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6638U -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6638U
CN219166638U CN202222555077.8U CN202222555077U CN219166638U CN 219166638 U CN219166638 U CN 219166638U CN 202222555077 U CN202222555077 U CN 202222555077U CN 219166638 U CN219166638 U CN 219166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driving unit
touch screen
catheter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50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刚
贺华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bo Hechuang Medical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50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6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6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6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介入手术设备,介入手术设备包括主端操控机构和从端执行机构;主端操控机构包括操作器,操作器与从端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辐射隔离屏,操作器与从端执行机构信号连接,操作器上覆盖有第一防护罩;从端执行机构包括驱动器和安装驱动器的调节支臂,调节支臂上覆盖有第二防护罩,驱动器包括驱动器主体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位于驱动器主体的外部,驱动单元能够沿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器主体上覆盖有第三防护罩,驱动单元外部套装有隔离盒。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使医生在健康的环境下用操作器控制从端执行机构进行介入手术,操作器、调节支臂、驱动器主体和驱动单元与细菌等有害物质良好隔离。

Description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学,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材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
一般情况下,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材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是在射线环境下进行,严重危害医生的健康,故,通常利用介入手术设备将导丝和导管导入人体病变部位,介入手术设备主要包括主端控制装置和从端执行装置,主端控制装置与射线环境隔离,从端执行装置位于手术室,医生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下利用主端控制装置对从端执行装置进行控制,使从端执行装置执行将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材导入人体病变部位的动作。
介入手术设备有许多零部件是重复使用的,而介入手术对于无菌要求较高,但是,现有介入手术设备的主端控制装置和从端执行装置对细菌等有害物质隔离不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介入手术设备的主端控制装置和从端执行装置对细菌等有害物质隔离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介入手术设备,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所述介入手术设备包括主端操控机构和从端执行机构;
所述主端操控机构包括操作器,所述操作器与所述从端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辐射隔离屏,所述操作器与所述从端执行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操作器上覆盖有第一防护罩;
所述从端执行机构包括驱动器和安装所述驱动器的调节支臂,所述调节支臂上覆盖有第二防护罩,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器主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驱动器主体的外部,所述驱动单元能够沿所述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器主体上覆盖有第三防护罩,所述驱动单元外部套装有隔离盒。
进一步地,沿所述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槽,所述驱动单元能够沿所述移动槽在所述驱动器主体的外部运行,所述驱动单元上设置有垂罩槽,所述垂罩槽的底部低于所述移动槽,所述第三防护罩的一个边部垂入所述垂罩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臂包括横梁和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两个竖臂,两个所述竖臂位于所述横梁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竖臂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介入手术设备还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上设置有床边轨;两个所述竖臂上均设置有床对接口,两个所述床对接口相对设置,所述床对接口能够沿所述床边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端部或所述竖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触摸屏装置,所述驱动器和所述操作器均与所述第一触摸屏装置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摸屏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触摸屏和屏框,所述第一触摸屏镶嵌在所述屏框内部,所述第一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触摸屏信号连接,所述屏框上间隔设置有单元调节按钮和主体调节按钮,所述单元调节按钮与所述驱动单元信号连接,所述主体调节按钮与所述驱动器主体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介入手术设备还包括运送收纳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调节支臂的台车。