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7611U -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7611U
CN219087611U CN202222055658.5U CN202222055658U CN219087611U CN 219087611 U CN219087611 U CN 219087611U CN 202222055658 U CN202222055658 U CN 202222055658U CN 219087611 U CN219087611 U CN 219087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liquid
cooling
liquid cooling
transpor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56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褚抗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gzai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atellite Networ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atellite Networ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atellite Networ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56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7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7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7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包括液冷机柜、若干组隔板、制冷器、第一运输泵、第二运输泵、循环机构和若干组装配机构,若干组隔板等距固定连接于液冷机柜的内壁面,且液冷机柜内部通过若干组隔板形成有冷却区和若干组安装区,制冷器安装于冷却区内。该液冷机柜体连接件通过若干组隔板形成有若干组安装区和冷却区,冷却区内通过制冷器对冷却液具有制冷效果,通过装配机构可将电子设备快捷的安装在安装区内,通过循环机构可对单个安装区内实现冷却液供液循环,通过沉浸板的作用,实现冷却液循环流通的同时,有效减小了冷却液流体对电子设备的影响,该液冷机柜体连接件便于对临时使用的液冷机柜进行组装固定,适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机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背景技术
一般的液冷机柜散热方案为每个单体设备设计独立的液冷管路,通过液冷机柜实现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对于一些临时搭建的机房,也需要临时设置液冷机柜。现有的液冷机柜体在进行组装时,由于内部含有较为复杂的冷却管路,在连接时候,容易出现散乱,且不容易进行固定,并且对于对临时使用的液冷机柜,不容易对内部部件进行安装固定。
现有申请号为CN202023242619.3的公开文件: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利用支撑板的安装快速实现对冷却管路的固定,能够实现冷却管路的高度快速调节,实现装置的快速安装,便于对临时使用的液冷机柜进行组装固定,安装效率高。但是目前的液冷机柜中,需要对冷却液循环流通以提高设备的冷却效果,而冷却液通常为氟化液、硅油等,这类冷却液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但粘度高和密度大,从而导致在机柜中流动时会产生较大的阻力,流体的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导线等其他组件具有一定的影响,存在导线脱离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冷却液循环的同时,减小冷却液流体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现设计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液冷机柜体存在的组装不便及流体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包括液冷机柜、若干组隔板、制冷器、第一运输泵、第二运输泵、循环机构和若干组装配机构;
若干组隔板等距固定连接于液冷机柜的内壁面,且液冷机柜内部通过若干组隔板形成有冷却区和若干组安装区;
制冷器安装于冷却区内;
第一运输泵与第二运输泵分别安装在液冷机柜的两侧,且第一运输泵的输入端、第二运输泵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接通于冷却区内;
循环机构设置在液冷机柜两侧;
若干组装配机构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冷却区内。
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一总管、若干组第一分管、第二总管、若干组第二分管和若干组电控单向阀,其中:
第一总管与第一运输泵的输出端相接;
若干组第一分管的一端与第一总管固定相接,若干组第一分管的另一端分别接通于若干组安装区内;
第二总管与第二运输泵的输入端相接;
若干组第二分管的一端与第二总管固定相接,若干组第二分管的另一端分别接通于若干组安装区内;
若干组电控单向阀分别安装在若干组第一分管与若干组第二分管上。
优选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两组定位架、两组定位板、两组滑杆、两组套筒和两组安装板,其中:
两组定位架镜像固定在安装区内;
两组定位板分别连接在两组定位架上;
两组滑杆分别与两组定位板固定连接;
两组套筒分别与两组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套筒内壁面与滑杆表面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架正面呈“L”型结构,定位架的上端为长方体结构,且定位板底部内开设有与定位架匹配连接的长方体凹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远离套筒一侧内呈规则矩阵开设有若干组内螺纹装配孔。
优选的,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沉浸板、回型槽、两组连通管和两组防滑旋钮,其中:
沉浸板与两组定位架固定连接;
回型槽设置于沉浸板内;
两组连通管分别连接在回型槽的两端开口处;
两组防滑旋钮分别固定套设于连通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表面通过螺纹结构与回型槽开口处内壁面、第一分管内壁面、第二分管内壁面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液冷机柜体连接件通过若干组隔板形成有若干组安装区和冷却区,冷却区内通过制冷器对冷却液具有制冷效果,通过装配机构可将电子设备快捷的安装在安装区内,通过循环机构可对单个安装区内实现冷却液供液循环,通过沉浸板的作用,实现冷却液循环流通的同时,有效减小了冷却液流体对电子设备的影响,该液冷机柜体连接件便于对临时使用的液冷机柜进行组装固定,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局部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的安装板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图2中A-A处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的沉浸板其中一种使用模式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的沉浸板另一种使用模式的正视图。
