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477U -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477U
CN219083477U CN202222663845.1U CN202222663845U CN219083477U CN 219083477 U CN219083477 U CN 219083477U CN 202222663845 U CN202222663845 U CN 202222663845U CN 219083477 U CN219083477 U CN 21908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dissipation
protective housing
fixedly connected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638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bo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bo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bo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bo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638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涉及冷库机组散热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扇,且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热块穿过通孔并延伸至防护箱的外部。本申请通过启动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冷水导入铜管的内部,并通过铜管引导水流带走一部分制冷机组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启动辅助风扇,使得外部的空气穿过通孔后,带走铜管表面的部分热量进入防护箱的内部后,并抽动防护箱内部的热空气穿过辅助风扇排出,以此通过设置辅助风扇对铜管进行辅助散热,减小水冷系统的散热压力,提高散热系统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库机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冷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冷库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冷库与冰箱相比较,制冷面积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
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众号:CN213238098U)中所提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包括为冷库制冷的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内部的发热组件连接有热吸收管道,还包括散热管道,所述热吸收管道的两端均延伸到制冷机组的外部,所述热吸收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管道的两端连接形成闭环,所述热吸收管道和散热管道内填充有水冷液,所述热吸收管道和散热管道的连接处安装有水泵,所述散热管道埋在地下。通过将热吸收管道与散热管道连接形成闭环,使水冷液在热吸收管道与散热管道间封闭循环,利用地下的低温进行散热,直接解决了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同时,这种循环散热结构避免了不断抽取地下水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问题,直接降低了能耗。
但是,冷库机组包含多个同时工作的制冷所需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机组内部的多个设备之间产生的热量相互影响,导致机组内部温度持续上升,该专利中的水冷循环散热系统缺少辅助散热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水温一定会有上升,导致散热下降,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水冷循环散热系统缺少辅助散热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水温一定会有上升,导致散热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扇,且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热块穿过通孔并延伸至防护箱的外部,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蓄水箱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出水端与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铜管,所述铜管穿过导热块,并固定连接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通过水管与蓄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冷水导入铜管的内部,并通过铜管引导水流带走一部分制冷机组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启动辅助风扇,使得外部的空气穿过通孔后,带走铜管表面的部分热量进入防护箱的内部后,并抽动防护箱内部的热空气穿过辅助风扇排出,以此通过设置辅助风扇对铜管进行辅助散热,减小水冷系统的散热压力,提高散热系统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块与通孔之间填充有金属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金属防尘网与辅助风扇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外部空气在进入受到金属防尘网的过滤,减少灰尘进入防护箱的内部,同时通过设置金属防尘网可以传导热水管表面的热量,提升辅助风扇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安装有吸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热水管一端的螺旋管,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填充有细沙层,所述螺旋管安装在细沙层内部,所述螺旋管的出水口与蓄水箱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管与细沙层的配合使用,当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冷水导入铜管的内部,对制冷机组进行散热,然后使得吸热后的水流进入热水管内部,然后通过管道将热水导入螺旋管的内部,并通过细沙层对螺旋管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使得降温后的水流入蓄水箱的内部,以此形成水流冷却循环,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蓄水箱安装在L型支撑板的内部,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在L型支撑板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L型支撑板与防护箱的配合使用,使得L型支撑板形成对散热箱的支撑,防止散热箱压坏蓄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的内部安装有调温组件,所述调温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蓄水箱内部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蓄水箱内部分隔为上方的冷却仓与下方的冷水仓,所述冷却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冷水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冷却仓的一端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电磁阀之间