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8789U -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8789U
CN219198789U CN202320125647.1U CN202320125647U CN219198789U CN 219198789 U CN219198789 U CN 219198789U CN 202320125647 U CN202320125647 U CN 202320125647U CN 219198789 U CN219198789 U CN 219198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racing piece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ing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56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梅
高敏娟
杨潞霞
胡涛涛
魏艳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1256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8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8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8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包括托板、撑板、左支撑杆、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撑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第二限位件与托板活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限位件与撑板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的上端面前侧设有用于收纳右支撑杆下端部的放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实现了支撑机构一定角度内的展开和折叠,通过设置放置槽,并通过橡胶套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实现放置槽与右支撑杆之间的固定,从而达到携带晃动时降低托板、撑板之间的旋转打开、分离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支架主体的随身携带的收纳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一体式计算机常见的有一体式电脑、掌上电脑(PDA)、平板电脑(tablet PC)、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其中,掌上电脑是一种运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内嵌式应用软件之上的、小巧、轻便、易带、实用、价廉的手持式计算设备。它无论在体积、功能和硬件配备方面都比笔记本电脑简单轻便。在掌上电脑基础上加上手机功能,就成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却功能完整的电脑,其构成组件与笔记本电脑基本相同,但它是利用触笔在屏幕上书写,而不是使用键盘和鼠标输入,并且打破了笔记本电脑键盘与屏幕垂直的J 型设计模式。它除了拥有笔记本电脑的所有功能外,还支持手写输入或语音输入,移动性和便携性更胜一筹,平板电脑就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小到足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却功能完整的PC。
当前智能平板、手机广泛运用,通过平板、手机看视频、文章已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方式,通常人们习惯用横屏看视频、竖屏看文章,阅读时间都比较长,如果直接用手做支撑不仅不方便,对眼部和肩颈都会产生负担,长此以往不利于健康,所以支撑机构应用而生。
支撑机构是用来支撑平板、手机数码设备的支架,利用支撑机构可将平板或手机支撑在桌面上,使得使用者观看手机更加舒适,可是,现有的部分具备折叠功能的支架中,其在将支架主体的相关配件进行简单折叠、收纳后,由于不具有锁紧结构,在随身携带晃动时会造成托板、撑板的释放旋转打开、分离,大大降低了支架主体的随身携带的收纳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包括托板、撑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托板、撑板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所述托板、撑板之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均呈U型,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撑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托板活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撑板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的上端面前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右支撑杆下端部的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前侧面以及下端面过渡处设置有用于使充电插头经过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撑板呈正四棱柱形状,且所述撑板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撑板的右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圆形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弧形限位槽、套筒,所述弧形限位槽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槽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同轴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部,所述套筒的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圆心角为45-65度,且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上起点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槽的最高处,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下终点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槽的前侧上端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托板左侧面的后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圆形槽,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圆形限位槽和与圆形限位槽相适配的环形限位块,所述圆形限位槽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形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环形限位块同轴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部。
优选的,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同轴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侧面与所述放置槽的前后两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套均位于所述放置槽内部,且多个所述橡胶套沿所述放置槽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撑板的前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橡胶层,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第四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面同轴还设置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圆形槽的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摩擦条。
优选的,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外侧面同轴设置有第二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通过在撑板的右端与右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限位件,实现了支撑机构一定角度内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携带,通过在托板的左端与左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二限位件,实现了托板与左支撑杆之间的活动连接,能够使托板圆周转动,方便将右支撑杆的下端放置到放置槽内部,并通过橡胶套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实现放置槽与右支撑杆之间的固定,从而达到携带晃动时降低托板、撑板之间的旋转打开、分离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支架主体的随身携带的收纳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示时的第一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C-C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所示,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包括托板1、撑板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托板1、撑板2的左支撑杆3、右支撑杆4,所述托板1、撑板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撑杆3、右支撑杆4均呈U型,所述左支撑杆3的上端部与所述撑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部通过第二限位件9与所述托板1活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4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限位件8与所述撑板2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1的上端面前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右支撑杆4下端部的放置槽5。通过在撑板的右端与右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限位件,实现了支撑机构一定角度内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携带,通过在托板的左端与左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二限位件,实现了托板与左支撑杆之间的活动连接,能够使托板圆周转动,方便将右支撑杆的下端放置到放置槽内部,并通过橡胶套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实现放置槽与右支撑杆之间的固定,从而达到携带晃动时降低托板、撑板之间的旋转打开、分离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支架主体的随身携带的收纳稳定性。
