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3265U - 一种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3265U
CN219073265U CN202223407439.5U CN202223407439U CN219073265U CN 219073265 U CN219073265 U CN 219073265U CN 202223407439 U CN202223407439 U CN 202223407439U CN 219073265 U CN219073265 U CN 219073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cavity
hol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74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万志刚
邓小清
刘启乔
梁泮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74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3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3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3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主体、转动件和封堵件;主体设有进水口、过水腔和若干出水腔;进水口连通过水腔;过水腔的腔壁上设有与各出水腔对应连通的过水孔;各过水孔沿第一周向布设;各出水腔的腔壁上均设有若干出水孔;至少部分出水孔为倾斜孔;各倾斜孔至少与另一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转动件相对主体绕第一轴线转动,且输出端位于过水腔内;封堵件置于过水腔内与转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封堵件贴靠过水腔设有过水孔的腔壁;封堵件沿第一周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周向上相邻两过水孔之间间隔的尺寸且大于各过水孔的尺寸;转动件转动时带动封堵件转动以切换过水腔与各出水腔的连通关系。该出水装置间歇感更明显,且按摩力度可以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许多出水装置会设置转动件实现间歇性出水。但现有的出水装置,转动件转动时转速过快,用户使用时的间歇感不明显,且使用的过程中,按摩力度是不变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间歇感更明显,且按摩力度可以变化的出水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主体、转动件和封堵件;主体设有进水口、过水腔和若干出水腔;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水腔;所述过水腔的腔壁上设有与各所述出水腔对应连通的过水孔;各所述过水孔沿第一周向布设;各所述出水腔的腔壁上均设有若干出水孔;至少部分所述出水孔为倾斜孔;各所述倾斜孔至少与另一所述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转动件相对主体绕第一轴线转动,且输出端位于所述过水腔内;封堵件置于所述过水腔内,并与所述转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封堵件贴靠所述过水腔设有所述过水孔的腔壁;所述封堵件沿所述第一周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周向上相邻两所述过水孔之间间隔的尺寸且大于各所述过水孔的尺寸;所述转动件转动时带动所述封堵件转动以切换所述过水腔与各所述出水腔的连通关系。
方案二:基于方案一,各所述出水腔沿第一方向布设。
方案三:基于方案二,相邻两所述出水腔的至少部分出水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交错排布,且交错排布的出水孔中至少部分为出水方向相交的倾斜孔。
方案四:基于方案一,各所述出水腔中一个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其余各所述出水腔从所述主体的中部向周缘的方向布设,且均环绕中部的所述出水腔设置。
方案五:基于方案一,各所述出水腔沿周向布设。
方案六:基于方案一,各所述倾斜孔至少与相邻所述出水腔的一所述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
方案七:基于方案一,所述过水腔的腔壁上设有绕第一轴线布设的第一齿部;所述封堵件与转动座的输出端绕第一轴线的偏心轴转动连接,且所述封堵件上设有绕所述偏心轴布设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的齿数小于第一齿部的齿数,以使所述封堵件的转速小于所述转动件的转速。
方案八:基于方案七,所述第一齿部的数量为N,所述第二齿部的数量为N-1。