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却仓与冷水仓的配合使用,使得水流在进入蓄水箱的内部后,首先在冷却仓进行静置冷却,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冷却仓温度降至可使用温度时,通过温度感应器控制电磁阀打开,使得冷却仓内部的冷水导入冷水仓进行备用,以此维持冷水仓内部冷水的温度,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的内部插接有筛网筒,所述筛网筒设置为双层滤网,且所述筛网筒的双层滤网结构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筛网筒与铜管的配合使用,使得水流在进入铜管的内部时会受到筛网筒的过滤,以此防止冷水中的杂质在铜管内部结成水垢,造成铜管出现堵塞,影响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安装有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引流管一端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所述安装块通过内槽与螺纹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松安装块,使得螺纹头脱离内槽的内部,同时使得筛网筒解除与分流管的固定连接,以此方便将筛网筒取出进行清理与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环与内槽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内槽与螺纹头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安装块与螺纹头出现锈蚀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通过启动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冷水导入铜管的内部,并通过铜管引导水流带走一部分制冷机组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启动辅助风扇,使得外部的空气穿过通孔后,带走铜管表面的部分热量进入防护箱的内部后,并抽动防护箱内部的热空气穿过辅助风扇排出,以此通过设置辅助风扇对铜管进行辅助散热,减小水冷系统的散热压力,提高散热系统的使用效率。
2.通过设置冷却仓与冷水仓的配合使用,使得水流在进入蓄水箱的内部后,首先在冷却仓进行静置冷却,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冷却仓温度降至可使用温度时,通过温度感应器控制电磁阀打开,使得冷却仓内部的冷水导入冷水仓进行备用,以此维持冷水仓内部冷水的温度,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装置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防护箱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中蓄水箱与散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分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箱;2、辅助风扇;3、制冷机组;4、导热块;5、蓄水箱;6、水泵;7、分流管;8、铜管;9、热水管;10、金属防尘网;11、散热箱;12、吸热组件;13、L型支撑板;14、调温组件;15、筛网筒;16、拆装组件;17、橡胶环;18、引流管;121、螺旋管;122、细沙层;141、隔热板;142、导流管;143、电磁阀;144、温度感应器;161、安装块;162、内槽;163、螺纹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包括防护箱1,防护箱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扇2,且防护箱1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机组3,制冷机组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4,防护箱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导热块4穿过通孔并延伸至防护箱1的外部,防护箱1的一侧安装有蓄水箱5,蓄水箱5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端与蓄水箱5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连通有引流管18,引流管18的出水端与分流管7连通,分流管7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铜管8,铜管8穿过导热块4,并固定连接有热水管9,热水管9通过水管与蓄水箱5的进水口连接。首先启动辅助风扇2,使得外部的空气穿过通孔进入防护箱1的内部,同时启动水泵6将蓄水箱5内部的冷水导入分流管7的内部,通过分流管7将冷水分别导入多个铜管8的内部,并使得水流在穿过铜管8的内部时吸走制冷机组3产生的部分热量,同时配合辅助风扇2导入的空气带走铜管8表面的部分热量,以此通过辅助风扇2导入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对铜管8进行辅助降温,减少铜管8的散热压力,提高了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导热块4与通孔之间填充有金属防尘网10。当外部冷空气穿过通孔时,使得外部空气穿过金属防尘网10,并受到金属防尘网10的过滤,同时通过设置金属防尘网10可以传导热水管9表面的热量,使得冷空气在穿过金属防尘网10时可以带走更多热量,以此提升辅助风扇2的散热效率。
参照图1和图3,蓄水箱5的顶部安装有散热箱11,散热箱11的内部安装有吸热组件12,吸热组件12包括固定连接在热水管9一端的螺旋管121,散热箱11的内部填充有细沙层122,螺旋管121安装在细沙层122内部,螺旋管121的出水口与蓄水箱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首先通过启动水泵6将蓄水箱5内部的冷水导向铜管8的内部,然后使得水流穿过铜管8,并对制冷机组3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使得热水流入热水管9的内部,并通过热水管9的引导进入螺旋管121的内部,再通过设置细沙层122对螺旋管121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螺旋管121内部的水流温度降低,然后排入蓄水箱5的内部,以此实现水流的冷却循环,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1和图3,防护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13,蓄水箱5安装在L型支撑板13的内部,散热箱11固定连接在L型支撑板13的顶部。通过设置L型支撑板13与散热箱11的配合使用,使得L型支撑板13形成对蓄水箱5的防护,防止散热箱11压坏蓄水箱5。
参照图1和图3,蓄水箱5的内部安装有调温组件14,调温组件14包括固定连接在蓄水箱5内部的隔热板141,隔热板141将蓄水箱5内部分隔为上方的冷却仓与下方的冷水仓,冷却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42,导流管142的一端与冷水仓的顶部固定连接,导流管142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143,冷却仓的一端安装有温度感应器144,温度感应器144与电磁阀143之间电性连接。当水流进入蓄水箱5的内部时,首先会在冷却仓内部进行静置冷却,当冷却温度达到要求后,会使得温度感应器144向电磁阀143发出电信号,并控制电磁阀143打开,使得冷却仓内部的水流通过导流管142导入冷水仓内部,以此保持冷水仓内部冷水的温度,提高了冷水导出时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图4,分流管7的内部插接有筛网筒15,筛网筒15设置为双层滤网,且筛网筒15的双层滤网结构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层。当启动水泵6将蓄水箱5内部的冷水导入铜管8的内部时,使得水流穿过分流管7的内部,并受到筛网筒15的过滤,使得冷水中的杂质与活性碳层接触后留在筛网筒15的内部,以此减少铜管8内部的水垢,防止铜管8出现堵塞,影响散热。
参照图1和图2、图4,引流管18的一端安装有拆装组件16,拆装组件16包括转动连接在引流管18一端的安装块161,安装块161的一端开设有内槽162,内槽162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分流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163,安装块161通过内槽162与螺纹头163螺纹连接。通过拧松安装块161,并手动牵引螺纹头163脱离内槽162的内部,使得安装块161带动筛网筒15解除与分流管7的固定连接,以此方便将筛网筒15取出进行清理与更换。
