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7163U -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7163U
CN219107163U CN202223447369.6U CN202223447369U CN219107163U CN 219107163 U CN219107163 U CN 219107163U CN 202223447369 U CN202223447369 U CN 202223447369U CN 219107163 U CN219107163 U CN 219107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layer
double
motor
ro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473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家任
田立红
冯海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DAREN MOTOR Inc
BEIJING MINGZHENG WEIYUAN MOTOR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DAREN MOTOR Inc
BEIJING MINGZHENG WEIYUAN MOTOR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DAREN MOTOR Inc, BEIJING MINGZHENG WEIYUAN MOTOR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DAREN MOTOR Inc
Priority to CN2022234473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7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7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7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动力总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子和第一转子组件,第二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子和第二转子组件;第一定子上设有第一电枢绕组,第一电枢绕组电性连接有电枢控制器,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电枢绕组,第二电枢绕组电性连接有电枢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枢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使得各电枢绕组在不同极槽组合的单层绕组、双层绕组或单双层混合绕组之间切换,从而获得多种反电动势使多绕组电机具有相应迭次提升的多种额定转速,满足电动车高速行驶时高效率的需要,解决了电动车高速行驶能耗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常规电动车的单台或者两台永磁电机动力总成在高速行驶时,通常需要提高电机转速至额定转速的两至三倍速度,再通过减速器减速增矩输出动力实现电动车高速行驶,当永磁电机超额定转速运行时,需要由永磁电机控制器对于永磁电机进行弱磁控制,致使永磁电机弱磁电流增加,耗费电能增大,进而降低了电动车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依靠控制器在永磁电机超额定转速运行时进行弱磁控制,以导致电动车续航里程受到影响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子和第一转子组件,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子和第二转子组件,所述第二转子组件为中空结构且端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外,所述第一电机同心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内,且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
所述第一定子上设有第一电枢绕组,所述第一电枢绕组连接有电枢控制器,所述电枢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电枢绕组中线圈的接线端导通或断路,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一单层绕组、第一双层绕组和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单层绕组和所述第一双层绕组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
所述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电枢绕组,所述第二电枢绕组连接有所述电枢控制器,所述电枢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电枢绕组中线圈的接线端导通或断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二单层绕组、第二双层绕组和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二单层绕组和所述第二双层绕组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组电机,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六极,所述第一单层绕组为一套十八齿槽单层绕组、一套十二齿槽单层绕组和三套六齿槽单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双层绕组为一套九齿槽双层绕组、一套六齿槽双层绕组和三套三齿槽双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为一套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组电机,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八极,所述第二单层绕组为一套十二齿槽单层绕组和两套六齿槽单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二双层绕组为一套十八齿槽双层绕组和两套九齿槽双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为一套三十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两套二十四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两套二十一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和两套十五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中的任一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组电机,所述机壳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和所述第一定子均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外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的端部贯穿所述内壳体并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组电机,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一定子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转子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
