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9163U - 一种拖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9163U
CN219089163U CN202223207001.2U CN202223207001U CN219089163U CN 219089163 U CN219089163 U CN 219089163U CN 202223207001 U CN202223207001 U CN 202223207001U CN 219089163 U CN219089163 U CN 219089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op
limiting
mop rod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70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70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9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9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9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拖把,属于生活器具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拖把的拖布水分挤干效率低的问题。拖把包括拖把杆、安装座、内筒和套筒,内筒套设于拖把杆,安装座与拖把杆连接,内筒可绕拖把杆转动的同时,且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拖把杆的轴向同向且互为反向,套筒活动套设于拖把杆,擦洗部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套筒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在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套筒与内筒在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在套筒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套筒与内筒在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活动。套筒可自由地相对拖把杆转动或移动,从而使得拖布可更高效地被恢复至自然状态或是将拖把扭转挤干。

Description

一种拖把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活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又称墩地抹布,指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亦泛指长柄清洁工具。拖把上设置有拖布,拖布在擦洗了带有水渍的地面或经过清洗后需要挤干处理。
相关技术中,拖把可设置可相对拖把杆螺旋转动的结构件,拖布的两端可分别与拖把杆和结构件连接,使得拖布可被扭转挤干,或是使拖布的两端可相对集中进而使拖布可呈蓬松状态以便于拖布擦洗待清理面。但结构件始终相对拖把杆螺旋转动来调节拖布两端的间距,导致结构件移动效率低下,进而导致拖布挤干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通过使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与内筒在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固定,使得套筒可随内筒转动,以达到使擦洗部被扭转或者使擦洗部的扭转状态被解除,套筒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与内筒在内筒的周向上相对活动,使得套筒可快速地调节与安装座的间距,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拖把挤干拖布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拖把,包括:
拖把杆;
安装座,与所述拖把杆连接,所述安装座可用于安装擦洗部;
内筒,套设于所述拖把杆,所述内筒可绕所述拖把杆转动的同时,且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拖把杆的轴向同向,且互为反向;和
套筒,活动套设于所述拖把杆,且与所述擦洗部连接,所述套筒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与所述内筒在所述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与所述内筒在所述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与所述安装座的间距减小;
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与所述安装座的间距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套筒,在所述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固定,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拖把杆的轴向上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外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拖把杆的轴向上相对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同向;
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口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可随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限位槽内;
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可随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限位槽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可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槽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套设于所述内筒,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内筒的周向分布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壁,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套筒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固定的情况下,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内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转动,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互为反向,在所述内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内筒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在所述内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内筒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在所述套筒受所述第四方向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套筒可沿所述第四方向相对所述内筒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具有相对的限位面和引导面;
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面相抵;
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引导面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可驱动所述内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套筒连接,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内筒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端部,在所述套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内筒的端部相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杆还包括螺旋引导部,所述螺旋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拖把杆和所述内筒,在所述内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螺旋引导部可引导所述内筒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引导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内筒的内壁的引导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拖把杆侧壁的滑块,所述引导槽沿所述内筒的内壁螺旋