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8250U - 一种医用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8250U
CN219148250U CN202223497520.7U CN202223497520U CN219148250U CN 219148250 U CN219148250 U CN 219148250U CN 202223497520 U CN202223497520 U CN 202223497520U CN 219148250 U CN219148250 U CN 219148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r
movable
movable supporting
long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75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赟
李妍
陈庚愿
尹睿
李武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34975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8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8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8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担架,属于医用装备领域,一种医用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担架本体包括两个长杆,长杆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长杆外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支撑组件,它可以实现通过在担架内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活动支撑组件,且活动支撑组件之间存有间隙,使活动支撑组件有活动的范围,活动支撑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第二担架布,通过第二担架布将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移动活动支撑组件,使患者身体内尖锐物体刺穿的位置位于多个活动支撑组件的空隙上端,便于患者平躺在担架上,且担架不会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部位,避免刺穿物对患者的心脏或血管造成挤压,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有效提高医用担架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装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运送受伤人员的重要工具,现有担架的床面可按实际操作要求调节成前倾或后倾状态,床靠背采用可锁定式气动弹簧支撑,可在0-60度范围内无级调节,配置前后固定架,将担架车安装在救护车上适当位置可锁定担架;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019601B,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医用担架,此专利采用滑槽和滑块的方式使底板和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通过调节装置内的调节杆控制卡块和卡槽之间的连接,进而对底板和连接杆之间的滑动连接进行限位,解决了因担架的宽度无法调整,在运送受伤人员的过程中,由于担架宽度与受伤人员体形不匹配,而引发受伤人员病情加重的问题。
上述,医用担架在使用时,无法适用于不同病人使用,当出现工地上或车祸时被钢筋等尖锐物件刺穿身体的病患,由于患者的身体内穿透有物件,患者只能侧躺在该担架上,则患者身体内部的物件对患者的内脏或血管造成压迫,导致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在患者的原有伤口上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导致担架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担架,它可以实现通过在担架内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活动支撑组件,且活动支撑组件之间存有间隙,使活动支撑组件有活动的范围,活动支撑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第二担架布,通过第二担架布将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移动活动支撑组件,使患者身体内尖锐物体刺穿的位置位于多个活动支撑组件的空隙上端,便于患者平躺在担架上,且担架不会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部位,避免刺穿物对患者的心脏或血管造成挤压,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有效提高医用担架的实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两个长杆,所述长杆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长杆外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支撑组件,所述活动支撑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第二担架布,所述活动套筒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长杆外侧,所述第二担架布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活动套筒内侧,多个所述活动套筒外侧均安装有限位组件,可以实现通过在担架内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活动支撑组件,且活动支撑组件之间存有间隙,使活动支撑组件有活动的范围,活动支撑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第二担架布,通过第二担架布将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移动活动支撑组件,使患者身体内尖锐物体刺穿的位置位于多个活动支撑组件的空隙上端,便于患者平躺在担架上,且担架不会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部位,避免刺穿物对患者的心脏或血管造成挤压,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有效提高医用担架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长杆外侧前后端均设置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形状为圆筒状,使用时,两个医护人员需要将双手握住前后端的防滑套,将担架本体向上抬起。
进一步的,所述长杆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担架布,所述第一担架布均设置于靠两个横杆内侧位置,使用时,患者放置在担架本体上端,其头部和脚部均放置在第一担架布上端,便于患者头部和脚部的限位。
进一步的,左侧所述长杆左侧端和右侧长杆右侧端均设置有限位条,多个左侧所述活动套筒内左侧和多个右侧活动套筒内右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限位条的形状相匹配,使用时,活动套筒在移动时,带动其内侧凹槽在限位条外侧滑动,可避免活动套筒的使用时任意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弧形长板,所述弧形长板均安装于活动套筒外侧位置,所述弧形长板内部前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左侧所述长杆左侧端和右侧长杆右侧端的前后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螺杆内侧均插设在轴承内部,所述螺杆通过轴承与长杆活动连接,所述螺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使用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指捏住固定块,控制固定块和螺杆转动,通过螺杆转动带动弧形长板向内侧移动,通过弧形长板将多个活动套筒固定位置。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在担架内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活动支撑组件,且活动支撑组件之间存有间隙,使活动支撑组件有活动的范围,活动支撑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第二担架布,通过第二担架布将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移动活动支撑组件,使患者身体内尖锐物体刺穿的位置位于多个活动支撑组件的空隙上端,便于患者平躺在担架上,且担架不会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部位,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有效提高医用担架的实用性。
(2)长杆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担架布,第一担架布均设置于靠两个横杆内侧位置,患者放置在担架本体上端,其头部和脚部均放置在第一担架布上端,便于患者头部和脚部的限位。
(3)左侧长杆左侧端和右侧长杆右侧端均设置有限位条,多个左侧活动套筒内左侧和多个右侧活动套筒内右侧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限位条的形状相匹配,活动套筒在移动时,带动其内侧凹槽在限位条外侧滑动,可避免活动套筒的使用时任意转动,提高活动套筒的稳定性。
