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7383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7383U
CN219087383U CN202222989120.1U CN202222989120U CN219087383U CN 219087383 U CN219087383 U CN 219087383U CN 202222989120 U CN202222989120 U CN 202222989120U CN 219087383 U CN219087383 U CN 21908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rotating
housing
stylu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91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元宵
陈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91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动件,柔性件,及手写笔。第二壳体滑动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相较于第二端远离第一壳体。转动件设于收容空间内且装设于第一端,转动件能够沿自身的轴线转动,转动件具有收容孔。柔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壳体,柔性件的另一端从第二壳体的一侧通过设于第一端的转动件绕至第二壳体的另一侧,且柔性件的另一端设于收容空间内。手写笔的至少部分设于收容空间内并贯穿转动件的收容孔。利用第二壳体第一端同时装设手写笔与转动件,使一个空间内同时设置两个部件,不占用其他部件的空间,节省了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区域的需求,推出了新形态的电子设备-滑卷式的电子设备。在滑卷式电子设备的基础上,还可将手写笔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设备内,但目前手写笔的设置会占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收容空间,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端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滑动;
转动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装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转动件能够沿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件具有收容孔;
柔性件,所述柔性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通过设于所述第一端的转动件绕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且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以及
手写笔,所述手写笔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贯穿所述转动件的收容孔。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将手写笔的至少部分可拆卸地设于收容空间内并贯穿转动件的收容孔,从而将手写笔与转动件集成在一起。换言之,本申请利用第二壳体第一端同时装设手写笔与转动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手写笔单独设置于壳体内独立的空间,本申请实现了对空间的有效利用,使一个空间内同时设置两个部件,不占用其他部件(例如电池及主板的体积)的空间,节省了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从而可设置更大尺寸的部件,或者设置更多的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转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转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与转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手写笔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电子设备-1,收容空间1a,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端-21,第二收容槽-210,第二端-22,第三壳体-30,转动件-40,收容孔-41,固定部-42,第一抵持部-421,转动部-43,第一收容槽-430,第二抵持部-431,弹性部-44,滚动部-45,柔性件-50,手写笔-60,第一部-61,第二部-62,取出结构-70,弹出结构-71,第一电池-80,第一充电件-81,第二充电件-82,第二电池-83,第一磁性件-84,第二磁性件-85,功能按键-90,显示屏-9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随着市场对手机终端产品“屏幕显示区域”的需求,智能手机产业正迎来形态创新带来的体验革命,手机产品的屏幕形态从最初的硬屏发展到柔性屏,从小屏到大屏,从静态机构到运动机构,例如近期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研发的折叠屏、卷轴屏、滑卷屏等。屏幕的扩展带来了更好的大屏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移动电脑的功能。例如目前已有部分用户开始采用滑卷手机进行生活使用与办公。其中滑卷屏亦可理解为可拉伸屏幕终端,作为一种新屏幕形态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屏幕可拉伸与缩小,实现屏幕显示面积的变化。目前还有人搭配触控手写笔来扩展产品的边界,使其拥有更佳的交互形式,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有效提升生产力。
现有电子产品的触控手写笔与产品结合的形式分为内置与外置两种方案。内置的方案可以理解为手写笔独立内置于手机壳体内的一个单独的空间,需要使用时可从内部抽出。该种形式携带方便,但占用了宝贵的整机空间,压缩了主板及电池空间,影响续航及功能,通常用于屏幕尺寸较小的产品中,触控笔使用受限,影响书写使用体验。外置的方案手写笔与手机为各自独立的,用户可根据需求购买与使用手写笔。但外置的方案不易携带,一体化差,容易丢失,平时使用需寻找,影响体验。
综上,目前带手写笔的电子设备两种方案均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现在亟待需求一个新型的电子设备。
