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6287U -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6287U
CN219196287U CN202222808633.8U CN202222808633U CN219196287U CN 219196287 U CN219196287 U CN 219196287U CN 202222808633 U CN202222808633 U CN 202222808633U CN 219196287 U CN219196287 U CN 219196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fixed
seat
ar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86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wei Kejia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wei Kejia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wei Kejia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wei Kejia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86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6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6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6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包括上部钢板、橡胶座、下部钢板,所述上部钢板固定于橡胶座上,所述橡胶座固定于下部钢板四周,所述下部钢板上设有弧形减震板,弧形减震板与上部钢板相连,所述弧形减震板两侧设有缓冲座,二者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弧形减震板固定、另一端与缓冲座固定,所述缓冲座固定于下部钢板两侧,所述缓冲座内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有缓冲杆,缓冲杆可与缓冲座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缓冲杆与上部钢板固定。本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式,抗压减震效果好,结构更简单,稳定性高,耐久性高,能够最大程度地抗压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很普遍,钢结构建筑是建筑行业无法替代的结构,它的抗压减震问题是建筑行业的热点问题。现有支座抗压减震方式少,稳定性差,耐久性差,不能最大程度地抗压减震。
现有的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如图1所示,包括上部钢板1和下部钢板3,上部钢板1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方型传力钢板,方型传力钢板的四个边角处均用铰链连接有钢柱,每个钢柱的底部均铰接连接有滑轮,下部钢板3的上表面设有四个限位槽,滑轮与限位槽一一对应,滑轮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四个滑轮之间采用SMA丝依次连接成四边形,方型传力钢板和下部钢板3之间竖直设有巨型弹簧,上部钢板1和下部钢板3之间设置有筒状的叠层橡胶,叠层橡胶的四个角处均设有竖直方向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设有波形压力弹簧。通过巨型弹簧、叠层橡胶、SMA丝、弹簧来实现组合式抗压减震,抗压减震效果好,抗压减震方式多元,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耐久性高,能够最大程度地抗压减震。
这种支座的结构没有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抗压减震支座,实现抗压减震方式多元化。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式,抗压减震效果好,结构更简单,稳定性高,耐久性高,能够最大程度地抗压减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包括上部钢板、橡胶座、下部钢板,所述上部钢板固定于橡胶座上,所述橡胶座固定于下部钢板四周,所述下部钢板上设有弧形减震板,弧形减震板与上部钢板相连,所述弧形减震板两侧设有缓冲座,二者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弧形减震板固定、另一端与缓冲座固定,所述缓冲座固定于下部钢板两侧,所述缓冲座内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有缓冲杆,缓冲杆可与缓冲座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缓冲杆与上部钢板固定。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还包括缓冲体,所述缓冲体固定在下部钢板上,缓冲体设于弧形减震板内。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缓冲体呈半球形,采用橡胶材料。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一端与下部钢板固定、另一端与上部钢板固定,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弧形减震板两侧。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都采用弹簧。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分别沿着缓冲座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缓冲座内设有若干缓冲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固定在缓冲槽内,所述缓冲杆一端套设在缓冲槽内、另一端与上部钢板固定。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缓冲槽呈凸字形,所述缓冲杆呈T字形。