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6781U -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36781U CN219136781U CN202223160688.9U CN202223160688U CN219136781U CN 219136781 U CN219136781 U CN 219136781U CN 202223160688 U CN202223160688 U CN 202223160688U CN 219136781 U CN219136781 U CN 2191367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box
- wall
- counting
- cover plate
- top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盒和盖板,所述底盒的内腔开设于其顶壁,所述底盒顶壁的外圆开设有压槽,所述盖板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密封条吻合压入压槽内,所述盖板的外圆固定粘接有延伸罩,且所述延伸罩的内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底盒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延伸罩底壁的四边均固定粘接有插块,所述底盒的侧壁固定粘接有收纳块;收纳块呈口字形,所述收纳块顶壁的四边均形成有插槽,且四个所述插槽分别与四个插块吻合插接。该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几乎可以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彻底隔离,从而降低了微生物被污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等),使某些(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用的培养基大多只设置一层密封设施(例如密封条),但密封条可能会出现破裂或衔接不紧密,导致培养基的基体被封闭后,外界环境的空气或湿气仍然可能进入基体,使微生物受污染,从而对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通过设置的密封条吻合插入压槽内,使得外界的物质很难进入底盒内,再配合延伸罩内壁的口字形缓冲垫,几乎可以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彻底隔离,从而降低了微生物被污染的风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盒和盖板,所述底盒的内腔开设于其顶壁,所述底盒顶壁的外圆开设有压槽,所述盖板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密封条吻合压入压槽内;
所述盖板的外圆固定粘接有延伸罩,且所述延伸罩的内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底盒的侧壁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延伸罩底壁的四边均固定粘接有插块,所述底盒的侧壁固定粘接有收纳块;收纳块呈口字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收纳块顶壁的四边均形成有插槽,且四个所述插槽分别与四个插块吻合插接;从而保证了盖板与底盒组装后可以稳定地衔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底盒内腔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底板,且所述底板顶壁的外圆固定连接有呈口字形的侧板;侧板用于将底板与底盒分隔开。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底板上一体式连接有分隔框架,且所述分隔框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培养菌落的培养槽;从而通过分隔框架将不同的菌落分离,避免了不同菌落之间的相互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通过设置的密封条吻合插入压槽内,使得外界的物质很难进入底盒内,再配合延伸罩内壁的口字形缓冲垫,几乎可以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彻底隔离,从而降低了微生物被污染的风险;
该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通过设置的分隔框架将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分离,使得人员的肉眼透过盖板即可直接查看底盒内腔中菌落的数量,实现了不打开底盒也能随时知道菌数,且可以随时观看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离后的俯视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离后的仰视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底盒;2、盖板;3、压槽;4、密封条;5、延伸罩;6、缓冲垫;7、插块;8、收纳块;9、插槽;10、底板;11、侧板;12、分隔框架;13、培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4,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盒1和盖板2,底盒1的内腔开设于其顶壁,在底盒1顶壁的外圆开设有压槽3,在盖板2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密封条4,其中密封条4吻合压入压槽3内,从而使底盒1的顶壁与盖板2贴合,对底盒1内腔形成良好的封闭效果;
在盖板2的外圆固定粘接有延伸罩5,且延伸罩5的内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缓冲垫6,且缓冲垫6与底盒1的侧壁紧密贴合,从而进一步起到密封的效果,密封条4和缓冲垫6的材质均可选橡胶,在延伸罩5底壁的四边均固定粘接有插块7,在底盒1的侧壁固定粘接有收纳块8,收纳块8呈口字形,在收纳块8顶壁的四边均形成有插槽9,且四个插槽9分别与四个插块7吻合插接,从而保证了盖板2与底盒1组装后可以稳定地衔接在一起;
在底盒1内腔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底板10,且底板10顶壁的外圆固定连接有呈口字形的侧板11,侧板11用于将底板10与底盒1分隔开,在底板10上一体式连接有分隔框架12,且分隔框架12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培养菌落的培养槽13,从而通过分隔框架12将不同的菌落分离,避免了不同菌落之间的相互污染。
