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1120U -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1120U
CN219111120U CN202222711976.2U CN202222711976U CN219111120U CN 219111120 U CN219111120 U CN 219111120U CN 202222711976 U CN202222711976 U CN 202222711976U CN 219111120 U CN219111120 U CN 219111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eodorizing
air
hidden
pur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19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电伟
邢哲理
龙洋波
王银锋
谢伟
吕芳
郭晏京
刘飞
李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Academy of Defense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Academy of Defense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Academy of Defense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Academy of Defense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2227119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1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1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1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显示单元、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吊顶式消毒除臭机及回风风管,控制显示单元根据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的监测数据值,驱动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提高相应的运行功率,暗藏式消毒除臭机通过回风风管对指定排污处的污染气体进行精准快速收集,配合吊顶式消毒除臭机对其它区域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并释放负离子对室内空气进行除菌消毒,完成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能够定向净化污染源附近空气,同时能对非污染源区域空气进行循环净化消毒,实现了在通风不良环境下去除异味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卫生间的异味多是由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组成的气体引发的,在通风透气不好、地漏返味、阴暗潮湿的卫生间内,此类有害气体会聚集不散,对人体的健康有相当大的危害,很容易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红疹、以及心血管病等各大疾病。
现有技术中,治理和控制卫生间异味,一般使用的方法是抽气法、香熏法、加臭丸法、喷洒空气清新剂和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但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卫生间中,抽气法难以实现,并且传统抽气法增加了洗手间内空气扰动,增加了异味散发速度,同时因处地下整体环境较差,会引入新的污染源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更严重。香熏法和喷洒空气清新剂等用的是掩盖异味的方法,使得空气的气味浓度更大;非但不能压住异臭味,还会使混合后的气味更难以接受。空气清洗剂对空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捕捉效率较低,且作用周期较长,难以及时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传统空气净化器主要针对整个洗手间内的空气实现内部空气循环,作用时间较长,作用目标区域较大,对污染源附近区域空气循环净化效果较差,除味效果不明显。
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能够在通风条件较差的洗手间内使用,定向净化污染源附近空气,同时能实现非污染源区域空气循环净化的除味净化系统,达到去除洗手间内异味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净化装置无法满足对通风不良环境的除味净化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以解决此类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包括回风风管,其在指定排污处开有多个相应的吸气口,对污染气体进行快速收集;设于室内隐蔽处且与回风风管连通的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包括第一风机、第一除味净化模块、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和第一钢丝波纹网,所述第一风机将污染气体抽入后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空气排入室内循环;吊装于室内顶部中心处吊顶式消毒除臭机,包括第二钢丝波纹网、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第二除味净化模块、负离子发生模块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将非污染源区域空气抽入,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空气携带负离子排入室内循环,对室内空气作进一步地除菌消毒;对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进行监控的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以及控制显示单元,通过接收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上传的检测数据,驱动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提高相应的运行功率,对室内空气快速进行内循环净化,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显示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屏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可接上传的受监测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行对比判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控制驱动模块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设于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内的第一功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相应的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驱动设于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内的第二功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相应的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所述显示屏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相连,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净化系统运行状态;所述电源模为其它功能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包括硫化氢监测模块、氨气监测模块、PM2.5监测模块、PM10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及湿度监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还包括第一送风口、第一回风口和暗藏式机壳;所述第一回风口根据回风风管和污染源在暗藏式机壳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一回风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风机、第一除味净化模块、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和第一钢丝波纹网。
