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5050U -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5050U
CN219135050U CN202222543163.7U CN202222543163U CN219135050U CN 219135050 U CN219135050 U CN 219135050U CN 202222543163 U CN202222543163 U CN 202222543163U CN 219135050 U CN219135050 U CN 219135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utlet
flow control
flow
lid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31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嘉明
陈琛
郑丽平
张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31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5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5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5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流盖体及包装容器。控流盖体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缓流组件,第一盖体用于与容器主体的瓶颈配合,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第一出液通道,第二盖体能够密封所述出液口,缓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第一盖体能够固定将所述缓流组件,缓流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且第一表面上设有缓流槽,缓流组件设有第二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穿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缓流槽、第一出液通道相通。上述的控流盖体能够实现不同粘度的产品使用时不会出现喷出的情况,且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可控。

Description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味、食品及快消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在调味、食品及快消品领域中,涉及到容器主体包装。容器主体包装时通过容器主体与盖体相互配合实现。现有食品包装中常见的通孔盖,在倾倒使用时,倾倒的瞬间,经常出现液体从瓶盖的通孔中冲出,甚至喷出至器皿的外部,导致不好的用户体验。针对上述问题,传统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设置螺旋的中空通道,螺旋的中空通道在匹配粘度较高的液体时可达到一定程度的缓流作用,达成一定的控量目的,但在匹配粘度较低的液体时,则依然会出现喷出至器皿的外部的情况。另一种是通过设置阀(如硅胶片/缓冲片)的方法,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液体出现经瓶盖上的流通口喷出的问题,但是阀需通过特殊的材料(如硅胶等弹性体)制备,实现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技术中经常出现液体尤其是在匹配粘度较低的液体时易于从瓶盖的通孔中冲出,改进成本高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控流盖体。本实用新型的控流盖体能够实现粘度较低的产品使用时不会出现喷出的情况,且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流盖体。
一种控流盖体,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缓流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用于与容器主体的瓶颈配合,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第一出液通道,所述第二盖体能够密封所述出液口,所述缓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所述第一盖体能够固定所述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缓流槽,所述缓流组件设有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缓流槽、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相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流槽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所述缓流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液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相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缓流槽以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缓流槽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处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流槽的槽底面成坡面状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控流挡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流挡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控流挡片在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内壁上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流挡片具有弹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流组件的周缘具有凸出的限位边,所述限位边用于搭接配合于所述第一盖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上连接有缓冲出液仓,所述缓冲出液仓凸出于所述第一盖体的表面,所述缓冲出液仓上设置有所述出液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上连接有限位帽,所述缓冲出液仓上的所述出液口具有外翻边,所述限位帽能够与所述缓冲出液仓嵌设配合,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时,所述外翻边能够抵接于所述限位帽的内壁,所述限位帽与所述缓冲出液仓嵌设且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流盖体还包括如下至少一个特征:
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盖体通过内螺纹与容器主体的瓶颈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具有防滑纹;
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手推部;
所述第二盖体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流盖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容器主体的瓶颈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盖体与容器主体的瓶颈。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