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台车边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竖臂上均设置有台车对接口,所述台车对接口位于所述床对接口的上方,两个所述台车对接口相对设置,所述台车对接口与所述台车边轨对接,所述台车对接口能够沿所述台车边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竖臂的内部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床边轨和所述台车边轨均与所述锁紧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两个所述台车边轨的端部相对,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与所述脚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器包括第二触摸屏装置,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调节支臂均与所述第二触摸屏装置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导管驱动单元和导丝驱动单元,所述导管驱动单元和所述导管驱动单元沿所述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器还包括导管控制手柄和导丝控制手柄,所述导管控制手柄和所述导丝控制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摸屏装置相对的两端,所述导管控制手柄与所述导管驱动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导丝控制手柄与所述导丝驱动单元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摸屏装置包括第二触摸屏和第二控制系统,所述导管驱动单元、所述导丝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摸屏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导管驱动单元与所述导丝驱动单元单独动作或联合动作,滑动所述第二触摸屏能够选择所述单独动作或所述联合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主端操控机构的操作器与从端执行机构之间设置辐射隔离屏,使得医生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下利用操作器对从端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从端执行机构将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材导入人体病变部位;通过在操作器上覆盖第一防护罩,能够避免细菌等有害物质在人与操作器之间传染;通过在从端执行机构的调节支臂上覆盖第二防护罩,在驱动器主体上覆盖第三防护罩,在驱动器的驱动单元外部套装隔离盒,使得从端执行机构能够与细菌等有害物质良好隔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介入手术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驱动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操作器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操作器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操作台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调节支臂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中的调节支臂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的台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丝,10—导管,101—导管固定装置,2—操作器,21—导管控制手柄,22—导丝控制手柄,23—第二触摸屏,3—操作台,31—铅玻璃,32—台面,33—显示器,34—支架,35—主电源接口,36—主信号线接口,37—主电源开关,4—驱动器,41—驱动器主体,42—驱动单元,421—隔离盒,422—垂罩槽,423—导管驱动单元,424—导丝驱动单元,43—第三防护罩,5—调节支臂,51—横梁,52—竖臂,521—床对接口,522—从电源接口,523—从电源开关,524—从信号线接口,525—台车对接口,526—锁紧柄,53—第一触摸屏装置,531—第一触摸屏,532—屏框,5321—单元调节按钮,5322—主体调节按钮,6—台车,61—底座,611—脚轮,62—支柱,63—安装架,631—台车边轨,64—把手,641—刹把。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介入手术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驱动器的爆炸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介入手术设备,介入手术设备包括主端操控机构和从端执行机构。主端操控机构与从端执行机构信号连接,主端操控机构控制从端执行机构,主端操控机构用于医生操作,医生根据手术的需要在主端操控机构中发出控制指令,从端执行机构根据控制指令对导丝1(参阅图3)或/和导管10等介入器材执行相应地操作,例如,将导丝1或/和导管10导入人体病变部位,或者,将导丝1或/和导管10从人体病变部位退出。本实施例中,导丝1安装在导管10中,导丝1可以相对于导管10进退和旋转。
主端操控机构包括操作器2,操作器2与从端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辐射隔离屏,操作器2与从端执行机构信号连接,操作器2上覆盖有第一防护罩(图中未示出)。医生利用操作器2发出控制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为了避免医生等不需要接受射线照射的人员受到射线照射,所使用的用于隔离射线的物品统称为辐射隔离屏。辐射隔离屏确保医生等不需要接受射线照射的人员处于健康的环境下。
