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2798U - 气雾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2798U
CN219182798U CN202222817751.5U CN202222817751U CN219182798U CN 219182798 U CN219182798 U CN 219182798U CN 202222817751 U CN202222817751 U CN 202222817751U CN 219182798 U CN219182798 U CN 219182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erosol
movable member
heater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77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蒯宿鹏
张世敏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77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2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2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2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使之产生气溶胶;电源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电连接加热器,以为加热器提供功率;交互构件,至少局部暴露在壳体的外侧,交互构件包括用于启动电源组件对加热器的功率输出的启动构件,或者用于保持加热器关闭的锁定构件;和活动构件,相对于壳体的可活动地设置;当清洁气雾生成装置时,通过改变活动构件的状态,以暴露清洁窗口,并同时遮挡启动构件或者激活锁定构件。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雾生成装置通常包含加热体、电源和交互构件,通过加热体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电源用于为加热体、指示灯等用电元件提供电功率;交互构件用于控制电源的输出功率,能够通过交互构件启动和关停加热体。
然而,由于交互构件设置在气雾生成装置的表面,在用户对气雾生成装置进行清洁时,容易误触发加热,不仅会导致电源不合理输出功率,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设置活动构件遮挡交互构件中的启动构件或者激活交互构件中的锁定构件,来防止电源组件误改变对加热器的功率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有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使之产生气溶胶;
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电连接所述加热器,以为所述加热器提供功率;
交互构件,至少局部暴露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交互构件包括用于启动所述电源组件对所述加热器的功率输出的启动构件,或者用于保持所述加热器关闭的锁定构件;和
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可活动地设置;
当清洁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时,通过改变所述活动构件的状态,以暴露清洁窗口,并同时遮挡所述启动构件或者激活所述锁定构件。
上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在壳体的外侧设置活动构件,通过改变活动构件的状态,例如改变活动构件的位置、角度等,使得在清洁加热器或容纳腔时,活动构件在暴露清洁窗口的同时,能够遮挡交互构件中的启动构件或者激活交互构件中的锁定构件,从而不会误改变电源组件对加热器的功率输出,既能保障清洁工作的正常进行,又能够提高气雾生成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其活动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其活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动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活动暴露加热器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器;
2、电源组件;21、电芯;22、电路板;
3、壳体;31、第一壳体;311、插入口;312、窗口;313、容纳腔;32、第二壳体;321、支架;33、第二滑动连接部;34、第一锁定部;35、第二锁定部;
4、活动构件;41、第一滑动连接部;42、第一锁定配合部;
5、交互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使气溶胶生成制品挥发出气溶胶来,以供吸食,气溶胶可以包括中草药、尼古丁或比如烟草香料等风味物质。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和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器1,还包括电源组件2,电源组件2用于为加热器1工作提供电功率。
请参照图1和5,气雾生成装置具有插入口311,插入口311位于气雾生成装置的近端,气溶胶生成制品例如烟支通过插入口311可移除地接收在容纳腔313内;加热器1至少一部分在容纳腔313内沿轴向延伸,并在变化的磁场下通过电磁感应发热,或者在通电时通过电阻的热效应发热,或者在受激时向气溶胶生成制品辐射红外线,进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例如烟支受热,使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形成供抽吸的气溶胶.
