设置绝缘片本体,包裹裸电芯,绝缘片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凹槽;绝缘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对裸电芯进行包裹,加强了电芯绝缘防护性能;设置凹槽实现了绝缘部的快速定位装配,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容易错位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绝缘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包裹绝缘部四周,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后容易脱落、破损,导致电芯绝缘片失效的问题,在绝缘片本体内加设绝缘部提升了电芯绝缘片的防护可靠性,保证了电芯内部安全性,降低了电池维护维修成本;设置覆盖部,将覆盖部与绝缘片本体连接,将绝缘部封在电芯绝缘片凹槽内,有效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后存在容易掉粉、剐蹭、破裂的问题,防止了绝缘部长期使用过程中胶水失效脱落,导致极组受损,提升了绝缘部防护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电芯内部安全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裸电芯和电芯绝缘片,所述电芯绝缘片为上述电芯绝缘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池包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绝缘片,上述电池包具有与所述电芯绝缘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绝缘片封装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绝缘片未放置绝缘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绝缘片放置绝缘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绝缘片封装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其中:100、绝缘片本体;110、主防护板;111、第一基板;112、第二基板;113、第三基板;120、侧防护板;121、第一副板;122、第二副板;123、第三副板;124、第四副板;125、第五副板;126、第六副板;130、凹槽;200、绝缘部;300、覆盖部;401、第一折痕;402、第二折痕;403、第三折痕;404、第四折痕;405、第五折痕;406、第六折痕;407、第七折痕;408、第八折痕;50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传统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晃动及磕碰,极易导致裸电芯与铝壳或钢壳触碰引发电池短路问题。即便部分电池使用电芯绝缘片也仅将裸电芯绝缘片设计底部向上包裹电芯极组后,顶部与电芯盖板热熔定位,两侧粘贴绝缘胶带定位,底部角位包裹胶带绝缘及定位防护。裸电芯绝缘片缺乏进一步防护自身绝缘性失效的方式,且在电池生产中装配不便,容易发生装配错位,装配不标准等问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电芯绝缘片破损导致电池失效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维护成本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芯绝缘片用以解决当前面临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示出了绝缘片本体100的横向方向和竖直方向,横向方向则可以为绝缘片本体100长度所在的延长线方向,竖直方向则可以为绝缘片本体100宽度所在的延长线方向。还可以的是,横向方向和竖直方向可以互换,横向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设置仅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仅为示例性说明,并非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绝缘片,包括绝缘片本体100,用于包裹裸电芯,绝缘片本体100的侧部设置有凹槽130,绝缘片本体100的横向方向的侧部设置有凹槽130,优选的,凹槽130设置在绝缘片本体100的横向方向相对的两侧部;绝缘部200设置在凹槽130内。
具体而言,在绝缘片本体100的侧部开设的凹槽130用于安装绝缘部200,绝缘部200放入凹槽130后,凹槽130四周凹陷位置能够完全包裹绝缘部200,对绝缘部200四周进行保护,即使发生碰撞,也不会直接作用在绝缘部200。充分保证了绝缘部200的连接稳定性和绝缘部本身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裸电芯绝缘片上设置绝缘部200能够更好地保护了电芯,进一步加强电芯绝缘片绝缘防护性能,有利于电芯的长期使用;在绝缘片本体100上设置凹槽130安装绝缘部200能够解决绝缘部200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装配错位的问题,在电芯绝缘片使用过程中凹槽130还能对绝缘部200形成包裹,减少绝缘部200发生剐蹭、破损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绝缘片还包括覆盖部300,覆盖部300覆盖在凹槽130开口处,并与绝缘片本体100连接,覆盖部300用于将绝缘部200固定在凹槽130内。
具体而言,覆盖部300能够完全覆盖凹槽130开口且能与绝缘片本体100进行固定连接,覆盖部300将绝缘部200封装在绝缘片本体100的凹槽130内,覆盖部300与绝缘片本体100对绝缘部200进行全包裹,进一步加强了绝缘部200的正面防护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电芯绝缘片安装时还可采用封装的形式固定绝缘部。将覆盖部300覆盖在凹槽130开口处,将绝缘部200覆盖在凹槽130内,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胶水固定连接绝缘部200时产生的容易脱落的问题,能够进一步避免绝缘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容易剐蹭、破损问题,大大提高了电芯绝缘片自身防护性能,保证了电芯绝缘片的绝缘防护性,充分保证电池内部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绝缘片本体100包括主防护板110和侧防护板120。其中,主防护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和第三基板113,第一基板111和第三基板113设置在第二基板112相对的两侧,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痕401,第二基板112和第三基板113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折痕402。
