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2266U - 计算机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2266U
CN219202266U CN202320675232.1U CN202320675232U CN219202266U CN 219202266 U CN219202266 U CN 219202266U CN 202320675232 U CN202320675232 U CN 202320675232U CN 219202266 U CN219202266 U CN 219202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plate
computer
shaped
prot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52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梦雪
宋园园
李文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 Xiaolan
Lu Zhiqi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06752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2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2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2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计算机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的四个角位置分别竖直向上设有L型防护板,四个L型防护板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设有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两两相邻的L型防护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防护网,所述电脑主机的上方设有第二防护网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与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的上端部进行连接。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上端面位于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L型防护板,并在两两相邻的L型防护板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网,在电脑主机的上方设置第二防护网,通过底座、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能够围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空间,防止蟑螂等虫子进入该空间内,实现对电脑主机的防护。

Description

计算机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计算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计算机机箱是计算机组成的重要装置之一。
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大多直接放着在地面或者其它安装位置,仅依靠机箱自身的结构形状维持机箱的站立,但是在受到外界失误撞击或者震动时,容易发生摔倒,另外,蟑螂等虫子非常喜欢电子设备制造的温暖环境,比如黑暗又温暖的电脑主机,蟑螂在主机箱里面拉粪便、触碰电子元件容易造成电路短路,甚至烧毁电路板引起火灾,小蟑螂的尺寸一般在2mm左右,而主机的出风散热孔等很多在3mm以上,无法阻止蟑螂的进入,因此需要对计算机进行防护。
现有的计算机防护装置中,部分是在主机的四周设置防护板的形式实现对主机的防护,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主机全方位的防护,但其以防护板的形式实现对主机的包围和防护,容易造成主机难以散热的问题,不利于主机的使用;部分计算机防护装置是采用pvc架子搭配防护网的形式放置蟑螂等虫子进行主机内部,实现对主机的防护,但其强度较低,主机在摔倒时很难起到有效的保护,也不利于对主机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计算机防护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计算机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脑主机的放置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竖直向上设置有L型防护板,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设置有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两两相邻的所述L型防护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网,所述电脑主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网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与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的上端部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防护板为直角铁或直角铝合金,所述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的材质也为铁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靠近所述电脑主机的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弹性硅胶板,所述弹性硅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防护层。
优选的,位于所述电脑主机后方的第一防护网上还设置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拉链分别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多个接口处。
优选的,位于所述电脑主机前方的第一防护网上还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拉链分别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前侧面的多个接口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包括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二防护网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L型连接座,所述L型连接座远离所述第二防护网的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L型防护板,上端部卡接的L型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的网孔直径为0.3-0.5mm。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位于每个所述L型防护板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L型防护板下端部的L型槽,所述底座的侧面位于每个所述L型槽位置分别开设有与L型槽连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适配有第一紧固螺栓。
优选的,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的上端位于所述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端部的卡接槽,所述L型防护板上端的侧面位于每个所述卡接槽位置分别开设有与卡接槽连通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上适配有第二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振垫,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底板,所述橡胶底板下端面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撑柱。
优选的,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杀蟑饵剂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计算机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上端面位于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L型防护板,并在两两相邻的L型防护板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网,在电脑主机的上方设置第二防护网,通过底座、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能够围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空间,防止蟑螂等虫子进入该空间内,实现对电脑主机的防护。
(2)本实用新型计算机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上端面位于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L型防护板,并在四个L型防护板的上端依次设置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从而实现对电脑主机的防护,当电脑主机摔倒时,通过L型防护板以及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电脑主机进行保护,使电脑主机箱免受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各防护板之间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防护板与第一防护网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护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计算机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脑主机的放置槽9,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竖直向上设置有L型防护板2,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设置有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两两相邻的所述L型防护板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网7,所述电脑主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网组件8,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8与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上端部进行连接。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上端面位于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L型防护板,并在两两相邻的L型防护板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网,在电脑主机的上方设置第二防护网,通过底座、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能够围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空间,防止蟑螂等虫子进入该空间内,实现对电脑主机的防护。通过在四个L型防护板的上端依次设置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板,从而实现对电脑主机的防护,当电脑主机摔倒时,通过L型防护板以及前防护板、左防护板、后防护板、右防护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电脑主机进行保护,使电脑主机箱免受损坏。
