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6875U - 一种人工晶状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晶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6875U
CN219126875U CN202222597649.9U CN202222597649U CN219126875U CN 219126875 U CN219126875 U CN 219126875U CN 202222597649 U CN202222597649 U CN 202222597649U CN 219126875 U CN219126875 U CN 219126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long
intraocular lens
anterior capsule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76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立威
丁雨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ier Zhuoyue Ophthalmic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ier Zhuoyue Ophthalmic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ier Zhuoyue Ophthalmic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ier Zhuoyue Ophthalmic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76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6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6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6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前表面的四周均匀间隔固定有长袢和短袢,所述长袢和短袢均朝向远离所述光学部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长袢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内侧,所述短袢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前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时,将长袢植入晶状体囊袋内的前囊膜内侧,稳定地支撑于囊袋的赤道部,短袢植入前囊膜前侧,从而使所述前囊膜嵌于所述长袢与所述短袢之间,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被稳定的固定于前囊膜撕开口的中间,完全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居中性及旋转稳定性,同时前囊膜边缘被嵌于长袢和短袢之间,阻止了手术后远期前囊膜的向心性收缩,可以大大减少前囊膜收缩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眼科医疗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是目前眼科最常见的手术,目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进入屈光性手术时代。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包括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或老视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等,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不仅可以治疗白内障,还可以矫正患者原有的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屈光问题。功能性人工晶状体能够实现屈光矫正的作用依赖于其在眼内良好的居中性及稳定性。目前为保证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后的稳定性,要求植入人工晶体前进行居中的、较小的环形撕囊(直径5~5.5mm)手术,以保证残留前囊膜边缘能360度覆盖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以使被前囊膜360度覆盖的人工晶状体在囊袋中位置相对稳定。然而,较小的前囊膜撕开会导致较多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残留,这些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并不能被手术中的囊膜抛光完全去除,残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会沿着晶状体囊膜增生、迁移、纤维化,最终导致囊膜浑浊、前囊膜收缩,从而会导致囊袋中的人工晶状体位置发生变化,如人工晶状体位置发生偏心、倾斜、旋转甚至卷曲。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老视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等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一旦发生上述位置变化,其矫正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产生严重的视觉干扰症状,需要再次手术干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居中性及旋转稳定性的人工晶状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具有良好的居中性及旋转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前表面的四周均匀间隔固定有长袢和短袢,所述长袢和短袢均朝向远离所述光学部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长袢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内侧,所述短袢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前部。
进一步的,所述长袢至少有两个,且所述短袢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长袢远离所述光学部的一端呈弧形,所有所述长袢远离所述光学部的一端与同一圆周内切。
进一步的,所述长袢的长度为3毫米~4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短袢的长度为1.5毫米~2.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长袢和短袢宽度分别为1.5毫米~3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晶状体,在光学部前表面的四周均匀等间距间隔固定有长袢和短袢,植入人工晶状体时,将长袢植入晶状体囊袋内的前囊膜内侧,稳定地支撑于囊袋的赤道部,短袢植入前囊膜前侧,从而使所述前囊膜嵌于所述长袢与所述短袢之间,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被稳定的固定于前囊膜撕开口的中间,利用互相间隔的长袢、短袢将前囊膜边缘回形针状固定于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外表面的四周,可以保证人工晶状体与晶状体囊袋的相对位置不变,进而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居中性及旋转稳定性,同时前囊膜边缘被嵌于长袢和短袢之间,阻止了手术后远期前囊膜的向心性收缩,可以大大减少前囊膜收缩的发生,从而可减少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倾斜甚至脱位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1,所述光学部1前表面的四周均匀间隔固定有长袢2和短袢3,所述长袢2和短袢3均朝向远离所述光学部1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长袢2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内侧,所述短袢3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前部。