本实施例中,操作器2设置有两个:第一个操作器2位于手术室外,手术室内外通过辐射隔离屏隔开,手术室外设置有工作台,第一个操作器2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个操作器2上覆盖有第一防护罩;第二个操作器2位于手术室内,手术室内设置有操作台3,第二个操作器2放置在操作台3上,第二个操作器2上也覆盖有第一防护罩,操作台3上设置有用于医生与射线环境隔开的辐射隔离屏,该辐射隔离屏用铅玻璃31(参阅图8,图8为图1中的操作台的示意图)制成,一方面保护医生的健康,另一方面方便医生透过辐射隔离观察手术室情况。第一个操作器2位于手术室外,方便创造利于医生健康的环境;第二个操作器2位于手术室内,方便医生近距离第一时间观察到手术室情况。第一防护罩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器2的个数可以调整,但至少应有一个操作器2。
参阅图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操作台3上设置有台面32,用于放置操作器2(参阅图1),方便医生使用操作器2,并便于第一防护罩覆盖操作器2;操作台3上面对医生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33,显示器33用于显示病人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图像、心电图和监视从端执行机构的视频等信息;当医生面对显示器33时,操作台3上位于医生的右手侧设置有支架34,支架34用于承载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所用设备的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控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关的操作;操作台3上位于支架34的下方设置有主电源接口35,主电源接口35用于向从端执行机构、操作器2和操作台3上的显示器33供电;操作台3上位于主电源接口35与支架3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主信号线接口36,主信号线接口36将病人的DSA图像和心电图信号转接到操作台3上的显示器33;操作台3上位于主信号线接口36与支架3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主电源开关37,主电源开关37控制整个介入手术设备的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从端执行机构包括驱动器4和安装驱动器4的调节支臂5,调节支臂5上覆盖有第二防护罩(图中未示出),驱动器4包括驱动器主体41和驱动单元42,驱动单元42位于驱动器主体41的外部,驱动单元42能够沿驱动器主体41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器主体41上覆盖有第三防护罩43,驱动单元42外部套装有隔离盒421。
驱动器主体41为驱动单元42提供运动的动力和沿直线运动的轨道,导丝1和导管10安装在驱动单元42内部,驱动单元42驱动导丝1和导管10按指令运动,例如,导丝1和导管10前进、后退或转动。
第二防护罩与第三防护罩4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各自独立设置。第二防护罩与第三防护罩43各自独立设置时:第二防护罩可以仅覆盖调节支臂5,第三防护罩43可以仅覆盖驱动器主体41;或者,第二防护罩与第三防护罩43也可以在空间上形成重叠区,即,第二防护罩有一部分覆盖在调节支臂5上,第二防护罩还有一部分覆盖在驱动器主体41上,第三防护罩43有一部分覆盖在驱动器主体41上,第三防护罩43还有一部分覆盖在调节支臂5上;或者,第二防护罩有一部分覆盖在调节支臂5上,第二防护罩还有一部分覆盖在驱动器主体41上,第三防护罩43仅覆盖在驱动器主体41上;或者,第二防护罩仅覆盖在调节支臂5上,第三防护罩43有一部分覆盖在驱动器主体41上,第三防护罩43还有一部分覆盖在调节支臂5上。优选的覆盖方式是第二防护罩与第三防护罩43在空间上形成重叠区,可以增强隔离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效果,使调节支臂5和驱动器主体41与有菌区良好隔离开。第二防护罩和第三防护罩43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隔离盒421将驱动单元42与外部环境隔离开,避免外部环境的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驱动单元42内部,隔离盒421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沿驱动器主体4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槽,驱动单元42能够沿移动槽在驱动器主体41的外部运行,驱动单元42上设置有垂罩槽422(参阅图4),垂罩槽422的底部低于移动槽,第三防护罩43的一个边部垂入垂罩槽422,垂入垂罩槽422的第三防护罩43的边部可以在垂罩槽422中顺畅地相对于垂罩槽422运动,一方面可以避免细菌等有害物质从移动槽进入驱动器主体41内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三防护罩43干涉驱动单元42的运行。相应地,隔离盒421上也设置有垂罩槽422,隔离盒421上的垂罩槽422与驱动单元42上的垂罩槽422重合,垂入驱动单元42上的垂罩槽422的第三防护罩43(参阅图3)的边部即垂入隔离盒421上的垂罩槽422。
图9为图1中的调节支臂的示意图,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调节支臂5包括横梁51和与横梁51连接的两个竖臂52,两个竖臂52位于横梁51的同一侧,两个竖臂52相对设置,竖臂52方便调节支臂5的安装,横梁51方便驱动器主体41(参阅图3)的安装,驱动器主体41安装在横梁51上,驱动器主体41可以相对于横梁51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介入手术设备还包括手术床(图中未示出),手术床上设置有床边轨;两个竖臂52上均设置有床对接口521,两个床对接口521相对设置,床对接口521能够沿床边轨移动。即,调节支臂5通过床对接口521安装在手术床的床边轨上,调节支臂5可以沿床边轨移动,以使调节支臂5处于手术床的合适位置,便于进行手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竖臂5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触摸屏装置53,驱动器4和操作器2均与第一触摸屏装置53信号连接。第一触摸屏装置53用于手术流程的提示和状态切换的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摸屏装置53可以设置在横梁51的端部或其他便于操作的位置。