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滑块螺旋间隔分布于所述拖把杆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套设于所述拖把杆,在所述握把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与所述拖把杆在所述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固定,在所述握把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与所述拖把杆(100)在所述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第四限位部和第五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与所述拖把杆连接,所述第五限位部与所述握把连接,在所述握把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限位部与所述第五限位部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限位部为棘轮,所述第五限位部为与所述第四限位部配合的棘爪,且所述第五限位部与所述握把弹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拖把中,擦洗部与安装座和套筒连接,套筒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与内筒在拖把杆周向上相对固定,可使得擦洗部可被扭转以挤干水分,或是使擦洗部由被扭转状态恢复自然状态,并使得擦洗部的两端的间距可调节。套筒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与内筒在拖把杆的周向上相对活动,可使得套筒可自由地相对拖把杆转动或移动,从而使得擦洗部可更高效地被恢复至自然状态或是将拖把扭转挤干,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拖把的擦洗部的状态调节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区域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握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第四限位部和第五限位部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拖把杆,110-滑块,120-第四限位部,
200-安装座,
300-内筒,310-第一限位部,311-限位槽,311a-限位面,311b-引导面,320-引导槽,
400-套筒,410-第二限位部,420-第三限位部,
500-握把,510-第五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100、安装座200、内筒300和套筒400。该拖把可方便地将设置于拖把的水分挤干。
其中,拖把杆100为本申请的拖把的基础构件,拖把杆100可以为拖把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拖把杆100为杆状结构件,用户在使用拖把时可手握拖把杆100以操作拖把。安装座200与拖把杆100连接,安装座200可用于安装擦洗部,擦洗部可用于擦洗待清理面,当用户使用本申请的拖把时,可手持拖把杆100,并驱动擦洗部与待清理面相对移动,以达到清理待清理面的目的。擦洗部具体可采用海绵或者拖布,对于擦洗部的具体类型,本申请不作限制。此外,擦洗部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座200,从而使得擦洗部可更换,这样在擦洗部长期使用损坏后可更换新的擦洗部,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拖把的使用寿命更长。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拖把使用时可先将擦洗部浸湿后再对待清理面进行清理,因此需要将擦洗部浸泡于水中后挤干,或者当擦洗部对带有水渍的待清理面进行清理后也需要将擦洗部的水分挤干。为了挤干擦洗部的水分,本申请的套筒400可套设于拖把杆100设置,套筒400与擦洗部连接,套筒400可相对拖把杆100转动。具体的,安装座200可设置为与拖把杆100的一端的端部连接,擦洗部具体可采用拖布条,多个拖布条的两端可分别与安装座200和套筒400连接。由于安装座200固定于拖把杆100,因此当套筒400转动时套筒400可相对安装座200转动,从而使得擦洗部可被扭转,以挤干擦洗部的水分。
内筒300套设于拖把杆100设置,并且内筒300可绕设于拖把杆100转动,具体的,拖把杆100可为内筒300提供安装基础,内筒300的内径可设置为与拖把杆100的外径配合,使得内筒300的内壁可贴合于拖把杆100的外壁,且内筒300可相对拖把杆100转动。内筒300沿拖把杆100转动的同时,内筒300还可沿拖把杆100的轴向移动,具体的,内筒300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和拖把杆100的轴向同向且互为反向,使得内筒300可沿拖把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因此内筒300可相对拖把杆100螺旋上升或下降。当内筒300沿第一方向移动,内筒300具体沿朝向安装座200的方向移动,使得内筒3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可缩小,当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内筒300具体沿背离安装座200的方向移动,使得内筒3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可增大。
当本申请的套筒400处于远离安装座200的位置时,且擦洗部已经处于被挤压状态时,可驱动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套筒4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缩小时,套筒400与内筒300在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因此套筒400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随内筒300一起相对拖把杆100转动以及相对安装座200转动,以使得擦洗部可相对擦洗部的扭转方向反向转动,以使得擦洗部可复位并呈松散状态,并且使得擦洗部的两端可相对集中,这样可充分地通过擦洗部对待清理面进行清理。当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即套筒4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增大时,套筒400与内筒300相对活动,这样套筒400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不随内筒300一起相对拖把杆100和安装座200转动,从而使得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更为舒畅且套筒400沿拖把杆100的轴向移动的速率更快,从而使得擦洗部的两端可高效地分散,随后再通过使套筒400相对拖把杆100转动,来使得擦洗部可扭转以挤干水分,这样可高效地将将擦洗部的水分挤干。
当然,也可设置套筒400处于远离安装座200的位置时,擦洗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因此当套筒400沿第一方向时,套筒400随内筒300转动使得擦洗部可被扭转,并且使得套筒4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减小,使得擦洗部可被扭转的同时,擦洗部还可被挤压,从而使得擦洗部可被充分地挤干水分。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拖把中,擦洗部与安装座200和套筒400连接,套筒400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与内筒300在拖把杆100周向上相对固定,可使得擦洗部可被扭转以挤干水分,或是使擦洗部由被扭转状态恢复自然状态,并使得擦洗部的两端的间距可调节。套筒400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与内筒300在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活动,可使得套筒400可自由地相对拖把杆100转动或移动,使得拖布可更高效地被恢复至自然状态或是将拖把扭转挤干,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拖把的擦洗部的状态调节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本申请的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套筒4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增大,相应的,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套筒4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减小。具体来说,当套筒400处于邻近安装座200的位置时,擦洗部处于被扭转的状态,因此当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使得擦洗部的两端间距增大并且使得擦洗部可相对扭转方向反转,以使擦洗部可恢复自然状态。当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套筒400不会随内筒300转动,这样可使得套筒400与安装座200的间距缩小,以使擦洗部的两端可集中,以使擦洗部可更充分地擦洗待清理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套筒400可与内筒300相对固定,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其中,第一限位部310可设置于内筒300,第二限位部410可设置于套筒400,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可相互配合固定或者分离。