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5171U -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5171U
CN219085171U CN202223149946.3U CN202223149946U CN219085171U CN 219085171 U CN219085171 U CN 219085171U CN 202223149946 U CN202223149946 U CN 202223149946U CN 219085171 U CN219085171 U CN 219085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guide plate
dots
include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99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宗豹
方慧
张恒
钱东角
陆延青
徐挺
张伟华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ROTEK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CROTEK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ROTEK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CRO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99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5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5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5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与入光面连接;底面,与出光面相对设置,底面包括沿远离入光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任一点至入光面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内任一点至入光面的距离;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和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第一导光网点具有朝向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二导光网点具有朝向入光面的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均小于或者等于5°,且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上述导光板能够在不影响出光均匀性的同时,实现窄视角显示。

Description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于机密性资料以及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窄视角显示屏也成为现代平板显示领域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大至自动取款机等银行设备,小至人们最常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性电子产品。针对这种市场的新兴需求,窄视角显示屏也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各大显示公司的热点与新兴研究方向。
目前,显示屏实现窄视角,主要是利用在显示屏的表面贴附具有防窥功能的保护膜(称为防窥膜)来达到防窥效果。具体而言,防窥膜利用百叶窗原理,将百叶窗作为“防窥结构层”置于屏幕层中,通过光线角度控制将屏幕的广视角度变为窄视角,通过并列排布的光栅结构实现,因而在一定的角度光线是无法穿越屏幕反射回屏幕状态的,以达到防窥屏的作用。但上面的这种防窥膜只能在固定角度实现防窥,比较适合消费类电子等个人性质的产品;而在具备家庭或者团体使用性质的汽车上,显示屏的使用人和位置会存在变化,不适宜采用这一方案。而且贴防窥膜,势必降低光能利用率,不满足目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定向背光技术,就是通过设计背光模组,使其出光具有特定的视场角半峰宽且沿着特定角度出射。定向背光技术中核心器件是导光器件,是影响模组功耗、视场角以及显示效果的关键核心元件。因此,在保证背光模组性能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光能利用率、降低功耗的情况下,压缩背光模组的视场角、实现窄视角显示,成为行业共性难题。
窄视角、高指向性的超薄导光器件,其在保证光能利用率的同时,视场角可以控制到半峰宽30°左右,实现窄视角显示,同时由于视场角比较小,可以有效提升背光模组中心视场亮度,因此,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LED的功耗,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使命愿景。同时窄视角显示,不仅可以用于商务notebook,还可以开发用于手机、桌上型显示器以及平板显示等应用领域,该技术都是满足了消费者信息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双重需求。
窄视角定向显示的实现,需要特殊的导光微结构。然而,目前业内在导光器件依然采用传统的圆形网点、微透镜网点和微棱镜结构,其光能利用率低,且由于散射,无法实现光线的准直聚焦,即无法实现窄视角以及定向导光的目的,不利于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不影响出光均匀性的同时,实现窄视角显示的问题,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
入光面;
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连接;以及
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包括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任一点至所述入光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任一点至所述入光面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和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所述第一导光网点具有朝向所述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导光网点具有朝向所述入光面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均小于或者等于5°,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为0.5°~1.5°,所述第二夹角为1°~5°。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小于50mm。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二导光网点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度与所述第一导光网点至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满足三次函数关系,所述三次函数关系的自变量为所述第一导光网点至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因变量为所述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度。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导光网点各自独立为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光网点和/或若干个所述第二导光网点呈离散分布。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光网点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呈首尾相接的方式排布。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导光网点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导光网点的形状均为三棱锥。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各自独立为矩形或者梯形。
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面沿平行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宽度为10μm~100μm,所述第一反射面沿远离所述入光面方向的侧边长度为30μm~150μm,所述第一导光网点的深度为0.3μm~4μm;
所述第二反射面沿平行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宽度为10μm~100μm,所述第二反射面沿远离所述入光面方向的侧边长度为10μm~120μm,所述第二导光网点的深度为1μm~10μ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导光板,通过采用极小倾斜角度的第一导光网点,可以使得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线以接近掠入射角的角度出射,且出射光能量集中分布在极窄的视场角内;同时,在入光处还布设有第二导光网点,可以提升导光板入光处的出射光能量,满足整个导光板出光均匀性要求。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的导光板。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的导光板和逆棱镜,所述逆棱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导光板,能够实现窄视角显示的目的,同时还能满足出光均匀性。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能够实现窄视角显示的目的,同时还能满足出光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底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第一导光网点和第二导光网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第一导光网点和第二导光网点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第一导光网点和第二导光网点的示意图;