方案九:基于方案七,所述转动件为叶轮;所述过水腔分为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腔壁上设有斜水孔和所述第一齿部(62);所述第二腔的腔壁上设有各所述过水孔;所述叶轮包括叶轮主体和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从所述叶轮主体的底壁沿所述偏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输出端;所述叶轮主体置于所述第一腔内,并相对所述主体绕第一轴线自转;所述斜水孔引导水流进入所述第一腔内驱动所述叶轮主体自转;所述封堵件置于所述第二腔内,并与所述偏心柱转动连接。
方案十:基于方案九,所述过水腔包括本体和齿轮架;本体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进水口,且所述集水腔的腔壁上设有所述斜水孔和过水孔;所述齿轮架置于所述集水腔内,并与所述集水腔的腔壁止转连接;所述齿轮架将所述集水腔分隔形成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齿部设于所述齿轮架的内壁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过水孔沿第一周向布设,封堵件沿第一周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周向上相邻两过水孔之间间隔的尺寸且大于各过水孔的尺寸。因此,转动件转动带动封堵件转动的过程中,封堵件要么只遮蔽一个过水孔,要么所有过水孔都通水;这样使得各出水腔存在同时出水的状态也存在不同时出水的状态。又由于,至少部分出水孔为倾斜孔,且各倾斜孔至少与另一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因此,当倾斜孔出水方向相交的出水腔不同时出水时各倾斜孔流出的是倾斜水柱,同时出水时则两出水腔的倾斜水适于碰撞后汇合形成水柱,与不同时出水时相比两柱水形成的水柱水较多按摩力度较大,随着封堵件的转动,过水腔和出水腔的连通关系发生变化,使得按摩力度也能产生变化。
2、各出水腔沿第一方向布设使得在按摩时出水区域沿第一方向发生变化。
3、相邻两出水腔的至少部分出水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交错排布,且交错排布的出水孔中至少部分为出水方向相交的倾斜孔,使得出水按摩时,在第二方向上力度会发生变化。
4、各出水腔中一个位于主体的中部,其余各出水腔从主体的中部向周缘方向布设,且均环绕中部出水腔设置,使得各出水腔从内至外逐层环绕,出水区域呈环形或圆形,且封堵件转动时,出水区域在径向上发生变化。
5、各出水腔沿周向布设,使得在按摩时出水区域在周向上发生变化。
6、各倾斜孔至少与相邻出水腔的一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结构更合理。
7、封堵件与转动件的输出端绕偏心轴转动配合,因此转动件自转时能够带动封堵件绕第一轴线转动,并使封堵件上的第二齿部与第一齿部啮合。第二齿部与第一齿部啮合使得封堵件相对转动件绕偏心轴转动,进而切换出水腔与过水腔的连通关系。由于,第二齿数小于第一齿部,以使封堵件的转速小于转动件的转速。因此转动件带动封堵件转动时,封堵件的每个齿均需与第一齿部的每个齿啮合一次,导致封堵件转一圈的时间大于转动件转一圈的时间,减速倍率为1/第一齿部的齿数,使得封堵件的转速减慢,切换过水腔和出水腔连通关系的频率降低,间歇感更明显。
8、由于第二齿部的每个齿需要跟第一齿部的每个齿啮合一次,因此转动件转动N圈时,外齿转1圈,减速倍率为1/N,可减速N倍,并且齿差为1能够防止齿数差过大时啮合不畅的问题。
9、转动件设置为叶轮,斜水孔引导水流进入第一腔内驱动叶轮主体自转,使得当出水装置通水时,叶轮在水力驱动下自动转动,实现间歇出水。
10、设置齿轮架为独立的部件,并将第一齿部设于齿轮架上,方便生产成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齿轮架和封堵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仅第一出水腔出水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仅第二出水腔出水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均出水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出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出水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仅第三出水腔出水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仅第三四出水腔出水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第三出水腔和第四出水腔均出水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主体1;第一出水腔11;第二出水腔12;过水腔13;第一腔131;第二腔132;壳体2;第三腔21;第四腔22;第一孔23;第二孔24;第一环壁25;第一限位面26;插槽27;面盖3;第一出水孔31;第二出水孔32;第一板4;第二板5;斜水孔51;齿轮架6;齿轮架本体61;第一齿部62;第三孔63;插块64;连接件7;进水口71;转动件8;叶轮主体81;偏心柱82;封堵件9;第二齿部91;出水面盖10;第五腔101;第六腔102;第三出水腔103;第四出水腔104;第四孔105;第五孔106;隔板107;第三出水孔108;第四出水孔109;出水面板100;盖板200;第一轴线A;第一方向D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水装置包括主体1、转动件8和封堵件9。