图中:
1、液冷机柜;
2、隔板;
3、冷却区;
4、安装区;
5、制冷器;
6、第一运输泵;
7、第二运输泵;
8、循环机构;81、第一总管;82、第一分管;
83、第二总管;84、第二分管;85、电控单向阀;
9、装配机构;91、定位架;92、定位板;93、滑杆;
94、套筒;95、安装板;96、沉浸板;
97、回型槽;98、连通管;99、防滑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包括液冷机柜1、若干组隔板2、制冷器5、第一运输泵6、第二运输泵7、循环机构8和若干组装配机构9。
具体的,液冷机柜1顶部为开口结构,液冷机柜1顶部可翻转连接防护盖对其防护,防护盖未在图示中标出,液冷机柜1已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若干组隔板2等距固定连接于液冷机柜1的内壁面,且液冷机柜1内部通过若干组隔板2形成有冷却区3和若干组安装区4。
制冷器5安装于冷却区3内。
第一运输泵6与第二运输泵7分别安装在液冷机柜1的两侧,且第一运输泵6的输入端、第二运输泵7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接通于冷却区3内。
循环机构8设置在液冷机柜1两侧。
循环机构8包括第一总管81、若干组第一分管82、第二总管83、若干组第二分管84和若干组电控单向阀85,其中:
第一总管81与第一运输泵6的输出端相接;
若干组第一分管82的一端与第一总管81固定相接,若干组第一分管82的另一端分别接通于若干组安装区4内;
第二总管83与第二运输泵7的输入端相接;
若干组第二分管84的一端与第二总管83固定相接,若干组第二分管84的另一端分别接通于若干组安装区4内;
若干组电控单向阀85分别安装在若干组第一分管82与若干组第二分管84上。
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1及说明书附图2,通过第一运输泵6将冷却区3内的冷却液抽出输送到第一总管81内,接着通过第一总管81将冷却液输送到若干组第一分管82内,通过电控单向阀85的作用,可控制相应第一分管82内的管路流通,从而可将冷却液输送到相应的安装区4内。
具体的,通过第二运输泵7、若干组第二分管84、第二总管83之间的配合使用,可将相应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抽出输送到冷却区3内,从而实现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循环,提高对电子设备的冷却效果。
若干组装配机构9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冷却区3内。
装配机构9包括两组定位架91、两组定位板92、两组滑杆93、两组套筒94和两组安装板95,其中:
两组定位架91镜像固定在安装区4内;
两组定位板92分别连接在两组定位架91上;
两组滑杆93分别与两组定位板92固定连接;
两组套筒94分别与两组安装板95固定连接,且套筒94内壁面与滑杆93表面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1及说明书附图2,转动套筒94可调节安装板95的位置,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子设备安装使用,提高了适用性。
定位架91正面呈“L”型结构,定位架91的上端为长方体结构,且定位板92底部内开设有与定位架91匹配连接的长方体凹槽。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4,定位架91对定位板92具有定位作用,提高了定位板92的稳定性,且拆装方便。
安装板95远离套筒94一侧内呈规则矩阵开设有若干组内螺纹装配孔。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3,通过螺栓与内螺纹孔可将电子设备安装在安装板95表面。
装配机构9还包括沉浸板96、回型槽97、两组连通管98和两组防滑旋钮99,其中:
沉浸板96与两组定位架91固定连接;
回型槽97设置于沉浸板96内;
两组连通管98分别连接在回型槽97的两端开口处;
两组防滑旋钮99分别固定套设于连通管98的外侧。
具体的,沉浸板96采用铜材质,使得沉浸板96具有良好的温度传递性能。
连通管98表面通过螺纹结构与回型槽97开口处内壁面、第一分管82内壁面、第二分管84内壁面相连接。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5,转动两组连通管98,使得其中一组连通管98将回型槽97一端开口与第二分管84相接通,并使得另一组连通管98将回型槽97另一端开口与第一分管82相接通,从而实现第一分管82内壁面、第二分管84与回型槽97内的连通状态,从而通过第一运输泵6与第二运输泵7之前的配合使用,实现冷却区3与回型槽97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而沉浸板96浸入在冷却液中,沉浸板96对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具有冷却作用,并且避免了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流动,减小了冷却液流体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液冷机柜体连接件时,先分别启闭各组电控单向阀85,从而通过第一运输泵6、第一总管81与第一分管82将冷却区3内的冷却液输送到相应的安装区4内,当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大于电子设备的高度时,停止供液,并等待冷却液静置一定时间后,再将沉浸板96与定位板92同步放置到安装区4内,使得两组定位板92分别连接在两组定位架91上,接着转动两组连通管98,使得其中一组连通管98将回型槽97一端开口与第二分管84相接通,并使得另一组连通管98将回型槽97另一端开口与第一分管82相接通,而制冷器5对冷却区3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从而通过第一运输泵6与第二运输泵7之前的配合使用,实现冷却区3与回型槽97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而沉浸板96浸入在冷却液中,沉浸板96对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具有冷却作用,并且避免了安装区4内的冷却液流动,以上为本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工作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机柜(1)、若干组隔板(2)、制冷器(5)、第一运输泵(6)、第二运输泵(7)、循环机构(8)和若干组装配机构(9);
若干组隔板(2)等距固定连接于液冷机柜(1)的内壁面,且液冷机柜(1)内部通过若干组隔板(2)形成有冷却区(3)和若干组安装区(4);
制冷器(5)安装于冷却区(3)内;
第一运输泵(6)与第二运输泵(7)分别安装在液冷机柜(1)的两侧,且第一运输泵(6)的输入端、第二运输泵(7)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接通于冷却区(3)内;
循环机构(8)设置在液冷机柜(1)两侧;
若干组装配机构(9)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冷却区(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8)包括第一总管(81)、若干组第一分管(82)、第二总管(83)、若干组第二分管(84)和若干组电控单向阀(85),其中:
第一总管(81)与第一运输泵(6)的输出端相接;
若干组第一分管(82)的一端与第一总管(81)固定相接,若干组第一分管(82)的另一端分别接通于若干组安装区(4)内;
