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843U -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3843U
CN219163843U CN202223446855.6U CN202223446855U CN219163843U CN 219163843 U CN219163843 U CN 219163843U CN 202223446855 U CN202223446855 U CN 202223446855U CN 219163843 U CN219163843 U CN 219163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witch
current power
pin
switching tub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468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骆茂何
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uochuang Energy Internet Innovation Center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uochuang Energy Internet Innovation Center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uochuang Energy Internet Innovation Center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4468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3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3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直流插排包括:输入控制端,包括开关管和控制开关,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控制开关和正极接口串联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负极接口,直流电源连接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输出连接端,包括多个第一插座,第一插座的输入端连接在正极接口和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之间,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开关闭合时开关管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之间导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流插排通过开关管和控制开关控制直流电源是否为负载供电,控制开关通过开闭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开关管导通时直流电源直接为负载供电且控制开关上只会流经属于毫安级别的少量电流,因此在控制开关断开的瞬间不会产生拉弧。

Description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插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直流插排可以将直流电源的电能直接传输给直流用电器,但是因为直流电有区别于交流电,直流插排的开关在断开时更容易出现拉弧现象,拉弧产生的温度可烧毁开关以及降低开关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直流插排的开关断开时容易发生拉弧现象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其中直流插排包括:
输入控制端,包括开关管和控制开关,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所述控制开关和正极接口串联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负极接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
输出连接端,包括多个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之间,所述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之间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控制端还包括第二插座,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出端正极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管脚,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入端正极为所述正极接口,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负极为所述负极接口。
优选的,所述开关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正极接口依次连接,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极接口,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插座。
进一步的,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控制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一限流电阻,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二限流电阻。
进一步的,还包括封装所述输入控制端和所述输出连接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开关管、所述控制开关由封装壳一体封装,所述封装壳上设有按钮,按压所述按钮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开断,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电气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直流插排。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流电源和用电器,所述直流插排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用电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流插排通过开关管和控制开关控制直流电源是否为负载供电,控制开关通过开闭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开关管导通时直流电源直接为负载供电且控制开关上只会流经属于毫安级别的少量电流,因此在控制开关断开的瞬间不会产生拉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插排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插排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插座或第二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2、封装壳;3、按钮;4、第一插座;5、第二插座;6、插孔;7、金属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直流插排可以将直流电源的电能直接传输给直流用电器,但是因为直流电有区别于交流电,直流插排的开关在断开时更容易出现拉弧现象,拉弧产生的温度可烧毁开关以及降低开关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插排的开关断开时容易出现拉弧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插排,包括:
输入控制端,输入控制端包括开关管、控制开关,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控制开关和正极接口依次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负极接口,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用于连接直流电源;
输出连接端,输出连接端包括多个第一插座,第一插座的输入端连接在正极接口和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之间,第一插座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控制开关闭合时开关管的第二管脚和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之间导通,从而直流电源为负载供电。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流插排通过开关管和控制开关控制直流电源是否为负载供电,控制开关通过开闭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开关管导通时直流电源直接为负载供电且控制开关上只会流经属于毫安级别的少量电流,因此在控制开关断开的瞬间不会产生拉弧。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直流插排,如图2所示,包括封装在壳体1内的输入控制端和输出连接端。其中,输入控制端包括:开关管、控制开关和第二插座,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控制开关和第二插座的输出端正极依次串联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二插座的输出端负极,第二插座的输入端正极为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口,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负极为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口。开关管、控制开关由封装壳2封装为一体,封装壳封装后预留连接引脚,封装壳上设有按钮3,按压按钮能控制控制开关开断,封装壳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有开口,第二插座5的输入端便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口处,使用时可直接将直流电源的电源线插入开口中,按钮也设置在开口处,方便用户按压控制。输出连接端包括:多个第一插座4,第一插座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正极接口,第一插座的输入端负极连接开关管的第三管脚,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连接负载。当控制开关闭合时开关管的第二管脚和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之间导通,从而直流电源和负载之间形成通路,直流电源为负载供电。多个第一插座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有开口,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设置在开口处,使用时可直接将负载连接线连接第一插座的输出端。