参阅图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摸屏装置53包括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触摸屏531和屏框532,第一触摸屏531镶嵌在屏框532内部,第一控制系统与第一触摸屏531信号连接,屏框532上间隔设置有单元调节按钮5321和主体调节按钮5322,单元调节按钮5321与驱动单元42信号连接,主体调节按钮5322与驱动器主体41信号连接。为了更好地认识单元调节按钮5321和主体调节按钮5322,还可以参阅图11,图11为图9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手术流程的提示信息可以显示在第一触摸屏531上,便于进行手术操作。触摸第一触摸屏531可以进行手术状态的切换等操作。利用单元调节按钮5321可以手动调节驱动单元42相对于驱动器主体41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利用主体调节按钮5322可以手动调节驱动器主体41相对于调节支臂5的横梁51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位置,即,可以手动调节驱动器主体41相对于横梁51的前后左右的位置,以对准血管鞘。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手术中,血管鞘的的尖端被插入人体血管,导丝和导管经过血管鞘后进入血管。
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调节支臂5的竖臂52(参阅图9)上设置有从电源接口522(参阅图10),从电源接口522是从端执行机构和操作器2的总电源输入口;竖臂52上还设置有从电源开关523,从电源开关523是从端执行机构和操作器2的总电源开关;竖臂52上还设置有从信号线接口524,从信号线接口524用于从端执行机构与操作器2的信通讯传输。从电源接口522、从电源开关523和从信号线接口524设置在同一个竖臂52上,从电源接口522、从电源开关523和从信号线接口524位于床对接口521的上方。
参阅图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介入手术设备还包括运送收纳驱动器4和调节支臂5的台车6,使用台车6便于驱动器4和调节支臂5的存放,需要手术时便于运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图13为图1中的台车的示意图,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台车6包括底座61,底座61的底部设置有脚轮611,底座61的顶部设置有支柱62,支柱6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63,安装架63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台车边轨631,台车边轨631用于安装调节支臂5(参阅图1)。
图12为图1中的调节支臂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调节支臂5的两个竖臂52上均设置有台车(参阅图13)对接口525(参阅图12),台车对接口525位于床对接口521的上方,两个台车对接口525相对设置,台车对接口525与台车边轨631对接,台车对接口525能够沿台车边轨631移动,即,既方便将调节支臂5安装在台车6上,又方便调整调节支臂5到台车6上的合适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竖臂52的内部设置有锁紧机构,床边轨和台车边轨631均与锁紧机构连接,即,当调节支臂5安装在手术床上时,锁紧机构将调节支臂5与手术床锁定在一起,以防意外滑动,避免对手术造成不利影响;当调节支臂5安装在台车6上时,锁紧机构将调节支臂5与台车6锁定在一起,以防意外滑动脱落。竖臂52上位于第一触摸屏531的下方设置有锁紧柄526,锁紧柄526与锁紧机构连接,转动锁紧柄526即可进行锁紧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安装架63上还设置有把手64,把手64与两个台车边轨631的端部相对,以便推动台车6,把手64上设置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与脚轮611连接,以便根据需要快速稳定地把台车6停下来,把手64上还设置有刹把641,刹把641与刹车机构连接。
图6为图1中的操作器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操作器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操作器2包括第二触摸屏23装置,驱动器4和调节支臂5均与第二触摸屏23装置信号连接。第二触摸屏23装置用于设置介入手术设备的控制参数、切换介入手术设备的控制模式和显示介入手术设备的状态等。
参阅图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42包括导管驱动单元423和导丝驱动单元424,导管驱动单元423和导管驱动单元423沿驱动器主体41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42设置有三个,三个驱动单元42沿驱动器主体41的长度方向依次为第一驱动单元42、第二驱动单元42和第三驱动单元42:第一驱动单元42和第二驱动单元42统称为导管驱动单元423,导管驱动单元423控制导管10(参阅图3)的进退与旋转;第三驱动单元42即导丝驱动单元424,导丝驱动单元424控制导丝1(参阅图3)的进退与旋转。导管驱动单元423和导丝驱动单元424将导丝1和导管10导入人体病变部位。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驱动单元42上均设置有垂罩槽422(参阅图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导管10还被安装在导管固定装置101(参阅图3)上,导管固定装置101是一次性使用。导管固定装置101、第一驱动单元42、第二驱动单元42和第三驱动单元42沿驱动器主体4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参阅图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操作器2还包括导管控制手柄21和导丝控制手柄22,导管控制手柄21和导丝控制手柄22设置在第二触摸屏23装置相对的两端,导管控制手柄21与导管驱动单元423信号连接,导丝控制手柄22与导丝驱动单元424(参阅图4)信号连接。转动导丝控制手柄22可以使导丝1(参阅图3)旋转,改变导丝控制手柄22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导丝1的旋转方向。将导丝控制手柄22推向导管控制手柄21,导丝1向进入血管的方向前进;向远离导管控制手柄21的方向拉动导丝控制手柄22,导丝1向退出血管的方向运动。转动导管控制手柄21可以使导管10旋转,改变导管控制手柄21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导管10的旋转方向。