一种包装容器,包括容器主体以及所述控流盖体,所述控流盖体的第一盖体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所述缓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容器口位置之间,所述第二盖体能够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盖体上的出液口。
上述的控流盖体能够实现粘度较低的产品使用时不会出现喷出的情况,且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可控。上述的控流盖体通过设置缓流槽实现了产品使用过程中液体不直接喷出,用量可控,达到可挤可滴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相比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缓流槽实现了产品使用过程中液体不直接喷出。
(2)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出液通道且第二出液通道设置控流挡片,能够实现液体慢速从第二出液通道内壁与控流挡片之间的间隙流过进入第一出液通道,避免了液体的喷射;
(3)第二出液通道内设置多个控流挡片,进一步降低液体流速,易于使用者控制用量,且控流挡片具有一定弹性,未挤压时起到阻流作用,挤压时发生形变可以实现水流顺利通过;
(4)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控流挡片之间的间隙和不同数量的控流挡片,以适合不同粘度的液体;
(5)在第一盖体上设置缓冲出液仓,缓冲出液仓能够再次降低液体流速;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批量化生产;
(7)出液口处设置外翻边,外翻边可有效切断液体,避免液体残留;
(8)出液口设置为中心式,减少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角度的要求,也有利于减少自动化装配时对定位机构的要求。
(9)通过设置密封件,实现密封第一盖体与容器主体的瓶颈,提高第一盖体与容器主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控流盖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控流盖体的缓流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控流盖体与容器主体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控流盖体的缓流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控流盖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控流盖体与容器主体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控流盖体;100、第一盖体;101、出液口;102、第一出液通道;103、缓冲出液仓;104、外翻边;200、第二盖体;201、限位帽;202、手推部;203、连接件;300、缓流组件;301、第二出液通道;302、控流挡片;303、缓流槽;304、限位边;305、定位柱;20、包装容器;21、容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流盖体10,以解决现有的传统技术中经常出现液体尤其是在匹配粘度较低的液体时易于从瓶盖的通孔中冲出,改进成本高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控流盖体10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流盖体10,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流盖体1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控流盖体10能够用于调味、食品及快消品领域中流体的封装用途。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控流盖体10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控流盖体10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流盖体1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控流盖体10,参见图1所示,包括第一盖体100、第二盖体200以及缓流组件300。
第一盖体100用于与容器主体21的瓶颈配合,第一盖体100上设置有出液口101以及与出液口101连通的第一出液通道102。
第二盖体200能够密封出液口101。其中,第二盖体200可以连接在第一盖体100上且能够相对于第一盖体100活动;另外,第二盖体200也可以是与第一盖体100分离式设置。
参见图2所示,缓流组件300设置在第一盖体100内,第一盖体100能够固定缓流组件300,参见图3所示,图3为控流盖体10与容器主体21配合示意图。通过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的配合,第一盖体100能够将缓流组件300固定住。缓流组件300成扁平状。缓流组件3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第一盖体100,第二表面用于朝向容器主体21的内腔。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缓流槽303。缓流组件300具有第二出液通道301。第二出液通道301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缓流槽303的一端与第二出液通道301相通且另一端与第一出液通道102连通。
上述的控流盖体10能够实现粘度较低的产品使用时不会出现喷出的情况,且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可控。上述的控流盖体10通过设置缓流槽303实现了产品使用过程中液体流速减缓,不直接喷出,用量可控,达到可挤可滴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缓流槽30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出液通道30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缓流槽303与多个第二出液通道301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二出液通道301的一端均与第一出液通道102相通。设置多个第二出液通道301有利于减缓液体的冲击力,能更好的缓冲,且当其中一个第二出液通道301堵塞时,能够通过其他的第二出液通道301进行出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缓流槽30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第二出液通道301的数量可以共用一个,以节约加工工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缓流槽303的槽底面设置有控流挡片30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缓流槽303以第一表面的中心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缓流槽303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处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流挡片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控流挡片302在第二出液通道301的内壁上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缓流组件300成水平状态放置时也即缓流组件300的第一表面朝上且第二表面朝下时的状态,缓流槽303的槽底面成坡面状结构,坡面结构的具体形状为由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方向,缓流槽303的槽底面逐渐下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缓流组件300的周缘具有凸出的限位边304。限位边304用于搭接配合于第一盖体100。