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建筑桩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和稳定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建筑桩基,所述抗震建筑桩基包括安装底座、桩承台、支撑杆、阻尼器、缓冲弹簧和加固组件;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桩承台上,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通孔内上下滑动;所述阻尼器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桩承台;所述缓冲弹簧套接于所述阻尼器上,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桩承台;所述加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抗震建筑桩基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柱包括有限位柱柱体、定位块和抵触板;所述限位柱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限位柱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抵触板一侧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抵触板位于所述限位柱柱体侧壁内部,所述加强柱对准所述限位孔;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柱柱体底端内部;所述固定杆底端穿过所述安装底座伸入到所述限位柱柱体中,所述定位块嵌入到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顶端为球形的柱体。
优选的,所述抗震建筑桩基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套接于所述支撑杆底端,所述连接筒内与所述支撑杆底端相接处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支撑杆底端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连接筒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或所述限位柱的底部连接有锥形柱,所述锥形柱上设置有倒刺。
优选的,所述锥形柱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硅胶胶垫。
优选的,所述抵触板的侧边设置有倒角,方便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抵触板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上套接有防滑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建筑桩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缓冲弹簧对震动进行缓冲,利用套接在缓冲弹簧内的阻尼器对缓冲弹簧产生的较大震动进行静止,组合使用缓冲弹簧与阻尼器进而提高震动缓冲的效果。设置于连接筒内的缓冲垫使得支撑杆在所述连接筒内具有的微小的上下位置移动,以使连接筒下方的锥形柱不发生震动产生位移,从而提高进一步地减震缓冲。
2、本实用新型中,在将支撑杆和限位柱导入地面后,将固定杆插接至限位柱内,此时固定杆抵触两个抵触板,将抵触板一侧的加强柱撑出暴露于限位柱柱体外,加强柱可增大装置整体的受力面积,提升桩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有涉及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建筑桩基,抗震建筑桩基包括安装底座1、桩承台3、支撑杆2、两个阻尼器4、两个缓冲弹簧5和加固组件;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在桩承台3上,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支撑杆2穿过通孔在通孔内上下滑动;阻尼器4一端连接安装底座1、另一端连接桩承台3;缓冲弹簧5套接于阻尼器4上,缓冲弹簧5一端连接安装底座1、另一端连接桩承台3;加固组件设置于安装底座1上。其中缓冲弹簧5可对桩承台3上的震动进行缓冲,但弹簧的反弹幅度较大时缓冲效果有限,此时缓冲弹簧5内的阻尼器4用以在缓冲弹簧5产生较大震动时进行静止,进而提高震动缓冲的效果。
加固组件为两个限位柱8,限位柱8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1的底部,与支撑杆2一起插入地下。两个限位柱8与支撑杆2多点配合,增加了抗震建筑桩基的插入点,以使抗震建筑桩基定位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安装底座1的面积大小适量增加限位柱8的数量,如在安装底座1上绕支撑杆2中心对成设置三个限位柱8,增加限位柱8即增加抗震建筑桩基的插入点,提高抗震建筑桩基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抗震建筑桩基还可以包括连接筒6,连接筒6套接于支撑杆2底端,连接筒6内与支撑杆底端相接处设置有硅胶胶垫制成的缓冲垫7;支撑杆2底端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位于连接筒6内。所述限位块13防止未使用时建筑桩基上连接筒6从支撑杆2上掉落。