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4703U -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4703U
CN219084703U CN202320985755.6U CN202320985755U CN219084703U CN 219084703 U CN219084703 U CN 219084703U CN 202320985755 U CN202320985755 U CN 202320985755U CN 219084703 U CN219084703 U CN 219084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sm
machine body
clamping
clamping seat
quality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57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建勋
解正坤
王宝林
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Hui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Hui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Hui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Hui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57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4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4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4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涉及空气检测设备领域,包括倾斜设置的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拆卸式安装有进气口,空气可穿过所述进气口与机体内部的检测元件接触,所述机体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机体的相对空间内设置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呈弯折状延伸至机体的后方,且延伸臂位于机体后方的一端向两侧凸出形成安装背板,所述安装背板正对机体背面的一侧通过夹持结构与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墙壁上的灰尘掉落至进气口表面,保障了检测工作的精准度,提高了机体在长期壁挂使用时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可调节的夹持结构,能够灵活取用机体,减少了安装、拆卸整个机体所需要的时间,具有便携操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品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和环保,对空气的质量越来越重视。除了基本的通风和放置除甲醛植物,炭包等措施之外,在室内环境中,也会定点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来全面检测空气质量状况,全面保护孕妇,儿童,老人以及家庭人员的健康。应用于室内公共环境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减少行人对装置所产生的影响,通常采用壁挂式的安装方式来固定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通过螺钉将整个装置安装于墙面。
然而,壁挂式的安装方式,装置上可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距离墙面较近,墙面上的灰尘容易掉落至进气口。由于装置的壳体与墙壁紧密贴合,装置自身运转所产生的热量无法顺利发散。如若对装置实施拆卸、检修工作,螺钉安装的方式在拆卸的过程中较为繁琐,无法依据使用需求灵活取用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拆卸式安装有进气口,空气可穿过所述进气口与机体内部的检测元件接触,所述机体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机体的相对空间内设置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呈弯折状延伸至机体的后方,且延伸臂位于机体后方的一端向两侧凸出形成安装背板,所述安装背板正对机体背面的一侧通过夹持结构与其相连接,所述夹持结构可活动收缩,调节与所述机体的间距,形成可供所述机体滑动置入、取出所需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可活动卡接于机体背面的夹持条,所述夹持条与机体的斜率相同,且夹持条的顶部与底部均呈折角状延伸。
所述夹持条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环一,所述活动套环一的内腔贯穿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的斜上方设置有与其相对称的第二支撑条,所述安装背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环二,所述第二支撑条贯穿于活动套环二,所述活动套环一、活动套环二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相对侧的多个垫片,前、后两个垫片通过压缩弹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外侧的夹持座一和夹持座二,所述夹持座一、夹持座二的凸缘处通过螺栓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一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嵌设有对接螺套,所述对接螺套的内侧设置有可调节的分离杆,自然状态下,所述分离杆的底端延伸至夹持座一的下方,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的相对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的中心处均为弯杆部,所述弯杆部的两端延伸形成弯钩部且贯穿夹持座一、夹持座二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杆螺纹连接于对接螺套上,且所述分离杆的底端抵接于夹持座二的内壁。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呈倾斜状安装的机体,进气口的畅通性,避免墙壁上的灰尘掉落至进气口表面,保障了检测工作的精准度。