电源组件2包括电芯21和电路板22,电芯21为可充电的直流电芯,可以输出直流电流,电路板22电连接可充电的电芯21,用于控制电芯21的电流、电压或电功率的输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芯21还可以为一次性电池,不可充电或无需对其进行充电。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可以为有线电源,有线电源通过插头直接连接市电来为气雾生成装置供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芯21提供的直流供电电压在约2.5V至约9.0V的范围内,电芯21可提供的直流电流的安培数在约2.5A至约20A的范围内。
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加热时从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包括能够在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固体基质,固体基质包括但不限于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固体基质受热时被释放。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被制备成具有常规的香烟或雪茄的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器1中含有等级430的不锈钢(SS430)、等级420的不锈钢(SS420)或铁镍的合金材料(比如坡莫合金)等可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的磁感性材料,从而加热器1在变化的磁场中可以发热,进而在变化的磁场中,因为产生涡电流和磁滞而自发热,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在此类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磁场发生器,例如感应线圈,用于在交变电流下产生变化的磁场,且电路板22连接电芯21和感应线圈,并且可将电芯输出的直流电流转化为交变电流,优选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介于80KHz~400KHz;更具体地,所述频率可以在大约200KHz到300KHz的范围。
可替代的,加热器1由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铂、钨、银、导电陶瓷等电阻性导电材料制成,或者包含上述至少其一的导电材料,从而在导电时可以通过电阻发热,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形成气溶胶。
可替代的,加热器1上具有红外电热涂层,能由电芯21提供的直流电流激发进而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红外电热涂层在通电情况下能够产生热能,进而生成一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8μm~15μm的远红外线。当红外线的波长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吸收波长匹配时,红外线的能量易于被气溶胶生成制品吸收。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红外线的波长不作限定,可以为0.75μm~1000μm的红外线,优选的为1.5μm~400μm的远红外线。
红外电热涂层优选的由远红外电热油墨、陶瓷粉末和无机粘合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涂印在基体的外表面上,然后烘干固化一定的时间,红外电热涂层的厚度为30μm-50μm;当然,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由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以及无水硫酸铜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基体的外表面上;或者为碳化硅陶瓷层、碳纤维复合层、锆钛系氧化物陶瓷层、锆钛系氮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硼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碳化物陶瓷层、铁系氧化物陶瓷层、铁系氮化物陶瓷层、铁系硼化物陶瓷层、铁系碳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氧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氮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硼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碳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氧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氮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硼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碳化物陶瓷层或高硅分子筛陶瓷层中的一种;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材料涂层。
加热器1还包括涂覆在红外电热涂层上的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为聚四氟乙烯层、釉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或者为其他耐高温材料制成的保护层。保护层可避免例如气溶胶生成制品(例如,烟支)进出腔室造成的红外电热涂层的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加热器1大体呈销钉或者针状或者令牌或者棒状或者片状的形状,进而对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是有利的。同时,加热器1可以具有大约12~19毫米的长度,2.0~2.6mm的直径。其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一字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
可以参照图2,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壳体3、用电元件、交互构件5和活动构件4。活动构件4与壳体3连接,且可相对壳体3运动,即活动构件4相对于壳体3可活动地设置。用电元件可以包括加热器1、蓝牙、音乐播放器、显示屏、马达或LED灯等可以消耗电源组件2功率的器件。交互构件5可以包括触摸屏、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包括但不限于:触摸开关、按压开关或滑动开关)和锁定传感器(锁定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应传感器或磁感应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交互构件5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用户通过操作交互构件5来控制电源组件2的功率输出,包括控制电源组件2对指定用电元件的功率输出大小,例如可以通过操作一个或者多个交互构件5来调节电源组件2向加热器1输出的功率大小;或者,用户通过操作交互构件5来控制电源组件2的功率输出,包括控制电源组件2进行功率输出的对象,即对哪个用电元件进行功率输出,例如可以通过操作一个或者多个交互构件5来启动或者关闭蓝牙、音乐播放器、显示屏、马达或LED灯等。
交互构件5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其中,交互构件5包括用于启动电源组件2对加热器1的功率输出的启动构件,或者包括用于保持加热器1关闭的锁定构件。