进一步地,所述暗藏式机壳设有相应的导槽,所述第一除味净化模块、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和第一钢丝波纹网可沿相应导槽插入暗藏式机壳形成抽屉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包括除尘滑动块、静电除尘片、除尘电极触点及除尘绝缘框;所述除尘滑动块分别设于除尘绝缘框顶部和底部,与设于暗藏式机壳内的相应导槽宽度相适配;所述静电除尘片固定设于除尘绝缘框内,对污染气体进行过滤除尘杀菌;所述除尘电极触点设于除尘绝缘框后端,插入设于暗藏式机壳内的供电端口从而对所述静电除尘片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味净化模块包括除味滑动块、紫外灯组、除味电极触点、吸附催化基层及除味绝缘边框;所述吸附催化基层可拆卸地设于除味绝缘边框内,对污染气体进行吸附,其在光照下产生催化作用将污染气体转换为无毒无害成份,去除异味;所述紫外灯组环绕设于吸附催化基层外侧,其高于吸附催化基层并向内侧倾斜,对吸附催化基层表层进行灯光覆盖;所述除味滑动块分别设于除味绝缘边框顶部和底部,与设于暗藏式机壳内的相应导槽宽度相适配;所述除味电极触点设于除味绝缘边框后端,插入设于暗藏式机壳内的供电端口从而对所述紫外灯组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催化基层制成材料包括活性炭及固定于所述活性炭上的催化剂;所述吸附催化基层上贯通设有蜂窝网孔,所述蜂窝网孔目数范围为150-300目。
进一步地,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还包括第二送风口、第二回风口和吊顶式机壳;所述第二回风口设于吊顶式机壳底部中间;所述第二送风口位于第二回风口外侧;所述第二风机悬挂设于吊顶式机壳内顶部,其与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依次设有负离子发生模块、第二除味净化模块、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和第二钢丝波纹网。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通过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对指定排污处的污染气体进行精准快速收集,避免污染气体扩散,并将污染气体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第一送风口排入室内,配合吊顶式消毒除臭机对其它区域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可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对较大的室内空间快速进行空气内循环净化,并保证了室内空气各类质量指标合格。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对处于地下的卫生间特别是处于地下停车场内的卫生间存在重大利好,其避免了因常规抽气法导入室外空气携带的汽车尾气和大量粉尘,致使卫生间内空气污染更严重状况的发生;同时也无需通过新风系统铺设道路管道从地面引入新鲜空气,极大地节省了总体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可根据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检测数据,判断污染程度,进而分别调整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相应的输出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在完成快速净化污染物工作后,降低功率从而到达节能环保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设于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内的第一除味净化模块、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和第一钢丝波纹网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暗藏式机壳设有相应的导槽,第一除味净化模块、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和第一钢丝波纹网可沿相应导槽插入暗藏式机壳形成抽屉式结构,可方便后期维护更换。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所述的第二钢丝波纹网、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第二除味净化模和负离子发生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吊顶式机壳内设有导轨,第二钢丝波纹网、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第二除味净化模块和负离子发生模块沿导轨上升至指定高度后采用卡口进行固定,在后期进行维护使,可依次松开卡口,使功能模块沿导轨滑出,使装配工装更加简易,利于后期的维护更换工作展开。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可维持长期运转且净化效率下降幅度小,其在24小时满功率运转后净化效率下降小于≤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进行空气循环净化的运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进行空气循环净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进行空气循环净化的运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进行空气循环净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除味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的颗粒物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的微生物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的氨气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暗藏式消毒除臭机的硫化氢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的颗粒物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的微生物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的氨气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式消毒除臭机的硫化氢净化效率测试表;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框架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控制显示单元、2-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3-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1-第一送风口、32-第一回风口、33-第一风机、34-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1-除味滑动块、342-紫外灯组、343-除味电极触点、344-吸附催化基层、345-除味绝缘边框、35-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1-除尘滑动块、352-静电除尘片、353-除尘电极触点、354-除尘绝缘框、36-第一钢丝波纹网、37-暗藏式机壳、4-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1-第二送风口、42-第二回风口、43-第二钢丝波纹网、44-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5-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6-负离子发生模块、47-第二风机、48-吊顶式机壳、5-回风风管、501-吸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包括控制显示单元1、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及回风风管5。