请一并参考图1-图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图5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电子设备1具有收容空间1a,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转动件40,柔性件50,以及手写笔60。其中,第二壳体20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第一端21相较于第二端22远离第一壳体10,第一端21能够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滑动。转动件40设于收容空间1a内且装设于第一端21,转动件40能够沿自身的轴线转动,转动件40具有收容孔41。柔性件50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壳体10,柔性件50的另一端从第二壳体20的一侧通过设于第一端21的转动件40绕至第二壳体20的另一侧,且柔性件50的另一端设于收容空间1a内。手写笔60的至少部分设于收容空间1a内并贯穿转动件40的收容孔41。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实施方式对电子设备1的种类并不进行限定。当电子设备1为手机时,手机可以为滑卷式手机。
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其中第二壳体20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0,即第二壳体20可相对第一壳体10滑动,第一壳体10固定不动,第二壳体20进行滑动,因此第一壳体10也可称之为固定壳体,第二壳体20也可称之为滑动壳体。当然反之亦可,即第一壳体10进行滑动,第二壳体20固定不动,因此第一壳体10也可称之为滑动壳体,第二壳体20也可称之为固定壳体。可选地,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来使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滑动。或者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上设置驱动机构与电机,从而驱动第二壳体20进行滑动。
并且第一壳体10作为电子设备1的外壳,第一壳体10内部可设置电池、主板等手机结构件。从而使得电池的尺寸可设计的更大,提升续航能力,从而满足用户对手机续航要求。也可以减少驱动件的数量,节约成本。实现滑卷电子产品量产化兼顾用户体验及成本。
第二壳体20内也可设置一些尺寸较小的手机结构件,从而防止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相干涉。第二壳体20包括相背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其中第一端21相较于第二端22远离第一壳体10。因此第一端21可以理解为自由端,第二端22则为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0的滑动端。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滑动即为第一端21能够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滑动。
转动件40是一种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部件,可设于电子设备1内的收容空间1a且装设在第一端21上。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转动件40具有沿转动件40轴向方向上开设的收容孔41。可选地,转动件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柔性件50作是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结构件,相较于刚性件柔性件50可进行一定的弯折。例如柔性件50包括但不限于柔性显示屏91、柔性触摸屏、柔性触摸显示屏91等各种具备相应功能的柔性部件,或者为固定贴合有柔性支撑板的柔性部件,如贴合有柔性钢板的柔性显示屏91、柔性触摸屏等。本实施方式可将柔性件50的一端利用各种胶来固定于第一壳体10的一侧上,柔性件50的另一端则沿着第一壳体10一直延伸至第二壳体20的一侧,然后再通过设于第二壳体20的第一端21上的转动件40反向绕制第二壳体20的另一侧,但此部分的柔性件50与第二壳体20仅为抵接的关系并不进行固定,同时使柔性件50的另一端设于收容空间1a内。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体积的电子设备1的收容空间1a为电子设备1内部的空间,该空间可以由以下一种或多种空间组合而成:可以为柔性件50与壳体围设形成的空间;可以为壳体内部的空间;可以为壳体与壳体围设形成的空间。例如上文提及的转动件40设于的收容空间1a即为柔性件50与第二壳体20围设形成空间。又例如电子设备1还包括第三壳体30,第三壳体30装设于第二壳体20的另一侧,第二壳体20与第三壳体30也可围设形成一空间,上文提及的柔性件50的另一端则设于该空间内。因此上述各种空间可统一理解为收容空间1a。
通过上述部件的设置,使第一壳体10一侧的柔性件50是固定不可移动的,第二壳体20一侧的柔性件50平铺在其正反两面但不固定,可随着第二壳体20的移动实现正面显示区域的变化。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展开的过程中,第二壳体20上的柔性件50跟随第一端21滑动,使得第一端21在滑动的过程中可将设于第二壳体20另一侧的柔性件50从收容空间1a内滑卷出来,即从背面向正面移动,从而增加显示面积。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闭合的过程中,第二壳体20一侧的部分柔性件50跟随第二壳体20收回,使得正面的显示面积减小。
因此转动件40的设置可减小产品展开及闭合过程屏幕沿着第三壳体30相对运动时边缘存在的摩擦力。屏幕沿着第三壳体30正反面相对运动时,其与第三壳体30边缘的运动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减小屏幕运动产生的阻力。
本实施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可增设手写笔60,手写笔60是一种可以在柔性件50上书写从而实现相关操作的部件,例如可以在柔性件50上写字、做图等。本实施方式将手写笔60设于电子设备1内的收容空间1a内。该收容空间1a可以理解为第二壳体20的内部空间。同时本实施方式还可使手写笔60贯穿转动件40的收容孔41,从而将手写笔60与转动件40集成在一起。换言之,本实施方式利用第二壳体20第一端21的部分空间同时装设手写笔60与转动件40,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手写笔60单独设置于壳体内独立的空间,本实施方式实现了对空间的有效利用,使一个空间内同时设置两个部件,不占用其他部件(例如电池及主板的体积)的空间,节省了电子设备1内的收容空间1a,从而可设置更大尺寸的部件,或者设置更多的部件。并且一体性优良,实现滑卷产品功能的扩展,拓宽产品使用边界。
可选地,上述空间不仅可以用来放置手写笔60,也可以用来放置扬声器、备用电池、香料等其他部件。
可选地,上述手写笔60与转动件40集成的配合设计不仅可用于滑卷手机上,其它类似功能产品也可使用,如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1、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等。进一步可选地,不仅可用于左右式滑卷扩展的电子设备1,也可用于上下式滑卷扩展的电子设备1。
