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6623U -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6623U
CN219166623U CN202223088113.0U CN202223088113U CN219166623U CN 219166623 U CN219166623 U CN 219166623U CN 202223088113 U CN202223088113 U CN 202223088113U CN 219166623 U CN219166623 U CN 219166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eat
electrode
limiting
electrod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81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军
晁宇
王清华
尹艳辉
刘天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ide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ide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ide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ide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81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6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6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6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保护套技术领域,尤其为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包括电极本体、防滚限位座、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套柱和限位件,所述电极本体上套设有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滚限位座,所述第一保护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保护套。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通过套柱和限位件的配合设计,能够卡合在电极本体上,通过第二保护套的设计,在电极本体安装在高频电刀上时,能够使第二保护套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连接座上,处于套设在第一保护套上的状态,在将电极本体从高频电刀上拆卸下后,能够将第二保护套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连接座上,起到对电极本体全方位的保护效果。

Description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保护套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传统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手术器械,它由主机和电极笔组成。工作时,主机产生的高频交流电,经电极笔前端的电极、与电极接触的人体组织、负极板流回主机;高频交流电流经人体组织会产生巨大热量,进而实现对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达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在电刀不使用时,一般会对电极加装保护套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电电极保护套一般会柔软的硅胶材质,保护效果较差,一般都是套设在电极上,连接不牢固,保护套容易掉落,使用效果不佳,电刀上的电机分为针式电极以及刀式电极等多种,在切换不同使用效果的电极使用时,拆卸下的电极不能很好的保护,影响后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电极保护套,解决了电极保护套容易脱落和电极保护套不能对拆卸下的电极全方位的保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包括电极本体、防滚限位座、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套柱和限位件,所述电极本体上套设有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滚限位座,所述第一保护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保护套,所述防滚限位座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套柱,所述第二保护套与套柱配合设置,所述套柱上配合设置有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滚限位座由方型块和限位滑槽组成,所述方型块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套靠近防滚限位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座,所述第一保护套的腔体内壁设置有消毒酒精棉。
进一步地,所述套柱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套柱通过限位件配合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座,所述套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所述套柱的腔体内固定连接有卡合块,所述套柱上配合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由卡销和卡座组成,所述卡销与卡座配合连接设置,所述卡销和卡座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套柱的贴合部位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通过套柱和限位件的配合设计,能够卡合在电极本体上,相较于传统的套设连接的保护套,该方案的保护套能够提高保护套的连接牢固,避免保护套脱落无法起到保护电极本体的作用,通过第二保护套的设计,在电极本体安装在高频电刀上时,能够使第二保护套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连接座上,处于套设在第一保护套上的状态,在将电极本体从高频电刀上拆卸下后,能够将第二保护套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连接座上,起到对电极本体全方位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滚限位座和第一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柱和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本体;2、防滚限位座;201、方型块;202、限位滑槽;3、第一保护套;301、第一螺纹连接座;302、消毒酒精棉;4、第二保护套;5、套柱;501、第二螺纹连接座;502、限位块;503、卡合块;504、弹簧;6、限位件;601、卡销;602、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包括电极本体1、防滚限位座2、第一保护套3、第二保护套4、套柱5和限位件6,该方案设计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能够使得保护套牢固且便捷的安装在电极本体1上,确保不会脱落,提高保护效果,在电极本体1从高频电刀上拆卸下时,能够通过第二保护套4将电极本体1完全包覆进行保护,提高保护效果,电极本体1上套设有第一保护套3,电极本体1满足使用需求,电极本体1为现有已公开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第一保护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滚限位座2,防滚限位座2的设计能够满足套柱5的张合使用,且通过方型块201的设计,能够在电极本体1拆卸下时,避免在对电极本体1进行保护时,由于圆柱型设计的电极本体1导致滚动掉落的问题,提高保护效果,第一保护套3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保护套4,第一保护套3内壁设置的消毒酒精棉302能够在对电极本体1进行保护时,对电极本体1的端头进行消毒,提高卫生安全,第二保护套4能够电