参见图3或者图6所示,缓流组件300的周缘的最大径向尺寸(如直径)可以等于第一盖体100的最大内径,如此能够保证缓流组件300搭接在第一盖体100内,再通过第一盖体100与瓶颈的配合实现对缓流组件300的锁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00上连接有缓冲出液仓103。缓冲出液仓103凸出于第一盖体100的表面,缓冲出液仓103上设置有出液口101。缓冲出液仓103可以呈倒锥形结构,缓冲出液仓103用于汇集由缓流槽303流出来的液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缓流槽303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缓流槽303可以与一个第二出液通道301相通,也可以分别与一个第二出液通道301相通,在图4中,三个数量的缓流槽303同时通过一个第二出液通道301与容器主体21的内腔相通。当设置一个共用的第二出液通道301时,此时,第二出液通道301位于缓流组件300的中部位置,三个数量的缓流槽303由缓流组件300的中部位置朝外发散式分布,对应地,缓冲出液仓103位于第一盖体100的中部位置(参见图5所示),此时整个的控流盖体10与容器主体21的配合图如图6所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出液仓103上的出液口101具有外翻边104,限位帽201能够与缓冲出液仓103嵌设配合,当第二盖体200盖设于第一盖体100上时,外翻边104能够抵接于限位帽201的内壁,限位帽201与缓冲出液仓103嵌设且密封配合。在生产时,限位帽201与第二盖体200可以是一体式制备。在本实施例中,外翻边104有切断液体的作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帽201的深度等于缓冲出液仓103的高度,如此设置能够实现第二盖体200与第一盖体100配合后,缓冲出液仓103完全位于限位帽201内,限位帽201能够防止缓冲出液仓103出来的液体外溢,便于包装容器20以及包装容器20内的液体的运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流挡片302具有弹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00具有内螺纹,第一盖体100通过内螺纹与容器主体21的瓶颈可拆卸式连接。参见图3或图6所示,容器主体21的瓶颈处设置有外螺纹,控流盖体10通过第一盖体100与瓶颈螺纹连接,便于加工制造,便于封装,也便于使用者使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00具有防滑纹。第一盖体100具有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拧动第一盖体100以打开或者关闭容器主体2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00上设置有手推部202。手推部202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的手指推动第二盖体200实现第二盖体200从第一盖体100上至少部分分离,并打开出液口10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00活动连接于第一盖体100。参见图1或者图5所示,第二盖体200通过连接件203连接在第一盖体100上,第二盖体2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翻转,操作方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03为塑料连接件203,塑料连接件203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实现多次的弯曲,实现第二盖体200与第一盖体100之间的多次闭合或者打开。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及图3所示,缓冲组件30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柱305,定位柱305可以与第一盖体100上的缓冲出液仓103的内壁适配。参见图2所示,定位柱305可以呈适配于缓冲出液仓103的内壁的曲面结构,定位柱305用于机械定位使用,避免装配时错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流盖体10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的瓶颈之间以密封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的瓶颈。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20。
一种包装容器20,参见图3或者图6所示,包括容器主体21以及控流盖体10。控流盖体10的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连接。缓流组件300设置在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的容器口位置之间。第二盖体200能够封闭或者打开第一盖体100上的出液口10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容器主体21可以具有弹性,弹性容器主体2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挤压以辅助实现容器主体21内粘度大的液体的挤出,当容器主体21内的液体的粘度大时,例如洗洁精、洗手液、洗手凝胶等,具有较大的粘度时,难以出液,此时使用者挤压容器主体21即可辅助容器主体21内的液体出液。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器主体21可以是瓶体、袋体或者盒体等能够盛放液体的容器。例如,容器主体21可以是塑料瓶。塑料瓶具有弹性,能够便于使用者挤压容器主体21,以辅助容器主体21内的液体流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容器主体21、控流盖体10的制备材料均可以是塑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容器主体2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的容器主体21可以是圆柱体、方柱体等结构。
相比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控流盖体10以及包装容器2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缓流槽303实现了产品使用过程中液体不直接喷出。
(2)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出液通道301且第二出液通道301设置控流挡片302,能够实现液体慢速从第二出液通道301内壁与控流挡片302之间的间隙流过进入第一出液通道102,避免了液体的喷射;
(3)第二出液通道301内设置多个控流挡片302,进一步降低液体流速,易于使用者控制用量,且控流挡片302具有一定弹性,未挤压时起到阻流作用,挤压时发生形变可以实现水流顺利通过;
(4)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控流挡片302之间的间隙和不同数量的控流挡片302,以适合不同粘度的液体;
(5)在第一盖体100上设置缓冲出液仓103,缓冲出液仓103能够再次降低液体流速;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批量化生产;
(7)出液口101处设置外翻边104,外翻边104可有效切断液体,避免液体残留;
(8)出液口101设置为中心式,减少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角度的要求,也有利于减少自动化装配时对定位机构的要求。
