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4109U -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4109U
CN219104109U CN202222456802.6U CN202222456802U CN219104109U CN 219104109 U CN219104109 U CN 219104109U CN 202222456802 U CN202222456802 U CN 202222456802U CN 219104109 U CN219104109 U CN 219104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pipe
tube
water yield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68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桔
曾其炉
侯钧文
罗石波
卢继业
任绮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du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du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du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du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68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4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4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4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板、测量箱、支撑架、第一观测管,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安装有测量箱,所述测量箱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观测管,所述第一观测管为玻璃透明材质。该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设置有第一观测管和第二观测管,通过第一观测管和第二观测管对两个二沉池内的液面高度进行衡量,该装置通过简单的液位观测,即时反馈二沉池的出水量,利于同步调节两个或者几个二沉池的出水量,以最大限度发挥二沉池的作用,且该装置原理简单、成本极低、操作方便,但精密度较高,减少人为判断失误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污水的沉淀池,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机械吸泥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中型也有采用多斗平流沉淀池的,小型多采用竖流式,目前污水处理厂主要靠进水流量计测定进水总量、靠人工观测水面流动情况判断是否几个二沉池的水量是否平衡,暂时未有专门的工具测量二沉池的出水量,然而一方面污水处理厂进水流量计往往安装在生物反应池前,而生反池本身的体积较大、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当流量发生变化时,实际难以测算二沉池的总出水量;另一方面因污水处理厂土建精度的控制会有一定的偏差,几个二沉池的出水位存在一定的高差,仅靠人工观测的方式判断出水量是否平衡会有较大的偏差。因实际工作中存在上述的情况,为了保证单个二沉池不要超过最大处理负荷,运行人员往往将总进水量控制一定范围内,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二沉池的处理能力。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板、测量箱、支撑架、第一观测管,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安装有测量箱,所述测量箱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观测管,所述第一观测管为玻璃透明材质,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观测管,所述第二观测管与第一观测管的材质相同,且第二观测管与第一观测管的高度和长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测量箱的前侧面安装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为透明玻璃板,且玻璃板的宽度大于第一观测管和第二观测管之间的距离,所述玻璃板的长度大于第一观测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测量箱的内部设置有液位尺,所述液位尺固定在支撑板上,且液位尺至第一观测管和第二观测管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测量箱的顶部安装有通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观测管的底部安装有通水接口,所述通水接口的外径小于第一观测管的外径,且通水接口的外侧设置有左侧导液管,所述左侧导液管通过固定铁丝固定在通水接口上,且左侧导液管为直径为0.6cm的橡胶软管。
优选的,所述左侧导液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管,第一防护管为pvc硬管,所述第一防护管的内径大于左侧导液管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观测管上连接有右侧导液管,右侧导液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管,所述第二防护管为pvc硬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1)设置有第一观测管和第二观测管,通过第一观测管和第二观测管对两个二沉池内的液面高度进行衡量,该装置通过简单的液位观测,即时反馈二沉池的出水量,利于同步调节两个或者几个二沉池的出水量,以最大限度发挥二沉池的作用,且该装置原理简单、成本极低、操作方便,但精密度较高,减少人为判断失误的可能;
(2)设置有第一防护管和第二防护管,第一防护管和第二防护管均为pvc硬管,可以保护导液管不受外界破坏,且第一防护管和第二防护管对阳光具有遮挡的作用,避免导液管内生长藻类,保证导液管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箱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支撑板;3、测量箱;4、支撑架;5、第一观测管;6、第二观测管;7、玻璃板;8、液位尺;9、通气管;10、通水接口;11、左侧导液管;12、固定铁丝;13、第一防护管;14、第二防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板2、测量箱3、支撑架4、第一观测管5、第二观测管6、玻璃板7、液位尺8、通气管9、通水接口10、左侧导液管11、固定铁丝12、第一防护管13和第二防护管14,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板2、测量箱3、支撑架4、第一观测管5,支撑底座1上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前侧安装有测量箱3,测量箱3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观测管5,第一观测管5为玻璃透明材质,支撑架4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观测管6,第二观测管6与第一观测管5的材质相同,且第二观测管6与第一观测管5的高度和长度均相同。
