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5066U -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5066U
CN219125066U CN202222535262.0U CN202222535262U CN219125066U CN 219125066 U CN219125066 U CN 219125066U CN 202222535262 U CN202222535262 U CN 202222535262U CN 219125066 U CN219125066 U CN 219125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utomatic feeding
fixedly connected
feeding device
f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52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祖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utui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utui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utui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utui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52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5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5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5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牛群自动饲喂装置,涉及畜牧饲养技术领域,该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支架竖直杆的前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移动槽外部的移动块,移动块与移动槽的截面均为T字形,移动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食盒,食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的后侧开设有与排料管内部连通的进料口,该牛群自动饲喂装置,通过实现食盒的自动上料,并使牛群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饮食饲料,使饲料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槽内一直有饲料,同时也避免饲料过多造成变质浪费的情况发生,从而使畜牧饲养的牛群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饲喂。

Description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畜牧饲养蓬勃发展,特别是牛群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已经由以前的小规模、家庭化养殖转变成大规模、公司化养殖,牛群喂养的劳动量不断增加。
而目前的一些牛群饲养,是通过工作人员人工对其进行饲料投放,但若在养殖过程中,每次牛群进食都采用人工进行饲料投放,会给养殖者带来较重的劳力负担,并易造成食槽里会存在加料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若饲料过少会影响牛群的食用,增加牛群的成长周期,从而提高了养殖成本,若加料过多,饲料长时间暴露在外会使其变质,牛群食用变质的饲料也会影响其健康,另一方面往往会出现鸟类、鼠类等到饲料槽中偷食饲料的现象,从而造成饲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牛群自动饲喂装置,能够解决牛群进食都采用人工进行饲料投放,会给养殖者带来较重的劳力负担,并易造成食槽里会存在加料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支架竖直杆的前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移动槽外部的移动块,移动块与移动槽的截面均为T字形,移动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食盒,食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的后侧开设有与排料管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储料箱的底部开设与排料管表面滑动连接的滑槽,排料管远离食盒的一侧滑动贯穿滑槽的内部并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支架竖直杆的内部开设有动力槽,动力槽的截面为竖直T字形,动力槽的内部有维护装卸装置。
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块,斜块的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与移动槽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竖直杆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储料箱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的截面均为纵向T字形。
优选的,所述维护装卸装置包括安装杆,安装杆的表面与动力槽竖直槽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杆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槽,安装杆的顶端滑动贯穿动力槽的内部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动力槽横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安装杆靠近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牙,安装杆通过齿牙与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为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动力槽的内壁固定连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一端转动贯穿动力槽与支架的内部并延伸至支架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牛群自动饲喂装置,通过实现食盒的自动上料,并使牛群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饮食饲料,使饲料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槽内一直有饲料,并减少食槽里会存在加料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同时也避免饲料过多造成变质浪费的情况发生,从而使畜牧饲养的牛群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饲喂,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一定的降低。
(2)、该牛群自动饲喂装置,通过限位块的固定解除,使限位块可以滑出限位槽的内部,从而使储料箱的固定解除,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地对储料箱进行清洁维修,使储料箱可以保持整洁,从而使饲料的洁净程度得到保障,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地对畜牧饲养的牛群进行饲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牛群自动饲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料箱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正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储料箱;3、斜块;4、移动槽;5、排料管;6、移动块;7、食盒;8、滑槽;9、限位块;10、限位槽;11、固定槽;12、转动柱;13、动力槽;14、安装杆;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齿轮;18、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2,储料箱2的内部可以盛放牛饲料,支架1竖直杆的前侧开设有移动槽4,移动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移动槽4外部的移动块6,移动块6与移动槽4的截面均为T字形,移动块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食盒7,食盒7的内部可以放置牛饲料,使畜牧饲养的牛群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使用饲料,食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5,排料管5的截面为近似L形,排料管5的后侧开设有与排料管5内部连通的进料口18,储料箱2的底部开设与排料管5表面滑动连接的滑槽8,排料管5远离食盒7的一侧滑动贯穿滑槽8的内部并延伸至储料箱2的内部,储料箱2内部的物料通过排料管5的内部可以排放入食盒7的内部,支架1竖直杆的内部开设有动力槽13,动力槽13的截面为竖直T字形,动力槽13的内部有维护装卸装置。
进一步地,储料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块3,斜块3的截面为三角形,通过斜块3的斜面,使储料箱2内部的饲料可以更加顺利地经排料管5的内部进入食盒7的内部,从而实现饲料的自动排放。
进一步地,移动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底端与移动槽4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块6的上下移动可以使第二弹簧16进行复位与压缩,同时带动食盒7与排料管5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支架1竖直杆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储料箱2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9,限位槽10与限位块9的截面均为纵向T字形。