向远离导丝控制手柄22的方向拉动导管控制手柄21,导管10向进入血管的方向前进;将导管控制手柄21推向导丝控制手柄22,导管10向退出血管的方向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管控制手柄21对导管10的控制方式可以调整,例如,可以用拉动或推动导管控制手柄21控制导管10旋转,用旋转导管控制手柄21控制导管10进入或退出血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导丝控制手柄22对导丝1的控制方式也可以调整,例如,可以用拉动或推动导丝控制手柄22控制导丝1旋转,用旋转导丝控制手柄22控制导丝1进入或退出血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摸屏23装置包括第二触摸屏23和第二控制系统,导管驱动单元423、导丝驱动单元424和第二触摸屏23均与第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第二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导管驱动单元423与导丝驱动单元424单独动作或联合动作,滑动第二触摸屏23能够选择单独动作或联合动作,向上滑动第二触摸屏23即可选择单独动作,向下滑动第二触摸屏23即可选择联合动作。选择联合动作后,只要操作导丝控制手柄22就可以控制导丝1和导管10一起动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选择联合动作后,也可以用导管控制手柄21控制导丝1和导管10一起动作。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触摸屏23上可以设置介入手术设备的控制参数、切换介入手术设备的控制模式和显示介入手术设备的状态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支臂可以为例如关节型的机器手等其他结构,只要能保证方便安装驱动器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器也可以是类似游戏机操作杆的结构。
综上,本申请的介入手术设备通过在主端操控机构的操作器与从端执行机构之间设置辐射隔离屏,使得医生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下利用操作器对从端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从端执行机构将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材导入或退出人体病变部位;通过在操作器上覆盖一次性使用的第一防护罩,能够避免细菌等有害物质在人与操作器之间传染;通过设置调节支臂便于安装并调整驱动器主体的位置,通过在调节支臂上覆盖一次性使用的第二防护罩,在驱动器主体上覆盖一次性使用的第三防护罩,在驱动器的驱动单元外部套装一次性使用的隔离盒,使得从端执行机构能够与细菌等有害物质良好隔离;通过设置台车便于运送和收纳调节支臂与驱动器。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手术设备包括主端操控机构和从端执行机构;
所述主端操控机构包括操作器,所述操作器与所述从端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辐射隔离屏,所述操作器与所述从端执行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操作器上覆盖有第一防护罩;
所述从端执行机构包括驱动器和安装所述驱动器的调节支臂,所述调节支臂上覆盖有第二防护罩,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器主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驱动器主体的外部,所述驱动单元能够沿所述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器主体上覆盖有第三防护罩,所述驱动单元外部套装有隔离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移动槽,所述驱动单元能够沿所述移动槽在所述驱动器主体的外部运行,所述驱动单元上设置有垂罩槽,所述垂罩槽的底部低于所述移动槽,所述第三防护罩的一个边部垂入所述垂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臂包括横梁和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两个竖臂,两个所述竖臂位于所述横梁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竖臂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手术设备还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上设置有床边轨;两个所述竖臂上均设置有床对接口,两个所述床对接口相对设置,所述床对接口能够沿所述床边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部或所述竖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触摸屏装置,所述驱动器和所述操作器均与所述第一触摸屏装置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屏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触摸屏和屏框,所述第一触摸屏镶嵌在所述屏框内部,所述第一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触摸屏信号连接,所述屏框上间隔设置有单元调节按钮和主体调节按钮,所述单元调节按钮与所述驱动单元信号连接,所述主体调节按钮与所述驱动器主体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手术设备还包括运送收纳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调节支臂的台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台车边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臂上均设置有台车对接口,所述台车对接口位于所述床对接口的上方,两个所述台车对接口相对设置,所述台车对接口与所述台车边轨对接,所述台车对接口能够沿所述台车边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臂的内部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床边轨和所述台车边轨均与所述锁紧机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两个所述台车边轨的端部相对,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与所述脚轮