在其中至少一交互构件5为触摸屏时,触摸屏可显示气雾生成装置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源组件2的剩余电量、抽吸口数或加热器1的温度等。在触摸屏属于启动构件时,触摸屏还可显示启动控件,在一示例中,启动控件包括指令单元,用户通过点击指令单元,或者拖动指令单元移动,来控制电源组件2的功率输出;在一示例中,启动控件包括输入单元,用户通过输入单元输入指令,以此来控制电源组件2的功率输出。在其中至少一交互构件5为触摸屏时,可以通过对触摸屏进行物理遮挡来防止触摸屏的启动控件被误触;或者,可以通过锁屏开关来使触摸屏保持关闭状态,以防止其因为触碰而被误启动。
在其中至少一交互构件5具有锁定传感器,锁定传感器可以属于锁定构件,可以通过对锁定传感器进行一定处理,来保持电源组件2的对加热器1的输出功率不可人为改变。在一示例中,锁定传感器包括具有光电感应功能的光电感应传感器,在对光电感应传感器进行遮光时,触摸屏处于锁屏状态,从而使得触摸屏上的启动控件不可被操作;在一示例中,锁定传感器具有光电感应功能,在对其进行遮光时,其他种类的交互构件5失效,导致对其的操作无效,使得其他种类的交互构件5即使被误触,也不会改变电源组件2对加热器1的功率输出。在一示例中,锁定传感器包括具有磁感应功能的磁感应传感器,当磁性体靠近或者远离时,磁感应传感器能够使触摸屏处于锁屏状态,或者使其他种类的交互构件5失效。可以理解的是,锁定传感器可以属于关停构件,在一示例中,在锁定传感器被遮光时,用电元件中的加热器1停止加热;在一示例中,在该交互构件5被遮光时,气雾生成装置关机。
在其中至少一交互构件5为按压开关或触摸开关时,可以通过按压或者触摸该交互构件5的不同部位,或者根据对该交互构件5的不同按压或触摸时间/次数,或者通过按压或者触摸该交互构件5,来调整电源组件2的功率输出。因此,按压开关或触摸开关属于启动构件,可以通过对按压开关或触摸开关进行物理遮挡来防止该交互构件5被误按或被误触。
在其中至少一交互构件5为滑动开关时,可以通过推动滑动开关来调节电源组件2的输出功率,并且可以通过对滑动开关进行物理遮挡来防止滑动开关被误推动或被误触,或者可以通过对滑动开关进行止挡,来防止滑动开关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开关的锁定。因此,滑动开关属于启动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任何交互构件5都有与之相应的限制其被触发的锁定方式或者屏蔽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凡是能够在恰当的时候防止一个或者多个交互构件5中的至少部分交互构件5被触发,以避免电源组件2在不恰当的时间为加热器1提供不恰当的功率,均属于本申请的发明内涵。基于此,在对加热器1或者容纳腔313进行清洁的时候,或者在提取器退出容纳腔313的过程中,或者其他时候,可以仅仅只锁定或者屏蔽能够操控加热器1发热的交互构件5。
请参照图2,交互构件5的至少局部暴露在壳体3的表面,以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操作。
活动构件4可以用于对交互构件5进行物理遮挡,或者可用于对交互构件5进行锁定,从而使得在对加热器1/容纳腔313进行清洁的时候,通过控制活动构件4的状态,例如位置、角度、连接关系等,至少使得电源组件2对加热器1的功率输出不会发生人为改变。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活动构件4设置在壳体3的外侧,且与壳体3的外侧可活动地连接,使得活动构件4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在活动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参照图2,交互构件5中的启动构件未被活动构件4遮挡从而暴露,从而可以启动构件进行操作;或者在活动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交互构件5中的锁定构件未被关闭,从而可以对启动构件进行操作。在活动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以参照图3,交互构件5中的启动构件被活动构件4遮挡或屏蔽从而隐藏,或者交互构件5中的锁定构件被关闭,从而可以防止用户触发和有效地操作启动构件。
在一实施例中,在活动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加热器1停止发热,或者加热器1采用不同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其他温度发热,例如加热器1采用使清洁膏熔化的温度加热。此时,可以对加热器1或容纳腔313进行清洁,由于活动构件4在第一位置时,交互构件5中的启动构件被屏蔽或者被遮挡,或者交互构件5中的锁定构件被关闭,使得启动构件不可被有效地操作,所以用户在对加热器1或容纳腔313进行清洁的同时,不会因为误触而人为改变电源组件2对加热器1的输出功率,有助于确保清洁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助于防止用户在清洁时被烫伤。
气雾生成装置上设置有清洁窗口,清洁工具例如棉签、毛刷等可通过清洁窗口伸入容纳腔313中从而对容纳腔313进行清洁,或者通过清洁窗口接触加热器1,从而对加热器1进行清洁。
在一示例中,清洁窗口包括用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插入口311,棉签或者毛刷等清洁工具可以通过插入口313进入容纳腔313中,进而进行清洁工作。
在一示例中,清洁窗口包括设置在壳体3底部(即远端)并暴露容纳腔313至少局部的通孔,棉签或者毛刷等清洁工具可以通过通孔进入容纳腔313中,进而进行清洁工作。
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1和3,清洁窗口包括设置在壳体3的侧壁并暴露容纳腔313至少局部的窗口312。
可以参照1和图3,窗口312的开设方向与插入口311的开设方向垂直,相对插入口311,窗口312更加靠近容纳腔313的底部或者远端(容纳腔313靠近插入口的一端为容纳腔313的近端,与其近端相对的一端为容纳腔313的远端),窗口312连通容纳腔313,从而视觉可穿过窗口312观察位于容纳腔313中的加热器1的至少局部,而且清洁工具如棉签、毛刷等可以穿过窗口312对容纳腔313进行清洁,还可以对位于容纳腔313中的加热器1进行清洁。在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窗口312,可以大幅地降低清洁难度,有助于用户对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更加彻底地清洁。
请参照图2,在活动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在至少部分交互构件5暴露在活动构件4之外,使得启动构件可被有效地操作或者使得锁定构件被关闭的同时,活动构件4遮挡窗口312,此时,不能通过窗口312对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清洁,且此时,加热器1可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使之产生气溶胶。请参照图3,在活动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在至少部分交互构件5被活动构件4遮挡或锁定,而导致启动构件不能被有效地操作或者导致锁定构件被激活的同时,窗口312暴露而未被活动构件4遮挡,此时,可以通过窗口312对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清洁。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窗口312的局部暴露,或交互构件5的局部暴露。
窗口312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在一示例中,在具有多个窗口312时,多个窗口312中的至少部分窗口312沿壳体3的周向分布,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窗口312从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的不同角度对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清洁,降低清洁难度,减少清洁死角,有助于提高清洁效果。在一示例中,在具有多个窗口312时,多个窗口312中的至少部分窗口312沿壳体3的轴向分布,从而可以通过轴向分布的窗口312从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的不同高度对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清洁。
