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7603U -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7603U
CN219127603U CN202223247434.0U CN202223247434U CN219127603U CN 219127603 U CN219127603 U CN 219127603U CN 202223247434 U CN202223247434 U CN 202223247434U CN 219127603 U CN219127603 U CN 219127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bamboo
suction
bottle
control switch
switch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74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兰
张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2474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7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7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7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包括放置箱和收集瓶;放置箱:其内部放置有抽吸泵,放置箱的左右侧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提手,放置箱的左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抽吸泵的输入端;收集瓶:其瓶盖前端设有吸痰管,吸痰管延伸至收集瓶的内部下端,收集瓶的瓶盖后端插接有灭菌组件,灭菌组件的顶端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与抽吸泵的进气口连通,灭菌组件包括插接筒、透气孔、活性炭、支撑网板和灭菌灯管,该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通过对抽气端进行灭菌消毒来防止细菌扩散,防护效果好,方便携带,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临床中,小儿患者咽喉中的浓痰、粘稠液过多时,痰液及粘性分泌物等物质会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清理,就会造成小儿窒息而亡,同时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积压过多也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健康隐患,然而对于现有的吸痰装置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现有的吸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沾染带细菌的呼吸道废气,清理不便,另外,需要医护人员手持收集瓶进行操作,因此会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其次,现有的吸痰装置对与负压收集的吸力无法控制,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适用范围不够广泛,实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通过对抽气端进行灭菌消毒来防止细菌扩散,防护效果好,方便携带,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包括放置箱和收集瓶;
放置箱:其内部放置有抽吸泵,所述放置箱的左右侧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提手,所述放置箱的左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抽吸泵的输入端;
收集瓶:其瓶盖前端设有吸痰管,吸痰管延伸至收集瓶的内部下端,所述收集瓶的瓶盖后端插接有灭菌组件,所述灭菌组件的顶端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与抽吸泵的进气口连通,通过对抽气端进行灭菌消毒来防止细菌扩散,防护效果好,方便携带,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灭菌组件包括插接筒、透气孔、活性炭、支撑网板和灭菌灯管,所述插接筒插接于收集瓶的顶板内部,所述插接筒的底板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插接筒的内壁中部设有支撑网板,所述支撑网板和插接筒的顶板之间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插接筒的内部底面设有灭菌灯管,所述灭菌灯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所述插接筒的顶端设有导流管,对导流管内部的废气进行杀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瓶的内壁上端设有过滤网,所述吸痰管穿过过滤网内部设置的通孔,所述插接筒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过滤网为无纺布过滤网,对废气进行过滤,防止痰液吸附在插接筒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筒为无色透明插接筒,便于对插接筒的外表面进行紫外线灭菌。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中部串联有流量控制阀,方便调节吸力的大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放置篮,所述放置篮设置于放置箱的左侧面,所述收集瓶放置于放置篮的内部,避免收集瓶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筒的底部为尖锥形结构,方便对收集瓶的瓶盖刺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将插接筒通过其下端的锥形结构插入收集瓶的瓶盖内部,将收集瓶放置于放置篮的内部,避免收集瓶在使用的过程中倾倒,将吸痰管插入儿童呼吸道内部,通过控制开关组分别启动抽吸泵和灭菌灯管,抽吸泵工作对收集瓶的内部抽气,通过流量控制阀调节气流量的大小,收集瓶内部为负压状态,呼吸道内部的痰液通过吸痰管被抽送至收集瓶的内部下端,过滤网对抽出的呼吸道废气进行过滤,避免痰液随着废气流动与插接筒接触,灭菌灯管发出紫外光对废气进行灭菌,避免细菌在导流管内部存留而造成交叉感染,活性炭对废气内部的颗粒物进行吸附过滤,避免向外部扩散,该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通过对抽气端进行灭菌消毒来防止细菌扩散,对儿童防护效果好,方便携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瓶的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箱、2抽吸泵、3提手、4控制开关组、5收集瓶、51过滤板、6放置篮、7吸痰管、8导流管、9灭菌组件、91插接筒、92透气孔、93活性炭、94支撑网板、95灭菌灯管、10流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包括放置箱1和收集瓶5;
放置箱1:其内部放置有抽吸泵2,放置箱1的左右侧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提手3,放置箱1的左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4,控制开关组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抽吸泵2的输入端;