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包括第二转子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二定子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转子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外侧,所述第二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转轴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组电机,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包括:
多绕组电机;
第一减速器,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一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二输入部和与所述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
双离合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三输入部、与所述第二输出部相连接的第四输入部和用于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第三输出部,所述第三输入部上设有第一飞轮,所述第四输入部上设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一飞轮与所述第二飞轮同心设置,所述第三输出部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飞轮之间分离或啮合,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飞轮之间分离或啮合;
第二减速器,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五输入部和与所述第五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四输出部和第五输出部,所述第四输出部上设有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五输出部用于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
发动机,包括与第三飞轮相连接的第六输入部,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三飞轮之间分离或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一同步器和与所述第五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二转子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二同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第二减速器均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传动机构和动力总成,动力总成与传动机构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通过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上分别设置第一电枢绕组和第二电枢绕组,并且在电枢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使得各电枢绕组能够在不同极槽组合的单层绕组、双层绕组或单双层混合绕组之间切换,从而获得多种反电动势使多绕组电机具有相应迭次提升的多种额定转速,满足电动车高速行驶时高效率的需要,无需弱磁控制,解决了电动车高速行驶能耗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电枢绕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电枢绕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电枢绕组与电枢控制器的接线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电枢绕组与电枢控制器的接线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第一定子;4:第二定子;5:电枢控制器;6:第一单层绕组;7:第一双层绕组;8: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10:第二单层绕组;11:第二双层绕组;12: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3:外壳体;14:内壳体;15:第一转子;16:第一转轴;17:第二转子;18:第二转轴;19:第一减速器;20:第一飞轮;21:第二飞轮;22:第一离合器;23:第二离合器;24:第二减速器;25:第三离合器;26:发动机;27:第三飞轮;28:第一同步器;29:第二同步器;30:第三同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第一电机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子3和第一转子组件,第二电机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子4和第二转子组件,第二转子组件为中空结构且端部延伸至机壳外,第一电机1同心设置于第二电机2内,且第一转子组件经中空结构伸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绕组电机将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集成于一体,其可以分别或者共同工作,以实现在电动车的动力总成中起到驱动件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子3上设有第一电枢绕组,第一电枢绕组连接有电枢控制器5,第一电枢绕组与电枢控制器5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单独或者混合使用电性、电路、电磁、电气等及其连接、导通、关断、断路等控制方式,电枢控制器5能够控制第一电枢绕组中线圈的接线端导通或断路,以使得第一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一单层绕组6、第一双层绕组7和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之间切换,且第一单层绕组6和第一双层绕组7共同构成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第二定子4上设有第二电枢绕组,第二电枢绕组连接有电枢控制器5,第二电枢绕组与电枢控制器5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单独或者混合使用电性、电路、电磁、电气等及其连接、导通、关断、断路等控制方式,电枢控制器5能够控制第二电枢绕组中线圈的接线端导通或断路,以使得第二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二单层绕组10、第二双层绕组11和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2之间切换,且第二单层绕组10和第二双层绕组11共同构成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2。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单层绕组、双层绕组和单双层混合绕组,通过电枢控制器5控制接线端导通或断路即可进行切换,且均为一套独立的电枢绕组,每套独立的电枢绕组都基于不同的齿槽数量和线圈数量,由于上述的单双层混合绕组是由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共同构成,因此每套独立的电枢绕组之间的齿槽数量和线圈数量必然不同,在相同转速条件下,永磁电机的反电动势显示出的差异性,当每套电枢绕组的工作电压设计值相似时,每套电枢绕组的额度转速值不相同,因此上述的各套独立的电枢绕组可以由额定转速值的高低依次接续排列,在电枢控制器5的导通或关断接线端以进行切换电枢绕组的调控下,供电动车根据时速选用。