本申请提供了多种转动件40的具体结构形式。请一并参考图7-图8,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转动件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0包括固定部42与转动部43,转动部43具有收容孔41,转动部43的端侧具有第一收容槽430,固定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端21,固定件的另一端设于第一收容槽430内,转动部43能够相对固定部42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0包括固定部42与转动部43,其中,固定部4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端21,实现转动件40的装配。转动部4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手写笔60的收容孔41,固定部42的另一端可设于第一收容槽430内。通过上述设置转动部43便可相对固定部42进行转动,从而确保转动部43既能开孔用于放置手写笔60,又能保证在柔性件50运动过程中相对于第二壳体20转动。
可选地,固定部42可通过销钉/螺钉等与第二壳体20固定连接。
请再次参考图8,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0还包括弹性部44,固定部42设有第一抵持部421,第一收容槽430的槽壁设有第二抵持部431,弹性部44设于第一收容槽430内,且弹性部44的一端抵持第一抵持部421,弹性部44的另一端抵持第二抵持部431。
在固定部42与转动部43的基础上还可增设弹性部44,同时在固定部42上设置第一抵持部421,在第一收容槽43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抵持部431。本实施方式可将弹性部44设置在第一收容槽430内,且弹性部44的一端抵持第一抵持部421,弹性部44的另一端抵持第二抵持部431,这样可降低安装与拆卸的难度。例如,转动件40包括一个转动部43,两个固定部42,以及两个弹性部44,两个固定部42设于转动部43的相对两侧,两个弹性部44也同样设于转动部43的相对两侧。在安装时可先将一个固定部42与一个弹性部44装设于转动部43的一侧,此时在装另一侧的固定部42与弹性部44时可压缩位于转动部43一侧的弹性件,使固定部42均收容于第一收容槽430内,从而为转动部43另一侧的固定部42与弹性部44的安装腾出安装空间,待转动部43另一侧的固定部42与弹性部44安装完成后便可放开转动部43,使转动部43另一侧的固定部42和弹性部44装配于转动部43上。
请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转动件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0包括固定部42、转动部43、以及滚动部45,固定部42具有收容孔41,固定部42固定于第一端21,转动部43套设固定部42,滚动部45设于固定部42与转动部43之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0可包括固定部42、转动部43、以及滚动部45,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2具有上述提及的收容孔41,且固定部42固定于第一端21。至于转动部43则套设在固定部42的外周侧,滚动部45则设于固定部42与转动部43之间。因此本实施方式可利用滚动部45来使转动部43相对固定部42进行转动,从而降低转动部43与固定部42之间的摩擦力。可选地,滚动部45包括但不限于滚珠。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与转动件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21具有第二收容槽210,转动件40的至少部分装设于第二收容槽210内,手写笔60穿过第一端21的至少部分与转动件40的收容孔41。
本实施方式可在第一端21背离第二端22的一侧开设第二收容槽210,随后使转动件4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收容槽210内,此时手写笔60可穿过第一端21内的收容空间1a,同时穿过转动件40的收容孔41。在装设手写笔60的基础上,还可降低电子设备1的长度。
请一并参考图11-图12,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满足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手写笔60的一端设有取出结构70,当取出结构70受到沿远离收容空间1a方向的作用力时,手写笔60能够从收容空间1a移出;
电子设备1还包括弹出结构71,弹出结构71设于收容空间1a内,手写笔60的另一端装设于弹出结构71;当手写笔60的一端受到沿靠近弹出结构71方向的作用力时,手写笔60的部分能够设于收容空间1a外。
手写笔60插入电子设备1内后,当用户需要使用的时候可将手写笔60从电子设备1内取出,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具体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采用直接抽出的方式,如图11所示,在手写笔60的背离笔尖的一端,即手写笔60的尾端凸设一个取出结构70。这样用户在取手写笔60的时候便可对取出结构70施加作用力。当取出结构70受到沿远离收容空间1a方向的作用力时,手写笔60能够从收容空间1a移出,从而将手写笔60取出。
可选地,取出结构70可以为凸起结构,例如小凸台结构。进一步可选地,取出结构70的表面形状与第二壳体20的形状相仿,从而使得手写笔60尾部具有利于抽拉结构的同时保证其与壳体的外观一体性。因此可在其尾部与壳体做扣手位,与壳体仿形。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采用按压自动弹出的方式,如图12所示,可增设弹出结构71并将弹出结构71安装于收容空间1a内,手写笔60笔尖的一端即手写笔60的另一端设置在弹出结构71上。当手写笔60的一端受到沿靠近弹出结构71方向的作用力时,即按压尾部时,手写笔60的部分能够设于收容空间1a外。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取出结构70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一起使用。
请一并参考图13-图14,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第一电池80、及与第一电池80电连接的第一充电件81,第一电池80装设于第一壳体10,第一充电件81装设于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20;手写笔60设有第二充电件82、及与第二充电件82电连接的第二电池83,电子设备1满足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充电件82能够与第一充电件81相抵接,从而将第一电池80的电能传输给第二电池83;
第二充电件82与第一充电件81间隔设置,从而将第一电池80的电能传输给第二电池83。
电子设备1内通常设有第一电池80来为电子设备1供电,手写笔60内通常设有第二电池83来为手写笔60供电。当手写笔60的第二电池83的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对手写笔60进行充电。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具体的充电结构。