参照图1和图2、图4,内槽16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环17。通过设置橡胶环17提高了内槽162与螺纹头163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安装块161与螺纹头163出现锈蚀的几率。
本实施例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启动水泵6将蓄水箱5内部的冷水导入铜管8的内部,并通过铜管8引导水流带走一部分制冷机组3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启动辅助风扇2,使得外部的空气穿过通孔后,带走铜管8表面的部分热量进入防护箱1的内部后,并抽动防护箱1内部的热空气穿过辅助风扇2排出,以此通过设置辅助风扇2对铜管8进行辅助散热,减小水冷系统的散热压力。同时使得热水流入热水管9的内部,并通过热水管9的引导进入螺旋管121的内部,再通过设置细沙层122对螺旋管121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螺旋管121内部的水流温度降低,然后排入蓄水箱5的内部,以此实现水流的冷却循环。然后使得水流在进入蓄水箱5的内部后,首先在冷却仓进行静置冷却,当温度感应器144感应到冷却仓温度降至可使用温度时,通过温度感应器144控制电磁阀143打开,使得冷却仓内部的冷水导入冷水仓进行备用,以此维持冷水仓内部冷水的温度。

Claims (8)

1.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扇(2),且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机组(3),所述制冷机组(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4),所述防护箱(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热块(4)穿过通孔并延伸至防护箱(1)的外部,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安装有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端与蓄水箱(5)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连通有引流管(18),所述引流管(18)的出水端与分流管(7)连通,所述分流管(7)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铜管(8),所述铜管(8)穿过导热块(4),并固定连接有热水管(9),所述热水管(9)通过水管与蓄水箱(5)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4)与通孔之间填充有金属防尘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的顶部安装有散热箱(11),所述散热箱(11)的内部安装有吸热组件(12),所述吸热组件(12)包括固定连接在热水管(9)一端的螺旋管(121),所述散热箱(11)的内部填充有细沙层(122),所述螺旋管(121)安装在细沙层(122)内部,所述螺旋管(121)的出水口与蓄水箱(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13),所述蓄水箱(5)安装在L型支撑板(13)的内部,所述散热箱(11)固定连接在L型支撑板(1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的内部安装有调温组件(14),所述调温组件(14)包括固定连接在蓄水箱(5)内部的隔热板(141),所述隔热板(141)将蓄水箱(5)内部分隔为上方的冷却仓与下方的冷水仓,所述冷却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42),所述导流管(142)的一端与冷水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142)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143),所述冷却仓的一端安装有温度感应器(144),所述温度感应器(144)与电磁阀(143)之间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7)的内部插接有筛网筒(15),所述筛网筒(15)设置为双层滤网,且所述筛网筒(15)的双层滤网结构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8)的一端安装有拆装组件(16),所述拆装组件(16)包括转动连接在引流管(18)一端的安装块(161),所述安装块(161)的一端开设有内槽(162),所述内槽(162)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分流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163),所述安装块(161)通过内槽(162)与螺纹头(163)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16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环(17)。
CN202222663845.1U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Active CN21908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3845.1U CN219083477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3845.1U CN219083477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477U true CN219083477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63845.1U Active CN219083477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1321U (zh) 一种带制冷装置的配电柜
CN206163261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6323733U (zh) 一种流动液体全浸没冷却式发射机功放单元
CN219083477U (zh) 一种冷库机组循环散热系统
CN111883342B (zh) 一种具有智能变频功能的干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09763835U (zh) 一种风冷及水冷双向循环式制冷机组
CN108678081A (zh) 一种静音节能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09057433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装置
CN212585522U (zh) 一种水循环的冷却塔
CN216035916U (zh) 一种电子芯片生产用防高温存放装置
CN213124077U (zh) 一种变压器油冷散热油箱
CN210220223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07249592U (zh) 一种新型水冷式计算机机箱
CN206692346U (zh) 厨下式净水器
TWI650518B (zh) 飲水設備散熱方法及其模組
CN216694067U (zh) 一种地源热泵用自动控温装置
CN220083424U (zh) 一种冷库制冷设备用化霜机构
CN216522095U (zh) 制冷装置
CN217933402U (zh) 变压器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器
CN220507278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专用水力模块集成装置
CN219395380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安装的散热机架
CN217692265U (zh) 一种应用于户外电网设备的进风防尘装置
CN21838713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铝合金电机外壳
CN114162887B (zh) 水处理装置及集成冷站
CN216557801U (zh) 一种具备数字化触控一体功能的智能自动化节能制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