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0491U -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0491U
CN219110491U CN202222745578.2U CN202222745578U CN219110491U CN 219110491 U CN219110491 U CN 219110491U CN 202222745578 U CN202222745578 U CN 202222745578U CN 219110491 U CN219110491 U CN 219110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pap
patient
valve body
breathing machin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55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居旻杰
郑欣
刘玉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7455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0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0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0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一体化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另一端与BiPAP呼吸机连接;阀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和分泌物抽吸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可调节排气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避免气切患者长期住院或滞留ICU,帮助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或出院回归家庭。

Description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BiPAP呼吸机采用的是一种无创正压通气的通气方式,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实质其是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或吸气相气道正压+呼气相气道正压(IPAP+EPAP),在每次呼吸情况下根据设定的参数,呼吸机都给予患者吸气相和呼气相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以确保有效的吸气支持和呼气相的正压支持,保证有效的氧合及通气。随着BiPAP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多呼吸机厂家对该技术的应用,人们多倾向于将拥有BiPAP功能的无创呼吸机称之为BiPAP呼吸机,并将无创呼吸机均称为BiPAP呼吸机。BiPAP呼吸机目前多通过无创人机连接方式(如鼻罩或鼻枕、面罩或咬嘴),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来提供压力支持通气,而非通过有创连接方式(即气管内导管、气管造口)。BiPAP呼吸机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神经中枢和呼吸肌疾病(脑血管病变、格林-巴雷综合征)等诱发的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轻症患者、心源性肺水肿等的重要手段。气道正压通气是一线治疗,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吸气肌负荷,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和耗氧量,有利于呼吸肌的休息,呼气时机器自动转换至一个较低的呼气压相当于呼气末正压,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起到机械性支气管扩张作用,防止细支气管的气道陷闭,增加通气量,增大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PaO2,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的目的。
机械通气患者中大约有10-15%的患者接受气管造口术,而且这一比例在近20年来逐渐升高。气管造口主要指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或延迟脱机,其主要病因包括急性呼衰、神经肌肉疾病或创伤等。这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呼吸驱动和/或肌力障碍,造成无法脱机,如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下降(颅脑损伤引起的延髓呼吸中枢损害、高位脊髓损伤、COPD导致的的高CO2抑制呼吸中枢等);呼吸肌收缩强度和持久力的减弱(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营养不良贫血及呼吸机支持过度导致的呼吸肌废用性萎缩等)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肌负荷增加。这些患者对于氧浓度的依赖及要求并不高,仅需提供一定的呼吸驱动和不高的支持压力即可。但由于目前的BIPAP呼吸机无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导致这些患者仍需使用大型医用有创呼吸机才能与气切造口套管配合使用。小型便携式BiPAP呼吸机目前多通过无创人机连接方式(如鼻罩或鼻枕、面罩或咬嘴)提供正压通气,而非通过有创连接方式;而通过有创连接方式时需要各种配套设备的连接,如平台阀、漏气阀等,但功能单一,价格昂贵,连接不匹配,导致许多气切患者长期住院或滞留ICU,无法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或出院回归家庭。但小型BiPAP呼吸机理论上能提供一定的呼吸驱动和压力,能满足上述部分患者需求,其应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为医生及患者家庭治疗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选择,但目前尚无专用的与气切套管配合使用的BiPAP呼吸机呼吸管路及呼吸支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将小型BiPAP呼吸机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包括中空的一体化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另一端与BiPAP呼吸机连接;阀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和分泌物抽吸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可调节排气机构。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一横直管,横直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另一端设有分泌物抽吸口;横直管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雾化吸入连接接口和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
优选地,所述分泌物抽吸口设有密封接口。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排气机构包括管道内的阀门、管道外活动的轴套和固定环;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中设有用于调节管道气体流量的阀门,阀门与套设于管道外的轴套连接,轴套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轴套位置的固定环。