电子设备1上可设置第一充电件81,手写笔60可设置第二充电件8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采用接触式充电的形式,如图13所示,即第二充电件82能够与第一充电件81相抵接,从而将第一电池80的电能传输给第二电池83。可选地,第一充电件81与第二充电件82可采用触点结构,凸出馈电放置于壳体上,下凹馈电设置在手写笔60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非接触式充电的形式,如图14所示,即第二充电件82与第一充电件81间隔设置,从而将第一电池80的电能传输给第二电池83。可选地第一充电件81为充电线圈,第二充电件82为感应线圈,第一充电件81与第二充电件82采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实现无线充电。
可选地,第一充电件81可设于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20上。当第一充电件81设于第一壳体10时,可降低第一充电件81与第一电池80的电连接难度。此时当电子设备1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端21靠近第一壳体10,此时便可实现充电功能,当电子设备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端21远离第一壳体10因此充电断开,从而实现闭合状态充电,展开状态断电,丰富实用体验,避免外置手写笔60经常无电的痛点。当第一充电间设于第二壳体20上时且手写笔60插入电子设备1内时可使手写笔60一直处于充电状态,提高充电效率。
请再次参考图14,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充电件82与第一充电件81间隔设置时,电子设备1还包括第一磁性件84,手写笔60还设有第二磁性件85,当手写笔60设于收容空间1a内时第一磁性件84与第二磁性件85相互吸引,以使第一充电件81正对应第二充电件82。
当采用非接触式充电时,即第二充电件82与第一充电件81间隔设置时,还可在电子设备1上增设第一磁性件84,在手写笔60上增设第二磁性件85。当手写笔60插入电子设备1内的收容空间1a时可利用第一磁性件84与第二磁性件85相互吸引,从而使第一充电件81正对应第二充电件82,进而实现充电操作。
请参考图15,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手写笔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满足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电子设备1还包括处理器,手写笔60设有与处理器电连接的功能按键90,当功能按键90被按压时处理器能够接收到功能按键90发出的操作信号,处理器根据操作信号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滑动。
手写笔60设有显示屏91、扬声器、摄像头、以及发光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手写笔60除了可以在电子设备1的柔性件50进行书写以外还可具有多种功能,使手写笔60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内通常设置有处理器,手写笔60上可增设与处理器电连接的功能按键90。可选地,功能按键90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蓝牙、无线电信号、红外传输等)与处理器电连接。具体地功能按键90可以实现控制电子设备1的开合。例如按下开合键,信号传输到处理器,进而驱动电机旋转,通过推杆等驱动机构实现产品的开合,达到显示区域的放大及缩小。
手写笔60集成按键或触控屏,可充电电子设备1的遥控器远程控制实现整机的开合,丰富使用体验。并且当用户在进行影音娱乐活动时,可以远程控制产品进行换台、调节音量等操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常规的书写绘画功能外,还可在手写笔60上设置显示屏91、扬声器、摄像头、以及发光件(补光灯、低电量指示灯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而使手写笔60具有需要附加功能。也可以集成文字识别及翻译及功能,翻译内容可以显示在显示屏91上或通过扬声器播放。本实施方式仅以手写笔60上设置有显示屏91进行示意性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设备1,通过设置手写笔60、第二壳体20、及转动件40之间的位置与连接关系,以达到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只是配置处理器与手写笔60上的功能按键90之间的连接关系,处理器的处理功能为本身即可实现的功能,并未对算法或者软件层面进行改进,不应当认为本申请不符合专利法对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
请再次参考图15,本实施方式中,手写笔60包括第一部61、及与第一部61滑动连接的第二部62,第一部61能够相对第二部62滑动,从而改变手写笔60轴向方向上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的手写笔60可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61与第二部62。第一部61与第二部62沿着手写笔60的轴向方向排列设置,第一部61滑动连接第二部62,即第一部61可相对第二部62滑动,因此当第一部61滑动时可改变手写笔60整体的长度。本实施方式将手写笔60设计成可伸缩式的结构,可减小手写笔60放置的空间。
可选地,手写笔60沿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等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收容空间,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端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滑动;
转动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装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转动件能够沿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件具有收容孔;
柔性件,所述柔性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通过设于所述第一端的转动件绕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且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以及