在如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窗口312共有两个,两个窗口312开设在壳体3的相对两侧上,可以大小相等,也可以尺寸不同,两个窗口312可以正对设置,亦可具有一定程度的错位,或者完全错位设置。
每一窗口312可以均具有一活动构件4与之一一对应,以对该窗口312进行单独地遮挡。在如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有且仅有一个,可以同时遮挡所有窗口312,从而使得气雾生成装置结构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活动构件4为管状,套设在壳体3的外围,且与壳体3滑动连接,使得活动构件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当活动构件4滑动到第一位置时,可以参照图2,则能遮挡所有窗口312,并暴露启动构件或者关闭锁定构件,当活动构件4滑动到第二位置时,可以参照图3,所有窗口312暴露,并遮挡启动构件或者激活锁定构件。
活动构件4可沿壳体3的轴向活动地设置在壳体3的外侧,在如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相对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更靠近气雾生成装置的近端或者插入口311,从而可以通过向下推抵活动构件4,使活动构件4由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然后可以通过向上推抵活动构件4,使活动构件4由第二位置转移至第一位置。
从而用户可以采用三指抓握壳体3,然后采用大拇指和食指触压活动构件4,利用大拇指和食指推动活动构件4,使活动构件4上下运动,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活动,用户因此可以采用一只手抓握气雾生成装置和推动活动构件4,采用另一只手对暴露的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清洁。因此,将活动构件4设置成可沿壳体3的轴向活动,方便用户使用。
由于活动构件4可以遮挡与容纳腔313连通的窗口312,为了防止加热器1产生的热量穿过窗口312后使得活动构件4的外侧烫手,活动构件4的内侧或者壁中设置有隔热层。在一示例中,隔热层包括设置在活动构件4中的真空层;在一示例中,隔热层包括设置在活动构件4内侧的红外反射层,以将热量反射回容纳腔313中;在一示例中,隔热层包括其他的结构,具有防止热量向外传导的作用;在一示例中,活动构件4包含隔热材料,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隔热”是指材料的导热性在23摄氏度和50%的相对湿度下小于100W/m.K,优选的是小于40W/m.K或小于10W/m.K。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与壳体3滑动连接,活动构件4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部41,壳体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部33,第一滑动连接部41和第二滑动连接部33为滑块和滑轨,滑轨用于引导滑块的滑动方向。
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滑动连接部41为自活动构件4内侧沿径向凸伸的滑块,第二滑动连接部33为自壳体3表面沿径向凹陷形成的滑轨,第一滑动连接部41嵌合在第二滑动连接部33中,并能沿着第二滑动连接部33的延伸方向滑动。
如图5所示,滑轨可以为直线形,从而使得活动构件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运动轨迹为直线,即活动构件4可在直线轨迹上来来回回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滑轨可以是螺旋形或弧形,从而使得活动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运动轨迹为螺旋形或弧形。
为了使活动构件4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壳体3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34,第一锁定部34与活动构件4配合时,可以使活动构件4保持在第一位置,使活动构件4维持遮挡窗口312。第一锁定部34与活动构件4可分离地连接,使得第一锁定部34对活动构件4的锁定可解除,解除后,活动构件4可离开第一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34可以是磁吸件,用于通过磁吸力约束活动构件4,使之保持在第一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上设置有与第一锁定部34配合的第一锁定配合部42,第一锁定部34与第一锁定配合部42通过卡扣配合,从而使得活动构件4保持在第一位置;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34为设置在壳体3上的凸起,第一锁定配合部42为设置在活动构件5上的凹槽,凸起与凹槽卡扣连接,使得活动构件4保持在第一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的形式;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上设置有与第一锁定部34配合的第一锁定配合部42,第一锁定部34与第一锁定配合部42通过除卡扣、磁吸外其他的方式相互定位,使得活动构件4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上。
为了使活动构件4能够保持在第二位置,壳体3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35,第二锁定部35与活动构件4配合时,可以使活动构件4保持在第二位置,使窗口312维持暴露状态,以便对加热器1进行清洁。第二锁定部35与活动构件4可分离地连接,使得第二锁定部35对活动构件4的锁定可解除,解除后,活动构件4可离开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锁定部35可以是磁吸件,用于通过磁吸力约束活动构件4,使之保持在第二位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锁定部35可以是支撑台,用于向上支撑活动构件4,使活动构件4不能沿原行进方向继续行进,支撑台在向上支撑活动构件4时,可克服活动构件4的重力,从而使得活动构件4能够保持在第二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上设置有与第二锁定部35配合的第二锁定配合部,第二锁定部35与第二锁定配合部通过卡扣配合,从而使得活动构件4保持在第二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构件4上设置有与第二锁定部35配合的第二锁定配合部,第二锁定部35与第二锁定配合部通过除卡扣、磁吸外其他的方式相互定位,使得窗口312维持暴露状态,以方便对加热器1进行清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34和第二锁定部35至少之一设置在第二滑动连接部33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管状的活动构件4与壳体3紧密配合且滑动连接,使得活动构件4的至少局部挤压壳体3,从而形成干涉力,当无外力推动活动构件4时,或者当推动活动构件4的外力小于该干涉力时,活动构件4则停止在壳体3上。因此,在该干涉力的作用下,活动构件4可以停止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在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活动构件4停止在第一位置时,则遮挡窗口312,当活动构件4停止在第二位置时,窗口312暴露,进而可进行清洁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滑动连接部41和第二滑动连接部33各具有至少两个,以确保活动构件4能够平稳地沿壳体滑动。
