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2487U -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2487U
CN219182487U CN202320397008.0U CN202320397008U CN219182487U CN 219182487 U CN219182487 U CN 219182487U CN 202320397008 U CN202320397008 U CN 202320397008U CN 219182487 U CN219182487 U CN 219182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groove
dirt collecting
culture pond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70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如意
郑高峰
张万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oshan 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oshan 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oshan 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oshan 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70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2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2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2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包括开设养殖槽的圆形养殖池、设置在养殖槽底壁中心位置的排污装置,以及设置在养殖槽内且位于排污装置上方的集污装置,集污装置包括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养殖槽底壁中心位置上方的集污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污机构下方的汇污组件;养殖槽呈圆柱状结构;集污机构包括沿养殖槽轴线方向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管、多个呈圆周阵列设置在转动管侧面上的扇叶、以及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驱动转动管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便捷的对养殖池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并提高了对养殖池内粪便的清理效果。

Description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养殖池内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的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现有的流水高密度水产养殖中,由于在小水体内进行高密度养殖,养殖的水产品(鱼、虾等)排泄的粪便极多,需要经常对小水体内的堆积的粪便进行清理,其中对养殖池内粪便进行清理的方法大多分为两种,第一种在对养殖池内的粪便进行清理时,将养殖池内的水放光,再对养殖池内的粪便进行清理,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便于对养殖池内的粪便进行清理;第二种则是提前在养殖池底部设置排污机构,将养殖池堆积在底部的粪便进行清理,但是仅可以对排污机构周围的粪便进行清理,不便于对养殖池底部的全部粪便进行清理,清理效果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可以便捷的对养殖池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并提高了对养殖池内粪便的清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包括开设养殖槽的圆形养殖池、设置在养殖槽底壁中心位置的排污装置,以及设置在养殖槽内且位于排污装置上方的集污装置,集污装置包括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养殖槽底壁中心位置上方的集污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污机构下方的汇污组件;
养殖槽呈圆柱状结构;
集污机构包括沿养殖槽轴线方向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管、多个呈圆周阵列设置在转动管侧面上的扇叶、以及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驱动转动管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
优选的,汇污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位于转动管下方的汇集块,汇集块呈倒置的圆台状结构,且汇集块端面开设有呈上大下小圆台装结构的汇集槽。
优选的,支撑组件包括可设置在养殖槽底壁开设定位槽内的定位环、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定位环上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杆、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定位环上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杆,多个第一支撑杆顶端设置有可固定汇集块的第一支撑环;多个第二支撑杆顶端设置有可定位转动管的第二支撑环,且第二支撑环位于第一支撑环的上方。
优选的,排污装置包括设置在养殖槽底壁开设排放槽开口位置的排放板、以及设置在圆形养殖池下方且一端连接排放槽另一端设置控制阀的排放管,排放管呈L形结构;排放槽的开口方向位于汇集块的下方。
优选的,定位环外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养殖槽底壁开设的限位槽相匹配。
优选的,第二支撑环上设置有呈横向设置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与第二支撑环内环面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养殖槽底壁的侧面呈刀锋状结构。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底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中心位置上的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固定杆顶端上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并通过传动件驱动转动管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管活动套设于固定杆上。
