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510U - 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63510U CN219163510U CN202320158435.3U CN202320158435U CN219163510U CN 219163510 U CN219163510 U CN 219163510U CN 202320158435 U CN202320158435 U CN 202320158435U CN 219163510 U CN219163510 U CN 2191635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 branch
- flow channel
- inlet
- run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其包括有:入口,入口用于通入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出口用于供所述冷却介质流出;支路;所述流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路上的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用于降低所述支路的流量,以使沿远离所述入口的方向的每个所述支路的流阻依次降低。通过增加阻流结构,使得流道内从远离入口的方向的各支路上的流量依次降低,即靠近入口的支路的流量小于远离入口支路的流量,从而平衡各支路的冷却能力,减小由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能力下降因素的影响,使流道内各支路的冷却能力更均衡,该流道应用到电池包上时,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温差降低,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冷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过热起火的事故也不断增多,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而言,热管理性能需要不断提高。
对于液冷型电池包,其包括有液冷板,液冷板内部设有流道作为冷却介质的流动通道。电池包工作时内部的温度差异大小是衡量电池包热管理性能的一个因素,流进液冷板的冷却介质随着在通道内的流通距离的增加,冷却介质的温度逐渐升高,导致靠近通道入口和远离通道入口的区域冷却效果存在差异,电池包不同区域存在较大温差,为了做到电池包各处冷却效果尽可能一致,一般通过改变支路的长度、流量通断来调节各支路的流量,使各支路散热达到相同的效果,通过改变支路流道长度的方法来平衡支路流阻需要增加较多的支路长度,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流道,其包括有:
入口,所述入口用于通入冷却介质;
出口,所述出口用于供所述冷却介质流出;
支路;
所述流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路上的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用于降低所述支路的流量,以使沿远离所述入口的方向的每个所述支路的流阻依次降低。
在本方案中,通过增加阻流结构,使得流道内从远离入口的方向的各支路上的流量依次降低,即靠近入口的支路的流量小于远离入口支路的流量,从而平衡各支路的冷却能力,减小由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能力下降因素的影响,使流道内各支路的冷却能力更均衡,该流道应用到电池包上时,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温差降低,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较佳地,所述阻流结构包括阻流部,沿远离所述入口的方向每个所述支路的阻流部数量依次减少,所述阻流部的数量大于2个的支路上的阻流部串联连接。
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阻流部的数量越多,流阻越大,阻流部数量的依次递减来实现每个支路的流阻逐渐降低,便于增减阻流部调整每个支路的流阻。
较佳地,所述阻流部的流阻均相等。
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便于阻流部统一规格,方便生产和组装,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阻流部为特斯拉阀。
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利用特斯拉阀本身结构的阻流特性,不需要通过其他活动部件来控制流体的运动,可靠性高,采用物理结构,不需要控制系统,成本低;可以使用多种材料来制造,减少了部件被腐蚀或磨损而损害功能的可能性,更加耐磨、耐用。
较佳地,与所述入口相距最远的支路不设置所述阻流结构。
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相比于其他支路,冷却介质流至最远的支路时温度达到最低,因此需要有较高的流量,该支路不设置阻流结构使得该支路流量达到最大,同时避免安装阻流结构,降低工作量,降低成本。
较佳地,每个所述支路均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每个所述支路的所述弯折部串连连接且层叠分布。
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层叠分布的弯折部增大了对电池包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更高。
较佳地,每个所述支路的所述弯折部等间隔分布。
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各弯折部与电池包的位置分布更均匀,减少由于每个支路的弯折部的分布导致的换热差异,进一步使得电池包的换热均衡,减小电池包的温差。
较佳地,所述冷却介质为液体。
在本方案中,液体的冷却介质换热效果好,而且便于通过阻流结构调节流量,从而更容易实现减小电池包温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其包括上述的流道。
在本方案中,将流道设置在液冷板上,通过流道的阻流结构,使得流道内从远离入口的方向的各支路上的流量依次降低,从而平衡各支路的冷却能力,减小由于冷却介质因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能力下降因素的影响,使流道内各支路的冷却能力更均衡,该液冷板应用到电池包上时,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进而减小电池包的温差,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的流道或者上述的液冷板。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电池包上设置上述流道或者液冷板,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进而减小电池包的温差,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增加阻流结构,使得流道内从远离入口的方向的各支路上的流量依次降低,即靠近入口的支路的流量小于远离入口支路的流量,从而平衡各支路的冷却能力,减小由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能力下降因素的影响,使流道内各支路的冷却能力更均衡,从而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温差降低,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做阻流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流道1
入口11
出口12
干路13
支路14
弯折部141
阻流结构15
阻流部151
液冷板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板2,液冷板2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其中,液冷板2上开设有流道1,流道1内通入冷却介质以对电池包进行换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流道1包括有:入口11,入口11用于通入冷却介质;出口12,出口12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出;支路14;设置在支路14上的阻流结构15,其中,阻流结构15用于降低支路14的流量,以使沿远离入口11的方向的每个支路14的流阻依次降低。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1个干路13与三个支路14连接,冷却介质从入口11进入干路13,经三个支路14流出至出口12,通过在支路上增加阻流结构15,使得流道1内从远离入口11的方向的各支路14上的流量依次降低,即靠近入口11的支路14的流量小于远离入口11支路14的流量,从而平衡各支路14的冷却能力,减小由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能力下降因素的影响,使流道1内各支路14的冷却能力更均衡,该流道1应用到电池包上时,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温差降低,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阻流结构15包括阻流部151,沿远离入口11的方向每个支路14的阻流部151数量依次减少,阻流部151的数量大于2个的支路14上的阻流部151串联连接。阻流部151的数量越多,流阻越大,阻流部151数量的依次递减来实现每个支路14的流阻逐渐降低,便于增减阻流部151调整每个支路14的流阻。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阻流部151管道的粗细等得到不同流阻大小的阻流部15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阻流部151的流阻均相等。阻流部151统一规格,方便生产和组装,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不同阻流部151之间的流阻大小也可以不相等,即流阻大小不同的阻流部151通过其分布使得沿远离入口11的方向的每个支路14的流阻依次降低。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阻流部151为特斯拉阀。利用特斯拉阀本身结构的阻流特性,不需要通过其他活动部件来控制流体的运动,可以使用多种材料来制造,减少了部件被腐蚀或磨损而损害功能的可能性,更加耐磨、耐用。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能够降低流量的阀门。