收集瓶5:其瓶盖前端设有吸痰管7,吸痰管7延伸至收集瓶5的内部下端,收集瓶5的瓶盖后端插接有灭菌组件9,灭菌组件9的顶端设有导流管8,导流管8的下端与抽吸泵2的进气口连通,灭菌组件9包括插接筒91、透气孔92、活性炭93、支撑网板94和灭菌灯管95,插接筒91插接于收集瓶5的顶板内部,插接筒91的底板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92,插接筒91的内壁中部设有支撑网板94,支撑网板94和插接筒91的顶板之间填充有活性炭93,活性炭93对废气内部的颗粒物进行吸附过滤,避免向外部扩散,插接筒91的内部底面设有灭菌灯管95,灭菌灯管9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灭菌灯管95发出紫外光对废气进行灭菌,避免细菌在导流管8内部存留而造成交叉感染,插接筒91的顶端设有导流管8,对导流管8内部的废气进行杀菌消毒,导流管8的中部串联有流量控制阀10,控制阀10方便调节吸力的大小,收集瓶5的内壁上端设有过滤网51,吸痰管7穿过过滤网51内部设置的通孔,插接筒91位于过滤网51的上方,过滤网51为无纺布过滤网,过滤网51对抽出的呼吸道废气进行过滤,避免痰液随着废气流动与插接筒91接触,插接筒91为无色透明插接筒,便于对插接筒91的外表面进行紫外线灭菌。
其中:还包括放置篮6,放置篮6设置于放置箱1的左侧面,收集瓶5放置于放置篮6的内部,避免收集瓶5倾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插接筒91通过其下端的锥形结构插入一次性的收集瓶5的瓶盖内部,将一次性的收集瓶5放置于放置篮6的内部,避免一次性的收集瓶5在使用的过程中倾倒,将吸痰管7插入儿童呼吸道内部,通过控制开关组4分别启动抽吸泵2和灭菌灯管95,抽吸泵2工作对一次性的收集瓶5的内部抽气,通过流量控制阀10调节气流量的大小,一次性的收集瓶5内部为负压状态,呼吸道内部的痰液通过吸痰管7被抽送至收集瓶5的内部下端,过滤网51对抽出的呼吸道废气进行过滤,避免痰液随着废气流动与插接筒91接触,灭菌灯管95发出紫外光对废气进行灭菌,避免细菌在导流管8内部存留而造成交叉感染,活性炭93对废气内部的颗粒物进行吸附过滤,避免向外部扩散,吸痰完成后,将插接筒91从一次性的收集瓶5的瓶盖拔出,将一次性的收集瓶5进行回收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抽吸泵2和灭菌灯管95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抽吸泵2建议选用FKY系列微型气泵,灭菌灯管95可选用GPH135T5L-D12紫外线灯管,控制开关组4上设有与抽吸泵2和灭菌灯管95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工作的按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箱(1)和收集瓶(5);
放置箱(1):其内部放置有抽吸泵(2),所述放置箱(1)的左右侧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提手(3),所述放置箱(1)的左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4),所述控制开关组(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抽吸泵(2)的输入端;
收集瓶(5):其瓶盖前端设有吸痰管(7),吸痰管(7)延伸至收集瓶(5)的内部下端,所述收集瓶(5)的瓶盖后端插接有灭菌组件(9),所述灭菌组件(9)的顶端设有导流管(8),导流管(8)的下端与抽吸泵(2)的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组件(9)包括插接筒(91)、透气孔(92)、活性炭(93)、支撑网板(94)和灭菌灯管(95),所述插接筒(91)插接于收集瓶(5)的顶板内部,所述插接筒(91)的底板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92),所述插接筒(91)的内壁中部设有支撑网板(94),所述支撑网板(94)和插接筒(91)的顶板之间填充有活性炭(93),所述插接筒(91)的内部底面设有灭菌灯管(95),所述灭菌灯管(9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所述插接筒(91)的顶端设有导流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5)的内壁上端设有过滤网(51),所述吸痰管(7)穿过过滤网(51)内部设置的通孔,所述插接筒(91)位于过滤网(51)的上方,所述过滤网(51)为无纺布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91)为无色透明插接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8)的中部串联有流量控制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篮(6),所述放置篮(6)设置于放置箱(1)的左侧面,所述收集瓶(5)放置于放置篮(6)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91)的底部为尖锥形结构。
CN202223247434.0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Active CN219127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7434.0U CN219127603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7434.0U CN219127603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7603U true CN219127603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7434.0U Active CN219127603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7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6501A (zh) 一种医务室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9127603U (zh)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儿科护理吸痰装置
CN108904856A (zh) 一种用于普外科病房的消毒装置
CN104436328B (zh) 按压式体液抽吸器
CN208552606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吸痰器
CN212644885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学习桌
CN210951633U (zh) 一种呼吸科用空气消毒机
CN211024376U (zh) 一种急诊吸痰装置
CN215608085U (zh) 一种呼吸科祛痰装置
CN205434461U (zh) 牙医吸尘灭菌设备
CN211487160U (zh) 一种麻醉科用的麻醉废气抽除装置
CN108371742A (zh) 一种医疗急救设备人工呼吸机
CN214550447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CN219148709U (zh) 一种护理用便于清理的吸痰器
CN213158005U (zh) 一种吸痰用消毒辅助装置
CN204092667U (zh) 按压式体液抽吸器
CN213284640U (zh) 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呼气消毒装置
CN215900457U (zh) 一种床旁吸引器连接管消毒装置
CN213251587U (zh) 一种感应式自动出液消毒机
CN218792536U (zh) 一种牙体牙髓抽吸器
CN215652859U (zh) 结核病人呼吸气体消杀装置
CN114099809B (zh) 一种用于儿科护理的低龄儿童专用吸痰器
CN216496753U (zh) 便于清洗的吸痰装置
CN220588663U (zh) 一种骨科用吸引器
CN216091640U (zh) 一种电动吸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