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1959U -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1959U
CN219081959U CN202223186946.0U CN202223186946U CN219081959U CN 219081959 U CN219081959 U CN 219081959U CN 202223186946 U CN202223186946 U CN 202223186946U CN 219081959 U CN219081959 U CN 219081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annel
valve
passage
revers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6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桂芳
权思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eak Hydrau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eak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eak Hydrau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eak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6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1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1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1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包括阀体和换向阀端盖,换向阀端盖安装于阀体一侧;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上油道和换向阀下油道;换向阀端盖外侧设置有泄油口;阀体包括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第一负载反馈道和上保持道;阀体一侧、上部区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一端连接换向阀下油道,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顶部设置有第一负载反馈道,第一负载反馈道连接油缸大腔;第二流道内安装有保持阀,第一负载反馈道通过保持阀与第二流道连接;第二流道顶部设置有上保持道,上保持道一端连接换向阀上油道,另一端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综上,本装置方案提供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具有减小油缸泄漏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背景技术
挖掘机应用环境比较恶劣,工作状况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动臂油缸沉降量是挖掘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沉降量过大,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目前,挖掘机负载敏感阀一般是在动臂主阀芯之后采用锥阀密封实现,但锥阀的开启与关闭,仍然采用的是动臂主阀芯的圆柱面来进行控制,因此动臂油缸仍然会产生较大泄漏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减小油缸泄漏量的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包括阀体和换向阀端盖,所述换向阀端盖安装于阀体一侧;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道,所述换向阀道内安装有液控换向阀,所述液控换向阀顶部设置有换向阀先导口;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上油道和换向阀下油道;所述换向阀端盖外侧设置有泄油口;所述泄油口通过液控换向阀与换向阀下油道连接,换向阀上油道通过液控换向阀与换向阀下油道连接;
当换向阀先导口未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处于中位,换向阀上油道通过换向阀阀芯内腔与换向阀下油道连通;当换向阀先导口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移动,换向阀上油道与换向阀阀芯内腔断开,所述换向阀下油道通过换向阀阀芯内腔与泄油口连通;
所述阀体包括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第一负载反馈道和上保持道;所述阀体一侧、上部区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一端连接换向阀下油道,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顶部设置有第一负载反馈道,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连接油缸大腔,所述油缸大腔内液压油流入方向对应动臂上升;所述第二流道内安装有保持阀,所述保持阀阻断第二流道与换向阀下油道连接,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通过保持阀与第二流道连接;所述第二流道顶部设置有上保持道,所述上保持道一端连接换向阀上油道,另一端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
当换向阀下油道内的液压油给保持阀施加压力时,此时所述保持阀活动端阻断第二流道与第一负载反馈道的连接;当第一流道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流道给保持阀施加压力时,第一流道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流道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内。
动臂静止时,由于换向阀先导口未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处于中位,换向阀上油道连通换向阀阀芯内腔,所述换向阀下油道连通所述换向阀阀芯内腔;油缸大腔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负载反馈道、上保持道、换向阀上油道、换向阀阀芯内腔、换向阀下油道和第二流道,最后从保持阀固定端流入保持阀内腔,保持阀活动端向远离保持阀固定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最大间距,此时所述保持阀活动端阻断第二流道与第一负载反馈道的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第二流道;油缸大腔内液压油无法流动,防止了液压油泄漏;
动臂运动时,换向阀先导口通入先导油,换向阀阀芯下移,换向阀上油道与换向阀阀芯内腔断开,所述换向阀下油道连通换向阀阀芯内腔,所述泄油口连通换向阀阀芯内腔;所述保持阀内腔中的液压油通过保持阀固定端流出,并依次经过第二流道、换向阀下油道、换向阀阀芯内腔和泄油口流出,所述保持阀活动端向靠近保持阀固定端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流道与第一负载反馈道连通;油缸大腔内的液压油得以流动。