优选的,传动件包括固定套设于转动管顶端侧面上的联动齿轮、以及设置在安装板底端端面上并与联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中直接通过设置在圆形养殖池内的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管进行转动,即带动设置在转动管上的扇叶进行转动,一方面便于通过扇叶在水面转动增加圆形养殖池内水体中的含氧量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扇叶转动,位于扇叶外部的区域内的水流在圆形养殖池内进行旋转流动,且位于两两相邻扇叶之间的水流流动速度放缓,从而便于位于两两扇叶之间水流内水产品排泄的粪便下沉到汇污组件的位置,经过汇污组件将粪便汇集到排污装置的位置,从而便于排污装置将圆形养殖池内水体中的粪便集中汇集到排污装置处,便于通过排污装置对粪便进行排出,可以便捷的对养殖池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并提高了对养殖池内粪便的清理效果;且圆形养殖池内的水流旋转时也会带动位于扇叶外部水流内的粪便向圆形养殖池中心位置汇集,即向排污装置的位置进行汇集,从而便于对圆形养殖池水体内的粪便进行全部汇集,从而便于排污装置对粪便进行集中排出,提高了粪便排出的效率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管和扇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养殖池;2、养殖槽;3、定位槽;4、定位环;5、限位槽;6、排放槽;7、排放板;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二支撑环;11、固定块;12、连接杆;13、汇集块;14、排放管;15、控制阀;16、第一支撑环;17、转动管;18、扇叶;19、安装板;20、驱动电机;21、联动齿轮;22、驱动齿轮;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5,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包括开设养殖槽2的圆形养殖池1、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中心位置的排污装置,以及设置在养殖槽2内且位于排污装置上方的集污装置,集污装置包括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中心位置上方的集污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污机构下方的汇污组件;
养殖槽2呈圆柱状结构;
集污机构包括沿养殖槽2轴线方向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管17、多个呈圆周阵列设置在转动管17侧面上的扇叶18、以及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驱动转动管17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
如图1-5所示,其中圆形养殖池1的设置,在设置在圆形养殖池1中心位置的转动管17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进行转动,并带动设置在转动管17上的扇叶18在养殖槽2内进行转动时,便于带动养殖槽2内的水进行转动,位于扇叶18外部位置的水流会随着扇叶18的转动在养殖槽2内进行旋转,从而便于将扇叶18外部的水流内的粪便带动汇集到养殖槽2的中心位置,即移动到汇污组件上方和排污装置的位置,且位于两两扇叶18之间的水流在转动管17进行转动的时候水流相对较为缓和,此时位于两两相邻扇叶18之间水流内的粪便会下沉汇污组件处,再通过汇污组件将粪便汇集到排污装置的位置,从而便于排污装置将汇集的粪便集中排出养殖槽2,可以便捷的对圆形养殖池1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并提高了对圆形养殖池1内粪便的清理效果,也提高了对养殖槽2内水流中粪便清理的效率。
汇污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位于转动管17下方的汇集块13,汇集块13呈倒置的圆台状结构,且汇集块13端面开设有呈上大下小圆台装结构的汇集槽。
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中位于汇集块13上方水流内的粪便进行下沉时,通过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汇集槽便于将下沉的粪便汇集到设置在养殖槽2内排污装置的位置,从而便于将下沉的粪便进行汇集,避免了分别下沉的位置不集中,不便于排污装置将粪便排出养殖槽2的情况出现。
支撑组件包括可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开设定位槽3内的定位环4、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定位环4上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杆8、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定位环4上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杆9,多个第一支撑杆8顶端设置有可固定汇集块13的第一支撑环16;多个第二支撑杆9顶端设置有可定位转动管17的第二支撑环10,且第二支撑环10位于第一支撑环16的上方。
排污装置包括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开设排放槽6开口位置的排放板7、以及设置在圆形养殖池1下方且一端连接排放槽6另一端设置控制阀15的排放管14,排放管14呈L形结构;排放槽6的开口方向位于汇集块13的下方。其中排放板7采用过滤板,用于避免养殖槽2内养殖的水产品通过排放管14排出养殖槽2的情况出现。
如图1-2所示,其中在转动管17带动扇叶18在养殖槽2内转动,将水流内的粪便通过汇集块13集中汇集到排放板7上时,打开控制阀15,此时养殖槽2内堆积在排放板7上的粪便在水体压力的作用下会通过排放管14排出养殖槽2的外部。
定位环4外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养殖槽2底壁开设的限位槽5相匹配。
如图1所示,其中定位环4直接放置于定位槽3内,从而便于将汇集块13和转动管17的位置相对固定,且设置在定位环4外环面上的限位块进入到限位槽5内,便于将定位环4和定位槽3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避免了在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管17和扇叶18进行转动时导致定位环4在限位槽5内进行移动的情况出现。
第二支撑环10上设置有呈横向设置的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11与第二支撑环10内环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2远离养殖槽2底壁的侧面呈刀锋状结构。
如图1-5所示,其中连接杆12侧面呈刀锋状结构,避免了水中粪便在下沉过程中出现堆积在连接杆12上的情况出现,不便于对水中的粪便进行清理。
驱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底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2中心位置上的固定杆23、固定设置在固定杆23顶端上的安装板19、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9上并通过传动件驱动转动管17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20,转动管17活动套设于固定杆23上。
传动件包括固定套设于转动管17顶端侧面上的联动齿轮21、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9底端端面上并与联动齿轮21啮合的驱动齿轮22,驱动齿轮22连接驱动电机20。
如图3-5所示,其中通过驱动电机20便于带动驱动齿轮22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与驱动齿轮22啮合的联动齿轮21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套设于固定杆23上的转动管17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转动管17和扇叶18在养殖槽2内进行转动,一方面便于带动养殖槽2内位于扇叶18外部的水流在圆形养殖池1内进行旋转流动,便于将扇叶18外部水流中的粪便集中到养殖槽2的中心位置,便于排污装置将粪便排出养殖槽2,另一方面转动的转动管17和扇叶18也可以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便于水产品的养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包括开设养殖槽(2)的圆形养殖池(1)、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中心位置的排污装置,以及设置在养殖槽(2)内且位于排污装置上方的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污装置包括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中心位置上方的集污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污机构下方的汇污组件;
