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0388U -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0388U
CN219140388U CN202222290407.5U CN202222290407U CN219140388U CN 219140388 U CN219140388 U CN 219140388U CN 202222290407 U CN202222290407 U CN 202222290407U CN 219140388 U CN219140388 U CN 21914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elescopic rod
bottom plate
identification device
main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04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元
吴明堂
何桂凤
房云峰
高品红
崔振华
陈建强
姚义振
骆登
陈邦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ast China Geotechnical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04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0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0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包括主伸缩杆,主伸缩杆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连杆,伸缩连杆固定连接有卡箍,主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一侧设有安装板,底板的下方设有监测管道,安装板和监测管道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传感器,安装板能够转动,从而调节安装板上的应变传感器的高度,主伸缩杆能够根据环境调节所需高度,卡箍能够与不同高度的树干固定连接从而固定装置,应变传感器能够检测地层变形以及滑坡坡面变形并上传检测数据,通过设置卡箍,能够利用森林树木固定,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于长期使用;通过设置埋入地层下的监测管道和能够调节角度的安装板,能够适应深沟、地层出露少、地形复杂的森林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的发生有一个缓变的过程,每一起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有地质条件的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会有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外接因素影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具有难以察觉的特点,即是这类情况,容易造成重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分析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进行早期识别的区域具有山沟深、森林密集度大和地层出露少等特点,因此,采用现有的监测装置难以进行较为准确的早期识别监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能够解决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监测区域山沟深、森林密集度大和地层出露少,导致监测装置难以在恶劣环境提供较为准确早期识别监测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包括主伸缩杆,所述主伸缩杆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固定连接有卡箍,所述主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监测管道,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监测管道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传感器,所述安装板能够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应变传感器的高度,所述主伸缩杆能够根据环境调节所需高度,所述卡箍能够与不同高度的树干固定连接从而固定装置,所述应变传感器能够检测地层变形以及滑坡坡面变形并上传检测数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卡箍的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卡箍通过所述螺栓调节卡紧直径。
所述底板上侧设有监测箱,底板上表面远离所述监测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转动连接有转动伸缩杆,所述转动伸缩杆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应变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监测箱连接。
所述底板下表面在所述主伸缩杆的正下方设有入地插杆,所述监测管道通过走线管与所述入地插杆固定连接,所述入地插杆和所述主伸缩杆设有连通的中心孔。
所述主伸缩杆由伸缩段和非伸缩段插接组成,不同高度的所述伸缩连杆分别与所述主伸缩杆的伸缩段和非伸缩段固定连接,所述主伸缩杆上方设有蓄电池和若干太阳能光伏板。
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环绕分布于所述蓄电池外侧。
所述监测管道和所述伸缩连杆相互垂直。
所述监测管道水平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通过设置卡箍,能够利用森林树木固定,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于长期使用;通过设置埋入地层下的监测管道和能够调节角度的安装板,能够适应深沟、地层出露少、地形复杂的森林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管道和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包括主伸缩杆2,所述主伸缩杆2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连杆7,所述伸缩连杆7固定连接有卡箍8,所述主伸缩杆2固定连接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安装板4,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有监测管道3,所述安装板4和所述监测管道3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传感器12,所述安装板4能够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安装板4上的所述应变传感器12的高度,所述主伸缩杆2能够根据环境调节所需高度,所述卡箍8能够与不同高度的树干固定连接从而固定装置,所述应变传感器12能够检测地层变形以及滑坡坡面变形并上传检测数据。
所述卡箍8的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栓9,从而能够与粗细不同的树干固定。
所述底板1上侧设有监测箱10,底板1上表面远离所述监测箱10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转动连接有转动伸缩杆11,所述转动伸缩杆11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应变传感器12通过线路与所述监测箱10连接,所述转动伸缩杆11通过摩擦力伸缩调节长度,或通过其他外部手段固定所述转动伸缩杆11的长度,所述转动伸缩杆11能够伸缩带动所述安装板4上下翻转,通过转动调节所述转动伸缩杆11的角度从而调节所述安装板4与待测滑坡之间的角度,直至所述安装板4平行于待测滑坡。
所述底板1下表面在所述主伸缩杆2的正下方设有入地插杆13,所述入地插杆13由伸缩段与非伸缩段插接组成,所述入地插杆13的伸缩段固定连接有走线管14,所述监测管道3通过所述走线管14与所述入地插杆13的伸缩段固定连接,所述入地插杆13和所述主伸缩杆2设有连通的中心孔,所述入地插杆13能够根据监测地层上方植被的厚度调节伸缩段的长度,从而使所述监测管道3能够埋入地层内部,此时所述安装板4应紧贴待测滑坡。