本实施方式中,阀体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阀体的阀芯道,所述阀芯道将阀体分隔为上部区和下部区,所述主阀芯安装在阀芯道内,所述主阀芯在阀芯道内的部分、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形成左段、中段和右段;所述主阀芯与阀芯道大小匹配,所述主阀芯左段上开设有第一节流槽,所述主阀芯中段上开设有第二节流槽,所述主阀芯右段上开设有第三节流槽;
所述阀体左段的上部区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阀体左段的下部区、在所述第一流道一侧布置有第一单向道,所述阀体左段的下部区、在所述第一流道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回油道,所述第三回油道远离第一腔体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油口;所述主阀芯通过第一节流槽控制第一单向道与第一流道连通或第三回油道与第一流道连通或第一单向道和第三回油道均不与第一流道连通;
所述阀体中段的上部区设置有进油道,所述阀体中段的下部区设置有第一出油道,所述进油道进油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主阀芯通过第二节流槽控制进油道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道进油端的连通或断开;
所述阀体右段的下部区布置有第二单向道,所述阀体右段的上部区设置有第二负载反馈道;所述主阀芯通过第三节流槽控制第二单向道出油端和第二负载反馈道进油端的连通或断开;
当主阀芯处于中位时;通过阀芯道和第一节流槽的配合,第三回油道和第一流道断开,第一单向道和第一流道断开;通过阀芯道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与第一出油道断开;通过阀芯道和第三节流槽的配合,第二负载反馈道和第二单向道断开;
当主阀芯处于右位时;第三回油道与第一流道断开,第一单向道与第一流道连通;进油道与第一出油道连通;第二负载反馈道和第二单向道断开;
当主阀芯处于左位时;第三回油道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一单向道和第一流道断开;进油道与第一出油道连通;第二单向道与第二负载反馈道连通;
所述第一出油道下方布置有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出油端连接第二出油道进油端,所述第二出油道的第一出油端与第二出油端分居第一出油道两侧,所述第一出油端连接第一单向道进油端,所述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二单向道进油端;
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一侧设置有第一回油道,所述第一回油道进油端通过第一溢流阀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所述第一回油道出油端设置有第一出油口;
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一侧设置有第二回油道,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连接第二回油道进油端,所述第二回油道出油端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所述油缸小腔连通第二负载反馈道,所述油缸小腔内液压油流入对应动臂下降。
动臂静止时,主阀芯处于中位,通过阀芯道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第一出油道,停止为油缸提供动力;通过阀芯道与第一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与第一出油道断开,第一流道内液压油无法流入第三回油道和第一单向道,防止了油缸内的液压油泄漏。
动臂下降时,主阀芯处于左位,液压油通过进油道经过第一出油道流入第二出油道,第二出油道内液压油能经过第二单向阀流入第二单向道,然后流入第二负载反馈道,最后流入油缸小腔;油缸大腔内液压油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再经过保持阀活动端流入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三回油道内设置的第三出油口;通过上述工作过程,油缸内部实现了油缸小腔流入液压油,油缸大腔流出液压油,实现了动臂的下降动作。
动臂上升时,主阀芯处于右位,液压油通过进油道经过第一出油道流入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二出油道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单向阀流入第一单向道,所述第一单向道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最后第一负载反馈道内的液压油流入油缸大腔;油缸小腔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二负载反馈道,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溢流阀流入第二回油道内设置的第二出油口;通过上述工作过程,油缸内部实现了油缸小腔流出液压油,油缸大腔流入液压油,实现了动臂的上升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换向阀端盖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内腔的第一先导口;所述阀体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内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二先导口;所述第一内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布置在第一内腔内侧,另一端布置在主阀芯端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内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布置在第二内腔内侧,另一端布置在主阀芯另一端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初始状态时,所述主阀芯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压力下保持静止,并处于中位,当第一先导口通液压油时,在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主阀芯克服第二弹簧的阻力在阀芯道内向右移动,带动第一节流槽、第二节流槽和第三节流槽向右移动,主阀芯处于右位;当第二先导口通液压油时,在第二内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主阀芯克服第一弹簧的阻力在阀芯道内向左移动,主阀芯向左移动,带动第一节流槽、第二节流槽和第三节流槽向左移动,主阀芯处于左位。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油道通过补偿阀与第二出油道连接。所述补偿阀通过控制从第一出油道流向第二出油道的流量大小以调节动臂移动速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油道第一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一单向道进油端,所述第一单向阀内液压油从第二出油道流向第一单向道。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设置防止了第一单向道内的液压油流向第二出油道,并依次经过第一出油道和进油道回流入进油口。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油道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二单向道进油端,所述第二单向阀内液压油从第二出油道流向第二单向道。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设置防止了第二单向道内的液压油流向第二出油道,并依次经过第一出油道和进油道回流入进油口。