在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动连接部33具有三个,其中两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相对设置,且设置侧面与窗口312所在侧面垂直,两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相对设置,且设置侧面与窗口312所在侧面垂直,第三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之间,且与窗口312相对设置,第三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之间,且与窗口312相对设置。这第三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和第三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具有平衡滑动的作用,对于防止滑动时晃动具有有益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大滑动干涉力的作用。并且,第三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其余第二滑动连接部33的轴向延伸长度,第三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其余第一滑动连接部41的轴向延伸长度,因此,在第二锁定部35与第二锁定配合部之间的连接失效,使得第二锁定部35不能止挡活动构件5继续向下移动的时,第三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的远端壁可以止挡与之配合的第三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从而避免活动构件5过度地向下移动。同理,在第一锁定部与第一锁定配合部之间的连接失效,第三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的近端壁可以止挡与之配合的第三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防止活动构件5过度地向上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窗口312相对设置的第三个第二滑动连接部33和第三个第一滑动连接部41可以多于一个。
可以参照图1和3,壳体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313,加热器1的至少局部延伸至容纳腔313内,插入口311开设在第一壳体31的顶部,第二壳体32内部具有支架321,加热器1固定在支架321上,并通过支架321固定在第二壳体32中,电源组件2亦可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中,第二滑动连接部33可以仅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上,或者仅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或者同时设置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其中,交互构件5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并至少局部暴露在第二壳体32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4,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窗口312开设在第一壳体31的侧壁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为一个整体,其连接为不可分离地连接,或者第一壳体不能相对第二壳体运动,或者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活动地连接,第一壳体31的至少局部侧壁被配制成为受力区域,第一壳体31通过受力区域承受使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活动之力,或者,受力区域为第一壳体31上的着力位置,使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活动之力可以施加在受力区域上,或者,受力区域可被手指夹持,然后手指通过夹持受力区域来拉扯第一壳体31,使之发生相对第二壳体32运动的活动。
当活动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活动构件4遮挡受力区域,使得受力区域隐藏,或者使得受力区域暴露的面积较小,从而不方便被手指夹持,同时交互构件5中的启动构件暴露或者交互构件5中的锁定构件关闭,可以对启动构件进行操作;当活动构件4离开第一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受力区域暴露,或者第一壳体31上暴露的受力区域面积更大,从而方便受力区域被施加相应的作用力,此时,可以一手持受力区域,一手持第二壳体32,使第一壳体31携带气溶胶生成制品相对第二壳体32活动,同时交互构件5中的启动构件被遮挡,或者交互构件5中的锁定构件被激活,使得启动构件不可被操作,进而使得电源组件2的输出功率,尤其是对加热器1的输出功率不可被意外改变。当活动构件4继续移动最终位于第二位置时,窗口312暴露,清洁工具如棉签、毛刷等可以通过窗口312清洁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活动构件4直接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活动包括:1、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通过活动从而失去连接,导致相互分离(可以参照图4和7);或者2、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在相对活动的过程中保持连接,但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的间隙可以缩小或者扩大,加热器1的至少局部可通过该间隙暴露(可以参照图8)。
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通过窗口312不足以对加热器1进行充分清洁时,可以使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分离,或者增大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相应的间隙,以更加充分地暴露加热器1,从而能够对加热器1进行更加充分地清洁,同时因缺少第一壳体31的阻碍,也更加方便清洁工作的进行。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相对活动时,可以不设置窗口312,如图5和6所示,所以当需要对加热器1进行清洁时,可以先使活动构件4由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暴露或者更加暴露第一壳体31上的受力区域,然后对受力区域施加作用力,使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活动,加热器1被充分地暴露,然后对加热器1进行清洁。完成清洁后,再使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连接,或者使相应的间隙减小或者闭合,最后通过活动活动构件4等使活动构件4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遮挡受力区域。