所述回风风管5通过在各污染源处布设有多个相应的吸气口501,可对污染气体进行快速收集,避免污染气体扩散;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通过设有第一回风口32与回风风管5相连,将抽取的污染空气进行过滤除尘并将污染气体进行吸附除味,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一送风口31排入室内;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位于室内中心处,对室内气体作进一步过滤除尘和吸附除味,并释放负离子对室内空气进行除菌消毒,完成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包括多种空气质量指标检测模块,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通过与控制显示单元1同向连接,可将检测数据进行上传;所述控制显示单元1通过上传检测数据,控制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的运行功率,能在空气污染超标的情况下加大消毒除臭机3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的运行功率,尽快对室内污染气体进行净化消毒,去除异味,在室内空气质量较好情况下,控制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维持低功率运转,保证了室内空气的循环流转,使室内环境清爽宜人,避免了因通风不畅导致室内闷热潮湿,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通过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净化消毒,无需与室外进行通风换气,避免了抽气导致的气流扰动,使其能适用于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其能够定向净化污染源附近空气,同时能对非污染源区域空气进行循环净化消毒,实现了在通风不良环境下去除异味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应用于地下卫生间此类不通风环境时,回风风管5沿卫生间大便池和小便池上方进行管道铺设,并在位于大便池和小便池等污染源上方的管道上开有吸气口501,可快速地对产生的污染气体进行收集,避免其扩散造成状态环境污染。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设于卫生间吊顶顶部或其它隐蔽处,使卫生间内保持简洁美观,同时也对设备产生的噪声起到一定隔离作用,其包括第一送风口31和第一回风口32,所述第一回风口32设有三路,其中两路分别与通向大便池和小便池的回风风管5连接,另一路与设于化粪池排气口附近的喇叭形回风罩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回风口32对污染源源附近进行吸收气体,经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过滤除臭净化后,由第一送风口31处设有的通风管道排送至卫生间内;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吊装于卫生间顶部中心处,包括设于底部的第二回风口42和设于第二回风口42外侧的第二送风口41,通过第二回风口42吸入污染空气后进行过滤除臭消毒后经第二送风口41排出,对室内气体作进一步过滤除尘和吸附除味;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设于室内后端墙壁上,可对室内污染源进行检测,其与设于室内前端墙壁上的控制显示单元1通信连接,将监控数据上传,所述控制显示单元1通过上传检测数据进行智能化控制,使地下卫生间内空气质量保持正常。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包括第一送风口31、第一回风口32、第一风机33、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第一钢丝波纹网36和暗藏式机壳37,其中所述暗藏式机壳37一端设有第一回风口32,所述第一回风口32可根据回风风管5和污染源在暗藏式机壳37上设有多个,可方便同时对对多个污染源处的污染气体进行收集;所述暗藏式机壳37另一端设有第一送风口31,可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所述第一送风口31和第一回风口3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风机33、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所述第一钢丝波纹网36可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过滤出;所述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通过高压静电使空气电离,将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进行荷电后捕集,完成对污染气体过滤除尘除菌的工作;所述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对抽入气体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污染气体进行吸附转化,完成对异味的净化工作;所述第一风机33可通回风风管5将污染气体抽入暗藏式机壳37内,依次经过第一钢丝波纹网36、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进行过滤消毒吸附异味等手段对污染气体净化后,通过第一送风口31排入室内,使卫生间内空气保持清新无异味。
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包括第二送风口41、第二回风口42、第二钢丝波纹网43、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负离子发生模块46、第二风机47和吊顶式机壳48,其中所述第二回风口42设于吊顶式机壳48底部中间;所述第二送风口41位于第二回风口42外侧;所述第二风机47悬挂设于吊顶式机壳48内顶部,其与第二回风口42之间依次设有负离子发生模块46、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和第二钢丝波纹网43;所述第二钢丝波纹网43可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过滤出;所述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通过高压静电使空气电离,将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进行荷电后捕集,完成对污染气体过滤除尘除菌的工作;所述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对抽入气体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污染气体进行吸附转化,完成对异味的净化工作;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46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除尘灭菌,清新空气;所述第二风机47将卫生间内的气体抽入吊顶式机壳48内进行过滤消毒吸附异味等手段对污染气体净化后,将净化后的空气及其携带的负离子通过设于吊顶式机壳48内的排风管道排出,对非污染源区域空气作进一步的循环净化消毒。
