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718U - 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 Google Patents
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15718U CN219115718U CN202223527218.1U CN202223527218U CN219115718U CN 219115718 U CN219115718 U CN 219115718U CN 202223527218 U CN202223527218 U CN 202223527218U CN 219115718 U CN219115718 U CN 2191157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wall
- parachute
- cavity
- air bag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包括:气囊、伞体,以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弯折以使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二侧壁弯折以使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二侧壁收纳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伞体位于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伞体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现代视频拍摄或农业作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了保障无人机的安全,通常会在无人机上安装降落伞(可以参阅《公开号:CN212074442U,主题名称:降落伞》和《公开号:CN109071028A,主题名称:降落伞和具有降落伞的无人机》)。为了将伞体从伞舱内推出,伞体通常需要通过点火产生气体的方式将伞体喷离伞舱(比如:CN109071028A中燃料燃烧产生气体推动伞体朝开口移动),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动伞体的推力方向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容易造成伞体不容易释放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发射式降落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伞体不容易释放出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包括:气囊、伞体,以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弯折以使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二侧壁弯折以使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二侧壁收纳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伞体位于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伞体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第三凹腔的伞舱;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伞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凹腔内;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三凹腔的开口连通;所述伞体连接在所述伞舱上,所述气源设置在所述伞舱上;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凹腔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腔的出口覆盖有薄膜,所述伞体封存于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二凹腔内壁之间的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为可透气性层,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为可透气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为织物层,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为织物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为硬质或软质;
和/或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伞舱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500L/dm2*min。
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0L/dm2*min。
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5L/dm2*min。
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L/dm2*min。
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5L/dm2*min。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气囊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呈弯折状,且第一侧壁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凹腔;第二侧壁呈弯折状,且第二侧壁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凹腔;第二侧壁位于第一凹腔内,便于第二侧壁的收纳;伞体位于第二凹腔内,便于伞体的收纳;由于第二侧壁位于伞体和第一侧壁之间;当气源向气囊内注入气体时,气囊开始膨胀;由于初始状态下,伞体位于气囊外侧,且伞体位于第二侧壁外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腔内,气囊在膨胀过程中,第二凹腔的内壁会由凹陷状态逐渐变成向外凸起的状态,第二凹腔的内壁从凹陷状态向外凸起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会将第二凹腔内的伞体从第二凹腔内释放出去;即通过气源向气囊内充气即可实现伞体的释放,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剖面原理示意图一(伞体位于第二凹腔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剖面原理示意图二(气囊膨胀后,伞体的第二凹腔由凹变凸,且原位于第二凹腔内的伞体被释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剖面原理示意图三(薄膜覆盖第三凹腔的开口)。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伞舱;11-第三凹腔;111-底壁;112-开口;2-气囊;21-第一侧壁;211-第一凹腔;22-第二侧壁;221-第二凹腔;3-伞体;4-气源;5-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分别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进行说明。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包括:气囊2、伞体3,以及气源4;气源4与气囊2连通;气囊2包括: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第一侧壁21弯折以使第一侧壁21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凹腔211,第二侧壁22弯折以使第二侧壁22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凹腔221;第二侧壁22收纳于第一凹腔211内;伞体3位于第二凹腔221内;第二侧壁22位于伞体3和第一侧壁21之间。
如此,气囊2具有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第一侧壁21呈弯折状,且第一侧壁21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凹腔211;第二侧壁22呈弯折状,且第二侧壁22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凹腔221;第二侧壁22位于第一凹腔211内,便于第二侧壁22的收纳;伞体3位于第二凹腔221内,便于伞体3的收纳;由于第二侧壁22位于伞体3和第一侧壁21之间;当气源4向气囊2内注入气体时,气囊2开始膨胀;由于初始状态下,伞体3位于气囊2外侧,且伞体3位于第二侧壁22外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腔221内,气囊2在膨胀过程中,第二凹腔221的内壁会由凹陷状态逐渐变成向外凸起的状态,第二凹腔221的内壁从凹陷状态向外凸起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会将第二凹腔221内的伞体3从第二凹腔221内释放出去;即通过气源4向气囊2内充气即可实现伞体3的释放,非常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源4通过管道与气囊2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为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具有第三凹腔11的伞舱1;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伞体3分别设置在第三凹腔11内;第二凹腔221与第三凹腔11的开口112连通;伞体3连接在伞舱1上,气源4设置在伞舱1上;第一侧壁21位于第二侧壁22和第三凹腔11内壁之间。