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9797U -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9797U
CN219179797U CN202223453379.0U CN202223453379U CN219179797U CN 219179797 U CN219179797 U CN 219179797U CN 202223453379 U CN202223453379 U CN 202223453379U CN 219179797 U CN219179797 U CN 21917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hip
input interface
gating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33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伟
蔡剑峰
杨建军
付莎莎
吴峰
刘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33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9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其中,该边缘盒子包括:第一芯片,第一芯片的第一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二输入接口为互联网接口;选择装置,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三输入接口,选择装置与第三输入接口连接;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通过第三输入接口控制第一芯片由第一输入接口接收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通过第三输入接口控制第一芯片由第二输入接口接收信号。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缘盒子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实现了边缘盒子可以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逐渐发展,边缘盒子已经应用在各种控制场景中。边缘盒子包括主芯片以及与主芯片连接的从芯片,主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任务时,控制从芯片执行该控制任务。边缘盒子的工作方式单一,难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存在边缘盒子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缘盒子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盒子,包括: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输入接口为互联网接口;选择装置,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三输入接口,所述选择装置与所述第三输入接口连接;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选择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接口控制所述第一芯片由所述第一输入接口接收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选择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接口控制所述第一芯片由所述第二输入接口接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边缘盒子。
通过本实用新型,边缘盒子包括第一芯片和选择装置,第一芯片的第一输入接口与服务器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二输入接口为互联网接口,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控制第一芯片由第一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控制第一芯片由第二输入接口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边缘盒子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丰富了边缘盒子的工作方式,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缘盒子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实现了边缘盒子可以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缘盒子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缘盒子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边缘盒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边缘盒子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2,第一芯片;14,选择装置;120,第一输入接口;122,第二输入接口;124,第三输入接口;126,第一输出接口;16,第二芯片;160,第一输送接口;162,第二输送接口;164,第三输送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盒子,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缘盒子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边缘盒子包括第一芯片12和选择装置14,第一芯片12具有第一输入接口120、第二输入接口122以及第三输入接口124,第一输入接口120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连接,第二输入接口122被配置为互联网接口,选择装置14与第三输入接口12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芯片12通过第一输入接口120与服务器连接,示例性的,第一输入接口120可以与PCIE总线的一端连接,PCIE总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插接件,服务器具有加速卡槽,在将插接件插设在加速卡槽内时,即可实现第一输入接口120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第二输入接口122为互联网接口,也就是说,第二输入接口122与互联网连接,以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示例性的,第二输入接口122可以与千兆网口连接,以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边缘盒子具有两个工作模式,其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一输入接口120接收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二输入接口122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用户将第一输入接口120与服务器连接,此时选择装置14通过第三输入接口12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一输入接口120接收信号,此时,第二输入接口122并不接入互联网或者即使接入互联网也不接收第二输入接口122的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用户将第二输入接口122接入互联网,此时选择装置14通过第三输入接口12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二输入接口122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相应的,此时第一输入接口120不与服务器连接,或者即使第一输入接口120与服务器连接也不接收来自第一输入接口120的数据。