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器包括第二触摸屏装置,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调节支臂均与所述第二触摸屏装置信号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导管驱动单元和导丝驱动单元,所述导管驱动单元和所述导管驱动单元沿所述驱动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器还包括导管控制手柄和导丝控制手柄,所述导管控制手柄和所述导丝控制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摸屏装置相对的两端,所述导管控制手柄与所述导管驱动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导丝控制手柄与所述导丝驱动单元信号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介入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摸屏装置包括第二触摸屏和第二控制系统,所述导管驱动单元、所述导丝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摸屏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导管驱动单元与所述导丝驱动单元单独动作或联合动作,滑动所述第二触摸屏能够选择所述单独动作或所述联合动作。
CN202222555077.8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Active CN219166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5077.8U CN219166638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5077.8U CN219166638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6638U true CN219166638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5077.8U Active CN219166638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6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9871B2 (en) Protected control console apparatuses
JP5478511B2 (ja) 遠隔制御カテーテル挿入システム
US8740840B2 (en) Remotely controlled catheter insertion system
US11291515B2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and manipulating a medical tool into and within a bodily lumen
US8986246B2 (en) Remotely controlled catheter insertion system
US9211160B2 (en) Remotely controlled catheter insertion system with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EP1907041B1 (en) Remotely controlled catheter insertion system
JP6055434B2 (ja) ロボット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JP4812045B2 (ja) 移動形x線撮影装置
WO2020131529A1 (en) Shielding for wristed instruments
CN102046235A (zh) 机器人导管装置盒
US20230181268A1 (en) Guided coordinated bed motion for intra-operative patient positioning in robotic surgery
CN114191088B (zh) 一种限位型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支撑装置
CN102018572A (zh) 血管介入操作的机械手
CN113940759B (zh) 穿刺手术主控台及穿刺机器人
CN114831737A (zh) 用于ercp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与方法
CN219166638U (zh) 一种介入手术设备
CA3156099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and manipulating a medical tool into and within a bodily lumen
CN114587614A (zh) 一种ercp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台系统
CN117529291A (zh) 用于操纵细长手术工具的紧凑型机器人装置和组件
EP4353181A2 (en) Drivetrain for elongated medical device
CN114587615A (zh) 导丝输送夹持模块及内镜辅件操作端系统
WO20232757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iding adjustment of a remote center in robotically assisted medical procedures
WO2023175527A1 (en) Continuous teleoperation with assistive master control
CN114191092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递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801-806, building 12, China Hisense innovation industry city, No. 12, Ganli 6th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bo Hechuang Medical Robo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801-806, building 12, China Hisense innovation industry city, No. 12, Ganli 6th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