如此,第一侧壁21在膨胀过程中会受到第三凹腔11内壁的保护和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源4设置在第三凹腔1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源4设置在第三凹腔11的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体3通过牵引绳连接在伞舱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假定气囊2可以最大膨胀至预定体积,气囊2预先排出部分气体并折叠收纳于第三凹腔11内,气源4向气囊2内注入气体时,气囊2开始膨胀。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凹腔11沿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第三凹腔11的底壁111、气囊2、伞体3,以及第三凹腔11的开口112依次沿着上述预定直线排列;便于气囊2膨胀时推动伞体3沿预定直线移动并从第三凹腔11的开口112释放出去。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凹腔11为圆柱状第三凹腔1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凹腔221的出口覆盖有薄膜5,伞体3封存于薄膜5与第二凹腔221内壁之间的腔室内。如此,薄膜5可以保护第二凹腔221内的伞体3;伞体3从第二凹腔221内释放时伞体3挤破薄膜5即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侧壁21为可透气性层,和/或第二侧壁22为可透气性层。如此,由于气囊2的侧壁为可透气的材料制成,气囊2在膨胀过程中,部分气体会从气囊2侧壁透过,缓冲气囊2内部气压升高过程的爆发力,而且气囊2在膨胀瞬间张紧的过程中,减少气囊2被拉伤的可能性。当然,从如果气囊2透过的部分气体进入到第三凹腔11内也可以协助伞体3被推离出伞舱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为单层可透气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为多层可透气层进行层叠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层第一侧壁21中不可透气层的透气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2为单层可透气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2为多层可透气层进行层叠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层第二侧壁22中不可透气层的透气率不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侧壁21为织物层,和/或第二侧壁22为织物层。如此,织物:是由柔性长条物通过交叉、绕结或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织物比较牢固,抗拉伸能力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织物层可以参考主题名称为《安全气囊2用织物、安全气囊2用涂层织物和使用其的安全气囊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0997995A;公开日:2020-04-10)。
在一个实施例中,织物层可以参考主题名称为《用于安全气囊2的编织聚酯织物》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600829A;公开日:2009-12-09)。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为可透气性层围合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的侧壁为织物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织物层为尼龙编织层。如此,尼龙抗拉伸能力强,减少气囊2在膨胀过程中出现撕裂的情况。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侧壁21为硬质或软质。如此,当第一侧壁21为硬质材料时,第一侧壁21不容易形变;当第一侧壁21为软质时,软质的第一侧壁21可以发生一定形变缓冲气囊2膨胀的冲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与伞舱1为一体成型件。如此,第一侧壁21和伞舱1之间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00L/dm2*min。如此,气囊2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效果。
关于“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的检测,可以参阅(《安全气囊织物动态透气性能的研究》;作者:刘春娜;时间:2007年1月)第5页至第9页,第1.2.1小节和/或第1.2.2小节中采用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更多测试细节也可以参考《安全气囊织物动态透气性能的研究》全文中其他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关于“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的检测,可以参阅(《安全气囊织物的透气和力学性能》;作者:王新厚;时间:2005年12月)中采用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500L/dm2*min。如此,气囊2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0L/dm2*min。如此,气囊2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5L/dm2*min。如此,气囊2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L/dm2*min。如此,气囊2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定气囊2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气囊2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5L/dm2*min。如此,气囊2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露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气源4为:储气罐;储气罐与气囊2连通。如此,储气罐内的气体可以进入到气囊2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气罐具有气阀;储气罐内预定压缩气体为:氮气、空气,以及二氧化碳中任意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气罐上设置有气阀,储气罐通过气阀后向气囊2供气,气阀可以控制气源4与气囊2之间气流的通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露式降落伞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气源4为:位于气囊2内的点火式气体发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点火式气体发生器包括:用于爆炸并产生气体的可燃药剂和用于引爆可燃药剂的引爆器;可燃药剂设置在气室内,气室与气囊2连通。如此,引爆器引爆可燃药剂以产生气体,气体通过气室注入气囊2内;另外,可燃药剂在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能够加热气体并进一步引起气体膨胀。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可燃药剂直接点燃即可引爆时,引爆器可以为电子点火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可燃药剂为多种成分混合才能爆炸时,每种成分分别单独通过囊体收纳时,起爆器可以采用机械撞击穿刺的方式刺破囊体以使多种成分混合爆炸。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燃药剂包括:硝基胍(化学式:CH4N4O2)。如此,硝基胍高度易燃,且燃烧时容易产生大量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硝基胍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硝基胍制成的:硝化纤维火药、硝化甘油火药,非常容易燃烧爆炸以推动活塞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燃药剂包括:硝酸锶(化学式:Sr(NO3)2)。如此,硝酸锶自身加热或与预定物质(预定物质: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混合时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从而容易推动发射管内的活塞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锶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燃药剂包括: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如此,硝酸铵加热分解(或燃烧)形成大量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加热产生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在110摄氏度时,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硝酸;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在185至200摄氏度时,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在230至400摄氏度时,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氮气、氧气和水;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在400摄氏度以上时,硝酸铵受热剧烈分解并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加热产生气体(比如:NH3)。
