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7859U -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7859U
CN219127859U CN202223522101.4U CN202223522101U CN219127859U CN 219127859 U CN219127859 U CN 219127859U CN 202223522101 U CN202223522101 U CN 202223522101U CN 219127859 U CN219127859 U CN 219127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patient
wall
pipe
connect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21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淑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5221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7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7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7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呼吸器,涉及呼吸器技术领域,包括面罩,所述面罩的一面构造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内壁固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面罩的内壁靠近通气孔的位置固设有U形板,所述第一通气管贯穿U形板伸向面罩的内部,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面罩的一端设置有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用于给第一通气管输气。本实用新型,通过面罩、第一通气管和输气机构的设置,可以将氧气输送至患者的体内,通过绑定机构的设置,可以将面罩绑定于患者的头部,让面罩更好的贴合患者的面部,避免面罩脱落,通过U形板的设置,可以使得患者的口腔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向患者体内输送氧气,也避免患者咬到第一通气管,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背景技术
病人发生呼吸困难等紧急状况时,人工呼吸是紧急状况下必要的施救措施,现在遍采用的方法是医护人员和患者直接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但是,在常态抢救的过程中,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不利于医患双方人员的健康,为此医院也提供了一种便携简易呼吸器,来辅助患者进行呼吸,但是在呼吸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第一呼吸面罩容易从患者的面部脱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第二则是患者的口腔容易闭合,这样氧气就无法从口腔进入患者的体内,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便携式呼吸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呼吸面罩容易脱落以及患者口腔容易闭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包括面罩,所述面罩的一面构造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内壁固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面罩的内壁靠近通气孔的位置固设有U形板,所述第一通气管贯穿U形板伸向面罩的内部,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面罩的一端设置有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用于给第一通气管输气,所述面罩的外壁边侧设置有绑定机构,所述绑定机构用于将面罩固定于患者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机构包括连通于第一通气管端部的气囊,所述气囊远离第一通气管的一端固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一通气管靠近气囊的位置固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靠近气囊的一端固设有呼气阀,所述通气管与气囊的连通处固设有压力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绑定机构包括对称固设于面罩外壁边侧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远离面罩的一端均固设有日子扣,所述面罩远离第一连接带的一侧固设有与日子扣相适配的第三连接带,所述面罩远离第二连接带的一侧固设有与日子扣相适配的第四连接带。
进一步地,所述U形板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形状为三角形结构,且面罩的边缘处套设有硅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壁远离压力安全阀的位置连通有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第一通气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管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面罩、第一通气管和输气机构的设置,可以将氧气输送至患者的体内,通过绑定机构的设置,可以将面罩绑定于患者的头部,让面罩更好的贴合患者的面部,避免面罩脱落,通过U形板的设置,可以使得患者的口腔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向患者体内输送氧气,也避免患者咬到第一通气管,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绑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罩;2、第一通气管;3、U形板;4、输气机构;401、气囊;402、第一单向进气阀;403、第二单向进气阀;404、呼气阀;405、压力安全阀;5、绑定机构;501、第一连接带;502、第二连接带;503、日子扣;504、第三连接带;505、第四连接带;6、第二通气管;7、管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包括面罩1,面罩1的一面构造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内壁固设有第一通气管2,面罩1的内壁靠近通气孔的位置固设有U形板3,第一通气管2贯穿U形板3伸向面罩1的内部,第一通气管2远离面罩1的一端设置有输气机构4,输气机构4用于给第一通气管2输气,面罩1的外壁边侧设置有绑定机构5,绑定机构5用于将面罩1固定于患者头部。
该装置通过面罩1、第一通气管2和输气机构4的设置,可以将氧气输送至患者的体内,通过绑定机构5的设置,可以将面罩1绑定于患者的头部,让面罩1更好的贴合患者的面部,避免面罩1脱落,通过U形板3的设置,可以使得患者的口腔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向患者体内输送氧气,也避免患者咬到第一通气管2,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更具体的,该装置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是,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先打开患者的口腔,然后将面罩1贴合患者的面部,让患者的牙齿搭在U形板3上,然后利用绑定机构5将面罩1绑定于患者的头部,接着利用输气机构4将氧气经第一通气管2输送至患者的体内。