综上所述,本装置方案提供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具有减小油缸泄漏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阀体;2、上保持道;3、保持阀;4、第一负载反馈道;5、第二流道;6、第一回油道;7、第一溢流阀;8、油缸大腔;9、进油道;10、油缸小腔;11、进油口;12、第二负载反馈道;13、第二溢流阀;14、第二回油道;15、第二先导口;16、第二出油口;17、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道;19、第二出油道;20、第一出油道;21、补偿阀;22、第一出油口;23、第一单向道;24、第一单向阀;25、第三出油口;26、第三回油道;27、阀芯道;28、第一流道;29、主阀芯;30、换向阀阀端盖;31、第一先导口;32、换向阀下油道;33、换向阀道;34、换向阀阀芯内腔;35、换向阀上油道;36、泄油口;37、第二端盖;38、液控换向阀;39、换向阀先导口;40、LS口;41、控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包括阀体1和换向阀端盖,所述换向阀端盖安装于阀体1一侧;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道33,所述换向阀道33内安装有液控换向阀38,所述液控换向阀38顶部设置有换向阀先导口39;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上油道35和换向阀下油道32;所述换向阀端盖外侧设置有泄油口36;所述泄油口36通过液控换向阀38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接,换向阀上油道35通过液控换向阀38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接;
当换向阀先导口39未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处于中位,换向阀上油道35通过换向阀阀芯内腔34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通;当换向阀先导口39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移动,换向阀上油道35与换向阀阀芯内腔34断开,所述换向阀下油道32通过换向阀阀芯内腔34与泄油口36连通;
所述阀体1包括第二流道5、第一流道28、第一负载反馈道4和上保持道2;所述阀体1一侧、上部区设置有第二流道5,所述第二流道5一端连接换向阀下油道3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流道28;所述第二流道5顶部设置有第一负载反馈道4,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连接油缸大腔8,所述油缸大腔8内液压油流入方向对应动臂上升;所述第二流道5内安装有保持阀3,所述保持阀3阻断第二流道5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接,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通过保持阀3与第二流道5连接;所述第二流道5顶部设置有上保持道2,所述上保持道2一端连接换向阀上油道35,另一端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4;
当换向阀下油道32内的液压油给保持阀3施加压力时,此时所述保持阀3活动端阻断第二流道5与第一负载反馈道4的连接;当第一流道28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流道5给保持阀3施加压力时,第一流道28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流道5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4内。
阀体1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阀体1的阀芯道27,所述阀芯道27将阀体1分隔为上部区和下部区,所述主阀芯29安装在阀芯道27内,所述主阀芯29在阀芯道27内的部分、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形成左段、中段和右段;所述主阀芯29与阀芯道27大小匹配,所述主阀芯29左段上开设有第一节流槽,所述主阀芯29中段上开设有第二节流槽,所述主阀芯29右段上开设有第三节流槽;
所述阀体1左段的上部区设置有第一流道28,所述阀体1左段的下部区、在所述第一流道28一侧布置有第一单向道23,所述阀体1左段的下部区、在所述第一流道28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回油道26,所述第三回油道26远离第一腔体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油口25;所述主阀芯29通过第一节流槽控制第一单向道23与第一流道28连通或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连通或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三回油道26均不与第一流道28连通;
所述阀体1中段的上部区设置有进油道9,所述阀体1中段的下部区设置有第一出油道20,所述进油道9进油端设置有进油口11,所述主阀芯29通过第二节流槽控制进油道9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道20进油端的连通或断开;
所述阀体1右段的下部区布置有第二单向道18,所述阀体1右段的上部区设置有第二负载反馈道12;所述主阀芯29通过第三节流槽控制第二单向道18出油端和第二负载反馈道12进油端的连通或断开;
当主阀芯29处于中位时;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一节流槽的配合,第三回油道26和第一流道28断开,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一流道28断开;通过阀芯道27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断开;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三节流槽的配合,第二负载反馈道12和第二单向道18断开;
当主阀芯29处于右位时;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断开,第一单向道23与第一流道28连通;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连通;第二负载反馈道12和第二单向道18断开;
当主阀芯29处于左位时;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连通,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一流道28断开;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连通;第二单向道18与第二负载反馈道12连通;