机体与墙面上留有一定程度的散热空间,提高了机体在长期壁挂使用时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可调节的夹持结构,在保持机体壁挂使用时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调节与机体的间距,形成可供机体滑动置入、取出所需的空间,能够灵活取用机体,减少了安装、拆卸整个机体所需要的时间,具有便携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体剖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结构、延伸臂和安装背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进气口;3、限位条;4、延伸臂;5、安装背板;51、活动套环二;6、夹持条;61、活动套环一;7、第一支撑条;8、第二支撑条;9、夹持座一;91、对接螺套;10、夹持座二;11、压缩弹簧;12、分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考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机体1,机体1的顶部拆卸式安装有进气口2,空气可穿过进气口2与机体1内部的检测元件接触,检测元件包括有安装于机体1内部的显示屏幕、主板、电源、PM2.5检测模块以及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显示屏幕与主板通讯连接,主板上安装有四核处理器以及wife芯片,用于处理PM2.5检测模块、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所形成的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显示屏幕以及终端显示器。
PM2.5检测模块依据光的散射原理,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入射到被测颗粒场时,会受到颗粒周围散射和吸收的影响,光强将被衰减。如此一来便可求得入射光通过待测浓度场的相对衰减率。而相对衰减率的大小基本上能线性反应检测空气中灰尘的相对浓度。光强的大小和经光电转换的电信号强弱成正比,通过测得的电信号就可以求得相对衰减率,进而转化为检测空气中灰尘的浓度。
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根据碳原子的光谱检测识别二氧化碳浓度。需要发射一束红外线,跟碳原子室温下激发态一致,从而只增强碳的特定红外线波长,起到放大检测效应。计算出碳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浓度。
机体1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有限位条3,限位条3与机体1的相对空间内设置有延伸臂4,延伸臂4呈弯折状延伸至机体1的后方,且延伸臂4位于机体1后方的一端向两侧凸出形成安装背板5,在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限位条3插接于延伸臂4上的机体1,呈倾斜状安装使用,其顶端所安装的进气口2,也呈倾斜状与空气接触,因此,可保障了进气口2的畅通性,避免墙壁上的灰尘掉落至进气口2表面,保障了检测工作的精准度。与此同时,机体1与墙面上留有一定程度的散热空间,外环境中的空气可充分与机体1接触,提高了机体1在长期壁挂使用时的散热效果。
安装背板5正对机体1背面的一侧通过夹持结构与其相连接,夹持结构可活动收缩,调节与机体1的间距,形成可供机体1滑动置入、取出所需的空间,通过可调节的夹持结构,相较于传统的螺钉安装的方式,能够灵活取用机体1,减少了定位安装、拆卸整个机体1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对机体1实施保养、维修工作的过程的便携度。
如图2、图4所示,夹持结构包括有可活动卡接于机体1背面的夹持条6,夹持条6与机体1的斜率相同,且夹持条6的顶部与底部均呈折角状延伸,夹持条6的上、下折角处分别贴合于进气口2的边缘处和机体1的下端面,避免机体1脱离夹持条6。
夹持条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环一61,活动套环一61的内腔贯穿有第一支撑条7,第一支撑条7的斜上方设置有与其相对称的第二支撑条8,安装背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环二51,第二支撑条8贯穿于活动套环二51,活动套环一61、活动套环二51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接。
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形成与夹持条6相连接的支撑结构,保障了夹持条6以及机体1倾斜放置时的稳定性,如若需要解除夹持条6与机体1的连接,可移动与贯穿于活动套环一61的第一支撑条7,第一支撑条7可滑动靠近第二支撑条8,在该过程中,可伸缩结构收缩,直至夹持条6完全脱离机体1。
可伸缩结构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相对侧的多个垫片,前、后两个垫片通过压缩弹簧11相连接,在滑动置入、取出机体1的过程中,可移动第二支撑条8,在压缩弹簧11收缩,以带动第一支撑条7、夹持条6远离机体1,留有可移动机体1的空间,即可顺利对机体1实施安装、拆卸工作。
如图5所示,夹持结构还包括有位于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外侧的夹持座一9和夹持座二10,夹持座一9、夹持座二10的凸缘处通过螺栓拆卸式连接,夹持座一9、夹持座二10所形成的夹层架构与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连接,可保持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稳定性,避免第一支撑条7与第二支撑条8之间产生较大角度的偏移。
实施例2:为了保障整个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以及夹持条6长时间与机体1接触的结构强度,夹持座一9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嵌设有对接螺套91,对接螺套91的内侧设置有可调节的分离杆12,如若需要调节夹持结构,驱使夹持条6脱离机体1,需要控制分离杆12旋转,使其逐渐上升,远离第一支撑条7和第二支撑条。
在自然状态下,分离杆12的底端延伸至夹持座一9的下方,抵接于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相对侧,可保持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相对间距,保障了第一支撑条7以及夹持条6与机体1连接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夹持结构在外界撞击、晃动作用下产生偏移现象。