工作原理:首先将不同的微生物放置于不同的培养槽13内,使微生物在位于底板10上方的培养槽13内逐渐生长(并给予其相应的生长条件),之后将盖板2从底盒1的上方盖设于底盒1上,最终使密封条4吻合压入压槽3内,使延伸罩5罩设在底盒1的外侧,且延伸罩5内侧的缓冲垫6与底盒1的侧壁紧密贴合,最终使四个插块7分别插入四个插槽9内,实现底盒1和盖板2的完美组装,使得底盒1和盖板2成为一体,从而通过密封条4和缓冲垫6使底盒1内腔与外界环境几乎完全隔离,从而保证了底盒1内腔的微生物几乎不会受到污染;实际设计时,盖板2为透明材质构成,例如塑料材质,人员可随时通过盖板2查看底盒1内的微生物菌落的生长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盒(1)和盖板(2),所述底盒(1)的内腔开设于其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顶壁的外圆开设有压槽(3),所述盖板(2)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密封条(4),其中所述密封条(4)吻合压入压槽(3)内;
所述盖板(2)的外圆固定粘接有延伸罩(5),且所述延伸罩(5)的内壁固定粘接有呈口字形的缓冲垫(6),所述缓冲垫(6)与底盒(1)的侧壁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罩(5)底壁的四边均固定粘接有插块(7),所述底盒(1)的侧壁固定粘接有收纳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块(8)顶壁的四边均形成有插槽(9),且四个所述插槽(9)分别与四个插块(7)吻合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内腔的底壁固定粘接有底板(10),且所述底板(10)顶壁的外圆固定连接有呈口字形的侧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一体式连接有分隔框架(12),且所述分隔框架(12)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培养菌落的培养槽(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60688.9U CN219136781U (zh) | 2022-11-28 | 2022-11-28 |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60688.9U CN219136781U (zh) | 2022-11-28 | 2022-11-28 |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36781U true CN219136781U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9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60688.9U Active CN219136781U (zh) | 2022-11-28 | 2022-11-28 |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36781U (zh) |
-
2022
- 2022-11-28 CN CN202223160688.9U patent/CN2191367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03207399A1 (en) | Isolation and culture-expansion methods of mesenchymal stem/progenitor cells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differentiation method of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progenitor cells into various mesenchymal tissues | |
CN219136781U (zh) | 一种微生物技术用计数培养基 | |
WO2009024930A3 (en) | Activation and delivery container and method | |
CN101790937B (zh) | 大红菇菌株的筛选及菌种制备方法 | |
CN204958893U (zh) |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 |
CN201952427U (zh) | 一种人工口腔模拟系统装置 | |
CN105331548A (zh) | 一种紫丁香蘑菌株及其液体菌种与制备方法 | |
AU551487B2 (en) | Culturing human cells in algae extract | |
CN100434507C (zh) | 平菇菌株kzh-2及制备方法 | |
CN211921556U (zh) | 一种微生物分隔培养板 | |
CN209162053U (zh) | 预灌装平皿 | |
CN101948745B (zh) | 人工口腔模拟装置 | |
CN208717320U (zh) | 一种适用于摇瓶培养的箱体结构 | |
CN212232962U (zh) | 一种厌氧发酵桑叶茶生产的装置 | |
CN213012785U (zh) | 一种多功能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器 | |
CN114933986A (zh) |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及其应用 | |
CN208501003U (zh) | 一种生物细胞培育用密封培育装置 | |
CN114921330B (zh) | 无菌自接式微生物培养装置 | |
CN211689053U (zh) | 一种微生物培育用具有过滤筛选择结构的培养盒 | |
CN211793376U (zh) | 一种食药用真菌菌棒 | |
CN212955124U (zh) | 一种带有保护盖的琼脂培养基平板 | |
CN100462431C (zh) | 平菇菌株kzh-1及制备方法 | |
CN221608047U (zh) | 一种便于医学检验教学的菌群培养装置 | |
CN205431152U (zh) | 食用菌大块栽培菌丝培养盒 | |
CN212833780U (zh) | 一种用于室外采集、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培养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