所述第一出油道20下方布置有第二出油道19,所述第一出油道20出油端连接第二出油道19进油端,所述第二出油道19的第一出油端与第二出油端分居第一出油道20两侧,所述第一出油端连接第一单向道23进油端,所述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17连接第二单向道18进油端;
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一侧设置有第一回油道6,所述第一回油道6进油端通过第一溢流阀7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4,所述第一回油道6出油端设置有第一出油口22;
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12一侧设置有第二回油道14,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12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13连接第二回油道14进油端,所述第二回油道14出油端设置有第二出油口16;所述油缸小腔10连通第二负载反馈道12,所述油缸小腔10内液压油流入对应动臂下降。
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换向阀端盖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内腔的第一先导口31;所述阀体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端盖37,所述第二端盖37内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端盖37上设置有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二先导口15;所述第一内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布置在第一内腔内侧,另一端布置在主阀芯29端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内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布置在第二内腔内侧,另一端布置在主阀芯29另一端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初始状态时,所述主阀芯29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压力下保持静止,并处于中位,当第一先导口31通液压油时,在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主阀芯29克服第二弹簧的阻力在阀芯道27内向右移动,带动第一节流槽、第二节流槽和第三节流槽向右移动,主阀芯29处于右位;当第二先导口15通液压油时,在第二内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主阀芯29克服第一弹簧的阻力在阀芯道27内向左移动,主阀芯29向左移动,带动第一节流槽、第二节流槽和第三节流槽向左移动,主阀芯29处于左位。
所述第一出油道20通过补偿阀21与第二出油道19连接。所述阀体1外壁设置有LS口40,所述补偿阀21通过第一出油道20内液压油和LS口40内液压油之间的压力差控制从第一出油道20流向第二出油道19的流量大小。
所述第二出油道19第一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24连接第一单向道23进油端,所述第一单向阀24内液压油从第二出油道19流向第一单向道23。
所述第二出油道19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17连接第二单向道18进油端,所述第二单向阀17内液压油从第二出油道19流向第二单向道18。
工作原理:
动臂静止:
此时第一先导口31、第二先导口15和换向阀先导口39不通先导油;
由于换向阀先导口39未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处于中位,换向阀上油道35连通换向阀阀芯内腔34,所述换向阀下油道32连通所述换向阀阀芯内腔34;油缸大腔8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负载反馈道4、上保持道2、换向阀上油道35、换向阀阀芯内腔34、换向阀下油道32和第二流道5,最后从保持阀3固定端流入保持阀3内腔,保持阀3活动端向远离保持阀3固定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最大间距,此时所述保持阀3活动端阻断第二流道5与第一负载反馈道4的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第二流道5;油缸大腔8内液压油无法流动,防止了油缸内的液压油泄漏;
通过阀芯道27与第一节流槽的配合,第一流道28内液压油无法流入第三回油道26和第一单向道23,进一步防止了油缸内的液压油泄漏;
由于所述第一单向阀24的设置,第一单向道23内液压油也无法流入第二出油道19,更进一步地防止了油缸内的液压油泄漏;
同时,通过阀芯道27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断开,进油道9液压油无法进入第一出油道20,停止为油缸提供动力;通过上述结构,防止了油缸大腔8内液压油的泄漏,而所述油缸大腔8液压油流出方向对应动臂下降方向,所以提高了动臂的防沉降性能。
动臂下降:
此时第二先导口15和换向阀先导口39通入先导油,通过阀芯道27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连通,液压油通过进油道9经过第一出油道20流入第二出油道19;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三节流槽的配合,第二单向道18与第二负载反馈道12连通,所以第二出油道19内液压油能经过第二单向阀17流入第二单向道18,然后流入第二负载反馈道12,最后流入油缸小腔10;
由于换向阀先导口39通先导油,换向阀阀芯下移,换向阀上油道35与换向阀阀芯内腔34断开,所述换向阀下油道32连通换向阀阀芯内腔34,所述泄油口36连通换向阀阀芯内腔34;所述保持阀3内腔中的液压油通过保持阀3固定端流出,并依次经过第二流道5、换向阀下油道32、换向阀阀芯内腔34和泄油口36流出,所述保持阀3活动端向靠近保持阀3固定端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流道5与第一负载反馈道4连通;
油缸大腔8内液压油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4,再经过保持阀3活动端流入第一流道28;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一节流槽的配合,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连通,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一流道28断开,所述第一流道28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三回油道26内设置的第三出油口25。通过上述工作过程,油缸内部实现了油缸小腔10流入液压油,油缸大腔8流出液压油,实现了动臂的下降动作。
动臂上升:
此时第一先导口31、换向阀先导口39通入先导油,通过阀芯道27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连通,液压油通过进油道9经过第一出油道20流入第二出油道19;