更进一步的说,根据具体额定转速值的要求,上述的电枢绕组可以采用星型接法,可以采用角型接线或者不同的电枢绕组分别采用星型或者角型接线方式。
可选的,第一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六极,第一单层绕组6为一套十八齿槽单层绕组、一套十二齿槽单层绕组和三套六齿槽单层绕组中的任一者,第一双层绕组7为一套九齿槽双层绕组、一套六齿槽双层绕组和三套三齿槽双层绕组中的任一者,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为一套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上述的第一单层绕组6的五套组合以及第一双层绕组7的五套组合可以共同构成十九套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总共合计二十九套独立的第一电枢绕组,以支持较多选项的容错功能。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九齿槽双层绕组、十八齿槽单层绕组、定子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作为独立的第一电枢绕组与第一转子组件中的6极转子配合,参照图3所示,第一电枢绕组共有十八个线圈,每个线圈具有首和尾的接线端,分布于二十七个嵌线槽内。
其中,九齿槽双层绕组的线圈占用九个嵌线槽,九个线圈分组为U相、V相、W相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三个线圈,U相绕组包括U2、U8、U14线圈,V相绕组包括V4、V10、V16线圈,W相绕组包括W6、W12、W18线圈;九齿槽双层绕组工作时,九个线圈分别按照—U2-U8-U14—,—V4-V10-V16—,—W6-W12-W18—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U相绕组和V相绕组及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一电枢绕组。
十八齿槽单层绕组的线圈占用十八个嵌线槽,九个线圈的绕组分组为u相、v相、w相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三个线圈,u相绕组包括u1、u7、u13线圈,v相绕组包括v3、v9、v15线圈,w相绕组包括w5、w11、w17线圈;十八槽单层绕组工作时,九个线圈分别按照—u1-u7-u13—,—v3-v9-v15—,—w5-w11-w17—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u相绕组和v相绕组及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一电枢绕组。
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由上述的九齿槽双层绕组的线圈和十八槽单层绕组的线圈组成,依次交错分布于二十七个嵌线槽,十八个线圈分组为uU相、vV相及wW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六个线圈,uU相绕组包括u1、U2、u7、U8、u13、U14线圈,Vv相绕组包括v3、V4、v9、V10、v15、V16线圈,Ww相绕组包括w5、W6、w11、W12、w17、W18线圈;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工作时,九齿槽双层绕组的线圈和十八齿槽单层绕组的线圈分别按照—u1-U2-u7-U8-u13-U14—、—v3-V4-v9-V10-v15-V16—、—w5-W6-w11-W12-w17-W18—的接线顺序依次串联连接,uU相和vV相及w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一电枢绕组。
上述各独立可选的第一电枢绕组与电枢控制器5的接线方式可参照图5,电枢控制器5的开关器件与第一电机1的十八齿槽单层绕组、九齿槽双层绕组的每相绕组三个线圈四个接线端、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的每相绕组六个线圈七个接线端做预设串联电路连接及导通或者关断,当电枢控制器5使九齿槽单层绕组的三相绕组十二个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导通接合,其余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关断分离时,九齿槽双层绕组独立工作,当电枢控制器5使十八齿槽单层绕组的三相绕组的十二个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导通接合,其余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关断分离时,十八齿槽单层绕组独立工作,当电枢控制器5使二十七槽单双层混合绕组的三相绕组的二十一个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导通接合,其余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关断分离时,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独立工作。
可选的,第二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八极,第二单层绕组10为一套十二齿槽单层绕组和两套六齿槽单层绕组中的任一者,第二双层绕组11为一套十八齿槽双层绕组和两套九齿槽双层绕组中的任一者,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2为由上述的第二单层绕组10和第二双层绕组11共同构成的一套三十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两套二十四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两套二十一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和两套十五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中的任一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可以选用三十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作为第二电枢绕组,其共有二十四个线圈,其中十八个为双层线圈,六个为单层线圈,每个线圈具有首和尾的接线端,分布于三十个嵌线槽内,二十四个线圈分组为uU相、vV相及wW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八个线圈,uU相绕组包括u1、U2、U8、U11、u13、U14、U20、U23线圈,Vv相绕组包括V3、v5、V6、V12、V15、v17、V18、V24线圈,Ww相绕组包括W4、W7、w9、W10、W16、W19、w21、W22线圈;工作时,线圈分别按照—u1-U2-U8-U11-u13-U14-U20-U23—、—V3-v5-V6-V12-V15-v17-V18-V24—、—W4-W7-w9-W10-W16-W19-w21-W22—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