如图1至图8所示,主体1设有进水口71、过水腔13和若干出水腔。进水口71连通过水腔13。过水腔13的腔壁上设有与各出水腔对应连通的过水孔,各过水孔沿第一周向布设。各出水腔的腔壁上均设有若干出水孔。至少部分出水孔为倾斜孔,各倾斜孔至少与另一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过水腔13的腔壁上设有绕第一轴线A布设的第一齿部62。
进一步地,各出水腔中一个位于主体1的中部,其余各出水腔从主体1的中部向周缘的方向布设,且均环绕中部的出水腔设置,使得各出水腔从内至外逐层环绕,出水区域呈环形或圆形,且封堵件9转动时,出水区域在径向上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出水腔11和第二出水腔12。在本实施例中,倾斜孔至少与相邻出水腔的一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结构更合理。
如图3所示,过水腔13分为沿平行于第一轴线A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第一腔131的腔壁上设有斜水孔51和第一齿部62,第二腔132的腔壁上设有各过水孔。定义第一轴线A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过水腔13包括本体和齿轮架6。本体设有集水腔,集水腔连通进水口71,且集水腔的腔壁上设有斜水孔51和过水孔。齿轮架6置于集水腔内,并与集水腔的腔壁止转连接;齿轮架6将集水腔分隔形成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第一齿部62设于齿轮架6的内壁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主体1包括壳体2、面盖3、第一板4、第二板5、齿轮架6和连接件7。
如图2、3和4所示,壳体2沿第三方向延伸,其设有沿第三方向布设的第三腔21和第四腔22。第三腔21顶端开口,第四腔22底端开口。第三腔21的底壁上设有绕第一周向布设且连通第三腔21和第四腔22的第一孔23和第二孔24。第四腔22的腔壁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壁25,第一环壁25的内孔连通第一孔23。第三腔21的侧腔壁上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且顶端开口的插槽27和朝向其开口的第一限位面26。第一限位面26与插槽27开口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插槽27设有两个且沿周向均匀布设。
如图2和图3所示,面盖3沿第三方向延伸,其装设于壳体2的第四腔22内,并设有若干出水嘴,各出水嘴上均设有出水孔。第一板4装设于第四腔22内且夹设于面盖3和壳体2之间,且第一板4与面盖3围合形成第一出水腔11和第二出水腔12。第一孔23通过第一环壁25连通第一出水腔11,第二孔24连通第二出水腔12。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腔11设于主体1的中部,且为圆形腔。第二出水腔12为环绕第一出水腔11设置的环形腔。
如图2和图3所示,面盖3上的出水嘴分为连通第一出水腔11的第一出水嘴和连通第二出水腔12的第二出水嘴。各第一出水嘴上均设有第一出水孔31,其中部分第一出水孔31为倾斜孔,部分为直水孔。各第二出水嘴上均设有第二出水孔32,其中部分第二出水孔32为倾斜孔,部分为直水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孔31的倾斜孔和第二出水孔32的倾斜孔出水方向相交,且第一出水孔31和第二出水孔32的倾斜孔的出水方向一一对应地相交。应当理解,第一出水孔31和第二出水孔32的倾斜孔的出水方向也可以是一对一对应、一对多对应地相交。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板5为与第三腔21适配的圆板,并设有斜水孔51。第二板5置于第三腔21内并坐落于第一限位面26上与第三腔21的腔壁共同形成本体并围合形成集水腔。第三腔21腔壁上的第一孔23和第二孔24连通集水腔,形成过水孔。
如图2、3和5所示,齿轮架6包括齿轮架本体61,齿轮架本体61为与第三腔21的腔壁适配的圆板体。齿轮架本体61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齿部62。齿轮架本体61上还设有沿周向分布,且贯穿齿轮架本体61上、下表面的第三孔63。齿轮架本体61的侧壁上设有与插槽27适配的插块64。齿轮架本体61置于第三腔21内,插块64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27内,并坐落于插槽27的底壁上。齿轮架6的下表面将集水腔分隔为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第三孔63连通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通过插块64与插槽27的配合,使得齿轮架6与集水腔的腔壁止转配合。在本实施例中,齿轮架6设置为独立的部件,并将第一齿部62设于齿轮架6上,方便生产成型。
如图2和3所示,连接件7为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管体,其一端置入第三腔21内并顶抵第二板5,另一端伸出第三腔21外用于与外界的管路连接。连接件7顶端的开口形成进水口71。