具体而言,第二基板112上设置有通孔500,通孔500数量为多个,形状包括圆形,在第二基板112上均匀分布。第二基板112设置通孔500能够在电芯绝缘片与裸电芯结合组成电池包时,使电解液均匀浸润裸电芯提高电解液对裸电芯的浸润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若仅是把第一基板111和第三基板113折起包裹裸电芯,第二基板112在裸电芯的重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出现绝缘片对裸电芯底部包裹不严,使裸电芯的侧底部裸露的现象,从而存在裸电芯底部与电池壳体接触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侧防护板120设置在主防护板110横向方向相对的两侧,所述侧防护板上开设有所述凹槽130。可以理解的是,主防护板110的横向方向与绝缘片本体100的横向方向相一致。
具体而言,侧防护板120包括第一副板121、第二副板122、第三副板123、第四副板124、第五副板125和第六副板126,第一副板121和第二副板122设置在第一基板111相对的两侧,第一副板121和第一基板111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折痕403,第二副板122和第一基板111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折痕404;第三副板123和第四副板124设置在第二基板112相对的两侧,第三副板123和第二基板112连接处设置有第五折痕405,第四副板124和第二基板112连接处设置有第六折痕406;第五副板125和第六副板126设置在第三基板113相对的两侧,第五副板125和第三基板1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七折痕407,第六副板126和第三基板113连接处设置有第八折痕408。
具体而言,第一副板121和第二副板122关于第一基板111中心线对称,第三副板123和第四副板124关于第二基板112中心线对称,第五副板125和第六副板126关于第三基板113中心线对称,各侧防护板面积大小关系可进行互换,侧防护板120主要用于电芯绝缘片包裹裸电芯时充分保护裸电芯两侧相对面的绝缘防护。当电芯绝缘片包裹裸电芯时,能够有效避免因侧防护板交叉覆盖时产生缝隙,影响电芯绝缘性能问题,充分保证电芯与电池壳体完全绝缘。绝缘片本体100连接部位设置折痕在电芯绝缘片包裹裸电芯时能够减少操作误差,便于加工,提升电池包生产效率,能够推进电池包的标准化生产。
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折起第一副板121、第二副板122、第五副板125和第六副板126时,第二基板112在电芯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出现绝缘片对裸电芯底部包裹不严,使裸电芯的侧底部裸露的现象,从而存在裸电芯底部与电池壳体接触的风险,对第二基板112两侧也设置第三副板123和第四副板124,当第三副板112与第四副板124折起时,能够加强第二基板112的承重能力,形成对裸电芯的全面防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凹槽130深度范围为0.001mm-5mm,凹槽130可设置多个,可在侧防护板120上对称布置或斜对称布置,凹槽130形状包括圆形和椭圆形。
具体而言,绝缘部200包括绝缘板,绝缘板为一板状绝缘构件,绝缘板可以为云母片,或者其他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构件,绝缘板的材料可以为PP、PET、PI中的一种,即是,绝缘板由PP、PET、PI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具体而言,绝缘部200的厚度范围为0.001mm-5mm,绝缘部200的尺寸小于凹槽130尺寸,且与凹槽130形状相似;覆盖部300材质可与绝缘片本体100相同或采用不同绝缘性材料,厚度为0.001mm-5mm,覆盖部300的尺寸大于凹槽130的尺寸,覆盖部30可通过多种连接方式连接在绝缘片本体100上,优选为热压固定,热压固定具有较强稳定性,因为热压后覆盖部300在使用过程中受影响而破坏其与绝缘片本体100的连接关系较为困难,有利于提升电芯绝缘防护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覆盖部300热压的方式固定绝缘部200避免了使用胶水固定时产生的绝缘部200易掉落、易错位、易刮伤破损的问题,能够有效节省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绝缘片。
具体的,在电池包内安装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芯绝缘片,对裸电芯进行包裹,使裸电芯与电池包外皮之间形成绝缘,减少了电池包内极组受损风险,降低维修成本,并且该电池包可通过模块化对裸电芯和电芯绝缘片进行组装与加工。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包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作业强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芯绝缘片用于包裹裸电芯,并在绝缘片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凹槽,绝缘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上述电芯绝缘片对裸电芯进行包裹,加强了电芯绝缘防护性能;设置凹槽实现了绝缘部的快速定位装配,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容易错位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绝缘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包裹绝缘部四周,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后容易脱落、破损,导致电芯绝缘片失效的问题。
同时,在绝缘片本体内加设绝缘部提升了电芯绝缘片的防护可靠性,保证了电芯内部安全性,降低了电池维护维修成本;设置覆盖部,将覆盖部与绝缘片本体连接,将绝缘部封在电芯绝缘片凹槽内,有效解决了绝缘部装配后存在容易掉粉、剐蹭、破裂的问题,防止了绝缘部长期使用过程中胶水失效脱落,导致极组受损,提升了绝缘部防护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电芯内部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片本体(100),用于包裹裸电芯,所述绝缘片本体(100)的侧部设置有凹槽(130);
绝缘部(200),设置在所述凹槽(130)内;
所述绝缘片本体(100)包括:
主防护板(110);