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橡胶座由天然橡胶和钢材组成,所述橡胶座外围设有橡胶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当上部钢板受到外界压力时,一方面上部钢板将压力传递给弧形减震板,利用弧形减震板的竖向形变产生抵抗力,消耗外界压力,此时弧形减震板有向两侧移动横向变形的过程或趋势,而第一弹性件会被压缩产生抵抗力,抵抗弧形减震板横向变形的过程或趋势并对其进行卸力和缓冲,增强抗压减震效果;同时上部钢板将压力传递给缓冲杆,缓冲杆向下挤压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会被压缩产生抵抗力,辅助缓冲杆抵御缓解压力,减轻上部钢板的受力;另一方面上部钢板通过橡胶座进行耗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弧形减震板下方内设置缓冲体,可以进一步缓冲冲击力,增强抗压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一端与下部钢板固定、另一端与上部钢板固定,也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抗压减震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的剖视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1、上部钢板;2、橡胶座;3、下部钢板;4、弧形减震板;41、弧形板;42、底板;5、缓冲座;51、缓冲槽;6、第一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8、缓冲杆;9、缓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包括上部钢板1、橡胶座2、下部钢板3,所述上部钢板1固定于橡胶座2上,所述橡胶座2固定于下部钢板3四周,所述下部钢板3上焊接或放置有弧形减震板4,弧形减震板4顶部与上部钢板1底面相接触,所述弧形减震板4两侧对称设有缓冲座5,二者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性件6,所述第一弹性件6一端与弧形减震板4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缓冲座5焊接固定,所述缓冲座5焊接固定于下部钢板3两侧,所述缓冲座5内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7,所述第二弹性件7一端焊接固定有缓冲杆8,缓冲杆8可与缓冲座5在竖向上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缓冲杆8与上部钢板1焊接固定。本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式,抗压减震效果好,结构更简单,稳定性高,耐久性高,能够最大程度地抗压减震。
在实际应用中,弧形减震板4总体呈半圆弧形,包括弧形板41和对称焊接或一体成型在弧形板41两端的底板42。弧形板41呈半圆弧形,具有弹性,可由一块矩形钢板卷圆至一定角度而成,弧形板41中央顶部外表面与上部钢板1中部底面相接触,通过弧形板41的弹性形变能力可辅助上部钢板1抵御缓解外界压力;底板42为矩形钢板,垂直焊接或放置在下部钢板3上。弧形板41和底板42也可采用其他合金材料,具体材料依据实际情况选用。
在实际应用中,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还可包括缓冲体9,所述缓冲体9胶接或焊接固定在下部钢板3上,缓冲体9设于弧形减震板4下方内部,缓冲体9顶部与弧形减震板4顶部内表面相接触,即与弧形板41中央顶部内表面相接触。
在实际应用中,缓冲体9呈半球形,采用橡胶材料,用于进一步辅助弧形减震板4缓冲抵御来自上部钢板1的压力,增强抗压减震效果。缓冲体9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依据弧形减震板4内部的结构形状而定。
在实际应用中,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还可包括第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三弹性件一端与下部钢板3焊接固定、另一端与上部钢板1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弹性件对称设于弧形减震板4两侧。第三弹性件与缓冲座5呈交叉布置。第三弹性件利用自身弹性,用于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抗压减震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第三弹性件都采用弹簧,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弹簧具体规格参数的选择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弹性件6沿着底板42或缓冲座5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第二弹性件7沿着缓冲座5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如此布置更美观。第一弹性件6一端与底板42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缓冲座5焊接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缓冲座5内设有若干缓冲槽51,所述第二弹性件7固定在缓冲槽51内,第二弹性件7一端与缓冲槽51底部焊接、另一端与缓冲杆8底部焊接,所述缓冲杆8一端套设在缓冲槽51内、另一端与上部钢板1固定。缓冲杆8可在缓冲槽51内竖直升降;当上部钢板1将外界压力传递给缓冲杆8时,缓冲杆8向下移动或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从而挤压第二弹性件7,使得第二弹性件7发生形变,产生抵抗弹力,辅助缓冲杆8抵御缓解外界压力;当外界压力消失时,缓冲杆8在第二弹性件7抵抗弹力的驱使下,可向上移动或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缓冲杆8复位,使得上部钢板1复位。
在实际应用中,缓冲槽51呈凸字形,由一大一小的同心圆柱槽组合而成。缓冲杆8呈倒立的T字形,由一大一小、一长一短的圆柱钢杆彼此焊接或一体成型。缓冲杆8的形状和缓冲槽51的形状相配合适应,缓冲杆8的数量和缓冲槽51的数量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缓冲座5呈长方体状,有两组,对称分布在弧形减震板4两侧,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加工。每组缓冲座5上优选有两组对称分布在其两端的缓冲槽51。
