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7335U -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7335U
CN219107335U CN202223468526.1U CN202223468526U CN219107335U CN 219107335 U CN219107335 U CN 219107335U CN 202223468526 U CN202223468526 U CN 202223468526U CN 219107335 U CN219107335 U CN 219107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top surface
energy storage
worm
integrat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85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莉莉
周洋
金凤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85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7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7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7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包括移动板车和底梁,所述移动板车一端顶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底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侧向翻转的光伏电板,光伏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储存到蓄电池中,位于横梁顶面的风速风向传感器检测环境风向和风速,一旦环境风向为吹向光伏电板背立面且大于一定数值时,发送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驱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转动90°,从而带动光伏电板翻转90°,使风穿过光伏电板之间,极大的降低风阻,避免风力过大吹翻本装置,便于稳定摆放使用,省去了频繁收起的麻烦,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且本装置光伏电板翻转动作迅速,抗风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式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背景技术
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113328686A,名称为一种具有自动折叠功能的光伏发电设备,该申请提出了现有的多功能可移动折叠式光伏发电设备,有的设备部件太大,在使用时不方便移动,灵活性差,转换光能效率低,只能在固定的地方使用,有很多不便,有的对光伏组件保护不周全,把光伏组件一直暴露在空气中风吹雨淋,减少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该申请在遇到风沙或者雨雪天气时,可以将整个折叠式收纳机构回收到箱体内,对发电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进而提高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操作简单,适用性强,解决了现有的多功能可移动折叠式光伏发电设备,有的设备部件太大,在使用时不方便移动,灵活性差,转换光能效率低,只能在固定的地方使用,有很多不便,有的对光伏组件保护不周全,把光伏组件一直暴露在空气中风吹雨淋,减少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但是,自然条件下,尤其是夏季或者秋季,室外经常会出现阵风,而该申请仅通过箱体和组合抗震滚轮进行摆放,当阵风出现时,由于其产生速度快,产生的突发性高,通过该申请复杂的折叠收纳形式很难快速的完成收纳而降低风阻,容易受到阵风影响而失稳,影响使用,同时,频繁的阵风也会引起其频繁的折叠收纳,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光伏发电板在设计之处就具备了良好的耐候性,不必费劲收纳,故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具备便于稳定摆放使用、使用方便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稳定摆放使用、使用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包括移动板车和底梁,所述移动板车一端顶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底梁,且底梁上方通过边架固定连接有横梁,并且横梁和底梁之间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顶面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板,且安装框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轴与横梁底面和底梁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横梁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横梁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并且蜗杆一端贯穿横梁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贯穿横梁底面并延伸至横梁内部,且转动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并且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横梁顶面固定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移动板车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箱,且电池箱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并且电池箱内部还安装有充电控制器和单片机,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输出端与驱动电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横梁一侧表面通过铰接座铰接有支杆,所述移动板车顶面另一端竖向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支杆底端插入到套筒中。