养殖槽(2)呈圆柱状结构;
集污机构包括沿养殖槽(2)轴线方向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管(17)、多个呈圆周阵列设置在转动管(17)侧面上的扇叶(18)、以及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驱动转动管(17)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汇污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位于转动管(17)下方的汇集块(13),汇集块(13)呈倒置的圆台状结构,且汇集块(13)端面开设有呈上大下小圆台装结构的汇集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包括可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开设定位槽(3)内的定位环(4)、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定位环(4)上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杆(8)、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定位环(4)上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杆(9),多个第一支撑杆(8)顶端设置有可固定汇集块(13)的第一支撑环(16);多个第二支撑杆(9)顶端设置有可定位转动管(17)的第二支撑环(10),且第二支撑环(10)位于第一支撑环(16)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污装置包括设置在养殖槽(2)底壁开设排放槽(6)开口位置的排放板(7)、以及设置在圆形养殖池(1)下方且一端连接排放槽(6)另一端设置控制阀(15)的排放管(14),排放管(14)呈L形结构;排放槽(6)的开口方向位于汇集块(1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环(4)外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养殖槽(2)底壁开设的限位槽(5)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环(10)上设置有呈横向设置的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11)与第二支撑环(10)内环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2)远离养殖槽(2)底壁的侧面呈刀锋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底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2)中心位置上的固定杆(23)、固定设置在固定杆(23)顶端上的安装板(19)、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9)上并通过传动件驱动转动管(17)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20),转动管(17)活动套设于固定杆(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包括固定套设于转动管(17)顶端侧面上的联动齿轮(21)、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9)底端端面上并与联动齿轮(21)啮合的驱动齿轮(22),驱动齿轮(22)连接驱动电机(20)。
CN202320397008.0U 2023-03-06 2023-03-06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Active CN219182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7008.0U CN219182487U (zh) 2023-03-06 2023-03-06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7008.0U CN219182487U (zh) 2023-03-06 2023-03-06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2487U true CN21918248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9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7008.0U Active CN219182487U (zh) 2023-03-06 2023-03-06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2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6747U (zh) 一种生态型养鱼系统
CN112841117A (zh) 一种鳜鱼有机养殖用水体净化装置
CN214853716U (zh) 一种便于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219182487U (zh) 圆形养殖池高效集污去污装置
CN112931385A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室内养殖池
CN216392698U (zh) 一种气动式多功能推水增氧设备
CN217065070U (zh) 水产养殖清底除污装置
CN215454768U (zh) 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
CN215380870U (zh) 一种利于维护的水产室内养殖用鱼粪收集清理装置
CN211020598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净化用藻类捕捞装置
CN211580696U (zh) 一种沉水植物收割装置
CN21026297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面清洁设备
CN208047772U (zh) 水产养殖池及排污系统
CN111587827A (zh) 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
CN219047072U (zh) 一种便于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220831490U (zh) 一种鱼池生态循环水养殖结构
CN220777062U (zh) 一种便于吸污排污的养虾池
CN216533282U (zh) 一种深海鱼虾养殖设备
CN220875582U (zh) 螺旋沉降跑道式养殖系统
CN221104517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排灌设备
CN219108509U (zh) 水泥池培苗用吸污装置
CN218014681U (zh) 一种潜水式蛋白质分离器
CN212325154U (zh) 一种鳜鱼培育池吸污器
CN113925018B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池底高效清污装置
CN215819664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