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内设有的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暗藏式机壳37设有相应的导槽,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可沿相应导槽插入暗藏式机壳37形成抽屉式结构,可方便后期维护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内设有的第二钢丝波纹网43、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和负离子发生模块46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吊顶式机壳48内设有导轨,第二钢丝波纹网43、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和负离子发生模块46沿导轨上升至指定高度后采用卡口进行固定,在后期进行维护使,可依次松开卡口,使功能模块沿导轨滑出,使装配工装更加简易,利于后期的维护更换工作展开。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包括除尘滑动块351、静电除尘片352、除尘电极触点353及除尘绝缘框354,所述除尘滑动块351分别设于除尘绝缘框354顶部和底部,与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相应导槽宽度相适配,可通过导槽限位后滑入暗藏式机壳37内;所述静电除尘片352固定设于除尘绝缘框354内,通过直流高压使空气电离,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使其荷电,荷电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与气流分向相反的极板做运动,最终被捕集在静电除尘片352上,完成过滤除尘除菌过程;所述除尘电极触点353设于除尘绝缘框354后端,可插入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供电端口从而对所述静电除尘片352进行供电。
通过静电除尘片352与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配合,参照标准GB/T18801-2015,在30m3舱内进行颗粒物净化效率测试,其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具体测试数据如图9所示,暗藏式复合空气净化装置在4组测试中,最高颗粒物净化效率99.8%,最低颗粒物净化效率99.5%,平均颗粒物净化效率99.65%,其中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效率99.7%,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效率99.6%,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0.1%,其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1%。
通过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对室内灭菌,参照标准GB 21551.3-2010,在30m3舱内进行微生物净化效率测试,其化效率高达99%以上。具体测试数据如图9所示,暗藏式复合空气净化装置在4组测试中,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微生物净化效率99.925%,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微生物净化效率99.935%,其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1%。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包括除味滑动块341、紫外灯组342、除味电极触点343、吸附催化基层344及除味绝缘边框345。所述吸附催化基层344可拆卸地设于除味绝缘边框345内,可对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以及液体或胶态固体进行吸附,其在光照下产生催化作用将有害气体转换为无毒无害成份,去除了污染气体和异味。所述紫外灯组342环绕设于吸附催化基层344外侧,其高于吸附催化基层344并向内侧倾斜,可对吸附催化基层344表层进行灯光覆盖,通过发出紫外光照射在催化剂上,将污染气体分子活化降解,使臭味消失。所述除味滑动块341分别设于除味绝缘边框345顶部和底部,与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相应导槽宽度相适配,可通过导槽限位后滑入暗藏式机壳37内;除味电极触点343设于除味绝缘边框345后端,可插入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供电端口从而对所述紫外灯组342进行供电。
所述吸附催化基层344制成材料包括催化剂和活性炭,通过使活性炭作为基底,在制备过程中经高温煅烧,使其具有极强的抗压强度,单体抗压强度高达3~15MPa;然后通过直接涂抹、旋涂,浸渍等技术手段将催化剂固定于活性炭上,完成制备工作。优选地,所述吸附催化基层344上贯通设有蜂窝网孔,可实现低风阻过滤。优选地,所述蜂窝网孔目数为150-300目。优选的,所述蜂窝网孔目数为210目,其可在通过风速为2m/s时,使通过气流的通过阻力降至60~70Pa。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纳米TiO2催化剂,其在吸收光能产生电子跃进和空穴跃进,经过进一步的结合产生电子-空穴对,与废气表面吸附的水份(H2O)和氧气(O2)反应生成氧化性很活泼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离子自由基(O2-、0-),能够把氨气、硫化氢以及其它VOC类有机物及无机物在光催化氧化的作用下还原成二氧化碳(CO2)、水(H2O)以及其它无毒无害物质。由于在光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添加剂,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运行成本方面只是用到电能,无需经常更换配件。
通过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根据国家标准GB/T18801-2015,在30m3舱内进行净化处理氨气、硫化氢,其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净化氨气时其具体测试数据如图12所示,在4组测试中,最高氨气净化效率99.7%,最低氨气净化效率99.4%,平均氨气净化效率99.58%,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氨气净化效率99.6%,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氨气净化效率99.55%,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0.05%。
净化硫化氢气体时其具体测试数据如图13所示,在4组测试中,最高硫化氢净化效率99.3%,最低氨气净化效率99.0%,平均硫化氢净化效率99.15%;其中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硫化氢净化效率99.1%,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硫化氢净化效率99.2%,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1%。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内设有的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和负离子发生模块46,三者的电极触点均采用内藏式设计,避免安装时与管道产生干扰,安装固定后,可打开吊顶式机壳48侧壁,将相应的线束供电端口与电极触点对接,进行维护时,需先断开线束供电端口,在对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功能模块依次拆除。
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在进行颗粒物的净化时,参照标准GB/T18801-2015,在30m3舱内进行颗粒物净化效率测试,其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具体测试数据如图14所示,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在4组测试中,最高颗粒物净化效率99.8%,最低颗粒物净化效率99.5%,其中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颗粒物净化效率99.55%,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颗粒物净化效率99.75%,其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1%。
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对室内灭菌,参照标准GB 21551.3-2010,在30m3舱内进行微生物净化效率测试,其化效率高达99%以上。具体测试数据如图14所示,在4组测试中,最高微生物净化效率99.94%,最低微生物净化效率99.92%,平均微生物净化效率99.93%;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微生物净化效率99.925%,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微生物净化效率99.935%,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1%。