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车底面拐角处固定安装有移动轮,且移动板车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并且螺杆顶面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杆底面固定连接有脚板,且螺杆和脚板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栓,且手柄螺栓另一端与支杆抵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电板和安装框设置有多组,且光伏电板通过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电力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板底面焊接有防滑凸点,且防滑凸点密集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两端通过轴承与横梁两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横梁底面和底梁转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侧向翻转的光伏电板,光伏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储存到蓄电池中,位于横梁顶面的风速风向传感器检测环境风向和风速,一旦环境风向为吹向光伏电板背立面且大于一定数值时,发送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驱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转动90°,从而带动光伏电板翻转90°,使风穿过光伏电板之间,极大的降低风阻,避免风力过大吹翻本装置,便于稳定摆放使用,省去了频繁收起的麻烦,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且本装置光伏电板翻转动作迅速,抗风性好。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移动板车和脚板,移动板车方便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摆放位置,工作人员在将本装置移动到阳光充足的摆放位置后,即可转动手轮,推动脚板下移,顶起移动轮,从而完成稳定的摆放,提高了摆放的稳定性,另外,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可拧松手柄螺栓,拔出支杆,并沿铰接座旋转支杆,即可沿合页收起横梁和底梁,进而折叠收起光伏电板,便于收纳移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伏电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脚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横梁;2、安装框;3、光伏电板;4、转动轴;5、移动板车;6、移动轮;7、脚板;8、电池箱;9、蓄电池;10、充电控制器;11、单片机;12、套筒;13、手柄螺栓;14、支杆;15、铰接座;16、风速风向传感器;17、底梁;18、蜗轮;19、蜗杆;20、驱动电机;21、手轮;22、螺杆;23、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包括移动板车5和底梁17,移动板车5一端顶面通过合页23铰接有底梁17,且底梁17上方通过边架固定连接有横梁1,并且横梁1和底梁17之间设置有安装框2,安装框2位于边架之间,安装框2顶面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板3,且安装框2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轴4与横梁1底面和底梁17顶面转动连接,横梁1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且横梁1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19,并且蜗杆19一端贯穿横梁1一端与驱动电机20输出端连接,转动轴4另一端贯穿横梁1底面并延伸至横梁1内部,且转动轴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18,并且蜗轮18与蜗杆19啮合,通过蜗杆19和蜗轮18之间的自锁进行定位,横梁1顶面固定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16,移动板车5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箱8,且电池箱8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并且电池箱8内部还安装有充电控制器10和单片机11,风速风向传感器16输出端与单片机11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11输出端与驱动电机20输入端电性连接,为常见通讯控制结构,横梁1一侧表面通过铰接座15铰接有支杆14,移动板车5顶面另一端竖向固定安装有套筒12,支杆14底端插入到套筒12中,其中,套筒12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栓13,且手柄螺栓13另一端与支杆14抵紧固定,光伏电板3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10储存到蓄电池9中,位于横梁1顶面的风速风向传感器16检测环境风向和风速,一旦环境风向为吹向光伏电板3背立面且大于一定数值时,发送信号给单片机11,单片机11控制驱动电机20带动蜗杆19转动,蜗杆19带动蜗轮18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4转动90°,从而带动光伏电板3翻转90°,使风穿过光伏电板3之间,极大的降低风阻,避免风力过大吹翻本装置,便于稳定摆放使用,省去了频繁收起的麻烦,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且本装置光伏电板3翻转动作迅速,抗风性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板车5底面拐角处固定安装有移动轮6,且移动板车5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22,并且螺杆22顶面固定连接有手轮21,螺杆22底面固定连接有脚板7,且螺杆22和脚板7设置有多组,移动板车5方便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摆放位置,工作人员在将本装置移动到阳光充足的摆放位置后,即可转动手轮21,推动脚板7下移,顶起移动轮6,从而完成稳定的摆放,提高了摆放的稳定性,另外,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可拧松手柄螺栓13,拔出支杆14,并沿铰接座15旋转支杆14,即可沿合页23收起横梁1和底梁17,进而折叠收起光伏电板3,便于收纳移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伏电板3和安装框2设置有多组,且光伏电板3通过充电控制器10与蓄电池9电力连接,为常见太阳能充电控制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脚板7底面焊接有防滑凸点,且防滑凸点密集分布,提高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摆放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蜗杆19两端通过轴承与横梁1两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20采用制动电机,防止蜗杆19产生自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轴4分别通过轴承与横梁1底面和底梁17转动连接,提高转动的顺畅性。
工作原理:
