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336U -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336U
CN219180336U CN202223493016.XU CN202223493016U CN219180336U CN 219180336 U CN219180336 U CN 219180336U CN 202223493016 U CN202223493016 U CN 202223493016U CN 219180336 U CN219180336 U CN 219180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rod
heat transfer
oil leakage
water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30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怀璐
王忠杰
孙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Yi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Y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Yi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Y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30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杆、瓷套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传热块、连接块、进水管、水冷管和出水管,传热块用于对导电杆进行传热,连接块用于将传热块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位于连接块靠近导电杆的一侧,水冷管与进水管连通,并位于进水管靠近导电杆的一侧,出水管与水冷管连通,并位于水冷管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通过水冷管内的冷却水对导电杆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了对导电杆进行散热降温,进而避免了导电杆长期处于过热环境中会对导电杆的电气性能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组的引出线必须穿过绝缘套管,使引出线之间及引出线与变压器外壳之间绝缘,现有的变压器套管的胶圈密封不严实,从而使得压盖处会出现渗油的现象。
现有技术CN207624519U公开了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包括接线端子和导电杆,并采用瓷套对导电杆进行绝缘,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套管能够对导电杆进行完全密封,从而避免了压盖处会出现渗油的情况。
在导电杆进行导电时,导电杆处产生大量热量,但是上述所采用的瓷套不能对导电杆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导致导电杆长期处于过热环境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旨在能够更好的对导电杆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以避免导电杆长期处于过热环境中回到导电杆的电气性能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杆和瓷套,所述瓷套与所述导电杆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传热块、连接块、进水管、水冷管和出水管,所述传热块用于对所述导电杆进行传热,所述连接块用于将所述传热块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一侧,所述水冷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一侧,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冷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水冷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
其中,所述传热块包括传热片和螺母,所述传热片与所述导电杆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所述螺母与所述导电杆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
其中,所述连接块包括隔层和连接套圈,所述隔层固定安装在所述传热片的外侧;所述连接套圈与所述隔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隔层的外侧。
其中,所述连接块还包括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连接套圈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隔层抵接,且贯穿所述连接套圈。
其中,所述防漏油变压器套管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瓷套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和垫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导电杆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所述垫圈与所述导电杆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瓷套的一侧。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所述垫圈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密封圈抵接,且贯穿所述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所述传热块用于对所述导电杆进行传热,所述连接块用于将所述传热块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一侧,所述水冷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一侧,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冷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水冷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通过所述水冷管内的冷却水对所述导电杆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了对所述导电杆进行散热降温,进而避免了所述导电杆长期处于过热环境中会对所述导电杆的电气性能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01-导电杆、102-瓷套、103-散热组件、104-传热块、105-连接块、106-进水管、107-水冷管、108-出水管、109-传热片、110-螺母、111-隔层、112-连接套圈、113-连接螺钉、201-密封组件、202-密封圈、203-垫圈、204-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杆101、瓷套102和散热组件103,所述散热组件103包括传热块104、连接块105、进水管106、水冷管107和出水管108,所述传热块104包括传热片109和螺母110,所述连接块105包括隔层111、连接套圈112和连接螺钉113。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前述所采用的瓷套102不能对导电杆101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导致导电杆101长期处于过热环境中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导电杆101进行导电时,导电杆101处产生大量热量的场景,还可以用于对导电杆101与瓷套102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的问题的解决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瓷套102与所述导电杆101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101的外侧,所述瓷套102内部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瓷套102内穿有一根所述导电杆101,从而使得所述瓷套102可对所述导电杆101进行绝缘。
其中,所述传热块104用于对所述导电杆101进行传热,所述连接块105用于将所述传热块104与所述进水管106连接,所述进水管106位于所述连接块105靠近所述导电杆101的一侧,所述水冷管107与所述进水管106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水管106靠近所述导电杆101的一侧,所述出水管108与所述水冷管107连通,并位于所述水冷管107远离所述进水管106的一侧,所述进水管106、所述水冷管107和所述出水管108连通,从而使得所述进水管106、所述水冷管107和所述出水管108之间形成一个通道,进而使得所述进水管106内的冷却水可被传输到所述水冷管107内,在所述水冷管107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流通后从所述水冷管107进入到所述出水管108内,并最终从所述出水管108排出。
其次,所述传热片109与所述导电杆101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101的外侧;所述螺母110与所述导电杆101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101的外侧,所述传热片109的材质采用高导热率的金属或合金材质,从而使得所述传热片109可将所述导电杆101在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所述传热片109外,所述传热片109套设在所述导电杆101外,所述螺母110与所述导电杆101通过螺纹连接,在将所述传热片109放入到所述导电杆101外侧后将所述螺母110在所述导电杆101上进行旋紧,从而可对所述传热片109在所述导电杆101外侧的位置进行限制。
再次,所述隔层111固定安装在所述传热片109的外侧;所述连接套圈112与所述隔层11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隔层111的外侧,所述隔层111上均匀分布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套圈112上也均匀分布有螺纹孔,所述隔层111的螺纹孔与所述连接套圈112的螺纹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隔层111的材质为高导热率的金属或合金材质,从而使得所述传热片109可将所述导电杆101在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输给所述隔层111,并从所述隔层111传输到所述隔层111与所述连接套圈112之间,所述进水管106和所述出水管108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套圈112上,所述水冷管107位于所述隔层111与所述连接套圈112之间,并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隔层111的外侧。