uU相和vV相及w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二电枢绕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可以选用二十四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作为第二电枢绕组,其由基本绕组构型中的十八个双层线圈和三个单层线圈组合,依次交错分布于二十四个嵌线槽,二十一个线圈分组为uU相、vV相及wW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七个线圈,uU相绕组包括u1、U2、U8、U11、U14、U20、U23线圈,Vv相绕组包括V3、V6、V12、V15、v17、V18、V24线圈,Ww相绕组包括W4、W7、w9、W10、W16、W19、W22线圈;工作时,线圈分别按照—u1-U2-U8-U11-U14-U20-U23—、—V3-V6-V12-V15-v17-V18-V24—、—W4-W7-w9-W10-W16-W19-W22—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uU相和vV相及w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二电枢绕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可以选用二十一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作为第二电枢绕组,其由基本绕组构型中的九个双层线圈和六个单层线圈组合,依次交错分布于二十一个嵌线槽,十五个线圈分组为uU相、vV相及wW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五个线圈,uU相绕组包括u1、U2、U11、u13、U20线圈,Vv相绕组包括V3、v5、V12、v17、V18线圈,Ww相绕组包括W4、w9、W10、W19、w21线圈;工作时,线圈分别按照—u1-U2-U11-u13-U20—、—V3-v5-V12-v17-V18—、—W4-w9-W10-W19-w21—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uU相和vV相及w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二电枢绕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可以选用十五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作为第二电枢绕组,其由基本绕组构型中的九个双层线圈和三个单层线圈组合,依次交错分布于十五个嵌线槽,十二个线圈分组为uU相、vV相及wW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4个线圈,uU相绕组包括U2、U11、u13、U20线圈,Vv相绕组包括V3、v5、V12、V18线圈,Ww相绕组包括W4、W10、W19、w21线圈;工作时,线圈分别按照—U2-U11-u13-U20—、—V3-v5-V12-V18—、—W4-w10-W19-W21—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uU相和vV相及wW相绕组尾部的接线端做Y形接封点,构成第二电枢绕组。
上述各独立可选的第二电枢绕组与电枢控制器5的接线方式可参照图6,电枢控制器5的开关器件与第二电机2的三十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每相绕组的八个线圈九个接线端、二十四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每相绕组的七个线圈八个接线端、二十一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每相绕组的五个线圈六个接线端、十五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每相绕组的四个线圈五个接线端分别做预设串联电路连接及导通或者关断,当电枢控制器5使其中一个电枢绕组电路开关导通接合,其余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关断分离时,该电枢绕组独立工作,其余接线端的电路开关关断分离。
进一步的,电枢控制器5与各电枢绕组的相绕组做预设星形电路或者角形电路连接,与各个电枢绕组之间做电路切换的预设连接,根据各电机负载运行要求实施不同线圈、相绕组、电枢绕组之间的电路导通和关断及切换,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不同极槽组合的电枢绕组在电枢控制器5调控下单独运行和共同运行;第一电机1可以具有三套不同槽极组合的第一电枢绕组,第二电机2可以具有四套不同槽极组合的第二电枢绕组,每套电枢绕组的额定转速值不一样,电动车根据路况与时速的不同需求,选用切换最合适的电机及其最佳的额定转速的电枢绕组做主动力运行,另一台电机及其电枢绕组做辅助动力运行。
综上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的电枢绕组在三相或者多相绕组的电角度均匀分布的条件下,单层绕组和/或双层绕组通过对等减少使用各自的相绕组线圈,可以分别构成多个独立的不同极槽组合的单层绕组、双层绕组、单双层混合绕组;依此构型方法,第一电机1至少制备二十九套电枢绕组,第二电机2至少制备十三套电枢绕组。
本实施例中,机壳包括外壳体13和设置于外壳体13内部的内壳体14,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3均设置于内壳体14内,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4均设置于外壳体13内,第二转子组件的端部延伸至外壳体13的外侧,第一转子组件的端部贯穿内壳体14并经中空结构伸出。
进一步的,将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分别集成于内壳体14和外壳体13内部,第二电机2的第二转子组件端部延伸至外壳体13的外侧以使得其能够与传动件相连接,第一电机1的第一转子组件贯穿内壳体14,且一端沿中空结构伸出以使得其能够与传动件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15和第一转轴16,第一转子15与第一定子3相互配合,第一转子15套设于第一转轴16的外侧;第二转子组件包括第二转子17和第二转轴18,第二转子17与第二定子4相互配合,第二转子17的端部延伸至机壳的外侧,第二转轴18为中空结构,第一转轴16经中空结构伸出。
进一步的,第一定子3能够在第一电枢绕组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子15带动第一转轴16旋转,第二定子4能够在第二电枢绕组的作用下驱动第二转子17带动第二转轴18旋转,并且第一转轴16和第二转轴18可以分别由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提供不同的额定转速。
进一步的,第一转子组件与第二转子组件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壳上,以实现第一转子组件中的第一转轴16和第二转子组件中的第二转轴18能够相对于机壳转动。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参照图1-2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多绕组电机、第一减速器19、双离合器机构、第二减速器24和发动机26。
其中,第一减速器19包括与第一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一输入部、与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与第二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二输入部和与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