所述托板1的前侧面以及下端面过渡处设置有用于使充电插头经过的缺口10。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所述撑板2呈正四棱柱形状,且所述撑板2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撑板2的右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圆形槽6,所述第一限位件8包括弧形限位槽81、套筒82,所述弧形限位槽81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82同轴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杆4的上端部,所述套筒82的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限位槽81相配合的限位块83。右支撑杆4上端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圆形槽同轴设置,通过右支撑杆4的转动能够带动套筒、限位块83的转动,且限位块83的转动角度受弧形限位槽81的限制。
所述弧形限位槽81的圆心角为45-65度,且所述弧形限位槽81的上起点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最高处,所述弧形限位槽81的下终点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前侧上端位置处。
所述托板2左侧面的后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圆形槽7,所述第二限位件9包括圆形限位槽91和与圆形限位槽91相适配的环形限位块92,所述圆形限位槽91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形槽7的内侧壁上,所述环形限位块92同轴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杆3的下端部。左支撑杆下端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圆形槽同轴设置,通过左支撑杆的转动能够带动环形限位块的转动,防止左支撑杆左移出第二圆形槽。
所述右支撑杆4的下端同轴设置有橡胶套13,所述橡胶套13的外侧面与所述放置槽5的前后两内壁相接触。进一步提高橡胶套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实现放置槽与右支撑杆之间的固定,从而达到携带晃动时降低托板、撑板之间的旋转打开、分离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支架主体的随身携带的收纳稳定性。
所述橡胶套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套13均位于所述放置槽5内部,且多个所述橡胶套13沿所述放置槽5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均匀设置。进一步提高橡胶套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撑板2的前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橡胶层11,所述放置槽5的内侧设置有第四橡胶层12。通过第三橡胶层11、第四橡胶层12能够降低平板、手机设备与托板、撑板之间的摩擦,用于保护平板、手机设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套筒82的外侧面同轴还设置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摩擦条84。通过第一橡胶层与摩擦条84之间的接触挤压,提高套筒与第一圆形槽之间的摩擦力,通过人力实现右支撑杆的转动,能够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实现对支撑角度的调节。
所述环形限位块92的外侧面同轴设置有第二橡胶层。通过第二橡胶层与圆形限位槽内壁之间的接触,提高环形限位块与第二圆形槽之间的摩擦力,通过人力实现托板的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撑板(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托板(1)、撑板(2)的左支撑杆(3)、右支撑杆(4),所述托板(1)、撑板(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撑杆(3)、右支撑杆(4)均呈U型,所述左支撑杆(3)的上端部与所述撑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部通过第二限位件(9)与所述托板(1)活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4)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限位件(8)与所述撑板(2)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1)的上端面前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右支撑杆(4)下端部的放置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2)呈正四棱柱形状,且所述撑板(2)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撑板(2)的右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圆形槽(6),所述第一限位件(8)包括弧形限位槽(81)、套筒(82),所述弧形限位槽(81)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82)同轴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杆(4)的上端部,所述套筒(82)的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限位槽(81)相配合的限位块(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槽(81)的圆心角为45-65度,且所述弧形限位槽(81)的上起点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最高处,所述弧形限位槽(81)的下终点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槽(6)的前侧上端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左侧面的后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圆形槽(7),所述第二限位件(9)包括圆形限位槽(91)和与圆形限位槽(91)相适配的环形限位块(92),所述圆形限位槽(91)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形槽(7)的内侧壁上,所述环形限位块(92)同轴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杆(3)的下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杆(4)的下端同轴设置有橡胶套(13),所述橡胶套(13)的外侧面与所述放置槽(5)的前后两内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套(13)均位于所述放置槽(5)内部,且多个所述橡胶套(13)沿所述放置槽(5)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均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2)的前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橡胶层(11),所述放置槽(5)的内侧设置有第四橡胶层(12)。
CN202320125647.1U 2023-01-14 2023-01-14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Active CN219198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5647.1U CN219198789U (zh) 2023-01-14 2023-01-14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5647.1U CN219198789U (zh) 2023-01-14 2023-01-14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8789U true CN219198789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5647.1U Active CN219198789U (zh) 2023-01-14 2023-01-14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8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7354B2 (en) Dual shaft hinge with angle timing shaft mechanism
US9796208B2 (en) Multifunctional pen
US20210223825A1 (en) Computing device modules
US20130155592A1 (en) Convertible tablet
CN203224815U (zh) 带有隐藏式键盘的电子设备
CN219198789U (zh) 一体式计算机的支撑机构
US20120293939A1 (en) Slidable support stand
JP5383754B2 (ja) 無線入力装置
CN202647124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子产品支架
CN210716719U (zh) 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支架
CN211951939U (zh) 一种可倾斜支撑的智能平板
CN201673452U (zh) 带笔记本电脑支架的键盘
WO2010090521A1 (en) Ergonomic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10041910A1 (en) Portable device for processing,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sound, and video
CN204790734U (zh) 一种平板电脑支撑座
CN204178273U (zh) 键盘式底座
CN103177118A (zh) 一种文件查找方法及其装置
CN205864512U (zh) 一种具有移动电源的蓝牙触控自拍杆
CN204759294U (zh) 一种教学用带支架的平板电脑
CN219202206U (zh) 折叠支架及保护套
CN205490778U (zh) 一种带有触屏笔的便携式手机支架
KR102051589B1 (ko) 거치 겸용 외장 커버
CN211744517U (zh) 一种自带支撑装置的ai手机
CN215883116U (zh) 一种多功能笔
CN213210979U (zh) 一种可摆放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