具体的,在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相固定,从而使得套筒400与内筒300可相固定,以使套筒400可随内筒300转动;在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可分离,进而使得套筒400与内筒300相互分离,从而使得套筒400可在不随内筒300转动的情况下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的,为了使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可相互配合,第一限位部310可开设限位槽311,限位槽311的槽型与第二限位部410的外形配合,使得第二限位部41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内,当第二限位部410位于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内时,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内壁可对第二限位部410限位,从而使得第二限位部410被固定在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内。第二限位部410还可移动至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外,从而使得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不再对第二限位部410进行限位,以使第二限位部410与第一限位部310分离,进而使得套筒400与内筒300可相对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槽口的朝向可设置为与第二方向同向,因此当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槽口与套筒400相对,套筒400可沿着朝向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方向移动,相应的,与套筒400连接的第二限位部410也可沿着朝向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限位部410可由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槽口进入至第一限位槽311内。
具体来说,当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未相互固定时,套筒400可相对拖把杆100转动,以使套筒400可相对内筒300转动,当套筒400转动至第二限位部410与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槽口相对时,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使得第二限位部410进入至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内,这样当套筒400转动时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槽壁可对第二限位部410限位,进而使得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相固定。当第二限位部410需要与第一限位部310分离时,通过驱动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可使得第二限位部410沿背离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限位部410与第一限位部310分离,进而使得套筒400与内筒300相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套筒400与内筒300相固定的效果更加可靠,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数量可设置多个,第二限位部410的数量也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二限位部410可与第一限位部310的多个限位槽311相配合。当套筒400与内筒300相对固定时,多个第二限位部410可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部310的多个限位槽311中,从而使得套筒400与内筒300可更加可靠地相固定。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一限位部310可设置为套设于内筒300,因此第一限位部310可沿内筒300的周向设置于内筒300的外壁,相应的,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也位于内筒300的周向外壁一侧并沿内筒300的周向分布,以使设置于套筒400的第二限位部410更易移动至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内。第二限位部410具体可设置于套筒400的内壁,因此套筒400可套设于内筒300设置,以使第二限位部410可设置于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内。套筒400套设于内筒300设置,可使得本申请的拖把的结构更为紧凑。多个第二限位部410可沿套筒400的周向设置于套筒400的内壁,从而使得多个第二限位部410可与第一限位部310的多个沿内筒300周向分布的限位槽311相配合。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套筒400与内筒300相对固定时,还可设置内筒300将套筒400套设于内,相应的,第一限位部310可设置于内筒300的内壁,第二限位部410可设置于套筒400的外壁,从而使得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可相互配合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内筒300和套筒400具体可相对拖把杆100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转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均为拖把杆100的周向且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互为反向,即当第三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第四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当内筒3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内筒300还可沿第三方向转动,当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内筒300还可沿第四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内筒300可沿拖把杆100螺旋升降。本申请的套筒400在受到第四方向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套筒400可相对内筒300转动,具体来说,套筒400的内径可设置为略大于内筒300的外径,当套筒400可相对内筒300沿第四方向转动后,可方便地调节套筒400与内筒300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擦洗部可更方便地被扭转或复位。具体的,当用户手持套筒400使套筒400与内筒300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沿第三方向转动时,用户的手部会随套筒400一起转动,若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套筒400相对拖把杆100转动的角度过大,而导致用户的手部不便于继续握持套筒400以驱动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用户可使套筒400沿第四方向相对内筒300转动使得用户的手部复位,随后用户可继续驱动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沿第三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用户手握套筒400使套筒400转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套筒400与内筒300可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固定,且在第四方向上相对活动,本申请的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可设置为具有限位面311a和引导面311b,限位面311a和引导面311b为限位槽311的相对两内壁,在套筒400与内筒300相对固定时,第二限位部410与限位槽311的限位面311a相抵,即此时第二限位部410与限位槽311的限位面311a相对,从而使得套筒400与内筒300可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固定。而当套筒400沿第四方向转动时,第二限位部410可沿限位槽311的引导面311b滑动,使得第二限位部410可相对第一限位部310转动,进而使得套筒400可相对内筒300转动。