光伏电板3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10储存到蓄电池9中,位于横梁1顶面的风速风向传感器16检测环境风向和风速,一旦环境风向为吹向光伏电板3背立面且大于一定数值时,发送信号给单片机11,单片机11控制驱动电机20带动蜗杆19转动,蜗杆19带动蜗轮18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4转动90°,从而带动光伏电板3翻转90°,使风穿过光伏电板3之间,极大的降低风阻,避免风力过大吹翻本装置,便于稳定摆放使用,省去了频繁收起的麻烦,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且本装置光伏电板3翻转动作迅速,抗风性好,同时,移动板车5方便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摆放位置,工作人员在将本装置移动到阳光充足的摆放位置后,即可转动手轮21,推动脚板7下移,顶起移动轮6,从而完成稳定的摆放,提高了摆放的稳定性,另外,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可拧松手柄螺栓13,拔出支杆14,并沿铰接座15旋转支杆14,即可沿合页23收起横梁1和底梁17,进而折叠收起光伏电板3,便于收纳移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车(5)和底梁(17),所述移动板车(5)一端顶面通过合页(23)铰接有底梁(17),且底梁(17)上方通过边架固定连接有横梁(1),并且横梁(1)和底梁(17)之间设置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顶面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板(3),且安装框(2)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轴(4)与横梁(1)底面和底梁(17)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横梁(1)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且横梁(1)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19),并且蜗杆(19)一端贯穿横梁(1)一端与驱动电机(20)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4)另一端贯穿横梁(1)底面并延伸至横梁(1)内部,且转动轴(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18),并且蜗轮(18)与蜗杆(19)啮合,所述横梁(1)顶面固定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16),所述移动板车(5)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箱(8),且电池箱(8)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并且电池箱(8)内部还安装有充电控制器(10)和单片机(11),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16)输出端与单片机(11)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11)输出端与驱动电机(20)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横梁(1)一侧表面通过铰接座(15)铰接有支杆(14),所述移动板车(5)顶面另一端竖向固定安装有套筒(12),所述支杆(14)底端插入到套筒(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车(5)底面拐角处固定安装有移动轮(6),且移动板车(5)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22),并且螺杆(22)顶面固定连接有手轮(21),所述螺杆(22)底面固定连接有脚板(7),且螺杆(22)和脚板(7)设置有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表面贯穿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栓(13),且手柄螺栓(13)另一端与支杆(14)抵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板(3)和安装框(2)设置有多组,且光伏电板(3)通过充电控制器(10)与蓄电池(9)电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板(7)底面焊接有防滑凸点,且防滑凸点密集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9)两端通过轴承与横梁(1)两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分别通过轴承与横梁(1)底面和底梁(17)转动连接。
CN202223468526.1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Active CN219107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8526.1U CN219107335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8526.1U CN219107335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7335U true CN219107335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8526.1U Active CN219107335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7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836A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设备
CN202573847U (zh) 一种以钒电池储能的风光互补发电拖车
CN215772640U (zh) 一种多功能光能供电储电装置
CN219107335U (zh) 一种折叠式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结构
CN218648776U (zh) 一种可折叠的光伏发电机构
CN215259517U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一体照明灯
CN208723834U (zh) 一种移动箱式光伏储能充电集成装置
CN114865992A (zh) 一种海岛风能与太阳能一体化智能发电设备
CN110259638B (zh) 一种能源转换与储存装置
CN109067329B (zh) 一种移动箱式光伏储能充电集成装置
CN218941033U (zh) 一种可折叠光伏组件
CN11243679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CN219627621U (zh) 光伏发电支架
CN217486026U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光储一体式系统
CN219760942U (zh) 一种折叠式太阳能路灯
CN217643260U (zh) 一种模拟卫星的自动折叠式太阳能电池板结构
CN219034221U (zh) 一种光伏停车棚
CN220210338U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US11794674B2 (en) Solar awning for a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219892994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17789626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屋顶式太阳能组件
CN216411956U (zh) 跟踪式斜单轴光伏发电系统
CN220234581U (zh) 一种地面发电用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4101230U (zh) 一种带风力发电的伸缩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17639629B (zh) 一种光伏发电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