图6(a)为无导光网点的导光板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6(b)为具有导光网点的导光板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第一区域内第一导光网点和第二导光网点的密度分布与距离入光面的关系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第二区域内第一导光网点的密度分布与距离入光面的关系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底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底面示意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光板在水平方向的出射光能量分布图;
图1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光板在垂直方向的出射光能量分布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光板制成模组后在水平方向的出射光能量分布图;
图1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光板制成模组后在垂直方向的出射光能量分布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光板制成模组后的光学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窄视角”的定义为:从导光板或者背光模组出射的光能量分布满足全视场角半峰宽在水平方向小于等于30°,在垂直方向小于等于20°。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度定义为:在所述底面的单位面积内,所有第一导光网点的投影面积之和与单位面积的比值。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度定义为:在所述底面的单位面积内,所有第二导光网点的投影面积之和与单位面积的比值。
请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0包括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底面130。其中,出光面120与入光面110连接,底面130与出光面120相对设置。底面130包括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即图2中S区域)和第二区域(即图2中P区域),第一区域内任一点至入光面110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内任一点至入光面110的距离。
其中,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和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150,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第一导光网点140具有朝向入光面110的第一反射面141,第一反射面14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第二导光网点150具有朝向入光面110的第二反射面151,第二反射面15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α2,第一夹角α1与第二夹角α2均小于或者等于5°,且第一夹角α1小于第二夹角α2。
上述实施方式中,入光面110用于接收光束,且由光源向导光板100中导入光线,光束从入光面110进入导光板100内部,在导光板100内部传播过程中,经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和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150分别作用,最终,由出光面120出射。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域,第一导光网点140的第一反射面141和第二导光网点150的第二反射面151均为平面,第一反射面14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一反射面141所在的平面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第二反射面15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二反射面151所在的平面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
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0通过采用“极小倾斜角度的微纳结构(即第一导光网点和第二导光网点)”,可以实现光线定向转折、聚集,进而实现窄视角显示,同时,通过调整倾斜角度,可以达到定性导光的目的,同时还能保证光能利用率。其原理如下:如图6(a)所示,所有耦合入基材内的光线,将在基材内发生全反射,直至从基材尾端出射;如图6(b)所示,在底面130增加特定角度α的光滑微结构(即第一导光网点和第二导光网点)表面,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直至破坏全反射条件(θ<TIR,PC基材,TIR=39.3°;PMMA基材,TIR=42.2°;PS基材,TIR=39.1°),从上表面以特定角度ω出射。即θ<TIR时,光线将从导光板上表面出射,出射角为ω,此时α需要满足如下(1)式条件:
α>(90-TIR-δ)/(2*m) (1)
其中:δ为LED藕入导光板时的入射角;m为反射次数。
此时出射光线角度ω满足如下条件:
ω=arcsin(n*sin(θ))
由此通过控制α角度,可以控制光线在导光板内需要反射的次数m以及出射角度ω的大小;控制α角度大小,亦可控出射角度ω的峰值宽度。
其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入光处光强均匀性调控的原理如下:由于光源发出的具有δ入射角的光线,需要反射多次(m次)才能从导光板出射。比如δ=30°,PC基材,厚度T=0.4mm,微结构角度α=1°时,需要反射m=17次,且需要传播20mm后才能从导光板出射;比如δ=30°,PC基材,厚度T=0.4mm,微结构角度α=0.5°时,需要反射m=33次,且需要传播40mm后才能从导光板出射;比如δ=30°,PC基材,厚度T=0.4mm,微结构角度α=1.5°时,需要反射m=11次,且需要传播13mm后才能从导光板出射;比如δ=30°,PC基材,厚度T=0.4mm,微结构角度α=5°时,需要反射m=4次,且需要传播5mm后才能从导光板出射。因此,导光板在入光处的一段距离内,几乎没有出从导光板出射,且光强的均匀性很差。
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网点140保证导光板100出射光能量分布的窄视角显示以及更高的能量峰值;同时,第二导光网点150使得入光处第一区域内的光能快速从导光板100出射,保证第一区域内出射光均匀。从而,通过两种导光网点的混合排布,实现整个导光板100入光处的出光均匀性和窄视角显示。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夹角α1为0.5°~1.5°,第二夹角α2为1°~5°。经验证,此时第一导光网点140和第二导光网点150能够更好地满足整个导光板100的出光均匀性和窄视角显示。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第一区域,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15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在第一区域,随着与入光面110距离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光线经第一导光网点140和/或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多次反射后,其反射角越来越小,更易于从导光板出射,故可逐渐减小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分布密度。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第二区域,第一导光网点140的分布密度与第一导光网点140至入光面110之间的距离满足三次函数关系,三次函数关系的自变量为第一导光网点140至入光面110之间的距离,因变量为第一导光网点140的分布密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第一区域,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即图中第一微结构)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为:y1=0.0254x1 3-0.6594x1 2+5.4219x1-4.9455;其中,x1为第一导光网点140至入光面110的距离;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150(即图中第二微结构)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为:y2=-0.0228x2 3+0.5969x2 2-5.1438x2+14.647;其中,x2为第二导光网点150至入光面110的距离。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第二区域,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为:y=5E-17x3+4E-05x2-0.0339x+29.982。