当第一限位部310的限位槽31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限位槽311均具有相对的限位面311a和引导面311b,因此当第二限位部410沿第四方向转动使得第二限位部410沿多个限位槽311中的任意一个限位槽311的引导面311b滑动,可使得第二限位部410滑出该限位槽311并滑入至相邻的限位槽311内,并在该相邻的限位槽311内沿该限位槽311的引导面311b继续滑动,这样可使得套筒400始终可相对内筒300沿第四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擦洗部的两端间距增大,随后可通过转动套筒400的方式使得擦洗部被扭转挤干水分,而当需要再次使得擦洗部处于自然蓬松状态并且擦洗部的两端集中,需要再次驱动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沿第三方向转动,因此需要先将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至复位,若单独控制外筒和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会导致拖把操作复杂。因此,本申请的套筒400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套筒400还可驱动内筒300也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套筒400和内筒300可同时进行复位,从而使得套筒400需要再次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直接与内筒300在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固定,使得套筒400可沿第三方向转动。
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第三限位部420,第三限位部420可设置为与套筒400连接,在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三限位部420与内筒300相固定,从而使得内筒300可与套筒400相固定,因此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带动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当然,应理解的是,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内筒300还沿第四方向转动,使得内筒300处于螺旋转动上升的状态,因此第三限位部420是在第二方向上对内筒300限位固定,从而可不影响内筒300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第三限位部420具体可设置于套筒400邻近安装座200的一端,在套筒40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三限位部420可与内筒300邻近安装座200的一端相抵,从而使得第三限位部420可推动内筒300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将第三限位部420设置于套筒400的端部,且由于套筒400套设于内筒300,可使得套筒400将内筒300的大部分包覆于内,从而起到保护内筒300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内筒300可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还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转动,本申请的拖把杆100还可设置螺旋引导部,螺旋引导部可设置于拖把杆100和内筒300,螺旋引导部可引导内筒300相对拖把杆100转动,以使内筒300转动更为顺畅。
具体的,螺旋引导部包括开设于内筒300的内壁的引导槽320,以及设置于拖把杆100的侧壁的滑块110,滑块110与引导槽320配合,使得滑块110沿引导槽320滑动。内筒300的引导槽320可沿内筒300的内壁呈螺旋分布,这样当内筒300相对拖把杆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时,内筒300的引导槽320可对滑块110限位,使得内筒300相对拖把杆100螺旋转动。滑块110的数量具体可设置为多个,多个滑块110也可螺旋分布于拖把杆100的侧壁,这样使得多个滑块110均位于内筒300的引导槽320内,以使内筒300相对拖把杆100螺旋转动更为顺畅。内筒300的引导槽320可设置为通槽结构,使得内筒300的引导槽320可贯穿内筒300的侧壁,这样用户可直接观察到滑块110与内筒300的引导槽320的配合情况,当滑块110与内筒300的引导槽320脱离而导致本申请的拖把故障时,可便于用户查找故障所在。
当然,应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滑块110还可设置于内筒300的内壁,引导槽320还可开设于拖把杆100的外壁,这样也可起到驱动内筒300相对拖把杆100螺旋转动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握把500,握把500套设于拖把杆100,用户可通过握持握把500的方式来握持拖把杆100,使得用户使用本申请的拖把时更加方便。握把500可相对拖把杆100转动,具体的,当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时,握把500与拖把杆100在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固定,这样转动握把500时可使得拖把杆100随握把500一起转动,从而使得拖把杆100可相对套筒400转动,进而使得与拖把杆100连接的安装座200可相对套筒400转动,以使擦洗部可被扭转以挤干擦洗部的水分。当握把500沿第四方向转动时,握把500与拖把杆100在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活动,这样当驱动握把500沿第四方向转动时拖把杆100不会随握把500转动。
具体来说,当用户手持握把500驱动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时可使得擦洗部被扭转,为了充分地挤干擦洗部的水分,可通过增大拖把杆100沿第三方向转动的角度来实现,这样当用户手持握把500使握把500与拖把杆100沿第三方向转动时,用户的手部会随握把500一起转动,若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握把500和拖把杆100转动的角度过大,会导致用户的手部不便于继续驱动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因此,用户可使握把500沿第四方向相对拖把杆100转动使得用户的手部复位,随后用户可继续驱动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用户手持握把500驱动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更为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包括第四限位部120和第五限位部510,第四限位部120可设置于拖把杆100,第五限位部510可设置于握把500,在握把500沿第三方向转动的情况下,第四限位部120与第五限位部510相对固定,从而使得握把500与拖把杆100可相对固定,以使握把500与拖把杆100可同步沿第三方向转动。在握把500沿第四方向转动的情况下,第四限位部120与第五限位部510相对活动,从而使得拖把杆100在不沿第四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握把500可相对拖把杆100沿第四方向转动。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四限位部120可设置为棘轮,第五限位部510可设置为与棘轮配合的棘爪,从而使得第四限位部120和第五限位部510可构成棘轮棘爪机构,这样第五限位部510仅可相对于第四限位部120单向转动,进而使得握把500仅可相对拖把杆100单向转动。棘爪还与握把500弹性连接,使得棘爪与棘轮的棘齿可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9)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把杆(100);
安装座(200),与所述拖把杆(100)连接,所述安装座(200)可用于安装擦洗部;
内筒(300),套设于所述拖把杆(100),所述内筒(300)可绕所述拖把杆(100)转动的同时,且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拖把杆(100)的轴向同向,且互为反向;和
套筒(400),活动套设于所述拖把杆(100),且与所述擦洗部连接,所述套筒(400)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与所述内筒(300)在所述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与所述内筒(300)在所述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与所述安装座(200)的间距减小;
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与所述安装座(200)的间距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包括第一限位部(310)和第二限位部(410),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10)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筒(300)和所述套筒(400),在所述套筒(4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10)固定,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10)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开设有限位槽(311),所述第二限位部(410)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311)内,在所述第二限位部(410)设置于所述限位槽(311)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位部(410)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在所述拖把杆(100)的轴向上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部(410)位于所述限位槽(311)外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位部(410)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在所述拖把杆(100)的轴向上相对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1)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同向;