如图2和3所示,转动件8相对主体1绕第一轴线A转动,且输出端位于过水腔13内。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8为叶轮。叶轮包括叶轮主体81和偏心柱82。偏心柱82从叶轮主体81的底壁沿偏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输出端。叶轮主体81置于第一腔131内,并相对主体1绕第一轴线A自转;斜水孔51引导水流进入第一腔131内驱动叶轮主体81自转,使得当出水装置通水时,叶轮在水力驱动下自动转动,实现间歇出水。
如图2、3、和5所示,封堵件9置于过水腔13内,并与转动件8的输出端连接。封堵件9贴靠过水腔13设有过水孔的腔壁。封堵件9沿第一周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周向上相邻两过水孔之间间隔的尺寸且大于各过水孔的尺寸。转动件8转动时带动封堵件9转动以切换过水腔与各出水腔的连通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封堵件9与转动座8的输出端绕第一轴线A的偏心轴转动连接。封堵件9上设有绕偏心轴布设的第二齿部91。第二齿部91的齿数小于第一齿部62的齿数,以使封堵件9的转速小于转动件8的转速。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齿部62的数量为N,第二齿部91的数量为N-1。
转动件8自转时带动封堵件9相对主体1绕第一轴线A运动使第二齿部91与第一齿部62啮合,以使封堵件9相对转动件8绕偏心轴转动,以切换出水腔与过水腔13的连通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3和5所示,封堵件9置于第二腔132内,并与偏心柱82转动连接。当封堵件9置于第二腔132内时,第二齿部91位于齿轮架6的通孔内。封堵件9贴靠过水腔13的底壁。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安装时:
如图1至图8所示,首先,将封堵件9置于第三腔21内,并使封堵件抵靠在第三腔21的底壁上。接着,将齿轮架6装设于第三腔21内。之后,将叶轮置于第三腔21内,并使偏心柱82与封堵件9转动配合,叶轮还顶抵齿轮架6。之后,将第二板5置于第三腔21内,并坐落与第一限位面26上。第二板5还顶抵叶轮的顶部使得叶轮在轴向上被限位。接着,将连接件7装设于第三腔21内,顶抵第二板5。之后,将第一板4置于第四腔22内,再将面盖3装设于第四腔22内,安装完成。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使用时:
如图1至图8所示,当出水装置通水时,水从进水口71进入连接件7的内腔,然后从斜水孔51进入第一腔131内,带动叶轮自转。进入第一腔131内的水从齿轮架6上的第三孔63进入第二腔132内。
封堵件9与转动件8的输出端绕偏心轴转动配合,因此转动件8自转是能够带动封堵件9绕第一轴线A转动,并使封堵件9上的第二齿部91与第一齿部62啮合。第二齿部91与第一齿部62啮合使得封堵件9相对转动件8绕偏心轴转动,进而切换出水腔与过水腔13的连通关系。由于,第二齿部91的齿数小于第一齿部62的齿数62,以使封堵件9的转速小于转动件8的转速。因此转动件8带动封堵件9转动时,封堵件9的每个齿均需与第一齿部62的每个齿啮合一次,导致封堵件9转一圈的时间大于转动件8转一圈的时间,减速倍率为1/第一齿部的齿数,使得封堵件9的转速减慢,切换过水腔13和出水腔连通关系的频率降低,间歇感更明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部62的齿数为N个,因此可减速N倍。并且,齿差为1能够防止齿数差过大时啮合不畅的问题。
由于,过水孔沿第一周向布设,封堵件9沿第一周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周向上相邻两过水孔之间间隔的尺寸且大于各过水孔的尺寸。因此,转动件8转动带动封堵件9转动的过程中,封堵件9要么只遮蔽一个过水孔,要么所有过水孔都通水;这样使得各出水腔存在同时出水的状态也存在不同时出水的状态。由于,至少部分出水孔为倾斜孔,且各倾斜孔至少与另一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因此,当倾斜孔出水方向相交的出水腔不同时出水时各倾斜孔流出的是倾斜水柱,同时出水时则两出水腔的倾斜水适于碰撞后汇合形成水柱,与不同时出水时相比形成两柱形成的水柱水较多按摩力度较大,随着封堵件9的转动,过水腔13和出水腔的连通关系发生变化,使得按摩力度也能产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封堵件9绕偏心轴转动时,由于要么只遮蔽一个过水孔,要么所有过水孔都通水。即存在三种出水状态分别是:第一孔23和第二孔24均通水、仅第一孔23通水和仅第二孔24通水。当封堵件9绕偏心轴转动时的过程中,实时的出水状态为上述三种的一种,且随着叶轮的不断转动,三种出水状态自动切换。
如图6所示,当仅有第一孔23通水时,第一出水腔11通水;第一出水腔11为倾斜孔的第一出水孔31出倾斜水,为直水孔的第一出水孔31出直水。如图7所示,当仅有第二孔24通水时,第二出水腔12通水,第二出水腔12为倾斜孔的第二出水孔32出倾斜水,为直水孔的第二出水孔32出直水。如图8所示,当第一孔23和第二孔24均通水时,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均通水,此时出倾斜水的第一出水孔31和出倾斜水的第二出水孔32由于出水方向相交,使得形成的两倾斜水柱,相撞汇合形成一个水柱。汇合形成的水柱由于水较多,因此按摩力度大。因此,当切换至第一孔23和第二孔24均通水时,部分区域的按摩力度会增大,增加用户的按摩体验。
实施例二:
如图9至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主体1的形状和结构有所不同,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各出水腔沿第一方向D1布设。相邻两出水腔的至少部分出水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交错排布,且交错排布的出水孔中至少部分为出水方向相交的倾斜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主体1包括出水面盖10、出水面板100、盖板200、第二板5、齿轮架6和连接件7。
如图9和10所示,出水面盖10为沿第三方向延伸,其设有沿第三方向布设的第五腔101和第六腔102。第五腔101顶端开口,且底壁设有第四孔105和第五孔106。第六腔102的侧壁设有开口。出水面盖10上还设有分隔板107,分隔板107将第六腔102分隔为侧边开口且沿第一方向D1布设的第三出水腔103和第四出水腔104。第三出水腔103的腔壁上设有若干第三出水孔108。第四出水腔104的腔壁上设有若干第四出水孔109。第三出水孔108和第四出水孔109沿第二方向交错排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同。第四孔105连通第三出水腔103、第五孔106连通第四出水腔10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出水孔108和第四出水孔109均为倾斜孔,且第三出水孔108和第四出水孔109一一对应地出水方向相交。
出水面板100盖装设于第六腔102内,并遮蔽第三出水腔103和第四出水腔104的开口。
盖板200装设于出水面盖10上,并遮蔽第六腔102的开口。
齿轮架6、连接件7和第二板5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且三者以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式安装在第五腔101内。
本实施例的安装顺序与实施例一相同,再次不在赘述。
如图11至13所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水路的连通关系与实施例一相同,且均具有三种出水状态,分别为第四孔105和第五孔106均通水、仅第四孔105通水和仅第五孔106通水。第四孔105和第五孔106均通水时,第三出水孔108和第四出水孔109均出倾斜水,且一一对应地相撞汇合。仅第四孔105通水时,第三出水孔108出水且均为倾斜水。仅第五孔106通水时,第四出水孔109出水且均为倾斜水。
由于本实施例,除了主体1的结构不同,导致出水腔的设置有所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因此具有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并且,由于各出水腔沿第一方向D1布设使得在按摩时出水区域沿第一方向D1发生变化,相邻两出水腔的至少部分出水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交错排布,且交错排布的出水孔中至少部分为出水方向相交的倾斜孔,使得出水按摩时,在第二方向上力度会发生变化。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各出水腔沿周向布设,如图14所示,虚线分隔出沿周向布设的三个腔室。使得在按摩时出水区域在周向上发生变化,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安装和使用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且具有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其设有进水口(71)、过水腔(13)和若干出水腔;所述进水口(71)连通所述过水腔;所述过水腔的腔壁上设有与各所述出水腔对应连通的过水孔;各所述过水孔沿第一周向布设;各所述出水腔的腔壁上均设有若干出水孔;至少部分所述出水孔为倾斜孔;
各所述倾斜孔至少与另一所述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
转动件(8),其相对主体(1)绕第一轴线(A)转动,且输出端位于所述过水腔(13)内;和
封堵件(9),其置于所述过水腔(13)内,并与所述转动件(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封堵件(9)贴靠所述过水腔(13)设有所述过水孔的腔壁;所述封堵件(9)沿所述第一周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周向上相邻两所述过水孔之间间隔的尺寸且大于各所述过水孔的尺寸;所述转动件(8)转动时带动所述封堵件(9)转动以切换所述过水腔与各所述出水腔的连通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水腔沿第一方向(D1)布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出水腔的至少部分出水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交错排布,且交错排布的出水孔中至少部分为出水方向相交的倾斜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水腔中一个位于所述主体(1)的中部,其余各所述出水腔从所述主体(1)的中部向周缘的方向布设,且均环绕中部的所述出水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水腔沿周向布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倾斜孔至少与相邻所述出水腔的一所述倾斜孔的出水方向相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腔(13)的腔壁上设有绕第一轴线(A)布设的第一齿部(62);