优选地,所述阀门为一圆形的扁平的蝶阀,沿蝶阀直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沿管道直径与管壁连接;转动轴的一端穿过管壁设有一转动齿轮;管道外的轴套上沿管道外圆周设有槽道;转动齿轮设于槽道中,槽道上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用于转动转动齿轮的齿条。
优选地,所述轴套设为开口的圆筒形,轴套绕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转动。
优选地,所述氧气连接接口和雾化吸入连接接口设有保护盖。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①氧源及排气阀的位置安排更加合理,呼吸机提供正向气流较大的情况下,患者吸入的实际氧浓度被稀释,如氧源位置距离气切造口较远,患者氧合改善不明显;将氧源尽可能靠近人工气道开口及远离排气阀,有效改善通气的同时保证适当氧供。
②一体阀可根据患者血气中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纵向旋转开口型轴套,调整排气阀的有效面积,调节漏气的大小,进一步调控血气结果。
③一体阀增加独立湿化装置,有利于改善气切患者的气道湿化。
④一体阀在不脱机的情况下增加雾化吸入连接位置,有利于痰液稀释,气道解痉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⑤不脱管经抽吸端开口予分泌物吸引并保持相对密闭,防止分泌物喷溅。
⑥为临床上部分脱机困难患者提供更多更合适的个体化的呼吸支持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氧气连接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雾化吸入连接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泌物抽吸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排气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排气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A图为后视结构示意图,B图为排气机构处管道横剖面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管接头;2.氧气连接接口保护盖;3.氧气连接接口;4.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保护盖;5.雾化吸入连接接口;6.分泌物抽吸口;7.排气机构;8.固定环一;9.轴套;10.固定环二;11.管道;12.蝶阀;13.转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包括中空的一体化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1,另一端与BiPAP呼吸机连接;阀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3、雾化吸入连接接口5、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11和分泌物抽吸口6;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11上设有可调节排气机构7。阀体包括一横直管,横直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1,另一端设有分泌物抽吸口6;横直管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3、雾化吸入连接接口5和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11。分泌物抽吸口6设有密封接口。可调节排气机构7包括管道内的阀门、管道外活动的轴套9和固定环;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11中设有用于调节管道气体流量的阀门,阀门与套设于管道外的轴套9连接,轴套9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轴套9位置的固定环一8和固定环二10。阀门为一圆形的扁平的蝶阀12,沿蝶阀12直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沿管道直径与管壁连接;转动轴的一端穿过管壁设有一转动齿轮13;管道外的轴套9上沿管道外圆周设有槽道;转动齿轮13设于槽道中,槽道上设有与转动齿轮13啮合用于转动转动齿轮13的齿条。轴套9设为开口的圆筒形,轴套9绕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11转动。当轴套9转动时,轴套9的槽道上的齿条带动转动齿轮13旋转,从而带动管道11中转动轴旋转,再带动蝶阀12翻转,从而缩小或扩大管道11内流体通道截面积的大小,从而调节流量。氧气连接接口3和雾化吸入连接接口4设有保护盖。分别为氧气连接接口保护盖2和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保护盖4。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专用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包括一体阀的阀体,阀体的侧壁上设有氧气连接接口3、雾化吸入连接接口5、可密闭式分泌物抽吸口6、可旋转滑动调节排气结构7。包括:
一体阀的头端与患者的气切造口套管连接的套管接头1;
一体阀横直管侧壁近患者气切造口设有的氧气连接接口保护盖2;
一体阀横直管侧壁近患者气切造口设有氧气连接接口3,可独立湿化给氧;
一体阀横直管侧壁设有独立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保护盖4;
一体阀横直管侧壁设有独立雾化吸入连接接口5;
一体阀横直管末端设有分泌物抽吸口6,可不脱管经抽吸口6开口进行分泌物吸引并保持相对密闭,防止分泌物喷溅;
一体阀竖直管外侧壁设置可旋转调节排气结构7;
固定环一8,将固定环一8固定在旋转类零件一侧,作为旋转类零件的轴向及纵向固定而使用
自润滑开口型轴套9,纵向旋转滑动类零件,通过旋转调节排气阀排气大小
固定环二10,将固定环二10固定在旋转类零件一侧,作为旋转类零件的轴向及纵向固定而使用,双重固定以防轴套9的移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专用小型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为临床上一些由于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呼吸驱动和/或肌力障碍,造成无法脱机,如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下降(颅脑损伤引起的延髓呼吸中枢损害、高位脊髓损伤、COPD导致的的高CO2抑制呼吸中枢等);呼吸肌收缩强度和持久力的减弱(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营养不良贫血及呼吸机支持过度导致的呼吸肌废用性萎缩等)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肌负荷增加,从而导致脱机困难的患者,提供了一种能保证呼吸驱动、一定压力支持及氧供保障的呼吸支持方式,在满足患者通气需求的同时,创造尽早离开ICU、进行进一步专业康复锻炼或出院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最佳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可以打开一体阀横直管侧壁近患者气切造口处设有的氧气连接接口保护盖2,为氧储备稍差的患者进行独立湿化给氧;
可以打开一体阀横直管侧壁设有的独立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保护盖4,为痰液粘稠、气道痉挛及存在气道炎症的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