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分离时,如图4和7所示,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磁吸连接、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分离时,第二滑动连接部33可以仅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上,或者仅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第二锁定部35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在第二滑动连接部33延伸至第一壳体31上时,第一锁定部34可以设置第一壳体31上,亦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
请参照图3,当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互连接;请参照图4和7,当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处于第四位置时,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互分离。所以,通过对第一壳体31上的受力区域施加作用力时,可以使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
可以参照图4、7和8,加热器1包括插入部和固定部,在第一壳体31位于第三位置时,插入部位于容纳腔313中,在第一壳体31位于第四位置时,插入部的至少局部退出容纳腔313。固定部与支架321固定连接,固定部位于第一壳体31之外,插入部通过固定部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底托,用于抵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下端,底托上具有贯孔,供插入部穿过。在第一壳体31位于第三位置时,插入部没入容纳腔313中,且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并可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发热,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在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活动,或者在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由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或者在第一壳体31到达第四位置后继续保持原行进方向继续拉大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的轴向间隙时,插入部至少局部通过底托上的通孔退出容纳腔313,从而插入部至少局部退出气溶胶生成制品,在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1活动时,可以松动插入体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的黏粘,第一壳体31上的底托能够向上支撑气溶胶生成制品,所以在插入体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相互分离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断裂。
所以,可以通过使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由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活动的过程,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与加热器1之间的连接松动,或者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与加热器1分离,从而,有助于拔出容纳腔313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而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位于在第四位置时,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以保持连接,或者脱离连接。
当需要更换容纳腔313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而无需清洁对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进行清洁时,可以只需使活动构件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使得受力区域暴露即可,窗口312可以不暴露或者仅局部暴露,当需要清洁容纳腔313和/或加热器1时,则使活动构件4位于第二位置,暴露或者更多的暴露窗口312。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更换容纳腔313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时,也可以使活动构件4由第一位置直接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可活动,导致其之间的轴向间隙可缩小或者增大时,如图8所示,第二壳体32可为大致的L形,具有沿壳体3轴向延伸的竖壁,第一壳体31的一侧与该竖壁滑动连接,且随着第一壳体31与竖壁之间的相对滑动,第一壳体31的底部与第二壳体31之间的轴向间隙随之增大或者减小。竖壁与第一壳体31可以不能完全相互脱离,以防止第一壳体31丢失,当然,为了方便清洁,壁与第一壳体31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相互分离。
基于此,当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壳体31的底部与第二壳体31之间的轴向间隙较小,或者没有间隙;请参照图7,当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处于第四位置时,第一壳体31的底部与第二壳体31之间的轴向间隙较大,加热器1从间隙中暴露。所以,通过对第一壳体31上的受力区域施加作用力时,可以使第一壳体31相对第二壳体3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
上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在壳体的外侧设置活动构件,通过改变活动构件的状态,例如改变活动构件的位置、角度等,使得在清洁加热器或容纳腔时,活动构件在暴露清洁窗口的同时,能够遮挡交互构件中的启动构件或者激活交互构件中的锁定构件,从而不会误改变电源组件对加热器的功率输出,既能保障清洁工作的正常进行,又能够提高气雾生成装置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有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使之产生气溶胶;
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电连接所述加热器,以为所述加热器提供功率;
交互构件,至少局部暴露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交互构件包括用于启动所述电源组件对所述加热器的功率输出的启动构件,或者用于保持所述加热器关闭的锁定构件;和
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可活动地设置;
当清洁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时,通过改变所述活动构件的状态,以暴露清洁窗口,并同时遮挡所述启动构件或者激活所述锁定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窗口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插入口,或者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并暴露所述容纳腔至少局部的窗口,或者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并暴露所述容纳腔至少局部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窗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并暴露所述容纳腔至少局部的窗口;所述活动构件包括活动构件;
