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1802U -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1802U
CN219181802U CN202222775742.4U CN202222775742U CN219181802U CN 219181802 U CN219181802 U CN 219181802U CN 202222775742 U CN202222775742 U CN 202222775742U CN 219181802 U CN219181802 U CN 219181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ertial sensor
circuit board
charging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57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兵
魏子杰
王可植
王柏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o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o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o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o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57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1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1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1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包括上盖、底座、电路板A、电路板B、壳体A、壳体B,上盖和底座连接,并形成敞开式的收纳空间,电路板A和电路板B被壳体A和壳体B竖直夹在中间位置,电路板A和电路板B之间通过PIN针电导通,电路板A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A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电路板B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B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壳体A和/或壳体B均布置有多个与惯性传感器外形相适配的型腔,用于在惯性传感器的充电和收纳时的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同时满足27个以上惯性传感器充电和收纳的、结构小巧、方便插拔、空间利用率高的充电收纳装置。

Description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惯性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同时满足27个以上惯性传感器充电和收纳的、结构小巧、方便插拔、空间利用率高的充电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动作捕捉是指利用光学、惯性等方法记录并处理人或其他物体动作的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不仅使用在传统电影制作和动漫制作行业上,而且使用环境更贴近日常生活中,如虚拟人物直播,体育训练动作分析等。相对于光学式、机械式和声学式的动作捕捉技术,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具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表演空间不受限制、不怕动作遮挡等优势。
惯性传感器在进行动作捕捉时,所需数量会有所不同。在人体全套动作捕捉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一般使用27个节点,需要用户在身上佩戴27组动作捕捉传感器。在人体常规的动作捕捉中,一般使用17个节点,需要配备17个动作传感器。
目前已有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多个充电装置对多个惯性传感器充电和收纳,在充电管理上比较繁琐,浪费时间成本,且充电座采用为单面充电布置,空间利用率不高,浪费材料成本。
现有技术缺点:
1、单面充电布置,不能在有效空间布置更多传感器,浪费材料;
2、多个传感器同时充电时,需要多个充电装置组合,操作不便;
因此,亟需一种能同时满足27个以上惯性传感器充电和收纳的装置,且充电装置结构小巧,方便惯性传感器的插拔,空间利用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27个以上惯性传感器充电和收纳的、结构小巧、方便插拔、空间利用率高的充电收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包括上盖、底座、电路板A、电路板B、壳体A、壳体B,所述上盖和底座连接,并形成敞开式的收纳空间,所述电路板A和电路板B被所述壳体A和壳体B竖直夹在中间位置,所述电路板A和电路板B之间通过PIN针电导通,电路板A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A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所述电路板B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B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所述壳体A和/或壳体B均布置有多个与惯性传感器外形相适配的型腔,用于在惯性传感器的充电和收纳时的位置固定。
所述上盖的整体为U形薄壁结构,且上端布置有4个沉头孔用于安放螺钉固定所述壳体A和壳体B;下端面对称布置有两个凹槽,用于与底座对应设置的凸台相适配;内部布置有贯穿内壁的第一U形凹槽,所述第一U形凹槽将所述壳体A和壳体B进行包覆。
所述底座整体为U形薄壁结构,下端布置有4个沉头孔用于安放螺钉固定所述壳体A和壳体B;上端面对称布置有两个凸台,用于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内部布置有贯穿内壁的第二U形凹槽,所述壳体A和壳体B承载于所述第二U形凹槽上。