由此可知,控制开关和开关管配合驱动直流电源和负载之间形成通路时,控制开关处只会流经属于毫安级别的少量电流,因此在控制开关断开的瞬间不会产生拉弧现象。
具体的如图1所示,输入控制端包括:P沟道场效应管Q1、控制开关K1、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第二插座。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第一限流电阻R1、控制开关K1和第二插座的输出端正极依次串联连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第二插座的输出端负极,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一插座的输入端负极,第一插座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正极接口,第二限流电阻R2连接在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第二插座的输入端正极为连接直流电源正极的正极接口,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负极为连接直流电源负极的负极接口。当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且控制开关闭合时,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直流电源,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大于源极电压,从而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从而直流电源为负载供电。与此同时,直流电源、P沟道场效应管Q1、控制开关K1和第一限流电阻R1之间不会形成通路,控制开关K1只会流经少量毫安级别的电流流经,因此控制开关K1断开时不会产生拉弧现象。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相同,均为DC插座,DC插座的上设有插孔6和金属连接片7,插孔和金属连接片均为IO口,即插孔可为输出端也可为输入端,金属连接片可为输入端也可为输出端。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管还可以为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气设备,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用电器以及上文提出的直流插排,直流插排连接直流电源和直流用电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直流插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控制端,包括开关管和控制开关,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所述控制开关和正极接口串联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负极接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
输出连接端,包括多个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管脚之间,所述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之间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控制端还包括第二插座,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管脚、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出端正极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管脚,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入端正极为所述正极接口,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负极为所述负极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正极接口依次连接,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极接口,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插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控制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一限流电阻,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二限流电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插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所述输入控制端和所述输出连接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插座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插座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所述控制开关由封装壳一体封装,所述封装壳上设有按钮,按压所述按钮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开断,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7.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插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源和用电器,所述直流插排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用电器。
CN202223446855.6U 2022-12-22 2022-12-22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21916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6855.6U CN219163843U (zh) 2022-12-22 2022-12-22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6855.6U CN219163843U (zh) 2022-12-22 2022-12-22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3843U true CN21916384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46855.6U Active CN219163843U (zh) 2022-12-22 2022-12-22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3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7108786A (ru) Перемещаемое энергопотреб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1999938U (zh) 一种电极过流保护电路、电解电路及消毒液制造机
CN219163843U (zh) 直流插排及电气设备
CN100363957C (zh) 一种实现家电零功耗待机的方法
CN208174004U (zh) 多用途正负离子发生器
CN201075505Y (zh) 安全电源插座
CN211405868U (zh) 一种输出可调的升压电路及照明灯、风扇
CN207427112U (zh) 直流插电辅助照明灯
CN216162039U (zh) 一种直流插座灭弧电路及装置
CN108565961A (zh) 一种具有防反灌供电自动切换无压损输出电路
CN216084729U (zh) 一种电压转换插座的线性变压器待机电路
CN209787516U (zh) 一种主动式假负载电路
CN212009346U (zh) 一种智能节能开关
CN219960206U (zh) 一种电源应急切换电路
CN212365781U (zh) 一种电子与机械开关互动的开关装置
KR200396196Y1 (ko) 직류 전원공급장치
CN212435584U (zh) 一种限定输入电压的集成电路
CN219321260U (zh) 一种电流换向装置
CN218449891U (zh) 一种ac-dc转换电源电路
CN219590493U (zh) 转换插头的电流检测结构
CN211046754U (zh) 一种恒压启动关断电路
CN21612191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电源模块及燃气灶
CN218124983U (zh) 容性元件的放电电路、电源驱动装置及led灯
CN219760704U (zh) 一种智能交直流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及厨卫设备
CN212515513U (zh) 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