双离合器机构包括与第一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三输入部、与第二输出部相连接的第四输入部和用于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第三输出部,第三输入部上设有第一飞轮20,第四输入部上设有第二飞轮21,第一飞轮20与第二飞轮21同心设置,第三输出部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离合器22和第二离合器23,第一离合器22与第一飞轮20之间分离或啮合,第二离合器23与第二飞轮21之间分离或啮合;
第二减速器24包括与第一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五输入部和与第五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四输出部和第五输出部,第四输出部上设有第三离合器25,第五输出部用于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
发动机26包括与第三飞轮27相连接的第六输入部,第三离合器25与第三飞轮27之间分离或啮合。
进一步的,第一转子组件上设有与第一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一同步器28和与第五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三同步器30,第二转子组件上设有与第二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二同步器29。通过设置同步器能够便于各输入部与第一转子组件、第二转子组件以相同转速对接。
进一步的,第一减速器19和第二减速器24均设置于机壳上,使得动力总成各部分结构更加紧凑,以减少其在电动车内占用的空间。
其中,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和发动机26可以分别或者共同为电动车提供直驱动力,可以分别或者共同通过双离合器机构和第一减速器19为电动车提供动力,也可以分别或者共同通过第二减速器24为电动车提供动力,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在电动车滑行时实施能量回馈发电以及被发动机26拖动发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减速器19为行星齿轮减速器,第二减速器24为圆柱齿轮减速器。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转轴16的左端与第一减速器19的第一输入部相连,与第一输入部相连的第一输出部与双离合器机构的第三输入部共轴且相连,通过第三输入部上设置的第一飞轮20能够与第一离合器22实现耦合,第二转轴18与第一减速器19的第二输入部相连,第二输入部与第二输出部传动连接,此处可以采用行星齿轮传动,使得第二输出部为第一减速器19末端的行星齿轮架并与第四输入部相连,通过第四输入部上的第二飞轮21能够与第二离合器23实现耦合,第一转轴16右端与第二减速器24的第五输入部相连,此处可以采用圆柱齿轮传动,第四输出部设置于主齿轮上,并设置第三离合器25与发动机26第六输入部上的第三飞轮27实现耦合,第五输出部设置于从动齿轮上并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
又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传动机构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与传动机构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电动车的传动机构可以是电动车的差速器或者轴系等其它传动件,可以由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和发动机26分别或者共同为电动车提供直驱动力,可以分别或者共同通过双离合器机构和第一减速器19为电动车提供动力,也可以分别或者共同通过第二减速器24为电动车提供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子(3)和第一转子组件,所述第二电机(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子(4)和第二转子组件,所述第二转子组件为中空结构且端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外,所述第一电机(1)同心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2)内,且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
所述第一定子(3)上设有第一电枢绕组,所述第一电枢绕组连接有电枢控制器(5),所述电枢控制器(5)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电枢绕组中线圈的接线端导通或断路,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一单层绕组(6)、第一双层绕组(7)和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单层绕组(6)和所述第一双层绕组(7)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
所述第二定子(4)上设有第二电枢绕组,所述第二电枢绕组连接有所述电枢控制器(5),所述电枢控制器(5)能够控制所述第二电枢绕组中线圈的接线端导通或断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二单层绕组(10)、第二双层绕组(11)和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2)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二单层绕组(10)和所述第二双层绕组(11)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六极,所述第一单层绕组(6)为一套十八齿槽单层绕组、一套十二齿槽单层绕组和三套六齿槽单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双层绕组(7)为一套九齿槽双层绕组、一套六齿槽双层绕组和三套三齿槽双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单双层混合绕组(8)为一套二十七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八极,所述第二单层绕组(10)为一套十二齿槽单层绕组和两套六齿槽单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二双层绕组(11)为一套十八齿槽双层绕组和两套九齿槽双层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二单双层混合绕组(12)为一套三十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两套二十四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两套二十一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和两套十五齿槽单双层混合绕组中的任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外壳体(13)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3)内部的内壳体(14),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和所述第一定子(3)均设置于所述内壳体(14)内,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4)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3)内,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3)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的端部贯穿所述内壳体(14)并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15)和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子(15)与所述第一定子(3)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转子(15)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侧;