可以理解地,在第二区域,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还可为其他三次函数,如,y=-7E-08x3+0.0012x2-0.1153x+8.5156、y=-7E-09x3+0.0012x2-0.1041x+11.218。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形状均为三棱锥,如图3所示。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请一并结合图3和图4,第一反射面141(即图3或者图4中ABCD所在平面)与第二反射面151(即图3或者图4中ABCD所在平面)各自独立为矩形或者梯形。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面141可以为矩形或者梯形,第二反射面151可以为矩形或者梯形,且第一反射面141与第二反射面151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具体的,第一导反射面141与第二反射面151可以均为矩形,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面141与第二反射面151亦可以均为梯形,如图4所示。当然,第一反射面141与第二反射面151的形状亦可以不同。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反射面141沿平行于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方向的宽度(即图3或图4中AD的长度)为10μm~100μm,第一反射面141沿远离入光面110方向的侧边长度(即图3或图4中AB的长度)为30μm~150μm,第一导光网点140的深度h为0.3μm~4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反射面151沿平行于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方向的宽度(即图3或图4中AD的长度)为10μm~100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反射面151沿远离入光面110方向的侧边长度(即图3或图4中AB的长度)为10μm~120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深度h为1μm~10μm。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BCEF所在平面为底面130,图4中BCEF所在平面为底面130。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第一区域的长度小于50mm。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第一区域的长度具体可为20mm、30mm、40mm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导光网点150至入光面110的最大距离为50mm。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导光网点150可为一体结构,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141(即图5中AEFD所在平面)与第二反射面151(即图5中EBCF所在平面)邻接于EF,且EFHG所在平面与底面130(即图5中BCNM所在平面)平行。其中,第一反射面14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即第一反射面141与BCNM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第二反射面15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α2,第一夹角α1与第二夹角α2均小于或者等于5°,且第一夹角α1小于第二夹角α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141沿平行于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方向的宽度(即图5中AD的长度)为10μm~100μm,第一反射面141沿远离入光面110方向的侧边长度(即图5中AE的长度)为30μm~150μm,第一导光网点140的深度为0.3μm~4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反射面151沿平行于入光面110方向的宽度(即图5中EF的长度)为10μm~100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反射面151沿远离入光面110方向的侧边长度(即图5中EB的长度)为10μm~120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深度为1μm~10μm。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导光网点150的深度之和h为1.3μm~14μm。本实施方式一体结构设置,可一次完成两种网点的制作,简化了网点制作流程。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导光网点150各自独立为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也就是说,第一导光网点140可以为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第二导光网点150可以为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
这里,第一导光网点140或第二导光网点150为凸起结构,是指第一导光网点140或第二导光网点150于底面上朝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凸起;第一导光网点140或第二导光网点150为凹陷结构,是指第一导光网点140或第二导光网点150于底面上朝出光面凹陷。
请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0包括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底面130。其中,出光面120与入光面110连接,底面130与出光面120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导光网点140的反射面14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第二导光网点150的反射面151与底面13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α2,第一夹角α1与第二夹角α2均小于或者等于5°,且第一夹角α1小于第二夹角α2。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0中,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导光网点150均为凹陷结构。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区域内的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和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150均呈离散分布,如图10所示。这样能够具有更高的加工自由度以及更好的画面品味。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区域内的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与第二区域内的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呈首尾相接的方式排布,如图11所示。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采用首尾相接方式排布,这样可以通过车床车削、3D光刻等工艺一次性连续制作多个第一导光网点,提高第一导光网点制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导光板,通过采用极小倾斜角度的第一导光网点,可以使得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线以接近掠入射角的角度出射,且出射光能量集中分布在极窄的视场角内;同时,在入光处还布设有第二导光网点,可以提升导光板入光处的出射光能量,满足整个导光板出光均匀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的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的导光板和逆棱镜,所述逆棱镜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导光板,能够实现窄视角显示的目的,同时还能满足出光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中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家用的液晶电视、个人电脑及膝上型电脑的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及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幕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能够实现窄视角显示的目的,同时还能满足出光均匀性。
参照上述实施内容,为了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具体清楚、易于理解,现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举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要保护的内容不限于以下实施例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结构如1所示,平面分布如图2所示。具体的,在第一区域,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以及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15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如图7所示;在第二区域,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140沿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的分布密度函数如图8所示。
其中,第一反射面141与底面130之间的第一夹角α1为1°,第二反射面151与底面130之间的第二夹角α2为3°。