极本体1安装在高频电刀上时,处于套设在第一保护套3上的状态,且与第一螺纹连接座301处于螺纹连接状态,在电极本体1从高频电刀上拆卸下时,能够将第二保护套4从第一保护套3上拆卸下,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连接座501上,处于套设在电极本体1尾端的状态,实现对电极本体1的全方面保护,防滚限位座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套柱5,第二保护套4与套柱5配合设置,套柱5上配合设置有限位件6,在将第一保护套3套设在电极本体1的端头部位处时,此时的两个套柱5在防滚限位座2上处于张合的状态,此时套柱5能够正常套设在电极本体1上,在将第一保护套3插接到位时,将两个套柱5相互按压贴合,此时两个套柱5上对称设置的卡销601与卡座602配合连接,通过限位件6的连接,能够使两个套柱5闭合,此时套柱5内壁设计的卡合块503会卡合在电极本体1上的绝缘柱上,实现紧固连接,在需要将保护套拆卸下时,通过按压卡销601使之与卡座602断开连接,此时弹簧504会伸缩将两个套柱5顶开,限位块502会在限位滑槽202内滑动,通过设计,能够将保护套便捷的从电极本体1上拆卸下,该装置的整体设计满足使用需求,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保护套在电极本体1上的安装牢固性,提高对电极本体1的全方位保护。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滚限位座2由方型块201和限位滑槽202组成,方型块20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202,防滚限位座2能够确保两个套柱5之间的连接,同时能够避免电极本体1在保护时由于圆柱型的设计导致滚动掉落损坏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套3靠近防滚限位座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座301,第一保护套3的腔体内壁设置有消毒酒精棉302,第一保护套3满足对电极本体1端头保护的使用需求,提高保护效果,同时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提高实用性。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柱5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套柱5通过限位件6配合连接设置,套柱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座501,套柱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2,限位块502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202内,套柱5的腔体内固定连接有卡合块503,套柱5上配合设置有弹簧504,通过套柱5的设计,能够便捷的将该保护套牢固的安装在电极本体1上,提高保护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6由卡销601和卡座602组成,卡销601与卡座602配合连接设置,卡销601和卡座602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套柱5的贴合部位处,通过限位件6的设计,能够确保两个套柱5紧密贴合连接,满足使用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包括电极本体(1)、防滚限位座(2)、第一保护套(3)、第二保护套(4)、套柱(5)和限位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1)上套设有第一保护套(3),所述第一保护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滚限位座(2),所述第一保护套(3)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保护套(4),所述防滚限位座(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套柱(5),所述第二保护套(4)与套柱(5)配合设置,所述套柱(5)上配合设置有限位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滚限位座(2)由方型块(201)和限位滑槽(202)组成,所述方型块(20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3)靠近防滚限位座(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座(301),所述第一保护套(3)的腔体内壁设置有消毒酒精棉(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5)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套柱(5)通过限位件(6)配合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座(501),所述套柱(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2),所述限位块(502)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202)内,所述套柱(5)的腔体内固定连接有卡合块(503),所述套柱(5)上配合设置有弹簧(5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由卡销(601)和卡座(602)组成,所述卡销(601)与卡座(602)配合连接设置,所述卡销(601)和卡座(602)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套柱(5)的贴合部位处。
CN202223088113.0U 2022-11-17 2022-11-17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Active CN219166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8113.0U CN219166623U (zh) 2022-11-17 2022-11-17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8113.0U CN219166623U (zh) 2022-11-17 2022-11-17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6623U true CN219166623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8113.0U Active CN219166623U (zh) 2022-11-17 2022-11-17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6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7900A1 (en) Ultrasonic surgical integrated knife
CN219166623U (zh) 多功能电极保护套
CN208048782U (zh) 一种助产钳
CN107007345B (zh) 新型双极射频等离子刀
CN203107272U (zh) 一次性电刀笔上的自毁式限次装置
CN202179591U (zh) 双极单动电凝分离钳
CN206151578U (zh) 外科术中止血电极
CN202184798U (zh) 双极单动电凝抓钳
CN211357447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CN206059988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用轻便式接线钳
CN202497189U (zh) 结扎钳
CN209091615U (zh) 一种回缩式高频针形电刀
CN212466109U (zh) 一种胸腔镜笔式直角分离钳
CN203122552U (zh) 结核内科用防交叉感染手术刀
CN206612839U (zh) 一种妇产科多向操作式助产钳
CN211388523U (zh) 一种医用防螺丝掉落螺丝刀
CN202084774U (zh) 插头安全拔起器
CN216798009U (zh) 一种耳科检查用异物夹取装置
CN108720922A (zh) 一种回缩式高频针形电刀
CN213665678U (zh) 一种便于放置钢板的骨折固定钳
CN213488902U (zh) 一种中医内科听诊器
CN208522155U (zh) 一种可自由夹持的过载保护报警插座
CN215306290U (zh) 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腔镜切割吻合器
CN201211228Y (zh) 一次性腹腔镜手术分离钳
CN201578324U (zh) 直视微创无创大抓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