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对室内除味,根据国家标准GB/T18801-2015,在30m3舱内进行净化处理氨气、硫化氢,其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净化氨气时其具体测试数据如图16所示,在4组测试中,最高氨气净化效率99.8%,最低氨气净化效率99.5%,平均氨气净化效率99.65%;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氨气净化效率99.55%,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氨气净化效率99.75%,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1。
净化硫化氢气体时其具体测试数据如图17所示,在4组测试中,最高硫化氢净化效率99.3%,最低硫化氢净化效率99.0%,平均硫化氢净化效率99.175%;实验1、2为初次运行测试数据,平均硫化氢净化效率99.2%,实验3、4为设备连续运行24小时后测试数据,平均硫化氢净化效率99.15%,连续运行24小时效率下降0.05%。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和回风风管5,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对室内空气进行吸尘、除味、消毒,达到了室内空气循环净化的效果,对处于地下的卫生间特别是处于地下停车场内的卫生间存在重大利好,其避免了因常规抽气法导入室外空气携带的汽车尾气和大量粉尘,致使卫生间内空气污染更严重状况的发生;同时也无需通过新风系统铺设道路管道从地面引入新鲜空气,极大地节省了总体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包括硫化氢监测模块、氨气监测模块、PM2.5监测模块、PM10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及湿度监测模块,所述硫化氢监测模块、氨气监测模块可分别对空气中硫化氢和氨气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控制显示单元1;所述PM2.5监测模块、PM10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及湿度监测模块可对空气的PM2.5、PM10、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控制显示单元1。
在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显示单元1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屏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通信连接,可接上传的受监测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行对比判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控制驱动模块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设于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内的第一功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相应的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驱动设于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内的第二功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相应的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使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系统能根据污染程度进行调整相应功率输出,在完成快速净化污染物工作后,降低功率从而到达节能环保的目的。所述电源模为其它功能模块供电。所述显示屏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相连,可显示监测数据,实时显示净化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在显示屏模块输入警报参数阈值,在达到警报阈值时,向维护人员做出提醒。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方法,包括步骤:
S100: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控制显示单元1;
S200:控制显示单元1根据监测数据值,驱动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提高相应的运行功率;
S300: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通过回风风管5对指定排污处的污染气体进行精准快速收集,避免污染气体扩散,并将污染气体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第一送风口31排入室内;
S400: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对指定排污处外侧区域污染空气抽入,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空气携带负离子后通过第二送风口41排入室内循环,对室内空气作进一步地除菌消毒;
S500: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室内空气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合格,控制显示单元1根据检测数据控制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维持低功率运转,保持室内空气循环,使室内环境清爽宜人,避免了因通风不畅导致室内闷热潮湿。
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系统,通过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对指定排污处的污染气体进行精准快速收集,避免污染气体扩散,配合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对其它区域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可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对较大的室内空间快速进行空气内循环净化,并保证了室内空气各类质量指标合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风风管(5),其在指定排污处开有多个相应的吸气口(501),对污染气体进行快速收集;
设于室内隐蔽处且与回风风管(5)连通的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包括第一风机(33)、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所述第一风机(33)将污染气体抽入后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空气排入室内循环;
吊装于室内顶部中心处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包括第二钢丝波纹网(43)、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负离子发生模块(46)和第二风机(47),所述第二风机(47)将非污染源区域空气抽入,依次进行过滤除尘、消毒杀菌和吸附除臭,净化后的空气携带负离子排入室内循环,对室内空气作进一步地除菌消毒;
对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进行监控的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