经一体阀横直管末端设有的分泌物抽吸口6端开口予分泌物吸引并保持相对密闭,防止分泌物喷溅;
BIPAP呼吸机工作30min后,根据患者血气中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纵向旋转开口型轴套9,调整排气阀的有效面积,调节漏气的大小,双重固定以防轴套9的移位;进一步复查血气结果以调整至合适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最佳的使用方式如图7所示,包括一体阀阀体,头端与患者的气切造口套管连接、阀体的侧壁上设有氧气连接接口3、雾化吸入连接接口5、可密闭式分泌物抽吸口6、可旋转滑动调节排气结构7。
临床上一些由于呼吸中枢病变或神经肌肉接头的相关疾病导致脱机困难但只需呼吸机提供一定呼吸驱动及较低压力即满足通气需求的患者,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专用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与气切套管配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一体化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另一端与BiPAP呼吸机连接;阀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和分泌物抽吸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可调节排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一横直管,横直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另一端设有分泌物抽吸口;横直管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雾化吸入连接接口和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抽吸口设有密封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排气机构包括管道内的阀门、管道外活动的轴套和固定环;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中设有用于调节管道气体流量的阀门,阀门与套设于管道外的轴套连接,轴套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轴套位置的固定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一圆形的扁平的蝶阀,沿蝶阀直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沿管道直径与管壁连接;转动轴的一端穿过管壁设有一转动齿轮;管道外的轴套上沿管道外圆周设有槽道;转动齿轮设于槽道中,槽道上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用于转动转动齿轮的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设为开口的圆筒形,轴套绕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连接接口和雾化吸入连接接口设有保护盖。
CN202222745578.2U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Active CN219110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5578.2U CN219110491U (zh)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5578.2U CN219110491U (zh)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0491U true CN219110491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5578.2U Active CN219110491U (zh)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0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6376B1 (en) Devices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ith an open airway interface
Bach et al. Noninvasive options for ventilatory support of the traumatic high level quadriplegic patient
JP3182554U (ja) 気管連結器および関連するシステム
AU749210B2 (en) Spontaneous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U650306B2 (en) Device for intratracheal and intratracheal pulmonary ventilation
EA005171B1 (ru) Изолируемое дых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противодавлением
WO1992020394A1 (en) A catheter tip for intratracheal ventilation and intratracheal pulmonary ventilation
CN106029145A (zh) 喉罩
CN204766943U (zh) 一种用于无创呼吸机与雾化器连接的三通管
Gutierrez et al. Using an evidence-based protocol to guide rehabilitation and weaning of ventilator-dependent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CN219110491U (zh) 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WO2001024861A1 (en) Ventilator tube
CN203634618U (zh) 一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用氧气雾化器
CN115738002A (zh) 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CN205672327U (zh) 一种气道湿化连接装置
CN209996952U (zh) 一种气管导管型恒温雾化吸入器
CN210542779U (zh) 一种可同时行雾化和管壁扇喷注药的气管导管套件装置
CN207654511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雾化器
Mort et al. Endotracheal tube and respiratory care
CN217612339U (zh) 一种高流量专用t管接头
CN220967831U (zh) 一种吸气同步震动雾化装置
CN215135195U (zh) 一种可通氧的通气道
CN216294946U (zh) 一种自动控制恒温持续湿化器
Prado Atlagic et al. Long-Term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CN212369396U (zh) 一种恒流式低无效腔呼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2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3, No. 858 Chunhe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2 No. 136, Xuhui District Medical Colleg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