最后,所述连接螺钉113与所述连接套圈112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隔层111抵接,且贯穿所述连接套圈112,所述连接螺钉113分别与所述连接套圈112和所述隔层111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螺钉113在所述连接套圈112和所述隔层111上进行旋紧,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套圈112在所述隔层111上的位置被固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所述传热片109放入到所述导电杆101上,之后将所述螺母110在所述导电杆101上进行旋紧,从而使得所述传热片109的位置被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隔层111的位置被固定,此时所述隔层111罩在所述导电杆101外侧,再将所述连接套圈112罩在所述隔层111上并将所述连接套圈112的螺纹孔与所述隔层111的螺纹孔的位置对齐,之后将所述连接螺钉113插入到所述连接套圈112的螺纹孔内并不断旋紧所述连接螺钉113,通过所述连接螺钉113在所述连接套圈112和所述隔层111上进行旋紧,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套圈112在所述隔层111上的位置被固定,向所述进水管106内通入冷却水,从而使得所述进水管106内的冷却水可被传输到所述水冷管107内,并在所述水冷管107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流通,由于所述传热片109和所述隔层111具有高导热率,从而使得所述导电杆101在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过所述传热片109传输到所述隔层111,并从所述隔层111传输给所述水冷管107,进而使得所述水冷管107中流通的冷却水会不断吸收热量而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之后将温度升高后的水传输给所述出水管108并最终从所述出水管108排出,通过所述水冷管107内的冷却水对所述导电杆101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了对所述导电杆101进行散热降温,进而避免了所述导电杆101长期处于过热环境中会对所述导电杆101的电气性能造成影响。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密封组件20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还包括密封组件201,所述密封组件201包括密封圈202、垫圈203和固定螺钉204。
所述密封组件201设置在所述导电杆101与所述隔层111之间,通过设置所述密封组件201,从而使得所述密封组件201可对所述导电杆101与所述瓷套102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
所述密封圈202与所述导电杆101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101的外侧;所述垫圈203与所述导电杆10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圈202远离所述瓷套102的一侧,所述垫圈203内具有凹槽,所述密封圈202位于所述垫圈203的凹槽内。
所述固定螺钉204与所述垫圈203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密封圈202抵接,且贯穿所述垫圈203,所述垫圈203具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钉204与所述垫圈203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所述固定螺钉204在所述垫圈203上进行旋紧,使得所述固定螺钉204在旋紧的过程中会与所述密封圈202接触并对所述密封圈202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所述密封圈202被牢牢固定在所述导电杆101外侧,且所述密封圈202与所述导电杆101之间不存在缝隙,进而使得所述密封圈202可对所述导电杆101与所述瓷套102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
将所述密封圈202放入到所述导电杆101靠近所述瓷套102处,之后继续放入所述垫圈203,再将所述固定螺钉204在所述垫圈203的螺纹孔上进行旋紧,使得所述固定螺钉204在旋紧的过程中会与所述密封圈202接触并对所述密封圈202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所述密封圈202被牢牢固定在所述导电杆101外侧,且所述密封圈202与所述导电杆101之间不存在缝隙,进而使得所述密封圈202可对所述导电杆101与所述瓷套102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杆和瓷套,所述瓷套与所述导电杆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传热块、连接块、进水管、水冷管和出水管,所述传热块用于对所述导电杆进行传热,所述连接块用于将所述传热块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一侧,所述水冷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一侧,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冷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水冷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块包括传热片和螺母,所述传热片与所述导电杆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所述螺母与所述导电杆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包括隔层和连接套圈,所述隔层固定安装在所述传热片的外侧;所述连接套圈与所述隔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隔层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还包括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连接套圈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隔层抵接,且贯穿所述连接套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油变压器套管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瓷套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和垫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导电杆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导电杆的外侧;所述垫圈与所述导电杆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瓷套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油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所述垫圈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密封圈抵接,且贯穿所述垫圈。
CN202223493016.X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Active CN219180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3016.XU CN219180336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3016.XU CN219180336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336U true CN219180336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3016.XU Active CN219180336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9069B (zh) 一种充电枪热交换结构及充电枪
JP2005295792A (ja) 流体が充填されたモータを貫通する電気導体と、そのシール方法
US7424211B2 (en)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f flowable media, especially of lubricants found in a lubricant system
CN102679063B (zh)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高性能电绝缘法兰装置
CN114520078B (zh) 一种新能源光伏智慧型电缆
CN219180336U (zh) 一种防漏油变压器套管
WO2016026470A1 (zh) 一种电阻器、散热器、以及电阻器与散热器组合设备
US4169965A (en) Integrally cooled electrical feedthrough bushing
CN202733245U (zh) 一种耐高温的新型电绝缘法兰装置
CA2954315A1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hav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entral element
CN109756131B (zh)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用多孔石墨均压电极
CN21549057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冷水机电加热器
CN103500734B (zh) 一种液冷绝缘式散热器
CN203936512U (zh) 电阻焊机用中频大功率组件
CN106300175B (zh) 穿壁套管散热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开关设备
CN205881654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新型绕组安装与冷却结构
CN110767482B (zh)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
CN2867712Y (zh) 一种水冷却大功率开关电源
CN211128224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
CN209375484U (zh)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用多孔石墨均压电极
CN108601104B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防爆加热器
CN116390463B (zh) 具有管路防漏功能的液冷散热器及电力变换装置
CN210110463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
CN213880315U (zh) 一种新式铜瓦水路
CN212463533U (zh) 一种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法兰电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