通过本实用新型,边缘盒子包括第一芯片12和选择装置14,第一芯片12的第一输入接口120与服务器连接,第一芯片12的第二输入接口122为互联网接口,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一输入接口120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二输入接口122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边缘盒子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丰富了边缘盒子的工作方式,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缘盒子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实现了边缘盒子可以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缘盒子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边缘盒子还包括第二芯片16,第二芯片16包括第一输送接口160、第二输送接口162以及第三输送接口164,第一输送接口160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连接,第二输送接口162与第一芯片12的第一输出接口126连接,选择装置14与第三输送接口164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芯片16通过第一输送接口160与服务器连接,示例性的,第一输送接口160可以与PCIE总线的一端连接,PCIE总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插接件,服务器具有加速卡槽,在将插接件插设在加速卡槽内时,即可实现第一输送接口160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输入接口120也通过PCIE总线连接服务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一输送接口160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PCIE总线与服务器连接,相应的,该不同的PCIE总线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插接件与不同的加速卡槽连接,当然该不同的PCIE总线也可以通过同一插接件与同一加速卡槽连接。
第二输送接口162与第一芯片12的第一输出接口126连接,如此第一芯片12可以通过第一输出接口126和第二输送接口162向第二芯片16发送信号;也就是说,第一芯片12可以为向第二芯片16发送信号的主芯片,相应的,第二芯片16为从芯片。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通过第三输入接口124控制第一芯片12经第一输入接口120由服务器接收信号,同时,选择装置14还通过第三输送接口164控制第二芯片16由第一输送接口160接收服务器的信号。此时,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直接受控于服务器,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互相独立,可以均为主芯片。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一芯片12的第二输入接口122不接收信号或者接收不到信号,并且第一芯片12不会经第一输出接口126向第二芯片16的第二输送接口162发送信号。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二输入接口122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第一芯片12的第一输入接口120接收不到信号或者不接收信号;第一芯片12在接收到来自互联网的信号后,由第一输出接口126向第二芯片16的第二输送接口162发送信号,以控制第二芯片16工作,此时第二芯片16的第一输送接口160接收不到信号或者不接收信号。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一芯片12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以控制第二芯片16工作,进一步丰富了边缘盒子的工作方式,以使得边缘盒子可以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另外,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配合工作,可以提高边缘盒子的性能。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选择装置14包括:管理装置、第一选通装置以及第二选通装置,第一选通装置于管理装置和第三输入接口124连接;第二选通装置与管理装置和第三输送接口164连接。
在使用时,管理装置通过向第一选通装置和第二选通装置发送第一选择信号,进而控制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在管理装置通过向第一选通装置和第二选通装置发送第二选择信号,进而控制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选择信号可以包括向第三输入接口124和第三输送接口164发送的高电平,相应的,第二选择信号为向第三输入接口124和第三输送接口164发送的低电平。或者,第一选择信号可以包括向第三输入接口124和第三输送接口164发送的低电平,相应的,第二选择信号为向第三输入接口124和第三输送接口164发送的高电平。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第一选通装置向第一芯片12发送第一选择信号和第二选择信号,通过第二选通装置向第二芯片16发送第一选择信号和第二选择信号,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单独控制,可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通装置包括第一参考接口、第二参考接口,第一参考接口用于连接具有第一参考电压的第一参考电源,第二参考接口用于接地。示例性的,第一参考电压可以为正电压或者负电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与接地电压进行区分即可。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管理装置控制第一选通装置将第一参考电压(第一选择信号)输送至输送第三输入接口124;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管理装置控制第一选通装置将第三输入接口124接地,此时第三输入接口124输入的为接地电压(第二选择信号)。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电压的不同来区分第一选择信号和第二选择信号,可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选通装置为多个,第一芯片12的第三输入接口124为多个,每一个第一选通装置与对应的一个第三输入接口124连接,各第一选通装置均与管理装置连接。如此设置,在各第一选通装置向对应的第三输入接口124输送第一参考电压时,第一芯片12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在各第一选通装置向对应的第三输入接口124输送接地电压时,第一芯片12进入到第二工作模式。
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的第三输入接口124均接收到第一参考电压时,第一芯片12才进入到第一工作模式,只有在所有的第三输入接口124均接收到接地电压时,第一芯片12才进入到第二工作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第一选通装置的数量可以2个、3个、4个等,本实施例对第一选通装置的数量不做限制;相应的,第三输入接口124的数量与第一选通装置的数量相同,以使得每一第一选通装置与对应的一个第三输入接口124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选通装置包括第三参考接口、第四参考接口,第三参考接口用于连接具有第二参考电压的第二参考电源,第四参考接口用于接地。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管理装置控制第二选通装置将第二参考电压(第一选择信号)输送至第三输送接口164;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管理装置控制第二选通装置将第三输送接口164接地,此时第三输送接口164输入的为接地电压(第二选择信号)。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电压的不同来区分第一选择信号和第二选择信号,可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选通装置为多个,第二芯片16的第三输送接口164为多个,每一个第二选通装置与对应的一个第三输送接口164连接,各第二选通装置均与管理装置连接。如此设置,在各第二选通装置向对应的第三输送接口164输送第一参考电压时,第二芯片16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在各第二选通装置向对应的第三输送接口164输送接地电压时,第二芯片16进入到第二工作模式。