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一节流槽的配合,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断开,第一单向道23与第一流道28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道19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单向阀24流入第一单向道23,所述第一单向道23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一流道28;由于换向阀先导口39通先导油,换向阀阀芯下移,换向阀上油道35与换向阀阀芯内腔34断开,换向阀下油道32与泄油口36连通,泄油口36与换向阀阀芯内腔34连通;所述保持阀3内腔中的液压油通过保持阀3固定端流出,并依次经过第二流道5、换向阀下油道32、换向阀阀芯内腔34和泄油口36流出,在保持阀3内腔中的液压油的作用下,所述保持阀3活动端克服弹簧阻力向靠近保持阀3固定端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流道5与第一负载反馈道4连通;
第一流道28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4,最后第一负载反馈道4内的液压油流入油缸大腔8;
油缸小腔10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二负载反馈道12,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三节流槽的配合,第二负载反馈道12和第二单向道18断开,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12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溢流阀13流入第二回油道14内设置的第二出油口16。通过上述工作过程,油缸内部实现了油缸小腔10流出液压油,油缸大腔8流入液压油,实现了动臂的上升动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换向阀端盖,所述换向阀端盖安装于阀体(1)一侧;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道(33),所述换向阀道(33)内安装有液控换向阀(38),所述液控换向阀(38)顶部设置有换向阀先导口(39);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换向阀上油道(35)和换向阀下油道(32);所述换向阀端盖外侧设置有泄油口(36);所述泄油口(36)通过液控换向阀(38)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接,换向阀上油道(35)通过液控换向阀(38)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接;
当换向阀先导口(39)未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处于中位,换向阀上油道(35)通过换向阀阀芯内腔(34)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通;当换向阀先导口(39)通先导油时,换向阀阀芯移动,换向阀上油道(35)与换向阀阀芯内腔(34)断开,所述换向阀下油道(32)通过换向阀阀芯内腔(34)与泄油口(36)连通;
所述阀体(1)包括第二流道(5)、第一流道(28)、第一负载反馈道(4)和上保持道(2);所述阀体(1)一侧、上部区设置有第二流道(5),所述第二流道(5)一端连接换向阀下油道(3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流道(28);所述第二流道(5)顶部设置有第一负载反馈道(4),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连接油缸大腔(8),所述油缸大腔(8)内液压油流入方向对应动臂上升;所述第二流道(5)内安装有保持阀(3),所述保持阀(3)阻断第二流道(5)与换向阀下油道(32)连接,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通过保持阀(3)与第二流道(5)连接;所述第二流道(5)顶部设置有上保持道(2),所述上保持道(2)一端连接换向阀上油道(35),另一端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4);
当换向阀下油道(32)内的液压油给保持阀(3)施加压力时,此时所述保持阀(3)活动端阻断第二流道(5)与第一负载反馈道(4)的连接;当第一流道(28)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流道(5)给保持阀(3)施加压力时,第一流道(28)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流道(5)流入第一负载反馈道(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阀体(1)的阀芯道(27),所述阀芯道(27)将阀体(1)分隔为上部区和下部区,主阀芯(29)安装在阀芯道(27)内,所述主阀芯(29)在阀芯道(27)内的部分、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形成左段、中段和右段;所述主阀芯(29)与阀芯道(27)大小匹配,所述主阀芯(29)左段上开设有第一节流槽,所述主阀芯(29)中段上开设有第二节流槽,所述主阀芯(29)右段上开设有第三节流槽;
所述阀体(1)左段的上部区设置有第一流道(28),所述阀体(1)左段的下部区、在所述第一流道(28)一侧布置有第一单向道(23),所述阀体(1)左段的下部区、在所述第一流道(28)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回油道(26),所述第三回油道(26)远离第一腔体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油口(25);所述主阀芯(29)通过第一节流槽控制第一单向道(23)与第一流道(28)连通或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连通或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三回油道(26)均不与第一流道(28)连通;
所述阀体(1)中段的上部区设置有进油道(9),所述阀体(1)中段的下部区设置有第一出油道(20),所述进油道(9)进油端设置有进油口(11),所述主阀芯(29)通过第二节流槽控制进油道(9)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道(20)进油端的连通或断开;
所述阀体(1)右段的下部区布置有第二单向道(18),所述阀体(1)右段的上部区设置有第二负载反馈道(12);所述主阀芯(29)通过第三节流槽控制第二单向道(18)出油端和第二负载反馈道(12)进油端的连通或断开;
当主阀芯(29)处于中位时;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一节流槽的配合,第三回油道(26)和第一流道(28)断开,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一流道(28)断开;通过阀芯道(27)和第二节流槽的配合,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断开;通过阀芯道(27)和第三节流槽的配合,第二负载反馈道(12)和第二单向道(18)断开;
当主阀芯(29)处于右位时;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断开,第一单向道(23)与第一流道(28)连通;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连通;第二负载反馈道(12)和第二单向道(18)断开;