所述壳体A:
侧面布置有多个内腔,内腔大小比惯性传感器外形截面大,内腔深度为惯性传感器长度的1/3-1/2;
所述内腔布置有双头PIN针,一端与所述电路板A的触点弹性抵触电导通,一端与惯性传感器的触点弹性抵触电导通;
所述壳体B:
周边的一面的布置有边凹槽,所述边凹槽与壳体A的边凸台相适配。
所述壳体A:
内腔下面布置有燕尾凸台,燕尾凸台与惯性传感器的燕尾槽相适配;
所述燕尾凸台的上面布置有长条小凸台,小凸台为小起伏的曲线形状。
所述壳体A的下端布置有电源槽口,槽口大小与电路板A的电源插口相适配。
所述壳体A的上端和下端以及内侧都布置有多个螺母柱,用于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A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A的周边一面布置有边凹槽,所述边凹槽与所述第一U形凹槽及第二U形凹槽相适配;周边的另一面的布置有边凸台,此所述边凸台与壳体B的边凹槽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双面对插充电设计,可以布置30个惯性传感器充电,大大节省空间;
2、布置紧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作成本低;
3、能实现惯性传感器的充电和收纳双功能;
4、燕尾槽导向设计,插拔稳定可靠。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分解图。
图3a和3b所示为上盖结构的两个角度的视图。
图4a和4b所示为底座的两个角度的视图。
图5a和5b所示为壳体A的两个角度的视图。
图6a和6b所示为壳体B的两个角度的视图。
图7a和7b所示为电路板A的两个角度的视图。
图8a和8b所示为电路板B的两个角度的视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步骤示意图。
图10为惯性传感器充电的示意图。
图11为惯性传感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若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若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包括上盖1、底座2、电路板A3、电路板B4、壳体A5、壳体B6、脚垫7,上盖1和底座2形成敞开式的收纳空间,电路板A3和电路板B4被壳体A5和壳体B6竖直夹在中间位置,电路板A3和电路板B4之间通过PIN针电导通,电路板A3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A5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电路板B4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B6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壳体A5和壳体B4均布置有多个与惯性传感器外形相适配的型腔,用于在惯性传感器的充电和收纳时的位置固定。壳体A5、壳体B6、上盖1、底座2形成的封闭边能很好有效地保护惯性传感器。
如图3a、3b所示,上盖1的结构特征为:
所述上盖1的整体为U形薄壁结构;在上端布置有4个沉头孔11用于安放螺钉固定壳体;
所述上盖1的下端面对称布置有2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用于与底座2的凸台相适配(下文会对底座2的凸台进行说明);
所述上盖1的内部布置有贯穿内壁的第一U形凹槽13,所述第一U形凹槽13的宽度与所述壳体A5和壳体B6的总体厚度一致,所述第一U形凹槽13的大小与所述壳体A5和壳体B6合在一起时的外部轮廓相适配。
如图4a、4b所示,底座2的结构特征为:
所述底座2的整体为U形薄壁结构;
所述底座2的下端布置有4个沉头孔21用于安放螺钉固定所述壳体A5和壳体B6;
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对称布置有2个凸台22,用于与上盖1的凹槽12相适配,进而将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紧密地进行安装在一起。
所述底座2内部布置有贯穿内壁的第二U形凹槽23,所述第二U形凹槽23的大小与所述壳体A5和壳体B6合在一起时的外部轮廓相适配。
如图5a、5b、6a、6b所示,壳体A5和壳体B6的结构特征为:
壳体A5:
侧面布置有多个内腔51,内腔51大小比惯性传感器外形截面略大,内腔51深度为惯性传感器长度的1/3-1/2;
内腔51下面布置有燕尾凸台52,燕尾凸台52与惯性传感器的燕尾槽相适配;
在燕尾凸台52的上面布置有长条小凸台53,小凸台53为小起伏的曲线形状;
在内腔51布置有双头PIN针54,一端与电路板A的触点弹性抵触电导通,一端与惯性传感器的触点弹性抵触电导通;
在下端布置有电源槽口55,电源槽口55大小与电路板A的电源插口相适配;
在上端和下端以及内侧都布置有多个螺母柱56,用于与上盖1、底座2固定连接;
在周边一面的周边布置有边凹槽57,所述边凹槽57与所述上盖1和底座2的第一U形凹槽13、第二U形凹槽23相适配;
在周边的另一面的布置有边凸台58,所述边凸台58与壳体B6的边凹槽61相适配;
壳体B6:
壳体B6的周边的一面的布置有边凹槽62,所述边凹槽62与壳体A5的边凸台58相适配;
在周边一面的周边布置有边槽口61,所述边槽口61与上盖1和底座2的第一U形凹槽13、第二U形凹槽23相适配;
壳体B6不设置电源口槽,其余结构与壳体A5一样;
如图7a、7b、8a、8b所示,电路板A和电路板B的结构特征为:
电路板A7上布置有多个触点A71;
2、电路板A7上布置有电源插口72,与外接的电源插口相适配;
3、电路板A7上布置有2个触点B73;
4、电路板B8上布置有多个触点C81
5、电路板B8上布置有PIN针82,此PIN针82与电路板A7的触点B73弹性抵触电导通;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步骤为:
1、将壳体A5和电路板A3通过螺钉固定;
2、将壳体B6和电路板B4通过螺钉固定;
3、将壳体A5总成和壳体B6总成扣合;
4、将上盖1扣在壳体A总成和壳体B总成外,将底座2扣在壳体A总成和壳体B总成外,上盖和底座相互扣合;
5、将上盖1和底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
6、再将胶垫贴在底座相应位置;
如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原理为:
1、将惯性传感器200的充电触点201端对准充电装置的燕尾凸台52;
2、将惯性传感器200的燕尾槽202推入燕尾凸台52内,并推到底;