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的第三输送接口164均接收到第一参考电压时,第二芯片16才进入到第一工作模式,只有在所有的第三输送接口164均接收到接地电压时,第二芯片16才进入到第二工作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第二选通装置的数量可以2个、3个、4个等,本实施例对第二选通装置的数量不做限制;相应的,第三输送接口164的数量与第二选通装置的数量相同,以使得每一第二选通装置与对应的一个第三输送接口164连接。
本实施例中,管理装置具有管理接口,管理接口与管理线的一端连接,管理线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一输送接口160均与服务器连接时与服务器的接地线连接;管理线还与具有第三参考电压的第三参考电源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将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一输送接口160连接至服务器时,管理线与服务器的接地线连接,此时管理接口接收到接地电压,管理装置控制第一选通装置和第二选通装置发出第一选择信号,以使得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在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一输送接口160与服务器分离时,管理线与服务器的接地线分离,此时管理接口接收到第三参考电压,进而管理装置控制第一选通装置和第二选通装置发出第二选择信号,以使得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通过上述设置,只要用户将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一输送接口160连接至服务器,即可自动控制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只要用户将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一输送接口160与服务器分离,即可自动控制第一芯片12和第二芯片16进入第二工作模式;无需进行额外的控制,控制简单,且模式切换迅速。
在第一输入接口120和第二输入接口122通过PCIE总线与服务器连接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接口120、第一输送接口160以及管理线通过插接件与服务器的加速插槽连接。也就是说,将连接第一输入接口120的导线、连接第一输送接口160的导线以及管理线均安装在同意插接件上,并一同插接在服务器的加速插槽内,可以简化连接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芯片16为多个,每一第一输送接口160均与服务器连接,每一第二输送接口162均与第一芯片12的第一输出接口126连接,选择装置14与各第二芯片16的第三输送接口164连接。
如此设置,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芯片12和各第二芯片16可以均与服务器连接,以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各第二芯片16均与第一芯片12连接,第一芯片12可以同时向各第二芯片16发送信号,以控制各第二芯片16工作。可以提高边缘盒子的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边缘盒子,服务器与边缘盒子的第一输入接口120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中,边缘盒子中第一芯片12的第一输入接口120与服务器连接,第一芯片12的第二输入接口122为互联网接口,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一输入接口120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择装置14控制第一芯片12由第二输入接口122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边缘盒子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丰富了边缘盒子的工作方式,以使得边缘盒子可以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边缘盒子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边缘盒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边缘盒子包括芯片A(对应于上述第一芯片12)以及芯片B(对应于上述第二芯片16)。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设备上电后,芯片A作为主片,芯片B作为从片,芯片A接收来自千兆网RJ45网口(对应于上述互联网接口)的业务,然后通过“边缘智能盒PCIE总线”给芯片B从片下发相关智能计算业务,芯片B从片将计算好的业务结果返回给主片A,主片A在通过其千兆网RJ45网口将结果上传用户终端设备。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边缘盒子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芯片A和芯片B都作为从片,整个设备插在服务器设备加速卡槽位上,通过“加速卡设备PCIE总线”和服务器设备的CPU互联,这个时候服务器设备的CPU作为主片,给芯片A和芯片B加载计算业务,从而实现智能加速卡功能。此时芯片A和芯片B之间的“边缘智能盒PCIE总线”无作用。
其中,芯片A中的EP引脚(对应于上述第一输入接口120)以及芯片B中的EP引脚(对应于上述第一输送接口160、第二输送接口162)为PCIE控制器endpoint device,表示芯片作为PCIE下行口从片设备。RC引脚(对应于上述第一输出接口126)表示PCIE控制器rootcomplex,表示芯片作为PCIE上行口主片设备。
图3中的STARP选通模块(对应于上述第一选通装置)可以依据自适应管理模块(对应于上述管理装置)的输出的选通信号的高或低,输出DOUT为高或低,从而配置芯片A和芯片B作为主片还是从片。其中,管理装置的DOUT接口可以与芯片A的第三输入接口124连接。STARP选通模块还包括DIN1引脚(对应于第一参考接口),用于通过电阻与第一参考电源连接,STARP选通模块还包括DIN2引脚(对应于第二参考接口),用于接地。
图4中的STARP选通模块(对应于上述第二选通装置)可以依据自适应管理模块(对应于上述管理装置)的输出的选通信号的高或低,输出DOUT为高或低,从而配置芯片A和芯片B作为主片还是从片。其中,管理装置的DOUT接口可以与芯片B的第三输送接口164连接。STARP选通模块还包括DIN1引脚(对应于第三参考接口),用于通过电阻与第二参考电源连接,STARP选通模块还包括DIN2引脚(对应于第四参考接口),用于接地。
自适应管理模块(对应于上述管理装置)可以依据模块在位信号的高或低,判断当前是实现智能边缘盒功能还是智能加速卡功能,例如:因边缘智能盒不依赖于其它设备可独立完成工作,所以默认当“模块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表示设备此时是边缘智能盒,自适应管理模块输出相应的高电平(对应于上述第一选择信号)给到STARP选通模块。当将设备插入加速卡槽位时,“模块在位信号”为低电平,表示设备此时是智能加速卡,自适应管理模块输出相应的低电平(对应于上述第二选择信号)给到STARP选通模块。自适应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管理线与服务器设备加速卡槽位连接,自适应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电阻与VCC(对应于上述第三参考电源)连接。
在前述实施例中,用一套硬件设备依据不同使用场景自适应切换边缘智能盒或智能加速卡功能,实现边缘智能盒和智能加速卡的自适应切换,融入超融合思想,做到硬件通用,提高了硬件的利用率,不仅仅局限于双芯片,可以依此类推到单芯片和多芯片方案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输入接口为互联网接口;
选择装置,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三输入接口,所述选择装置与所述第三输入接口连接;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选择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接口控制所述第一芯片由所述第一输入接口接收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选择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接口控制所述第一芯片由所述第二输入接口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盒子还包括:
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包括第一输送接口、第二输送接口以及第三输送接口,所述第一输送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接口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选择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接口连接;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选择装置还通过所述第三输送接口控制所述第二芯片由所述第一输送接口接收信号;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选择装置还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接口控制所述第一芯片经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向所述第二芯片发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管理装置;
第一选通装置,所述第一选通装置与所述管理装置和所述第三输入接口连接;
第二选通装置,所述第二选通装置与所述管理装置和所述第三输送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管理装置通过向所述第一选通装置和所述第二选通装置发送第一选择信号,以控制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管理装置通过向所述第一选通装置和所述第二选通装置发送第二选择信号,以控制进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通装置包括第一参考接口、第二参考接口,所述第一参考接口用于连接具有第一参考电压的第一参考电源,所述第二参考接口用于接地;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管理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选通装置将所述第一参考电压输送至所述第三输入接口;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管理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选通装置将所述第三输入接口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通装置为多个,所述第一芯片的所述第三输入接口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选通装置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输入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通装置包括第三参考接口、第四参考接口,所述第三参考接口用于连接具有第二参考电压的第二参考电源,所述第四参考接口用于接地;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管理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选通装置将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输送至所述第三输送接口;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管理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选通装置将所述第三输送接口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通装置为多个,所述第二芯片的所述第三输送接口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二选通装置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输送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具有管理接口,所述管理接口与管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管理线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第一输送接口均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时与所述服务器的接地线连接;所述管理线还与具有第三参考电压的第三参考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送接口以及所述管理线通过插接件与所述服务器的加速插槽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边缘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片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输送接口均与服务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输送接口均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选择装置与各个所述第二芯片的所述第三输送接口连接。
10.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边缘盒子。
CN202223453379.0U 2022-12-22 2022-12-22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21917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3379.0U CN219179797U (zh) 2022-12-22 2022-12-22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3379.0U CN219179797U (zh) 2022-12-22 2022-12-22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9797U true CN219179797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3379.0U Active CN219179797U (zh) 2022-12-22 2022-12-22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9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8673B (zh) 一种调测的方法、主控板和业务板
CN102129274A (zh)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CN101438258A (zh) 将通用串行总线设备转换为无线通用串行总线设备的适配器
CN110290227A (zh) 集成电路总线地址的动态分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67837B (zh) 可重构雷达信号处理硬件平台的数据接口板
CN108984354A (zh) 一种服务器芯片调试电路、调试方法及服务器
CN212009333U (zh) 兼容多种接口信号的接口板
CN103166765A (zh) 一种PoE功率门限切换方法和设备
CN219179797U (zh) 边缘盒子及控制系统
CN110362525A (zh) 一种基于cpld实现多串口切换的方法、系统和板卡
CN101894055A (zh) 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刀片主板接口的实现方法
CN117742451A (zh) 一种板卡
CN111177052A (zh) 一种计算机外部设备串口重定向到网络远端的系统
CN117097614A (zh) 一种存储系统及其外插卡通信工作模式切换装置
CN216772401U (zh) 一种主设备主控功能实现系统
CN109240972A (zh) 一种gpu板卡和应用该板卡的vpx信号处理机箱
CN203631893U (zh) Usb连接器
CN107070547B (zh) 一种具有故障监控能力的cpci型千兆以太网装置
CN210864698U (zh) 一种基于vpx结构的信号处理板卡
CN213582152U (zh) 台式机和服务器系统的pcie信号位宽自动切换装置
CN208156659U (zh) 转接器、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7882728U (zh) 一种控制系统
CN107643990B (zh) 可配置架构的通信设备
CN113282529A (zh) 基于vpx架构的多载荷通用接入与处理异构计算装置
CN109582620A (zh) 一种uart接口转换装置及接口转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