所述主伸缩杆2由伸缩段和非伸缩段插接组成,不同高度的所述伸缩连杆7分别与所述主伸缩杆2的伸缩段和非伸缩段固定连接,所述主伸缩杆2上方设有蓄电池5和若干太阳能光伏板6,所述主伸缩杆2的伸缩段能够向上伸出,直至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能够接收充足的光照,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能够为所述蓄电池5供电,所述蓄电池5能够为所述监测箱10供电,所述监测箱10能够收集所述应变传感器12测得的地层变形以及滑坡坡面变形数据,监测预警人员通过定期检查或者无线远程传输的方式,得到监测数据,达到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早期识别的目的。
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环绕分布于所述蓄电池5外侧,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能够保证在密林中监测的电力续航。
所述监测管道3和所述伸缩连杆7相互垂直。
所述监测管道3水平布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机构、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内侧”、“水平”、“端部”、“长度”、“外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用语“第一”、“第二”也仅为说明时的简洁而采用,并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实践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时,通过对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和影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化。此外,在权利要求、说明书中,“包括”、“含有”等词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非复数名词不排除其复数形式。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8)

1.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伸缩杆(2),所述主伸缩杆(2)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连杆(7),所述伸缩连杆(7)固定连接有卡箍(8),所述主伸缩杆(2)固定连接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安装板(4),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有监测管道(3),所述安装板(4)和所述监测管道(3)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传感器(12),所述安装板(4)能够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安装板(4)上的所述应变传感器(12)的高度,所述主伸缩杆(2)能够根据环境调节所需高度,所述卡箍(8)能够与不同高度的树干固定连接从而固定装置,所述应变传感器(12)能够检测地层变形以及滑坡坡面变形并上传检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8)的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栓(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设有监测箱(10),底板(1)上表面远离所述监测箱(10)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转动连接有转动伸缩杆(11),所述转动伸缩杆(11)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应变传感器(12)通过线路与所述监测箱(10)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在所述主伸缩杆(2)的正下方设有入地插杆(13),所述监测管道(3)通过走线管(14)与所述入地插杆(13)固定连接,所述入地插杆(13)和所述主伸缩杆(2)设有连通的中心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伸缩杆(2)由伸缩段和非伸缩段插接组成,不同高度的所述伸缩连杆(7)分别与所述主伸缩杆(2)的伸缩段和非伸缩段固定连接,所述主伸缩杆(2)上方设有蓄电池(5)和若干太阳能光伏板(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环绕分布于所述蓄电池(5)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道(3)和所述伸缩连杆(7)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道(3)水平布置。
CN202222290407.5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Active CN21914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0407.5U CN219140388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0407.5U CN219140388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0388U true CN219140388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7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0407.5U Active CN219140388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0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6803U (zh) 一种农业洪涝监测及预警装置
CN109141319B (zh) 一种滑坡表面位移整套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2254864A (zh) 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及布放方法
CN104655101A (zh) 高精度导线式全断面边坡稳定监测预警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209446800U (zh) 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
CN111402549B (zh) 一种基于监测多指标的滑坡预警装置
CN211317248U (zh) 滑坡位移监测装置
CN205209475U (zh) 串联式序列节段变形监测传感装置
CN215679597U (zh) 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装置
CN219140388U (zh)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装置
CN211603567U (zh) 一种地质灾害快速检测仪
CN210513159U (zh) 一种遥感测绘标识杆
CN218547651U (zh) 一种小型泥质边坡变形滑坡精密监测预警装置
CN214475446U (zh) 一种山区地质移动监测系统
CN115540939A (zh) 一种光伏电站柔性支架的智能监测系统
CN211015843U (zh) 一种错落地质灾害预警及防护系统
CN209069940U (zh) 一种针管结合式土壤水分监测仪
CN205619964U (zh) 一种农用物联网传感器支撑防护装置
CN111323083A (zh) 一种矿区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4059518B (zh) 一体化多参数工程监测装置和矩阵式监测系统
CN212432109U (zh) 一种大型岩质边坡变形精密监测预警装置
CN113685738A (zh) 一种传感式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桩
CN210141856U (zh) 基于北斗数据通信的远程边坡安全监测数据采集装置
CN113605523A (zh) 一种实现复合信号传感布设的建筑体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220730915U (zh) 一种哈密瓜低温冻害监测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97, gudun Road, Sandun Tow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3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East China Geotechnical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Gudun Road 997, Sandun Tow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