缓冲垫7使得支撑杆2的底端不与连接筒6的底端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震动对这支撑杆2的磨损,同时发生震动引起支撑杆2在连接筒6内进行微小的上下位移时,缓冲垫7能够提供缓冲作用以使连接筒6下方的锥形柱14不发生震动从而产生位移,进一步地提高抗震建筑桩基的减震缓冲作用。硅胶胶垫具有耐磨、耐腐蚀和抗震好的特点,选用硅胶胶垫作为缓冲垫7,延长了缓冲垫7的使用寿命且提升了抗震的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筒6和限位柱8的底部连接有不锈钢的锥形柱14,且锥形柱14上设置有倒刺15。锥形柱14便于支撑杆2和限位柱的插入,倒刺15能够有效增大抗震建筑桩基向上拔出的阻力,从而增加装置的稳定性。不锈钢耐腐蚀的特点,也延长了锥形柱1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抵触板11的侧边设置有倒角,抵触板11倒角设置方便固定杆9顺利进入到限位柱柱体16内,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杆9与抵触板11相抵触。
进一步地,定位块10上套接有防滑套(图中未示出),当定位块10嵌入到凹槽后,固定杆9和定位块10不容易脱离,提高了定位块10对固定杆9的位置固定效果。
实施例二
参考图2-图4,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抗震建筑桩基,所述抗震建筑桩基包括安装底座1、桩承台3、支撑杆2、两个阻尼器4、两个缓冲弹簧5和两个限位柱8;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在桩承台3上,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通孔,支撑杆2穿过所述通孔可以在所述通孔内上下滑动;阻尼器4一端连接在安装底座1上、另一端连接在桩承台3上;缓冲弹簧5套接于阻尼器4上,缓冲弹簧5一端连接在安装底座1上、另一端连接在桩承台3上;每个限位柱8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1的底部。在实施例一所述抗震建筑桩基的基础上,抗震建筑桩基还包括固定杆9,固定杆9底端设置有凹槽;每个限位柱8包括有柱体16、定位块10和抵触板11;柱体16为中空结构,柱体16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抵触板11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柱,抵触板11位于柱体16侧壁内部,一个加强柱对准一个限位孔;定位块设置于柱体16底端内部;固定杆9底端穿过安装底座1伸入到限位柱柱体16中,定位块10嵌入到凹槽内。当定位块10嵌入到凹槽内时,固定杆9推动抵触板11向限位柱柱体16径向向外移动,所述加强柱通过所述限位孔凸出到限位柱柱体16侧壁外。本实施例中,在将支撑杆2和限位柱8导入地面后,再将固定杆9插接至限位柱8内,当定位块10嵌入到固定杆9的凹槽内时,固定杆9能将加强柱12凸出到限位柱柱体16外,加强柱12能够增大装置整体的受力面积,提升桩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定位块10为顶部为球状的柱体,其顶部为球状便于定位块准确地嵌入固定杆9的凹槽内,从而使得固定杆9插入到设定的位置。固定杆9插入到设定的位置能够保证限位柱柱体16侧壁内设置的抵抗板11都能够沿径向被推动。
一般在抗震建筑桩基未使用前,在所述限位柱柱体16上会裹上一层薄膜,以防止限位柱插入地下时有固体颗粒沿着限位孔落入限位柱柱体16内,阻碍抵抗板11的移动。
进一步地,抗震建筑桩基还可以包括连接筒6,连接筒6套接于支撑杆2底端,连接筒6内与支撑杆底端相接处设置有硅胶胶垫制成的缓冲垫7;支撑杆2底端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位于连接筒6内。所述限位块13防止未使用的建筑桩基上连接筒6从支撑杆2上掉落。缓冲垫7使得支撑杆2的底端不与连接筒6的底端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震动对这撑杆的磨损,同时当支撑杆2在连接筒6内进行微小的上下位移时,缓冲垫7能够提供缓冲作用以使连接筒6下方的锥形柱14不发生震动从而产生位移,进一步地提高抗震建筑桩基的减震缓冲作用。硅胶胶垫具有耐磨、耐腐蚀和抗震好的特点,选用硅胶胶垫作为缓冲垫7,延长缓冲垫7的使用寿命且提升抗震的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筒6和限位柱8的底部连接有不锈钢的锥形柱14,且锥形柱14上设置有倒刺15。锥形柱14便于支撑杆2和限位柱的插入,倒刺15能够有效增大抗震建筑桩基向上拔出的阻力,从而增加装置的稳定性。不锈钢耐腐蚀的特点,也有利于延长锥形柱1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抵触板11的侧边设置有倒角,抵触板11倒角设置方便固定杆9顺利进入到限位柱柱体16内,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杆9与抵触板11相抵触。
进一步地,定位块10上套接有防滑套,当定位块10嵌入到凹槽后,固定杆9和定位块10不容易脱离,提高了定位块10对固定杆9的位置固定效果。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桩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震动时,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的缓冲弹簧5可对震动进行缓冲,而阻尼器4则使缓冲弹簧5产生的较大震动静止,缓冲弹簧5和阻尼器4协同配合进而提高缓冲的效果,而连接筒6以及缓冲垫7则进一步提高减震缓冲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