第二总管(83)与第二运输泵(7)的输入端相接;
若干组第二分管(84)的一端与第二总管(83)固定相接,若干组第二分管(84)的另一端分别接通于若干组安装区(4)内;
若干组电控单向阀(85)分别安装在若干组第一分管(82)与若干组第二分管(8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9)包括两组定位架(91)、两组定位板(92)、两组滑杆(93)、两组套筒(94)和两组安装板(95),其中:
两组定位架(91)镜像固定在安装区(4)内;
两组定位板(92)分别连接在两组定位架(91)上;
两组滑杆(93)分别与两组定位板(92)固定连接;
两组套筒(94)分别与两组安装板(95)固定连接,且套筒(94)内壁面与滑杆(93)表面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91)正面呈“L”型结构,定位架(91)的上端为长方体结构,且定位板(92)底部内开设有与定位架(91)匹配连接的长方体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5)远离套筒(94)一侧内呈规则矩阵开设有若干组内螺纹装配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9)还包括沉浸板(96)、回型槽(97)、两组连通管(98)和两组防滑旋钮(99),其中:
沉浸板(96)与两组定位架(91)固定连接;
回型槽(97)设置于沉浸板(96)内;
两组连通管(98)分别连接在回型槽(97)的两端开口处;
两组防滑旋钮(99)分别固定套设于连通管(98)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98)表面通过螺纹结构与回型槽(97)开口处内壁面、第一分管(82)内壁面、第二分管(84)内壁面相连接。
CN202222055658.5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Active CN219087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5658.5U CN219087611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5658.5U CN219087611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7611U true CN219087611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2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5658.5U Active CN219087611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7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0830B2 (en) Immersion-cooled and conduction-cooled method for electronic system
US8953317B2 (en) Wicking vapor-condenser facilitating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9282678B2 (en) Field-replaceable bank of immersion-cool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eparable heat sinks
US10306804B2 (en) Cooled electronic system
US798304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pumped immersion-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US8179677B2 (en) Immersion-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of an electronics rack
US8619425B2 (en) Multi-fluid, two-phase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8964390B2 (en) Sectioned manifolds facilitating pumped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820825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parallel cooling of liquid-cooled electronics racks
US8014150B2 (en) Cooled electronic module with pump-enhanced, dielectric fluid immersion-cooling
US8351206B2 (en) Liquid-cooled electronics rack with immersion-cooled electronic subsystems and vertically-mounted, vapor-condensing unit
US8941994B2 (en) Vapor condenser with three-dimensional folded structure
GB2543901A (en) Drawer-level immersion-cooling with hinged, liquid-cooled heat sink
US201001017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immersion-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US20140352149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WO2013063250A1 (en) Coolant manifold with separately rotatable manifold section(s)
US20220322577A1 (en) Rack system for housing at least one immersion case
JP2014517906A (ja) 高さが減少した熱伝達装置
GB2413439A (en) Liquid loop cooling system space utilization
WO2021230526A1 (ko) 고효율 냉각용 히트파이프
CN114488428A (zh) 可插拔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和制造方法
CN219087611U (zh) 一种液冷机柜体连接件
CN111880625B (zh) 一种可供多热源散热的液冷散热装置
CN115413183A (zh) 服务器及机柜
CN216413511U (zh) 一种电气柜接触器组件及电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99, Sanhuashan Road, Sanshan Street, San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00

Patentee after: Anhui Xingzai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Building 1068, Commercial 1 #, South District, Longhu New City, Longhu Street, San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Satellite Network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