在一个实施例中,硝酸铵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燃药剂包括:5-氨基四氮唑(分子式是CH3N5)、三唑酮(在一个实施例中,三唑酮分子式为C14H16ClN3O2,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α-丁酮。在一个实施例中,三唑酮为1,2,4-三唑酮类)、CL-20(学名: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AZODN(学名:偶氮二甲醚二硝酸盐)、叠氮类易爆药剂(比如:叠氮化纳)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如此,5-氨基四氮唑、三唑酮、CL-20、叠氮类易爆药剂容易分解或爆炸产生大量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5-氨基四氮唑与氢氧化物、硝酸盐,以及高氯酸盐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有极强的爆炸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5-氨基四氮唑采用:《一种气囊2气体发生剂双5-氨基四氮唑的生产方法,公开号:CN102442963A》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5-氨基四氮唑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唑酮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CL-20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AZODN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叠氮类易爆药剂呈粉末状或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无人机;伞舱1固定在无人机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人机为大疆的四旋翼无人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盖设在伞舱1第三凹腔11上的伞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舱1和伞盖可以参考《公开号:CN113148184A,主题名称:易拆式降落伞》。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舱1安装在无人机上的方式可以参考《公开号:CN113148184A,主题名称:易拆式降落伞》。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体3通过伞绳直接固定在伞舱1的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体3从伞舱1内释放的方式可以参考《公开号:CN212074442U,主题名称:降落伞》。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体3从伞舱1内释放的方式可以参考《公开号:CN212195931U,主题名称:弹射式伞降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体3从伞舱1内释放的方式可以参考《公开号:CN214875602U,主题名称:降落伞发射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体3存放在伞舱1内的方式和伞体3的释放的方式可以参考《公开号:CN109071028A,主题名称:降落伞和具有降落伞的无人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伞体,以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弯折以使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二侧壁弯折以使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二侧壁收纳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伞体位于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伞体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三凹腔的伞舱;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伞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凹腔内;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三凹腔的开口连通;所述伞体连接在所述伞舱上,所述气源设置在所述伞舱上;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凹腔内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腔的出口覆盖有薄膜,所述伞体封存于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二凹腔内壁之间的腔室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可透气性层,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为可透气性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织物层,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为织物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硬质或软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0L/dm2*mi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5L/dm2*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10L/dm2*mi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发射式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囊侧壁两侧压差为500Pa时,所述气囊侧壁的透气率小于或等于5L/dm2*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7218.1U CN219115718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7218.1U CN219115718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15718U true CN219115718U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652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27218.1U Active CN219115718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15718U (zh) |
-
2022
- 2022-12-26 CN CN202223527218.1U patent/CN2191157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86051B2 (en) | Aerial vehicle safety apparatus and aerial vehicle | |
US2009030160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Tetrazine-Based Energetic Material | |
US11530046B2 (en) | Aerial vehicle safety apparatus and aerial vehicle | |
US5762369A (en) | Air bag inflator using liquid monopropellant and adaptable to produce ouputs with various parameters | |
KR20010041921A (ko) | 팽창 방법 및 장치 | |
JPH10218695A (ja) | エア/安全バッグを有する膨張式安全システムのインフレータに使用される推進剤及びインフレータの作動方法 | |
US20050104349A1 (en) | Peroxide linear inflator | |
US8453575B2 (en) | Pyrotechnical method for dual-mode gas generation and related pyrotechnical generator | |
US7695007B2 (en) | Device for deployment of an element, particularly a safety ele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goods and/or people | |
CN219115718U (zh) | 膨胀发射式降落伞 | |
CN221498437U (zh) | 囊式伞舱和降落伞 | |
CN221498438U (zh) | 外翻式伞舱和降落伞 | |
CN221498436U (zh) | 充气式气囊 | |
CN217730790U (zh) | 膨胀式伞舱和降落伞 | |
CN217730791U (zh) | 外露式降落伞和飞行器 | |
CN221893324U (zh) | 一种落水漂浮装置和飞行设备 | |
CN217730783U (zh) | 外翻式降落伞和无人机 | |
CN217730789U (zh) | 囊式伞舱和降落伞 | |
CN113653529B (zh) | 一种井下巷道气囊式灾害体瞬时隔离装置 | |
CN221914564U (zh) | 一种水域救生装置和飞行设备 | |
CN222011996U (zh) | 一种多级点火机构和伞降系统 | |
CN217730786U (zh) | 阻挡防护式伞舱和降落伞 | |
CN218258739U (zh) | 润滑式降落伞和飞行器 | |
US20200355465A1 (en)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launching a missile | |
CN217730784U (zh) | 锥形伞舱和降落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