其中,第一导光网点140和第二导光网点150的结构均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面141沿平行于入光面110方向的宽度(即图3中AD的长度)为20μm,第一反射面141沿远离入光面110方向的侧边长度(即图3中AB的长度)为50μm,第一导光网点140的深度h为2μm;第二反射面151沿平行于入光面110方向的宽度(即图3中AD的长度)为20μm,第二反射面151沿远离入光面110方向的侧边长度(即图3中AB的长度)为50μm,第二导光网点150的深度h为5μm。测试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水平视场出光和垂直视场出光,得到图12(a)和图12(b)。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水平方向(X),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出射光能量分布中心值在0°视场,能量半峰宽为28°;在垂直方向(Y),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出射光能量分布中心值在78°视场,能量半峰宽为18°。表明实施例1的导光板能够实现窄视角显示。
将实施例1的导光板制成模组后,其出光能量分布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在水平方向(X),出射光能量分布中心值在0°视场,能量半峰宽为28°;在垂直方向(Y),出射光能量分布中心值在0°视场,能量半峰宽为18°。表明实施例1的导光板制成模组后能够实现窄视角显示。
测试实施例1的导光板沿垂直于入光面方向上的光学趋势,得到图14。从图14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导光板沿垂直于入光面方向上的均齐>75%,表明实施例1的导光板整体出光较均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
入光面;
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连接;以及
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包括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任一点至所述入光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任一点至所述入光面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和若干个第二导光网点,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光网点;所述第一导光网点具有朝向所述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导光网点具有朝向所述入光面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均小于或者等于5°,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0.5°~1.5°,所述第二夹角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小于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二导光网点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度与所述第一导光网点至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满足三次函数关系,所述三次函数关系的自变量为所述第一导光网点至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因变量为所述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导光网点各自独立为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光网点和/或若干个所述第二导光网点呈离散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光网点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呈首尾相接的方式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导光网点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网点与所述第二导光网点的形状均为三棱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各自独立为矩形或者梯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沿平行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宽度为10μm~100μm,所述第一反射面沿远离所述入光面方向的侧边长度为30μm~150μm,所述第一导光网点的深度为0.3μm~4μm;
所述第二反射面沿平行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宽度为10μm~100μm,所述第二反射面沿远离所述入光面方向的侧边长度为10μm~120μm,所述第二导光网点的深度为1μm~10μm。
13.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14.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和逆棱镜,所述逆棱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223149946.3U 2022-11-25 2022-11-25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085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9946.3U CN219085171U (zh) 2022-11-25 2022-11-25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9946.3U CN219085171U (zh) 2022-11-25 2022-11-25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5171U true CN219085171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5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9946.3U Active CN219085171U (zh) 2022-11-25 2022-11-25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5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9140A1 (zh) * 2022-11-25 2024-05-30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9140A1 (zh) * 2022-11-25 2024-05-30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760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CN100370329C (zh)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CN100445827C (zh)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Feng et al. High quality light guide plates that can control the illumination angle based on microprism structures
US20210116629A1 (en) Reflection sheet,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evice
JP200916410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WO2009144992A1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19085171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4423933B2 (ja) 光学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CN217932155U (zh) 背光模组
JP475516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2008146033A (ja) 光学板
US20090154141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TWI296343B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118091819A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7213972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2004280035A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16719117A (zh) 背光模组
WO2022222083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Ishida et al. A novel ultra‐thin backlight system without optical sheets using a multi‐layered lightguide
CN113671619B (zh) 反射式显示装置及其前置光源模块
JP2014086245A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080247065A1 (en) Method of making 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JP2001266627A (ja) バックライト導光板、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6520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다기능 광학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