请参阅图3-5,维护装卸装置包括安装杆14,安装杆14的表面与动力槽13竖直槽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9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杆14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槽11,安装杆14的顶端滑动贯穿动力槽13的内部并延伸至固定槽11的内部,动力槽13横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7,安装杆14靠近齿轮17的一侧设置有齿牙,安装杆14通过齿牙与齿轮17的表面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为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底端与动力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杆14的上下移动可以使第一弹簧15进行复位与压缩。
进一步地,齿轮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2,转动柱12的一端转动贯穿动力槽13与支架1的内部并延伸至支架1的外部。
当食盒7内部的饲料较少时,第二弹簧16使移动块6带动食盒7与排料管5向上进行移动,使进料口18进入储料箱2的内部,使饲料通过斜块3的斜面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进料口18进入排料管5的内部,并使饲料进入食盒7的内部,当食盒7内部的饲料达到一定重量后,使移动块6与排料管5向下进行移动,使第二弹簧16进行压缩,并使进料口18滑出储料箱2的内部,从而实现食盒7的进料结束,并通过移动槽4的位置使食盒7移动的位置得到限制,从而实现食盒7的自动上料,并使牛群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饮食饲料,使饲料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槽内一直有饲料,并减少食槽里会存在加料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同时也避免饲料过多造成变质浪费的情况发生,从而使畜牧饲养的牛群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饲喂,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一定的降低。
通过工作人员使转动柱12进行转动,使转动柱12通过齿轮17与安装杆14的啮合连接带动安装杆14向下进行移动,使第一弹簧15进行压缩,同时使安装杆14滑出固定槽11的内部,并使限位块9的固定解除,使限位块9可以滑出限位槽10的内部,从而使储料箱2的固定解除,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地对储料箱2进行清洁维修,使储料箱2可以保持整洁,从而使饲料的洁净程度得到保障,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地对畜牧饲养的牛群进行饲喂。
工作原理:该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当食盒7内部的饲料较少时,第二弹簧16使移动块6带动食盒7与排料管5向上进行移动,使进料口18进入储料箱2的内部,使饲料通过斜块3的斜面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进料口18进入排料管5的内部,并使饲料进入食盒7的内部,当食盒7内部的饲料达到一定重量后,使移动块6与排料管5向下进行移动,使第二弹簧16进行压缩,并使进料口18滑出储料箱2的内部,从而实现食盒7的进料结束,并通过移动槽4的位置使食盒7移动的位置得到限制,从而实现食盒7的自动上料,通过工作人员使转动柱12进行转动,使转动柱12通过齿轮17与安装杆14的啮合连接带动安装杆14向下进行移动,使第一弹簧15进行压缩,同时使安装杆14滑出固定槽11的内部,并使限位块9的固定解除,使限位块9可以滑出限位槽10的内部,从而使储料箱2的固定解除,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地对储料箱2进行清洁维修,使储料箱2可以保持整洁,从而使饲料的洁净程度得到保障,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地对畜牧饲养的牛群进行饲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2),支架(1)竖直杆的前侧开设有移动槽(4),移动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移动槽(4)外部的移动块(6),移动块(6)与移动槽(4)的截面均为T字形,移动块(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食盒(7),食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5),排料管(5)的后侧开设有与排料管(5)内部连通的进料口(18),储料箱(2)的底部开设与排料管(5)表面滑动连接的滑槽(8),排料管(5)远离食盒(7)的一侧滑动贯穿滑槽(8)的内部并延伸至储料箱(2)的内部,支架(1)竖直杆的内部开设有动力槽(13),动力槽(13)的截面为竖直T字形,动力槽(13)的内部有维护装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块(3),斜块(3)的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底端与移动槽(4)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竖直杆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储料箱(2)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9),限位槽(10)与限位块(9)的截面均为纵向T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装卸装置包括安装杆(14),安装杆(14)的表面与动力槽(13)竖直槽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9)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杆(14)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槽(11),安装杆(14)的顶端滑动贯穿动力槽(13)的内部并延伸至固定槽(11)的内部,动力槽(13)横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7),安装杆(14)靠近齿轮(17)的一侧设置有齿牙,安装杆(14)通过齿牙与齿轮(17)的表面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牛群自动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为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底端与动力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齿轮(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2),转动柱(12)的一端转动贯穿动力槽(13)与支架(1)的内部并延伸至支架(1)的外部。
CN202222535262.0U 2022-09-22 2022-09-22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Active CN219125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5262.0U CN219125066U (zh) 2022-09-22 2022-09-22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5262.0U CN219125066U (zh) 2022-09-22 2022-09-22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5066U true CN219125066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6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5262.0U Active CN219125066U (zh) 2022-09-22 2022-09-22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5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53222A (zh) 一种畜禽养殖用自动送料装置
CN205105964U (zh) 自动喂牛装置
CN219125066U (zh) 牛群自动饲喂装置
CN204104497U (zh) 一种方便收取鸡蛋的鸡舍
CN218571134U (zh) 一种有利于生猪养殖的生猪养殖使用槽
CN206182094U (zh) 一种畜禽养殖装置
CN113692984B (zh) 一种自动供草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牛羊养殖棚
CN211379266U (zh) 一种养鸡场喂食装置
CN215556042U (zh) 一种鹅饲料用存储装置
CN214178592U (zh) 一种养殖夏南牛用饲料投放装置
CN210791675U (zh) 一种医疗塑料粒子输送装置
CN213187659U (zh) 一种家禽养殖用下料装置
CN212545017U (zh) 一种畜禽养殖粪便收集车
CN211726840U (zh) 一种家禽养殖饲料处理装置
CN113142094A (zh) 一种带有自动出鸡功能的自动化养鸡笼及其使用方法
CN216722654U (zh) 一种连体分隔式禽类饲养笼舍
CN216567640U (zh) 一种动物饲料分配设备
CN111727890A (zh) 一种畜牧槽清理装置
CN211931952U (zh) 一种牛类养殖用的喂食装置
CN214593526U (zh) 一种绵羊圈养用料槽投料装置
CN220916181U (zh) 一种蛋鸡养殖舍笼
CN212393571U (zh) 一种育雏养殖底网结构
CN112400746B (zh) 一种用于向肉鸡喂料槽中播撒饲料的设备
CN214677128U (zh) 一种带有自动出鸡功能的自动化养鸡笼
CN219612797U (zh) 一种养殖笼粪便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