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气机构4包括连通于第一通气管2端部的气囊401,气囊401远离第一通气管2的一端固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402,第一通气管2靠近气囊401的位置固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403,第二单向进气阀403靠近气囊401的一端固设有呼气阀404,通气管与气囊401的连通处固设有压力安全阀405,更具体的,该输气机构4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是,(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向进气阀402只允许外界空气进入气囊401中,第二单向进气阀403只允许气体从第一通气管2输送至面罩1中),在工作过程中,当工作人员挤压气囊401时,产生正压,第一单向进气阀402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第二单向进气阀403打开,并堵住呼气阀404,气体即由第二单向进气阀403中心切口经第一通气管输送向病人体内,当停止挤压时,气囊401复原,第二单向进气阀403关闭,呼气阀404打开,病人呼出的气体由呼气阀404口排出,同时,第一单向进气阀402在气囊复原产生负压的作用下,阀门打开,空气进入气囊401。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定机构5包括对称固设于面罩1外壁边侧的第一连接带501和第二连接带502,第一连接带501和第二连接带502远离面罩1的一端均固设有日子扣503,面罩1远离第一连接带501的一侧固设有与日子扣503相适配的第三连接带504,面罩1远离第二连接带502的一侧固设有与日子扣503相适配的第四连接带505,更具体的,该绑定机构5的操作原理和工作方法是,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持第一连接带501和第三连接带504,利用日子扣503将第一连接带501和第三连接带504固定于患者的头部,然后手持第二连接带502和第三连接带504,利用日子扣503将第三连接带504和第四连接带505固设于患者的头部,从而将面罩1固定于患者的面部,避免面罩1脱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U形板3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更具体的,通过在U形板3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牙齿,让患者感觉到更舒服。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罩1的形状为三角形结构,且面罩1的边缘处套设有硅胶套,更具体的,通过面罩1的形状为三角形结构,且面罩1的边缘处套设有硅胶套的设置,可以让面罩1更好的贴合患者的面部,硅胶套的设置,也可以使得当面罩1贴合患者面部的时候,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管2的外壁远离压力安全阀405的位置连通有第二通气管6,第二通气管6远离第一通气管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管帽7,更具体的,通过在第一通气管2的外壁远离压力安全阀405的位置连通有第二通气管6以及第二通气管6远离第一通气管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管帽7的设置,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开管帽7,让第二通气管6连通供氧设备,对患者进行供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所述面罩(1)的一面构造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内壁固设有第一通气管(2),所述面罩(1)的内壁靠近通气孔的位置固设有U形板(3),所述第一通气管(2)贯穿U形板(3)伸向面罩(1)的内部,所述第一通气管(2)远离面罩(1)的一端设置有输气机构(4),所述输气机构(4)用于给第一通气管(2)输气,所述面罩(1)的外壁边侧设置有绑定机构(5),所述绑定机构(5)用于将面罩(1)固定于患者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机构(4)包括连通于第一通气管(2)端部的气囊(401),所述气囊(401)远离第一通气管(2)的一端固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402),所述第一通气管(2)靠近气囊(401)的位置固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403),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403)靠近气囊(401)的一端固设有呼气阀(404),所述通气管与气囊(401)的连通处固设有压力安全阀(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机构(5)包括对称固设于面罩(1)外壁边侧的第一连接带(501)和第二连接带(502),所述第一连接带(501)和第二连接带(502)远离面罩(1)的一端均固设有日子扣(503),所述面罩(1)远离第一连接带(501)的一侧固设有与日子扣(503)相适配的第三连接带(504),所述面罩(1)远离第二连接带(502)的一侧固设有与日子扣(503)相适配的第四连接带(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3)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的形状为三角形结构,且面罩(1)的边缘处套设有硅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2)的外壁远离压力安全阀(405)的位置连通有第二通气管(6),所述第二通气管(6)远离第一通气管(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管帽(7)。
CN202223522101.4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Active CN219127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2101.4U CN219127859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2101.4U CN219127859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7859U true CN219127859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2101.4U Active CN219127859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7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6515A (en) Tracheostomy tube assembly
CN111419681A (zh) 一种辅助呼吸机
CN216536465U (zh) 可控压力呼吸面罩装置
CN219127859U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CN209900379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204121554U (zh) 人工呼吸器
CN215916041U (zh) 一种新型人工呼吸器
CN110870936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防堵吸氧管
CN215585159U (zh) 一种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保护贴
CN210904492U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护理呼吸器固定装置
CN211188631U (zh) 一种简易呼吸机
CN211486107U (zh) 一种医疗重症监护用呼吸罩
CN210020758U (zh) 充气减压式氧气面罩
CN207152868U (zh) 一种新型临床急救用吸氧面罩
CN210728376U (zh) 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装置
CN219185389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111202888A (zh) 一种压力可控呼吸鼻塞及其单管呼吸机
CN2235290Y (zh) 呼吸显示式吸氧鼻塞
CN219878867U (zh) 人工呼吸抢救装置
CN206979809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
CN204637215U (zh) 急诊科护理呼气器
CN219398599U (zh) 一种多功能吸氧面罩
CN213158643U (zh) 一种急救病房护理呼吸器
CN218306037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2214337U (zh) 一种医院icu病房用吸痰供氧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