现有的人工晶状体均植入囊袋内,在重力、囊膜纤维化收缩的作用下,囊袋内的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可能发生偏心、倾斜、旋转等位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晶状体,在光学部1前表面的四周360°范围内均匀等间距间隔分布有长袢2和短袢3,长袢2和短袢3互相间隔、均匀分布于光学部1的周边,植入人工晶状体时,将长袢2植入前囊膜内侧的晶状体囊袋内,稳定地支撑于囊袋的赤道部,短袢3植入前囊膜的前部,从而使所述前囊膜嵌于所述长袢2与所述短袢3之间,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1被稳定的固定于前囊膜撕开口的中间,利用互相间隔的长袢2、短袢3将前囊膜边缘回形针状固定于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1外表面的四周,可以保证人工晶状体与晶状体囊袋的相对位置不变,进而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光学部1的居中性及旋转稳定性,同时前囊膜边缘被嵌于长袢2和短袢3之间,阻止了手术后远期前囊膜的向心性收缩,可以大大减少前囊膜收缩的发生,从而可减少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倾斜甚至脱位的发生。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长袢2至少有两个,且所述短袢3至少有两个。长袢2、短袢3等间距间隔设置,360度均匀分布在光学部1四周。更优选的,所述长袢2设有四个,所述短袢3设有四个。四个长袢2和四个短袢3等间距间隔均匀布置,四个长袢2成对角线布置,植入后位于前囊膜内侧,直达囊袋赤道部,四个短袢3位于前囊膜的前部。前囊膜被嵌于八个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1外周的长袢和短袢3之间,阻止前囊膜边缘向人工晶体的光学部1收缩,可以保证人工晶状体与晶状体囊袋的相对位置不变;另外,随着时间延长,前囊膜边缘与长袢2及短袢3相接触的部分相粘连,从而保证了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及旋转稳定性,使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作用得以长久、稳定的发挥。
为了便于固定长袢2和短袢3,以及使光学部1固定效果良好,所述长袢2远离所述光学部1的一端呈弧形,且所有所述长袢2远离光学部的一端与同一圆周内切。其中,所述长袢的长度为3毫米~4毫米,所述短袢的长度为1.5毫米~2.5毫米。优选的,长袢2的长度为3.5毫米,短袢3的长度为2毫米,长袢2和短袢3优选合适的长度,便于长袢2固定在囊袋内,短袢3固定在前囊膜的前部,即前囊膜上。其中,所述长袢2和短袢3宽度分别为1.5毫米~3毫米。优选长袢和短袢的宽度为2毫米,既能保证长袢2、短袢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又能保证长袢2、短袢3合理的分布在光学部1的周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前表面的四周均匀间隔固定有长袢和短袢,所述长袢和短袢均朝向远离所述光学部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长袢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内侧,所述短袢用于植入前囊膜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袢至少有两个,且所述短袢至少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袢远离所述光学部的一端呈弧形,所有所述长袢远离所述光学部的一端与同一圆周内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袢的长度为3毫米~4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袢的长度为1.5毫米~2.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袢和短袢宽度分别为1.5毫米~3毫米。
CN202222597649.9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人工晶状体 Active CN219126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7649.9U CN21912687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人工晶状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7649.9U CN21912687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人工晶状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6875U true CN219126875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7649.9U Active CN21912687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人工晶状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6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1225B2 (en)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a groove for closing the opening of the posterior capsule
CA2800217C (en) Pseudophaki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CN108348327B (zh) 模块化人工晶状体设计、工具和方法
US6083261A (en) Crossed haptics for intraocular lenses
US20110313522A1 (en) Pseudophaki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JP5538420B2 (ja) 眼内レンズ用ハプティックデバイス
US20030097177A1 (en)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lens
WO1990012552A1 (en) Rectified intraocular lens
JP2002526160A (ja) 後房および前房眼内レンズ
US6562070B2 (en) Anterior chamber phakic lens
EP1603491B1 (en) Intraocular lens
CN112566589A (zh) 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US20030204258A1 (en)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lens
CN219126875U (zh) 一种人工晶状体
JP3940295B2 (ja) 補助嚢内レンズ
WO2021213363A1 (zh) 一种用于先天性白内障的综合人工晶状体植入体
US20210085449A1 (en) Method of implantation of an intraocular lens in a ciliary sulcus of an eye
US20030204253A1 (en)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lens
CN210494319U (zh) 一种双光学部人工晶体套件
AU2016401897B2 (en)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with swivel haptics for capsulotomy fixation
NL2019196B1 (en) Intraocular lens system for implantation into a lens capsule of an eye of human or animal being.
EP3424464B1 (en) Intraocular lens system for implantation into a lens capsule of an eye of human or animal being
JP2023521389A (ja) 第2の光学部を支持する安定したiol基部設計を有するマルチパートiol
Mackool Central displacement of lens haptics
AU2004212631A1 (en) Intraocular l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