3、燕尾凸台52上布置有小凸台53,将惯性传感器200插入需要克服此挤压产生的摩檫力;
4、推到底时,惯性传感器200的充电触点201和PIN针54接触导通,实现充电;
5、此挤压产生的摩擦力比PIN针54的弹力要大,保证惯性传感器200充电时的持续电导通;
6、内腔深度为惯性传感器的1/3-1/2,保证拔出传感器时有着力的面积,使得能够较轻易拔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底座、电路板A、电路板B、壳体A、壳体B,所述上盖和底座连接,并形成敞开式的收纳空间,所述电路板A和电路板B被所述壳体A和壳体B竖直夹在中间位置,所述电路板A和电路板B之间通过PIN针电导通,所述电路板B上设置的多个触点与壳体B上布置的多个PIN针弹性抵触电导通;所述壳体A和/或壳体B均布置有多个与惯性传感器外形相适配的型腔,用于在惯性传感器的充电和收纳时的位置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整体为U形薄壁结构,且上端布置有4个沉头孔用于安放螺钉固定所述壳体A和壳体B;下端面对称布置有两个凹槽,用于与底座对应设置的凸台相适配;内部布置有贯穿内壁的第一U形凹槽,所述第一U形凹槽将所述壳体A和壳体B进行包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整体为U形薄壁结构,下端布置有4个沉头孔用于安放螺钉固定所述壳体A和壳体B;上端面对称布置有两个凸台,用于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内部布置有贯穿内壁的第二U形凹槽,所述壳体A和壳体B承载于所述第二U形凹槽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A:
侧面布置有多个内腔,内腔大小比惯性传感器外形截面大,内腔深度为惯性传感器长度的1/3-1/2;
所述内腔布置有双头PIN针,一端与所述电路板A的触点弹性抵触电导通,一端与惯性传感器的触点弹性抵触电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B:
周边的一面的布置有边凹槽,所述边凹槽与壳体A的边凸台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
内腔下面布置有燕尾凸台,燕尾凸台与惯性传感器的燕尾槽相适配;
所述燕尾凸台的上面布置有长条小凸台,小凸台为小起伏的曲线形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的下端布置有电源槽口,槽口大小与电路板A的电源插口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的上端和下端以及内侧都布置有多个螺母柱,用于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A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的周边一面布置有边凹槽,所述边凹槽与所述第一U形凹槽及第二U形凹槽相适配;周边的另一面的布置有边凸台,此所述边凸台与壳体B的边凹槽相适配。
CN202222775742.4U 2022-10-20 2022-10-20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Active CN219181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5742.4U CN2191818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5742.4U CN2191818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1802U true CN219181802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5742.4U Active CN2191818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1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6452B (zh)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US8471523B2 (en)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having concealed universal serial bus plug(s)
US20060208697A1 (en) Gangable charger
US10707457B2 (en) Battery case and robot having the same
KR960002919A (ko)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배터리 수납장치
CN219181802U (zh) 惯性传感器的充电收纳装置
CN209249339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17067234A1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壳体及移动设备
CN21281223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4625491U (zh) 一种输出保护装置及充电装置
CN211456764U (zh) 一种带有充电插头的耳机充电盒
CN113276588A (zh) 一种新型便捷式黑板擦
CN113675928A (zh) 移动电源
CN219574691U (zh) 超薄型笔记本电脑外壳
CN205986225U (zh) 智能手表充电座
CN220753867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6014814U (zh) 一种生涯教育现状调查数据存储装置
CN220207810U (zh) 一种从控模块外壳
TWM560147U (zh) 可更換電池的行動充電裝置
CN219552893U (zh) 一种保护壳及终端系统
CN105930897A (zh) 一种推出式伸缩闪存盘
CN216413940U (zh) 移动电源
CN212752307U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组件
CN215646267U (zh) 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20985359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