手写笔,所述手写笔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贯穿所述转动件的收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固定部与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具有所述收容孔,所述转动部的端侧具有第一收容槽,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转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壁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且所述弹性部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抵持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固定部、转动部、以及滚动部,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收容孔,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转动部套设所述固定部,所述滚动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二收容槽,所述转动件的至少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所述手写笔穿过所述第一端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转动件的收容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满足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手写笔的一端设有取出结构,当所述取出结构受到沿远离所述收容空间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手写笔能够从所述收容空间移出;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手写笔的另一端装设于所述弹出结构;当所述手写笔的一端受到沿靠近所述弹出结构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手写笔的部分能够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池、及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充电件,所述第一电池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充电件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手写笔设有第二充电件、及与所述第二充电件电连接的第二电池,所述电子设备满足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充电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充电件相抵接,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池的电能传输给所述第二电池;
所述第二充电件与所述第一充电件间隔设置,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池的电能传输给所述第二电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充电件与所述第一充电件间隔设置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手写笔还设有第二磁性件,当所述手写笔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使所述第一充电件正对应所述第二充电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手写笔设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功能按键,当所述功能按键被按压时所述处理器能够接收到所述功能按键发出的操作信号,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操作信号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滑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写笔包括第一部、及与所述第一部滑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部滑动,从而改变所述手写笔轴向方向上的长度。
CN202222989120.1U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08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9120.1U CN219087383U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9120.1U CN219087383U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7383U true CN21908738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9120.1U Active CN219087383U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612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09240B (zh) 一种便携式可变显示面积的3c电子设备
CN103249269A (zh) 电子装置
CN211406104U (zh) 电子设备
EP2381653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connection port
CN103427224A (zh) 移动终端
CN213659288U (zh) 保护套、配套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4793416U (zh) 一种卡托取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217288A (zh) 电子装置
CN113114828B (zh) 电子设备
CN10358237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子模组固定结构
CN204206237U (zh) 一种带有键盘的转轴式手机保护外壳
US2008017660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6957324U (zh)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2558696A (zh) 电子设备
CN219087383U (zh) 电子设备
US201302504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138723A (zh) 便携式电子移动终端套体
CN209746452U (zh) 一体机
CN110290240B (zh) 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741622A (zh) 电子设备
CN203535536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5729498U (zh) 电子设备
CN113099008B (zh) 电子设备
WO2022088936A1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