侧防护板(120),设置在所述主防护板(110)横向方向相对的两侧,所述侧防护板(120)上开设有所述凹槽(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部(300),覆盖在所述凹槽(130)的开口处,并与所述绝缘片本体(100)连接,所述覆盖部(300)用于将所述绝缘部(200)固定在所述凹槽(13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0)的深度为0.001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200)的厚度为0.00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200)包括绝缘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防护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和第三基板(113),所述第一基板(111)和第三基板(113)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2)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板(111)与所述第二基板(11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痕(401);所述第二基板(112)和所述第三基板(113)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折痕(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11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5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板(120)包括:第一副板(121)、第二副板(122)、第三副板(123)、第四副板(124)、第五副板(125)和第六副板(126);所述第一副板(121)与所述第一基板(111)连接处设置第三折痕(403);所述第二副板(122)与所述第一基板(111)连接处设置第四折痕(404);所述第三副板(123)与所述第二基板(112)连接处设置第五折痕(405);所述第四副板(124)与所述第二基板(112)连接处设置第六折痕(406);所述第五副板(125)与所述第三基板(113)连接处设置第七折痕(407);所述第六副板(126)与所述第三基板(113)连接处设置第八折痕(408)。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
所述电芯包括裸电芯和电芯绝缘片,所述电芯绝缘片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绝缘片。
CN202223149110.3U 2022-11-25 2022-11-25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Active CN219203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9110.3U CN219203451U (zh) 2022-11-25 2022-11-25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9110.3U CN219203451U (zh) 2022-11-25 2022-11-25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3451U true CN219203451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9110.3U Active CN219203451U (zh) 2022-11-25 2022-11-25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3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3117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100496305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EP273117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101671371B1 (ko) 비돌출 구조의 커넥터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팩
CN203277582U (zh) 保护电路模块和二次电池组
EP272864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20130018477A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US11258118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heat dissipating member
CN101924238A (zh) 电池组
US9929442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PCM case
CN102959766A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JP2022550612A (ja) トップカバー組立体、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装置
KR20100042102A (ko) 보호회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2683622A (zh) 二次电池
WO2013065971A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팩
CN219203451U (zh) 电芯绝缘片及电池包
KR101797694B1 (ko) 보호회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EP3035414B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ase
KR101502899B1 (ko) 전지 팩
CN104835927A (zh) 电池组
CN207690844U (zh)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及汽车
CN220856842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400674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和电池
CN214099730U (zh) 一种新型5g通讯设备锂电池防水防潮保护外壳
CN219591604U (zh) 一种连接排及锂电池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