(4)两个限位组件均包括弧形长板,弧形长板均安装于活动套筒外侧位置,弧形长板内部前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左侧长杆左侧端和右侧长杆右侧端的前后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螺杆内侧均插设在轴承内部,螺杆通过轴承与长杆活动连接,螺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医护人员可用手指捏住固定块,控制固定块和螺杆转动,通过螺杆转动带动弧形长板向内侧移动,通过弧形长板将多个活动套筒固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担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担架本体;11、长杆;12、横杆;13、防滑套;2、第一担架布;3、活动支撑组件;31、活动套筒;32、第二担架布;4、限位条;5、凹槽;6、限位组件;61、弧形长板;62、螺杆;63、轴承;6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医用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担架本体1包括两个长杆11,长杆11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2,长杆11外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支撑组件3,活动支撑组件3包括活动套筒31和第二担架布32,活动套筒31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长杆11外侧,第二担架布3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活动套筒31内侧,多个活动套筒31外侧均安装有限位组件6,当出现工地上或车祸时被钢筋等尖锐物件刺穿身体的病患,若物件距离心脏位置较近,医护人员可通过患者的伤口位置手动移动多个活动支撑组件3,避免活动支撑组件3内的第二担架布32接触到患者的伤口,同时,通过限位组件6将多个活动支撑组件3限位,避免担架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活动支撑组件3滑动,提高担架本体1和活动支撑组件3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2,两个长杆11外侧前后端均设置有防滑套13,防滑套13的形状为圆筒状,使用时,两个医护人员需要将双手握住前后端的防滑套13,将担架本体1向上抬起,通过防滑套13的设置,可有效防滑,避免担架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滑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请参阅图1-2,长杆11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担架布2,第一担架布2均设置于靠两个横杆12内侧位置,使用时,患者放置在担架本体1上端,其头部和脚部均放置在第一担架布2上端,便于患者头部和脚部的限位。
请参阅图1和图4,左侧长杆11左侧端和右侧长杆11右侧端均设置有限位条4,多个左侧活动套筒31内左侧和多个右侧活动套筒31内右侧均设置有凹槽5,凹槽5的形状与限位条4的形状相匹配,使用时,活动套筒31在移动时,带动其内侧凹槽5在限位条4外侧滑动,可避免活动套筒31的使用时任意转动,提高活动套筒31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两个限位组件6均包括弧形长板61,弧形长板61均安装于活动套筒31外侧位置,弧形长板61内部前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62,左侧长杆11左侧端和右侧长杆11右侧端的前后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轴承63,螺杆62内侧均插设在轴承63内部,螺杆62通过轴承63与长杆11活动连接,螺杆6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4,使用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指捏住固定块64,控制固定块64和螺杆62转动,通过螺杆62转动带动弧形长板61向内侧移动,通过弧形长板61将多个活动套筒31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担架本体1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患者的伤口位置手动移动多个活动支撑组件3,避免活动支撑组件3内的第二担架布32接触到患者的伤口,然后医护人员用手指捏住固定块64,控制固定块64和螺杆62转动,通过螺杆62转动带动弧形长板61向内侧移动,通过弧形长板61将多个活动套筒31固定位置,将活动套筒31固定后,可将患者抬起放置在担架本体1上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医用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1)包括两个长杆(11),所述长杆(11)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2),所述长杆(11)外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支撑组件(3),所述活动支撑组件(3)包括活动套筒(31)和第二担架布(32),所述活动套筒(31)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长杆(11)外侧,所述第二担架布(3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活动套筒(31)内侧,多个所述活动套筒(31)外侧均安装有限位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杆(11)外侧前后端均设置有防滑套(13),所述防滑套(13)的形状为圆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11)内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担架布(2),所述第一担架布(2)均设置于靠两个横杆(12)内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长杆(11)左侧端和右侧长杆(11)右侧端均设置有限位条(4),多个左侧所述活动套筒(31)内左侧和多个右侧活动套筒(31)内右侧均设置有凹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5)的形状均与限位条(4)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组件(6)均包括弧形长板(61),所述弧形长板(61)均安装于活动套筒(31)外侧位置,所述弧形长板(61)内部前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62),左侧所述长杆(11)左侧端和右侧长杆(11)右侧端的前后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轴承(63),所述螺杆(62)内侧均插设在轴承(63)内部,所述螺杆(62)通过轴承(63)与长杆(11)活动连接,所述螺杆(6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4)。
CN202223497520.7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医用担架 Active CN219148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7520.7U CN21914825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医用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7520.7U CN21914825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医用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8250U true CN219148250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7520.7U Active CN21914825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医用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8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8106B (zh) 心内科患者急救转运担架床
CN110314060B (zh) 一种外科手术固定装置
CN219148250U (zh) 一种医用担架
CN211131895U (zh) 一种肢体术后换药护理装置
CN212439255U (zh) 一种小儿外科手术床
CN111631876A (zh) 一种脑病科临床用具有急救功能的病床及其操作方法
CN110151430A (zh) 一种升降护理床
CN215132048U (zh) 一种插销升降式辅助翻身装置
CN214018210U (zh) 一种用于辅助康复的医疗床自动翻身机构
CN213526254U (zh) 一种智能气压式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11485361U (zh) 一种小儿重症检查护理辅助装置
CN212369240U (zh) 下肢手术消毒辅助悬吊架
CN212730315U (zh) 一种用于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抢救装置
CN219071001U (zh) 一种平战两用多功能担架
CN215915535U (zh) 一种临床产科用消毒辅助架
CN112206147A (zh) 一种多功能专用于急诊科抢救装置
CN215584653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转运车
CN214967835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急救辅助装置
CN216060715U (zh) 一种骨科取钉器
CN211326603U (zh)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CN216439536U (zh) 一种急诊内科临床功能结合型治疗装置
CN220025454U (zh) 一种骨科护理腿部支架
CN214180812U (zh) 一种妇产科用推车
CN219354437U (zh) 一种产前护理椅
CN216495435U (zh)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切口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