如图1所示,与入口11相距最远的支路14不设置阻流结构15。相比于其他支路14,冷却介质流至最远的支路14时温度达到最低,因此需要有较高的流量,该支路14不设置阻流结构15使得该支路14流量达到最大,同时避免安装阻流结构15,降低工作量,降低成本。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该支路也可以设置最小流阻的阻流结构15。
如图1所示,每个支路14均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141,每个支路14的弯折部141串连连接且层叠分布。层叠分布的弯折部141增大了对电池包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更高。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弯折部141。
如图1所示,每个支路14的弯折部141等间隔分布。各弯折部141与电池包的位置分布更均匀,减少由于每个支路14的弯折部141的分布导致的换热差异,进一步使得电池包的换热均衡,减小电池包的温差。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由于弯折部141的分布对电池包的换热影响较小,因此弯折部141的间隔也可以不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为液体,具体为水,液体的冷却介质换热效果好,而且便于通过阻流结构15调节流量,从而更容易实现减小电池包温差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冷却介质也可以是气体。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流道1开设在液冷板2上,将流道1设置在液冷板2上,通过流道1的阻流结构15,使得流道1内从远离入口11的方向的各支路14上的流量依次降低,从而平衡各支路14的冷却能力,减小由于冷却介质因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能力下降因素的影响,使流道1内各支路14的冷却能力更均衡,该液冷板2应用到电池包上时,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进而减小电池包的温差,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流道1也可以不开设在液冷板2上,即流道1也可以开设在电池包的盖体或者侧壁上。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的液冷板2。通过在电池包上设置上述液冷板2,使电池包内各区域的散热效果更均匀,进而减小电池包的温差,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流道1也可以直接开设在电池包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道,其包括有:
入口,所述入口用于通入冷却介质;
出口,所述出口用于供所述冷却介质流出;
支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路上的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用于降低所述支路的流量,以使沿远离所述入口的方向的每个所述支路的流阻依次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包括阻流部,沿远离所述入口的方向每个所述支路的阻流部数量依次减少,所述阻流部的数量大于2个的支路上的阻流部串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的流阻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为特斯拉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入口相距最远的支路不设置所述阻流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路均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每个所述支路的所述弯折部串连连接且层叠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路的所述弯折部等间隔分布。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液体。
9.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流道。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流道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8435.3U CN219163510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8435.3U CN219163510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63510U true CN219163510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1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58435.3U Active CN219163510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63510U (zh) |
-
2023
- 2023-02-07 CN CN202320158435.3U patent/CN2191635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4204C (zh) | 水冷式恒温液循环装置及该装置中的循环液温度控制方法 | |
CN207233917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调节用液体换热板 | |
CN111629572A (zh) | 一种电子设备液冷冷板的流量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09435658B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 |
CN111509333A (zh) | 一种电池包的分区热管理控制方法 | |
CN219163510U (zh) | 流道、液冷板和电池包 | |
CN208577718U (zh) | 一种均匀传热的水冷板及pcr控温装置 | |
CN204902190U (zh) | 散热器、控制器及空调器 | |
CN110425903A (zh) |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及其智能调温方法 | |
CN109548371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结构 | |
CN110579120B (zh) | 管壳式换热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8385294U (zh)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热管理装置 | |
CN204612576U (zh) | 冷却系统 | |
WO2022070795A1 (ja) | バッテリ加熱機能を有する車載空調システム | |
CN211041902U (zh) | 流体流量超大范围波动下的热管换热器结构 | |
CN112117512B (zh) | 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2304132U (zh) | 可变流单流程壳管式水冷冷凝器 | |
CN109496115B (zh) | 一种局部自调节的微通道换热器 | |
CN212865066U (zh) | 晶体生长炉的底部冷却部件及晶体生长炉 | |
CN211860888U (zh) | 医疗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梯度功率放大器的温度调节装置 | |
CN108571911B (zh) | 带有自适应结构的并联通道 | |
CN210143203U (zh) | 一种局部自调节的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3486881B (zh) |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双螺旋折流板式浮头换热器 | |
CN201740421U (zh) | 一种车用多排组合式散热器 | |
CN214666281U (zh) | 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恒流恒温水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