在实际应用中,橡胶座2由天然橡胶和钢材组成,呈圆柱状,用于对上部钢板1进行支撑和缓冲,所述橡胶座2外围设有橡胶保护层,橡胶保护层含塑料抗老化剂,极大地延长了支座的使用寿命。橡胶座2分布在上部钢板1和下部钢板3的四周,既起到了支撑缓冲的作用,又可减少多余的材料、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上部钢板1受到外界压力时,一方面上部钢板1将压力传递给弧形减震板4,利用弧形减震板4的竖向形变产生抵抗力,消耗外界压力,此时弧形减震板4有向两侧移动横向变形的过程或趋势,而第一弹性件6会被压缩产生抵抗力,抵抗弧形减震板4横向变形的过程或趋势并对其进行卸力和缓冲,增强抗压减震效果;同时上部钢板1将压力传递给缓冲杆8,缓冲杆8向下挤压第二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7会被压缩产生抵抗力,辅助缓冲杆8抵御缓解压力,减轻上部钢板1的受力;另一方面上部钢板1通过橡胶座2进行耗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通过设置弧形减震板4、缓冲杆8、橡胶座2进行组合式抗压减震,抗压减震效果好,极大程度上消耗外界压力,稳定性高,实用性强;通过在弧形减震板4下方内设置橡胶材质的缓冲体9,可以进一步缓冲冲击力,增强抗压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一端与下部钢板3固定、另一端与上部钢板1固定,也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抗压减震能力;通过各部件采用钢材料或橡胶材料,本装置材料易得、成本低;通过弧形减震板4呈半圆弧形结构、缓冲体9呈半球形结构、缓冲杆8呈柱状T形结构、各弹性件采用弹簧,本装置结构更简单,易于制作加工。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式,抗压减震效果好,结构更简单,稳定性高,耐久性高,能够最大程度地抗压减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包括上部钢板(1)、橡胶座(2)、下部钢板(3),所述上部钢板(1)固定于橡胶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2)固定于下部钢板(3)四周,所述下部钢板(3)上设有弧形减震板(4),弧形减震板(4)与上部钢板(1)相连,所述弧形减震板(4)两侧设有缓冲座(5),二者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性件(6),所述第一弹性件(6)一端与弧形减震板(4)固定、另一端与缓冲座(5)固定,所述缓冲座(5)固定于下部钢板(3)两侧,所述缓冲座(5)内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7),所述第二弹性件(7)一端固定有缓冲杆(8),缓冲杆(8)可与缓冲座(5)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缓冲杆(8)与上部钢板(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还包括缓冲体(9),所述缓冲体(9)固定在下部钢板(3)上,缓冲体(9)设于弧形减震板(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9)呈半球形,采用橡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一端与下部钢板(3)固定、另一端与上部钢板(1)固定,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弧形减震板(4)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第三弹性件都采用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分别沿着缓冲座(5)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5)内设有若干缓冲槽(51),所述第二弹性件(7)固定在缓冲槽(51)内,所述缓冲杆(8)一端套设在缓冲槽(51)内、另一端与上部钢板(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51)呈凸字形,所述缓冲杆(8)呈T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2)由天然橡胶和钢材组成,所述橡胶座(2)外围设有橡胶保护层。
CN202222808633.8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Active CN219196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8633.8U CN219196287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8633.8U CN219196287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6287U true CN21919628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8633.8U Active CN219196287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6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5210U (zh) 粘弹性复合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202767242U (zh) 三向隔震支座
CN201843071U (zh) 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
CN113374106B (zh) 一种sma高耗能自复位三维隔震装置
CN102374259A (zh) 独立式平行连杆三维文物隔震装置
CN202360668U (zh) 独立式平行连杆三维文物隔震装置
CN202610703U (zh) 一种抗拉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CN111827505B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212001610U (zh) 一种带摩擦摆式三维隔震支座
CN211369051U (zh) 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
CN219196287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CN113356668A (zh) 一种新型可更换的剪力墙减震支座
CN101407253A (zh) 并联式蜂窝材料吸能器
CN210976144U (zh) 扇形摩擦消能器
CN109881784B (zh) 一种弧面滑移型三维隔震支座
CN115821733B (zh) 一种减隔震桥梁支座
CN117052008A (zh) 一种自复位耗能三维组合减隔震支座及其安装方法
CN208748878U (zh) 多缓冲耗能式复位阻尼器
CN211395972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压减震支座
CN117722072A (zh) 一种x形四腔室阻尼耗能减震建筑框架
CN114045953A (zh) 菱形消能模块及摇摆支架
CN211622802U (zh) 一种摩擦复合型屈曲约束耗能支撑
CN208411648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轻量化安装板
CN220225772U (zh) 一种住宅建筑物用减震器
CN220521078U (zh) 一种桥梁橡胶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