以及控制显示单元(1),通过接收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上传的检测数据,驱动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和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提高相应的运行功率,对室内空气快速进行内循环净化,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显示单元(1)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屏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与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通信连接,接收上传的受监测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行对比判断;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控制驱动模块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设于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内的第一功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相应的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驱动设于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内的第二功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相应的功率,对使用区域内环境进行净化;
所述显示屏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相连,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净化系统运行状态;
所述电源模为其它功能模块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气体检测单元(2)包括硫化氢监测模块、氨气监测模块、PM2.5监测模块、PM10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及湿度监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藏式消毒除臭机(3)还包括第一送风口(31)、第一回风口(32)和暗藏式机壳(37);
所述第一回风口(32)根据回风风管(5)和污染源在暗藏式机壳(37)上设有多个;
所述第一送风口(31)和第一回风口(3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风机(33)、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藏式机壳(37)设有相应的导槽,所述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和第一钢丝波纹网(36)可沿相应导槽插入暗藏式机壳(37)形成抽屉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静电除尘模块(35)包括除尘滑动块(351)、静电除尘片(352)、除尘电极触点(353)及除尘绝缘框(354);
所述除尘滑动块(351)分别设于除尘绝缘框(354)顶部和底部,与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相应导槽宽度相适配;
所述静电除尘片(352)固定设于除尘绝缘框(354)内,对污染气体进行过滤除尘杀菌;
所述除尘电极触点(353)设于除尘绝缘框(354)后端,插入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供电端口从而对所述静电除尘片(352)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味净化模块(34)包括除味滑动块(341)、紫外灯组(342)、除味电极触点(343)、吸附催化基层(344)及除味绝缘边框(345);
所述吸附催化基层(344)可拆卸地设于除味绝缘边框(345)内,对污染气体进行吸附,其在光照下产生催化作用将污染气体转换为无毒无害成份,去除异味;
所述紫外灯组(342)环绕设于吸附催化基层(344)外侧,其高于吸附催化基层(344)并向内侧倾斜,对吸附催化基层(344)表层进行灯光覆盖;
所述除味滑动块(341)分别设于除味绝缘边框(345)顶部和底部,与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相应导槽宽度相适配;
所述除味电极触点(343)设于除味绝缘边框(345)后端,插入设于暗藏式机壳(37)内的供电端口从而对所述紫外灯组(342)进行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催化基层(344)制成材料包括活性炭及固定于所述活性炭上的催化剂;所述吸附催化基层(344)上贯通设有蜂窝网孔,所述蜂窝网孔目数范围为150-3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消毒除臭机(4)还包括第二送风口(41)、第二回风口(42)和吊顶式机壳(48);
所述第二回风口(42)设于吊顶式机壳(48)底部中间;所述第二送风口(41)位于第二回风口(42)外侧;
所述第二风机(47)悬挂设于吊顶式机壳(48)内顶部,其与所述第二回风口(42)之间依次设有负离子发生模块(46)、第二除味净化模块(45)、第二微静电除尘模块(44)和第二钢丝波纹网(43)。
CN202222711976.2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Active CN219111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1976.2U CN219111120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1976.2U CN219111120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1120U true CN219111120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5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1976.2U Active CN219111120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1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2949B (zh) 带臭氧去除装置的防pm2.5两用新风空气净化机
CN103272445B (zh)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CN204214007U (zh) 油烟净化器
CN201463138U (zh) 纳米光催化中央空气净化装置
CN203785115U (zh) 新型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104949233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90265A (zh) 卧式室内空气紫外线灭菌和过滤净化器
CN205227576U (zh) 适用于安装在组合式空调箱内的ifd空气净化装置
CN1486778A (zh) 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212962104U (zh) 一种移动式空气净化器
CN101839530A (zh) 一种集中式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CN219111120U (zh)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
CN112594842A (zh) 基于过滤、杀菌和催化多元化组合的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204739680U (zh) 一种包含ifd模块的新风系统全热交换净化装置
CN201028708Y (zh) 室内空气净化器
KR20050020933A (ko) 공기청정용광촉매레인지후드
CN203303764U (zh)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CN115671895A (zh) 一种适用于通风不良环境下的智能除味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5174593U (zh) 一种可移动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1235100Y (zh) 空气净化机
CN203586418U (zh) 电子空气净化消毒机
CN103528139B (zh) 电子空气净化消毒机
CN111237833A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的油烟机
CN206973772U (zh) 一种新型回风净化机
CN201370797Y (zh) 智能空气净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