所述活动构件为管状,套设在所述壳体的外围,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构件遮挡所述窗口并暴露出所述交互构件,所述活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构件暴露出所述窗口并遮挡所述启动构件或者激活所述锁定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窗口具有至少两个,其中两所述窗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为滑块和滑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第一滑动连接部和与之对应的第二滑动连接部与所述窗口相对设置;
其中至少一第一滑动连接部和与之对应的第二滑动连接部与所述窗口所在的侧面垂直;
其中,与所述窗口相对设置的第一滑动连接部和与之对应的第二滑动连接部在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其余第一滑动连接部和与之对应的第二滑动连接部在轴向上的延伸长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
所述第一锁定部用于将所述活动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锁定部用于将所述活动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配合部和第二锁定配合部;
所述第一锁定配合部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卡扣连接;
所述第二锁定配合部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卡扣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加热器的局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一壳体的至少局部侧壁被配制成为受力区域,通过所述受力区域承受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活动之力,在所述活动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受力区域被遮挡,在所述活动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受力区域暴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容纳在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加热器的至少局部插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加热器的局部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加热器的至少局部退出所述容纳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底托,用于抵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下端,所述底托上具有贯孔,供所述加热器的局部穿过进而进入所述容纳腔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均保持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三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四位置时脱离所述第二壳体。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上具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对应所述窗口设置;或者
所述活动构件包含隔热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构件包括触摸屏,所述启动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摸屏上的启动控件;或者,所述交互构件包括接触开关,所述启动构件被定义为启动所述加热器工作的启动开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构件包括触摸屏,所述锁定构件包括锁定开关或者锁定传感器,所述锁定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触摸屏保持休眠或者锁屏状态。
CN202222817751.5U 2022-10-25 2022-10-25 气雾生成装置 Active CN219182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7751.5U CN219182798U (zh) 2022-10-25 2022-10-25 气雾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7751.5U CN219182798U (zh) 2022-10-25 2022-10-25 气雾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2798U true CN21918279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7751.5U Active CN219182798U (zh) 2022-10-25 2022-10-25 气雾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2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370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авки аэрозоля, содержащее подвиж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и относящийся к ним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CN109068757B (zh) 构造为对气溶胶输送装置充电的附件和相关的方法
KR20200024314A (ko) 유도 히터 및 이동 가능한 구성요소를 구비한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CN112040797A (zh) 可充电电子烟
JP7381172B2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JP7211684B2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JP7131610B2 (ja) 電子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US20220183393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JP2022523228A6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CN219182798U (zh) 气雾生成装置
WO2024017307A1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KR102673737B1 (ko) 에어로졸 제공 디바이스
CN217609586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7184818U (zh) 气雾生成装置
WO2023117996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N116509061A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116761523A (zh) 气溶胶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