当主阀芯(29)处于左位时;第三回油道(26)与第一流道(28)连通,第一单向道(23)和第一流道(28)断开;进油道(9)与第一出油道(20)连通;第二单向道(18)与第二负载反馈道(12)连通;
所述第一出油道(20)下方布置有第二出油道(19),所述第一出油道(20)出油端连接第二出油道(19)进油端,所述第二出油道(19)的第一出油端与第二出油端分居第一出油道(20)两侧,所述第一出油端连接第一单向道(23)进油端,所述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17)连接第二单向道(18)进油端;
所述第一负载反馈道(4)一侧设置有第一回油道(6),所述第一回油道(6)进油端通过第一溢流阀(7)连接第一负载反馈道(4),所述第一回油道(6)出油端设置有第一出油口(22);
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12)一侧设置有第二回油道(14),所述第二负载反馈道(12)出油端通过第二溢流阀(13)连接第二回油道(14)进油端,所述第二回油道(14)出油端设置有第二出油口(16);油缸小腔(10)连通第二负载反馈道(12),所述油缸小腔(10)内液压油流入对应动臂下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端盖内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换向阀端盖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内腔的第一先导口(31);所述阀体(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端盖(37),所述第二端盖(37)内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端盖(37)上设置有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二先导口(15);所述第一内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布置在第一内腔内侧,另一端布置在主阀芯(29)端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内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布置在第二内腔内侧,另一端布置在主阀芯(29)另一端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初始状态时,所述主阀芯(29)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压力下保持静止,并处于中位,当第一先导口(31)通液压油时,在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主阀芯(29)克服第二弹簧的阻力在阀芯道(27)内向右移动,带动第一节流槽、第二节流槽和第三节流槽向右移动,主阀芯(29)处于右位;当第二先导口(15)通液压油时,在第二内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主阀芯(29)克服第一弹簧的阻力在阀芯道(27)内向左移动,主阀芯(29)向左移动,带动第一节流槽、第二节流槽和第三节流槽向左移动,主阀芯(29)处于左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道(20)通过补偿阀(21)与第二出油道(19)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道(19)第一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24)连接第一单向道(23)进油端,所述第一单向阀(24)内液压油从第二出油道(19)流向第一单向道(23)。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道(19)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17)连接第二单向道(18)进油端,所述第二单向阀(17)内液压油从第二出油道(19)流向第二单向道(18)。
CN202223186946.0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Active CN219081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946.0U CN21908195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946.0U CN21908195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1959U true CN219081959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8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6946.0U Active CN21908195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1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1382U (zh) 一种电液比例控制活塞式双吊点液压启闭机
CN101713420A (zh) 先导式比例换向阀
CN105822618B (zh) 一种叉车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升降阀片
CN201265570Y (zh) 先导式电液比例换向阀
CN107504005B (zh) 一种带动作判断的强制补油多路阀
CN101351650B (zh) 液压控制装置
CN101085667A (zh) 单索抓斗的启闭控制机构
CN107725840A (zh) 双向控制的比例流量截止阀
CN219081959U (zh)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动臂防沉降结构
CN112833061A (zh) 工程机械的控制阀组件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05064924U (zh) 控制阀、多路阀和叉车
US10359057B2 (en) Valve device and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CN210013877U (zh) 一种负载保持阀及液压系统
CN207960641U (zh) 用于液压支架的电液换向阀组
CN201896806U (zh) 一种叠加式平衡阀
CN202531538U (zh) 一种具有液控直泄式速关液压活塞的液压缸
CN211259182U (zh) 一种负载保持阀
JP2019052664A (ja) 油圧回路
CN208281258U (zh) 一种液压钻车用液控单向阀
CN207864282U (zh) 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08345604U (zh) 闭式系统集成切换阀
CN214404166U (zh) 工程机械的控制阀组件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20979976U (zh) 一种拖拉机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液压锁及多路换向阀
CN205446225U (zh) 一种执行机构调节装置和工程机械
CN113882460B (zh) 一种挖掘机回转工作装置用补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