所述封堵件(9)与所述转动件(8)的输出端绕所述第一轴线(A)的偏心轴转动连接,且所述封堵件(9)上设有绕所述偏心轴布设的第二齿部(91);所述第二齿部(91)的齿数小于第一齿部(62)的齿数,以使所述封堵件(9)的转速小于所述转动件(8)的转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62)的数量为N,所述第二齿部(91)的数量为N-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8)为叶轮;
所述过水腔(13)分为沿平行于第一轴线(A)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腔(131)和第二腔(132);所述第一腔(131)的腔壁上设有斜水孔(51)和所述第一齿部(62);所述第二腔(132)的腔壁上设有各所述过水孔;
所述叶轮包括叶轮主体(81)和偏心柱(82);所述偏心柱(82)从所述叶轮主体(81)的底壁沿所述偏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输出端;所述叶轮主体(81)置于所述第一腔(131)内,并相对所述主体(1)绕第一轴线(A)自转;所述斜水孔(51)引导水流进入所述第一腔(131)内驱动所述叶轮主体(81)自转;
所述封堵件(9)置于所述第二腔(132)内,并与所述偏心柱(82)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腔(13)包括本体和齿轮架(6);本体设有集水腔,
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进水口(71),且所述集水腔的腔壁上设有所述斜水孔(51)和过水孔;
所述齿轮架(6)置于所述集水腔内,并与所述集水腔的腔壁止转连接;所述齿轮架(6)将所述集水腔分隔形成所述第一腔(131)和所述第二腔(132),所述第一齿部(62)设于所述齿轮架(6)的内壁上。
CN202223407439.5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出水装置 Active CN219073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7439.5U CN219073265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7439.5U CN219073265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3265U true CN219073265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7439.5U Active CN219073265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3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5664U (zh) 一种旋转水花的花洒
US10875038B2 (en) Massage water outlet device
CN219073265U (zh) 一种出水装置
US9980797B2 (en) Water pressure driven tooth brush
CN116328969B (zh) 出水装置以及按摩花洒
CN214974952U (zh) 一种能变换出水的出水组件和带有该出水组件的花洒
CN212663912U (zh) 一种减速旋转喷水机构
CN218902250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06793943U (zh) 一种可交叠出水的淋浴器
US11229919B2 (en) Water outlet device
CN115711309A (zh)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
CN114733658A (zh) 一种自动变化出水状态的出水装置
CN102485338B (zh) 一种旋转水花的花洒
CN211756064U (zh) 一种按摩出水装置和花洒
CN219664047U (zh) 出水装置及花洒
CN220195191U (zh) 一种摆动水组件
CN219483042U (zh)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CN220779842U (zh) 生产用配置装置
CN218360005U (zh) 一种出水装置
EP4108342A1 (en) Water outlet structure assembly
CN116586213A (zh) 一种新型双出水水花
CN220185871U (zh) 水处理用多功能软化阀
CN217989680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16306796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用水阀
CN218899755U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喷头、清洁组件及冲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