(9)通过设置密封件,实现密封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的瓶颈,提高第一盖体100与容器主体21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液。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缓流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用于与容器主体的瓶颈配合,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第一出液通道,所述第二盖体能够密封所述出液口,所述缓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所述第一盖体能够固定所述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缓流槽,所述缓流组件设有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缓流槽、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槽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所述缓流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液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缓流槽以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缓流槽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槽的槽底面成坡面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控流挡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挡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控流挡片在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内壁上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挡片具有弹性。
9.根据权利要求1-5、7-8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组件的周缘具有凸出的限位边,所述限位边用于搭接配合于所述第一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5、7-8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上连接有缓冲出液仓,所述缓冲出液仓凸出于所述第一盖体的表面,所述缓冲出液仓上设置有所述出液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连接有限位帽,所述缓冲出液仓上的所述出液口具有外翻边,所述限位帽能够与所述缓冲出液仓嵌设配合,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时,所述外翻边能够抵接于所述限位帽的内壁,所述限位帽与所述缓冲出液仓嵌设且密封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5、7-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盖体还包括如下至少一个特征:
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盖体通过内螺纹与容器主体的瓶颈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具有防滑纹;
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手推部;
所述第二盖体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5、7-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流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盖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容器主体的瓶颈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盖体与容器主体的瓶颈。
14.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以及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流盖体,所述控流盖体的第一盖体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所述缓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容器口位置之间,所述第二盖体能够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盖体上的出液口。
CN202222543163.7U 2022-09-26 2022-09-26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Active CN219135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3163.7U CN219135050U (zh) 2022-09-26 2022-09-26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3163.7U CN219135050U (zh) 2022-09-26 2022-09-26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5050U true CN21913505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5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3163.7U Active CN219135050U (zh) 2022-09-26 2022-09-26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5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0504B2 (en) Multiple orifice valve
US8960506B2 (en) Closure accommodating pouring from an inverted container
US6616016B2 (en) Closure with pressure-actuated valve and lid seal
US6951295B1 (en) Flow control element and dispensing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same
CA2297211C (en) Valves for packaging containers
EP1481909B1 (en) Dispensing valve for a container
CN109353677B (zh) 防拆封的封闭元件和接收结构
USH2027H1 (en) Flexible slit valve
US20070114250A1 (en) Molded container head with orifice valve
MXPA04010101A (es) Cierre fregador.
US64881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viscous material
PL203967B1 (pl) Zespół zamknięcia dozującego do dozowania z pojemnika produktu w postaci pasma
US9815599B2 (en) Dispensing closure
EP3359461A1 (en) Device
WO2007030222A1 (en) Container closure with biased closed tube valve
CN219135050U (zh)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US20050194398A1 (en) Container fitment comprising a dispensing orif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5610837A (zh) 控流盖体以及包装容器
CN218369378U (zh) 螺旋式控流盖体以及控流包装容器
EP2739538A1 (en) A packaging with a spout for flowable products
CN110451071B (zh) 瓶盖和包装瓶
CN219193113U (zh) 一种翻盖式塑料瓶盖
CN218840329U (zh) 一种液体软包装袋出液密封结构
EP3585692B1 (en) Multi-volum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blow-moulding the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