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6914U -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6914U
CN219106914U CN202223346498.6U CN202223346498U CN219106914U CN 219106914 U CN219106914 U CN 219106914U CN 202223346498 U CN202223346498 U CN 202223346498U CN 219106914 U CN219106914 U CN 219106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spacer
portable device
mount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64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雪涛
郑瑞东
杨亮
孙逊
杨腾
宋晓明
马大鹏
姜立超
郭瑞兵
孙钊
尚建兴
杨庆龙
郑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mission Branch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smission Branch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mission Branch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nsmission Branch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64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6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6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6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包括,便携机构,包括便携柄,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防脱组件;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安装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受力端头,通过电动扳手或手动工具转动六角螺栓头,从而使得活动机构中施力组件带动压力端头运动,使得压力端头逐渐靠近受力端头,从而达到对间隔棒的夹持紧固作用,使用步骤简单,使得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减少转移荷载时操作的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隔棒拆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输电线路中间隔棒的线夹多为插销式,必须使用间隔棒专用工具人力收紧将间隔棒线夹握力转移至专用工具上后,从而实现间隔棒拆装,现有的间隔棒专用拆装工具,无法适配多种型号间隔棒,不利于不同型号间隔棒的拆装,且现有的间隔棒专用拆装工具在使用时步骤繁琐,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转移荷载的过程耗时长,并且对于作业人员体力的消耗较大,此外,现有的间隔棒专用拆装工具在高空作业携带时不仅容易发生脱落,对于高空作业时施工现场造成了安全隐患,而且会容易夹破工作人员的屏蔽服手套或夹伤工作人员手指,不利于电力作业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隔棒拆装工具存在的不便于携带且容易夹破屏蔽服手套或是工作人员手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便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便携机构,包括便携柄,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防脱组件;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安装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受力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便携柄,包括手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持部上的侧柄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便携柄的形状呈G型设置,所述手持部呈曲线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防脱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上的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脱槽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孔和第二防脱孔;所述第一防脱孔和第二防脱孔呈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柄部上的安装端头,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头上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受力端头靠近安装端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装置有益效果:通过便携柄上的防脱槽和防滑纹的设置增加工作人员抓握时的摩擦力避免发生脱落,同时可以通过在第一防脱孔和第二防脱孔处装设防脱钢丝绳,进一步提高便携性,此外通过简单、安全可靠的结构形状避免夹破屏蔽服和工作人员手指,提高电力作业安全性。
鉴于上述现有隔棒拆装工具存在的使用步骤繁琐,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间隔棒拆装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述的便携装置;以及,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头上的施力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施力组件上的压力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施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的螺纹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上的六角螺栓头;所述六角螺栓头上设置有插销口,所述螺纹杆与安装端头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力端头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片,所述压力端头上设置有多个紧固螺纹钉;所述压力端头与受力端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电动扳手或手动工具转动六角螺栓头,从而使得活动机构中施力组件带动压力端头运动,使得压力端头逐渐靠近受力端头,从而达到对间隔棒的夹持紧固作用,使用步骤简单,使得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减少转移荷载时操作的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提供了一种便携装置,包括,便携机构100,包括便携柄101,以及设置于便携柄101上的防脱组件102;其中,防脱组件102是为了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能够便于携带本装置,使其不容易脱落;连接机构200,包括设置于便携柄101上的安装组件201,以及设置于便携柄101上的受力端头202。
具体的,便携柄101,包括手持部101a,以及设置于手持部101a上的侧柄部101b,防脱组件102,包括设置于便携柄101上的防脱槽102a,以及设置于便携柄101上的防滑纹102b,其中防脱槽102a和防滑纹102b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工作人员在握持的时候能够增大摩擦力,使其不会轻易发生脱落或是不易握持的情况,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操作,能够起到对间隔棒的拆装效率进行提高的作用。
进一步的,便携柄101的形状呈G型设置,手持部101a呈曲线设置,此处的形状设置能够更加贴合工作人员的握持动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作业。
操作过程:通过握持便携柄101,此时便携柄101上防脱组件102中的防脱槽102a和防滑纹102b对工作人员的握持处起到增强摩擦的作用,使得其不易脱落,然后将后续机构安装于安装组件201处,将间隔棒放置于受力端头202处,操作后续步骤以进行间隔棒的固定。
实施例2
参照图1-4,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防脱槽102a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孔102a-1和第二防脱孔102a-2;第一防脱孔102a-1和第二防脱孔102a-2呈对称设置,其中,第一防脱孔102a-1和第二防脱孔102a-2处可以装设防脱钢丝绳,以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不易脱落本装置,有利于提高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性。