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10)与所述限位槽(311)的槽口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可随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限位槽(311)内;
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10)设置于所述限位槽(311)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可随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限位槽(311)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1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410)可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槽(311)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套设于所述内筒(300),多个所述限位槽(311)沿所述内筒(300)的周向分布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10)设置于所述套筒(400)的内壁,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410)沿所述套筒(400)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10)相固定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套设于所述内筒(300)。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00)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转动,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互为反向,在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在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在所述套筒(400)受所述第四方向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可沿所述第四方向相对所述内筒(300)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1)的内壁具有相对的限位面(311a)和引导面(311b);
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10)与所述限位面(311a)相抵;
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310)沿所述引导面(311b)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筒(400)可驱动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第三限位部(420),所述第三限位部(420)与所述套筒(400)连接,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位部(420)与所述内筒(300)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420)设置于所述套筒(400)的端部,在所述套筒(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位部(420)与所述内筒(300)的端部相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螺旋引导部,所述螺旋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拖把杆(100)和所述内筒(300),在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螺旋引导部可引导所述内筒(300)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引导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内筒(300)的内壁的引导槽(320),以及设置于所述拖把杆(100)侧壁的滑块(110),所述引导槽(320)沿所述内筒(300)的内壁螺旋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滑块(110)螺旋间隔分布于所述拖把杆(100)的侧壁。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握把(500),所述握把(500)套设于所述拖把杆(100),在所述握把(500)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500)与所述拖把杆(100)在所述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固定,在所述握把(500)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500)与所述拖把杆(100)在所述拖把杆(100)的周向上相对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第四限位部(120)和第五限位部(510),所述第四限位部(120)与所述拖把杆(100)连接,所述第五限位部(510)与所述握把(500)连接,在所述握把(500)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限位部(120)与所述第五限位部(510)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部(120)为棘轮,所述第五限位部(510)为与所述第四限位部(120)配合的棘爪,且所述第五限位部(510)与所述握把(500)弹性连接。
CN202223207001.2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拖把 Active CN219089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7001.2U CN219089163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7001.2U CN219089163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9163U true CN219089163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7001.2U Active CN219089163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9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8045B2 (en) Roller self-wringing sponge mop with scrubber
US7350258B2 (en) Extendable improved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50353A1 (en) Twist mop
EP2891445B1 (en) Rotatable mop structure
US4769869A (en) Multiple use cleaning utensil
CA2366890A1 (en) Mop with self-contained wringer sleeve
CN219089163U (zh) 一种拖把
US7640616B2 (en) Mop with integral mop head wringing mechanism
US2413872A (en) Mop construction
US20060026785A1 (en) Wring mop
US6550094B1 (en) Mop with battery powered wringer
CN201939291U (zh) 可螺旋伸缩的甩干拖把杆的螺旋装置
CN220860021U (zh) 一种拖把
CN210961812U (zh) 一种可三面轮换使用的拖把
CN210961805U (zh) 省力装置及清洁工具
EP2033565A2 (en) Mop handle and directional head with a mechanism to aid wringing out the mop
US20060021171A1 (en) Device for wringing out the material of domestic cleaning tools known as mops
CN217907672U (zh) 一种万向小金球转动三角擦清洁工具
CN218738825U (zh) 一种拖把
CN201691868U (zh) 一种旋转式脱水拖把
CN220986126U (zh) 一种带有双向卡接拖把的清洁工具
CN216984800U (zh) 一种平板拖把
CN210446082U (zh) 一种自动刷子
CN109620076A (zh) 一种免手洗平板拖把清洗桶
CN216317451U (zh) 一种弹性助力挤水拖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