所述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靠近所述电脑主机的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弹性硅胶板18,所述弹性硅胶板18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防护层19。弹性硅胶板18具有一定的厚度,弹性硅胶板18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将第二橡胶防护层19与电脑主机的侧面进行接触,当电机主机摔倒时,通过第二橡胶防护层19、弹性硅胶板18的缓冲能够更好的对电脑主机进行保护。
位于所述电脑主机后方的第一防护网7上还设置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拉链分别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多个接口处。方便鼠标、键盘等设备的连接。
位于所述电脑主机前方的第一防护网7上还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拉链分别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前侧面的多个接口处。
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8包括第二防护网81,所述第二防护网8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L型连接座82,所述L型连接座82远离所述第二防护网81的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L型防护板2,上端部卡接的L型卡接槽83。第二防护网81用于对电脑主机的上方进行防护。
所述第一防护网7、第二防护网81的网孔直径为0.3-0.5mm。1厘米约26各网孔左右。
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位于每个所述L型防护板2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L型防护板2下端部的L型槽10,所述底座1的侧面位于每个所述L型槽10位置分别开设有与L型槽10连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适配有第一紧固螺栓11。方便底座与各L型防护板2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上端位于所述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端部的卡接槽12,所述L型防护板2上端的侧面位于每个所述卡接槽12位置分别开设有与卡接槽12连通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上适配有第二紧固螺栓13。方便L型防护板2与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放置槽9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振垫14,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底板15,所述橡胶底板15下端面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6。第一减振垫14、橡胶底板15能够对电脑主机的底部进行防护,通过具有一定的降噪功能。
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防护层17。第一橡胶防护层17实现对电脑主机的四个侧边角进行防护。
所述支撑柱16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20,所述第二放置槽20内部设置有杀蟑饵剂贴。实现对蟑螂的消杀,放置蟑螂啃食支撑柱16、第一防护网7、第二防护网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脑主机的放置槽(9),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电脑主机的四个角位置分别竖直向上设置有L型防护板(2),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设置有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两两相邻的所述L型防护板(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网(7),所述电脑主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网组件(8),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8)与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上端部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网组件(8)包括第二防护网(81),所述第二防护网(8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L型连接座(82),所述L型连接座(82)远离所述第二防护网(81)的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L型防护板(2)上端部卡接的L型卡接槽(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网(7)、第二防护网(81)的网孔直径为0.3-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位于每个所述L型防护板(2)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L型防护板(2)下端部的L型槽(10),所述底座(1)的侧面位于每个所述L型槽(10)位置分别开设有与L型槽(10)连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适配有第一紧固螺栓(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上端位于所述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前防护板(3)、左防护板(4)、后防护板(5)、右防护板(6)端部的卡接槽(12),所述L型防护板(2)上端的侧面位于每个所述卡接槽(12)位置分别开设有与卡接槽(12)连通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上适配有第二紧固螺栓(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9)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振垫(14),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底板(15),所述橡胶底板(15)下端面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L型防护板(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防护层(17)。
CN202320675232.1U 2023-03-31 2023-03-31 计算机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202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5232.1U CN219202266U (zh) 2023-03-31 2023-03-31 计算机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5232.1U CN219202266U (zh) 2023-03-31 2023-03-31 计算机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2266U true CN219202266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5232.1U Active CN219202266U (zh) 2023-03-31 2023-03-31 计算机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2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9426U (zh) 一种防震效果好的计算机辅助设备
CN219202266U (zh) 计算机防护装置
CN21200946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计算机机箱防护装置
CN211506373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211481672U (zh) 一种通讯机柜散热结构
CN211792447U (zh) 用于电气柜内的电气元件防护壳体
CN219828310U (zh) 一种能够实现减震的电子计算机用支撑底座
CN217932600U (zh) 一种防护性计算机机箱
CN111597595A (zh) 一种计算机防护设备
CN210199687U (zh) 一种双层防尘式计算机散热风扇外壳结构
CN211123896U (zh) 一种可移动的计算机机箱防护装置
CN211264248U (zh) 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
CN213485173U (zh) 一种便于温度性良好的无线通讯测试仪
CN21140664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转化器
CN218068763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的加固模块
CN218348191U (zh) 一种计算机存储安装架
CN215980622U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底座
CN219778171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保护装置
CN211297437U (zh) 一种具有缓冲防护功能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箱
CN210225988U (zh) 一种通信柜支撑散热结构
CN211207247U (zh) 智能安防一体机机箱
CN207020600U (zh) 一种智能化防尘、防震计算机
CN218037896U (zh) 一种加固型内存条结构
CN213182575U (zh) 一种边缘计算机用防护盒
CN215769578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散热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9

Address after: No. 81 Xizhuang Village, Yangcun Township, Nanle County, Pu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57400

Patentee after: Lu Zhiqi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Lu Xiaolan

Address before: 450000 No. 19 Taojia Road, Zhongyuan West Road,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