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包括第二转子(17)和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子(17)与所述第二定子(4)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转子(17)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外侧,所述第二转轴(18)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转轴(16)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上。
7.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绕组电机;
第一减速器(19),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一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二输入部和与所述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
双离合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三输入部、与所述第二输出部相连接的第四输入部和用于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第三输出部,所述第三输入部上设有第一飞轮(20),所述第四输入部上设有第二飞轮(21),所述第一飞轮(20)与所述第二飞轮(21)同心设置,所述第三输出部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离合器(22)和第二离合器(23),所述第一离合器(22)与所述第一飞轮(20)之间分离或啮合,所述第二离合器(23)与所述第二飞轮(21)之间分离或啮合;
第二减速器(24),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相连接的第五输入部和与所述第五输入部传动连接的第四输出部和第五输出部,所述第四输出部上设有第三离合器(25),所述第五输出部用于与电动车的传动机构相连接;
发动机(26),包括与第三飞轮(27)相连接的第六输入部,所述第三离合器(25)与所述第三飞轮(27)之间分离或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一同步器(28)和与所述第五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三同步器(30),所述第二转子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入部相连接的第二同步器(2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器(19)和所述第二减速器(24)均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机构;
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与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连接。
CN202223447369.6U 2022-12-22 2022-12-22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Active CN219107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7369.6U CN219107163U (zh) 2022-12-22 2022-12-22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7369.6U CN219107163U (zh) 2022-12-22 2022-12-22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7163U true CN219107163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47369.6U Active CN219107163U (zh) 2022-12-22 2022-12-22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7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834B (zh) 电力装置、具有电力装置的电机及具有电机的电动车
EP1481463B1 (en) Electromechanical converter
CA2688376C (en) Multi-rotor electric machine
US20060273686A1 (en) Hub motors
US8258737B2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non-coaxial rotors
CN202085025U (zh) 三相无刷永磁多挡内转子变速差速一体电机
CN100369359C (zh) 混合励磁无刷直流起动发电机
JP6312082B2 (ja) 極数切替型誘導機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極数切替型誘導機
CN103723027A (zh) 磁齿轮电机传动的无级调速系统
CN219107163U (zh) 多绕组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1921262A (zh) 电动车多挡宽调速轮毂电机
CN215580579U (zh) 一种扁线与圆线混合使用的双绕组定子及永磁电机
CN102801269A (zh) 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的励磁磁极
CN218888368U (zh) 多绕组电机、动力装置及电动车
CN109245343A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驱动系统以及电动车
CN113036954A (zh) 一种双绕组定子及永磁电机
CN202353409U (zh) 一种新型的双速单相异步电动机
CN107370317A (zh) 多层盘式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汽车
CN113452172A (zh) 具有串联的线圈绕组的定子绕组系统
CN20817450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励磁电机
KR102524042B1 (ko) 속도변경 및 그에 따른 효율구간 변경이 가능한 전동기 또는 발전기
CN210309773U (zh) 电动汽车整体式驱动后桥
CN109120203A (zh) 马达控制系统
CN112186930B (zh) 驱动电机以及车辆
CN213754281U (zh) 一种适用于双定子永磁无刷力矩电动机的绕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