测量箱3的前侧面安装有玻璃板7,玻璃板7为透明玻璃板,且玻璃板7的宽度大于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之间的距离,玻璃板7的长度大于第一观测管5的长度,方便通过玻璃板7对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进行观察。
测量箱3的内部设置有液位尺8,液位尺8固定在支撑板2上,且液位尺8至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之间的距离相同,方便通过液位尺8对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的液面高度进行衡量,测量箱3的顶部安装有通气管9。
第一观测管5的底部安装有通水接口10,通水接口10的外径小于第一观测管5的外径,且通水接口10的外侧设置有左侧导液管11,左侧导液管11通过固定铁丝12固定在通水接口10上,且左侧导液管11为直径为0.6cm的橡胶软管,通过左侧导液管11将第一观测管5与二沉池相连。
左侧导液管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管13,第一防护管13为pvc硬管,第一防护管13的内径大于左侧导液管11的外径,保护导液管不受外界破坏,同时避免管内生长藻类,影响导液管正常使用。
第二观测管6上连接有右侧导液管,右侧导液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管14,第二防护管14为pvc硬管,通过右侧导液管将第二观测管6与二沉池相连。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对左侧导液管11和右侧导液管进行铺设,使左侧导液管11和右侧导液管分别插入至两个二沉池中,并在左侧导液管11和右侧导液管的外侧分别套上第一防护管13和第二防护管14,保护导液管不受外界破坏,同时避免管内生长藻类,影响导液管正常使用。
然后将吸气泵连接至第一观测管5的顶部,将二沉池的水通过左侧导液管11吸到第一观测管5内,受大气压的影响,二沉池的液位高度总要与第一观测管5的液位一致,同时使另一个二沉池的水通过右侧导液管吸到第二观测管6内,即可通过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内的液面对两个二沉池的液面高度进行对比,停止使用二沉池,二沉池的液位降到最低出水位,此时在液位尺8上做下明显标记,并以此作为液位尺8的基准点,通过三角堰出水量计算公式:Q=Kh5/2tanφ,核算出每个液位高度所代表的出水量,并在液位尺8上标注,以便对二沉池的出水量进行平衡,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板(2)、测量箱(3)、支撑架(4)、第一观测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前侧安装有测量箱(3),所述测量箱(3)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观测管(5),所述第一观测管(5)为玻璃透明材质,所述支撑架(4)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观测管(6),所述第二观测管(6)与第一观测管(5)的材质相同,且第二观测管(6)与第一观测管(5)的高度和长度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箱(3)的前侧面安装有玻璃板(7),所述玻璃板(7)为透明玻璃板,且玻璃板(7)的宽度大于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之间的距离,所述玻璃板(7)的长度大于第一观测管(5)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箱(3)的内部设置有液位尺(8),所述液位尺(8)固定在支撑板(2)上,且液位尺(8)至第一观测管(5)和第二观测管(6)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测量箱(3)的顶部安装有通气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测管(5)的底部安装有通水接口(10),所述通水接口(10)的外径小于第一观测管(5)的外径,且通水接口(10)的外侧设置有左侧导液管(11),所述左侧导液管(11)通过固定铁丝(12)固定在通水接口(10)上,且左侧导液管(11)为直径为0.6cm的橡胶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导液管(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管(13),第一防护管(13)为pvc硬管,所述第一防护管(13)的内径大于左侧导液管(11)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观测管(6)上连接有右侧导液管,右侧导液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管(14),所述第二防护管(14)为pvc硬管。
CN202222456802.6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Active CN219104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6802.6U CN219104109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6802.6U CN219104109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4109U true CN219104109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6802.6U Active CN219104109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4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5499B (zh) 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自动均衡方法及结构
CN116519066B (zh) 一种湿地水道流量的监测测量装置
CN219104109U (zh) 一种二沉池出水量观测的辅助装置
CN211061252U (zh) 一种水质检测用智能取样装置
CN211603139U (zh) 一种池塘养殖漂浮沉浮水质检测装置
CN201999844U (zh) 膜生物反应池工艺的活性污泥气浮浓缩装置
CN217332054U (zh) 一种实时监测泥浆密度的装置
CN214194760U (zh) 一种企业供水的吸水井防溢流装置
CN212321396U (zh) 一种悬浮物堵塞实验装置
CN211012922U (zh) 建筑物沉降测量装置
CN205228873U (zh) 浮动式径流泥沙取样全深剖面进水器
CN209945339U (zh) 一种水文流量高度监测装置
CN217212706U (zh) 一种水流流量和浓度调节装置
CN214251161U (zh) 一种便携式手测泥位计
CN213127462U (zh) 一种高精度农业自动化灌溉装置
CN201400605Y (zh) 一种膜片式清水曝气试验装置
CN109444001B (zh) 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及方法
CN218724563U (zh) 一种用于判断进水量均匀的检测装置
CN104501881A (zh) 一种地表径流流量测定及分流采样装置
CN212321390U (zh) 一种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用水头恒定装置
CN205170422U (zh) 组合式加药装置
CN214472601U (zh) 一种双环渗水试验水位读取控制装置
CN221275431U (zh) 一种水培浓度调节装置
CN219440787U (zh) 一种空气控制出水堰
CN217331309U (zh) 一种用于渗流量监测的便携式量水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