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中心处均为弯杆部,其二者的中心处均呈拱形结构,其目的是提高整个夹持结构的稳定性,弯杆部的两端延伸形成弯钩部且贯穿夹持座一9、夹持座二10的内侧,其目的是防止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滑动脱离夹持座一9、夹持座二10的现象发生,保障了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所形成的夹持结构的牢固度,减少外环境的振动、碰撞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如图5所示,分离杆12螺纹连接于对接螺套91上,且分离杆12的底端抵接于夹持座二10的内壁,可顺利分离第一支撑条7和第二支撑条8,避免第一支撑条7以及夹持条6轻易滑动,分离杆12的顶部呈手柄结构,以便于控制整个分离杆12转动,驱使圆杆部向上脱离第一支撑条7和第二支撑条8,即可顺利操作夹持条6、第一支撑条7滑动,留有机体1滑动置入、取出所需的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拆卸式安装有进气口(2),空气可穿过所述进气口(2)与机体(1)内部的检测元件接触,所述机体(1)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有限位条(3),所述限位条(3)与机体(1)的相对空间内设置有延伸臂(4),所述延伸臂(4)呈弯折状延伸至机体(1)的后方,且延伸臂(4)位于机体(1)后方的一端向两侧凸出形成安装背板(5),所述安装背板(5)正对机体(1)背面的一侧通过夹持结构与其相连接,所述夹持结构可活动收缩,调节与所述机体(1)的间距,形成可供所述机体(1)滑动置入、取出所需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可活动卡接于机体(1)背面的夹持条(6),所述夹持条(6)与机体(1)的斜率相同,且夹持条(6)的顶部与底部均呈折角状延伸;
所述夹持条(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环一(61),所述活动套环一(61)的内腔贯穿有第一支撑条(7),所述第一支撑条(7)的斜上方设置有与其相对称的第二支撑条(8),所述安装背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环二(51),所述第二支撑条(8)贯穿于活动套环二(51),所述活动套环一(61)、活动套环二(51)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相对侧的多个垫片,前、后两个垫片通过压缩弹簧(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外侧的夹持座一(9)和夹持座二(10),所述夹持座一(9)、夹持座二(10)的凸缘处通过螺栓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一(9)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嵌设有对接螺套(91),所述对接螺套(91)的内侧设置有可调节的分离杆(12),自然状态下,所述分离杆(12)的底端延伸至夹持座一(9)的下方,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的中心处均为弯杆部,所述弯杆部的两端延伸形成弯钩部且贯穿夹持座一(9)、夹持座二(10)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杆(12)螺纹连接于对接螺套(91)上,且所述分离杆(12)的底端抵接于夹持座二(10)的内壁。
CN202320985755.6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084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5755.6U CN21908470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5755.6U CN21908470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4703U true CN21908470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5755.6U Active CN21908470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4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jerslev A spectral light absorption meter for measurements in the sea
CN219084703U (zh)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14373685U (zh) 一种室内空气检测取样装置
CN206362670U (zh) 一种激光粉尘传感器
CN208729842U (zh) 一种机器人涂胶头xyz三向归零位置检测装置
CN211927863U (zh) 一种智能型悬挂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CN20893831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燃气探测器
CN212844999U (zh) 一种饲料安全定量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CN218072220U (zh) 一种插入式称重测力控制器
CN215263470U (zh) 一种用于监测甲烷气体泄漏的探测装置
CN211478045U (zh) 一种手持式固体样品漫反射测量装置
CN214539480U (zh) 一种带回流室的多气体检测仪
CN216349837U (zh) 一种用于环境空气痕量级的污染物快速取样装置
CN210198960U (zh) 一种荧光检测装置
CN213018705U (zh) 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排水系统检查装置
CN213337471U (zh) 一种新型的现场混凝土裂缝检测装置
CN212083882U (zh) 一种多功能投影仪
CN215064294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监理的高效率平整度仪
CN215217820U (zh) 采光系数测量系统
CN214122086U (zh) 一种烟度分析仪用防护装置
CN211505202U (zh) 一种气体浓度分析仪
CN21120678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测距仪
CN208166275U (zh) 一种超声波电梯速度检测装置
CN215984420U (zh) 一种快速测算灯具投影面积的装置
CN217505096U (zh) 一种led灯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indoor air quality detection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26

Pledgee: Hefei Binhu fountainhead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Zhongke Hui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796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