具体的,安装组件201,包括设置于侧柄部101b上的安装端头201a,以及设置于安装端头201a上的安装口201b;安装口201b处设置有内螺纹,其中,此处的内螺纹设置使得后续结构能与其进行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好处使得此处结构能够进行活动,从而达到固定的间隔棒效果,受力端头202靠近安装端头201a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片202a,其中第一橡胶垫片202a能够对间隔棒起到保护作用。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操作过程:通过将第一防脱孔102a-1和第二防脱孔102a-2处装设有防脱钢丝绳,以此减少本装置掉落的情况发生,然后将后续的结构安装在安装组件201处,然后驱动后续结构使得安装端头将上操作过程中放置于受力端头202处的间隔棒进行固定工作,此时受力端头202处的第一橡胶垫片202a在进行紧固间隔棒的时候能够减少对间隔棒的损坏,减少物件损坏率,减小损失成本。
实施例3
参照图1-4,提供了一种间隔棒拆装工具:包括上的便携装置;以及,活动机构300,包括设置于安装端头201a上的施力组件301,以及设置于施力组件301上的压力端头302。
具体的,施力组件301,包括设置于安装口201b处的螺纹杆301a,以及设置于螺纹杆301a上的六角螺栓头301b;六角螺栓头301b上设置有插销口301b-1,此处插销口301b-1的设置使得,即使在缺少手动扳手和电动扳手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插螺丝刀或者其他撬棒工具插设于其内然后进行转动驱动,从而使得间隔棒的固定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螺纹杆301a与安装端头201a螺纹连接,此处设置为螺纹连接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螺纹杆301a能够进行活动,从而使得压力端头302能够进行活动,继而对此处放置的间隔棒进行固定工作,然后方便后续进行间隔棒的拆装工作。
进一步的,压力端头302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片302a,其中设置第二橡胶垫片302a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在压力端头302在压至间隔棒处能够减小对其造成的物理损伤,避免间隔棒的损坏,压力端头302上设置有多个紧固螺纹钉302b;压力端头302与受力端头2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2相同。
操作过程:通过用电动扳手或者是手动类的工具进行转动活动机构300上施力组件301中的六角螺栓头301b,以使得螺纹杆301a能够驱动压力端头302使其将间隔棒固定在压力端头302和受力端头202之间,以便于后续对间隔棒进行拆卸或是安装工作。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便携机构(100),包括便携柄(101),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101)上的防脱组件(102);
连接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便携柄(101)上的安装组件(201),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101)上的受力端头(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柄(101),包括手持部(101a),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持部(101a)上的侧柄部(101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柄(101)的形状呈G型设置,所述手持部(101a)呈曲线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102),包括设置于所述便携柄(101)上的防脱槽(102a),以及设置于所述便携柄(101)上的防滑纹(102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槽(102a)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孔(102a-1)和第二防脱孔(102a-2);
所述第一防脱孔(102a-1)和第二防脱孔(102a-2)呈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柄部(101b)上的安装端头(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头(201a)上的安装口(201b);
所述安装口(201b)处设置有内螺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端头(202)靠近安装端头(201a)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片(202a)。
8.一种间隔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便携装置;以及,
活动机构(300),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头(201a)上的施力组件(301),以及设置于所述施力组件(301)上的压力端头(3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隔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组件(301),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口(201b)处的螺纹杆(301a),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301a)上的六角螺栓头(301b);
所述六角螺栓头(301b)上设置有插销口(301b-1),所述螺纹杆(301a)与安装端头(201a)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间隔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端头(302)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片(302a),所述压力端头(302)上设置有多个紧固螺纹钉(302b);
所述压力端头(302)与受力端头(2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CN202223346498.6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Active CN219106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6498.6U CN21910691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6498.6U CN21910691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6914U true CN219106914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6498.6U Active CN21910691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6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8144B1 (en) Aluminum window frame extractor and method
US20150000104A1 (en) Fastener attachme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CN219106914U (zh) 一种便携装置及其间隔棒拆装工具
CN111070156A (zh) 一种飞机高频电源插头的拆卸装置
US20170042314A1 (en) Cordless screwdriver assembly with arm stock having shoulder rest and sling
CN210858277U (zh) 一种计量专用工具
CN2517546Y (zh) 新型挡圈安装钳
CN218904980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运维的多功能光伏专用钳
CN110424828B (zh) 一种计量专用工具
CN206455603U (zh)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上的定位线夹的拆装工具
CN211729046U (zh) 一种具有羊角锤功能的电工钳
KR200381725Y1 (ko) 다용도 펜치
CN220903012U (zh) 装表接电工艺钳
CN216085960U (zh) 引线固定装置
KR200497552Y1 (ko) 발전소 제어계통(pcs) 전자카드 탈거기
CN114147671A (zh) 一种多功能钳
CN212763342U (zh) 左右通用加长辅助手把及电动工具
CN219336314U (zh) 一种热切割专用扳手拆卸机构及收纳装置
CN211541091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锤子
CN219666500U (zh) 一种矿山设备维修用销轴拆卸用拉拔工具
CN218556757U (zh) 一种多功能钳子
CN215318130U (zh) 一种尖嘴钳装置
CN220546207U (zh) 洗窗器配套持物杆
CN216859573U (zh) 一种多功能铝合金模板安拆工具
CN21429269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钢丝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