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2009U -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2009U
CN219072009U CN202223496365.7U CN202223496365U CN219072009U CN 219072009 U CN219072009 U CN 219072009U CN 202223496365 U CN202223496365 U CN 202223496365U CN 219072009 U CN219072009 U CN 219072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blowing
shell body
outer shell
thoracic surg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63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娜
雷杰
吕倩
齐海妮
房雅君
孙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34963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2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2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2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外科辅助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放置有若干个气囊球,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有收集管,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吹气管,所述第一吹气管上装配有第一阀门,所述收集管底端设有弹性盖,且所述收集管一侧连通有第二吹气管,所述第二吹气管穿过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吹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吹气管上装配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气囊球被收集完毕后,调节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关系,通过呼吸训练的方式将气囊球于收集管内排出,既增添了气囊球排出过程的趣味性,同时使气囊球的排出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外科辅助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进行胸外科手术后进行护理时,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锻炼,用于提高呼吸肌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院通常为患者准备呼吸锻炼装置,患者对其用力吹气及吸气起到锻炼作用。
如公告号为CN212941258U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吹动气囊球依次掉落至收集管中,通过有目的性的锻炼调动了小朋友的积极性,从而便于对小朋友进行呼吸锻炼;但该装置在气囊球收集结束后,需要拔出插杆使外壳体倒置,以便将气囊球从收集管倒出,该方式较为麻烦,且在倒出气囊球的过程中无法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也无法对小朋友起到呼吸锻炼作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能够在气囊球被收集完毕后,患者通过调节阀门,以呼气的方式将气囊球排出,既增添了气囊球排出过程的趣味性,同时也使气囊球的排出过程变得较为简便,且可在此过程中进行呼吸训练。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放置有若干个气囊球,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腾空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吹气管,所述第一吹气管上装配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吹气管外端设有吹气头;
所述收集管底端设有弹性盖,且所述收集管一侧连通有第二吹气管,所述第二吹气管穿过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吹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吹气管上装配有第二阀门。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吹气管上装配有透明检测盘,所述透明检测盘内设有风叶轮,所述风叶轮转动连接在透明检测盘内。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吹气管的端处固定连接在透明检测盘上,且与透明检测盘的内部连通。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支撑架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外壳体卡接于所述固定环中。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有透气板,且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与所述第一吹气管端面对齐。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壳体底端设为倾斜状,且两侧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45°。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收集管的内径应大于所述气囊球的外径,且所述气囊球的数量为五个到十个。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收集管以及第二出气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气囊球收集完毕后,患者可调节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关系,通过呼吸训练的方式将气囊球排出,既增添了气囊球排出过程的趣味性,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呼吸锻炼,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检测盘以及第一出气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患者在呼吸训练的过程中,通过透明检测盘内风叶轮的配合使用,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的呼吸训练效果,从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训练计划,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架;
2、外壳体;201、透气板;202、筛板;
3、气囊球;
4、支架;
5、收集管;501、弹性盖;
6、第一吹气管;601、第一阀门;602、吹气头;603、透明检测盘;604、风叶轮;
7、第二吹气管;701、第二阀门;
8、连接轴;
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请参阅附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顶端一侧设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内部放置有若干个气囊球3,且外壳体2的内部通过支架4固定有收集管5,收集管5腾空设置,外壳体2的底端设有第一吹气管6,第一吹气管6上装配有第一阀门601,第一吹气管6末端设有吹气头602;
具体的,第一吹气管6的末端还应设有绑带(图未示出),该绑带用于将吹气头602固定在患者嘴处,进而方便患者使用吹气头602进行呼吸锻炼;
更为具体的,收集管5底端设有弹性盖501,其中,弹性盖501向下可以正常打开,向上则会抵住收集管5底端,该弹性盖501自然状态下贴合收集管5底端为闭合状态,且收集管5一侧连通有第二吹气管7,第二吹气管7穿过外壳体2与第一吹气管6连通,第二吹气管7上装配有第二阀门701;
其中,第二吹气管7的出气口处应设有筛片(图未示出),该设计旨在,当患者通过第二吹气管7进行呼吸训练,并在此过程从收集管5排出气囊球3时,避免气囊球3堵住第二吹气管7。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第一吹气管6上装配有透明检测盘603,透明检测盘603内设有风叶轮604,风叶轮604转动连接在透明检测盘603内,进一步的,第一吹气管6的端处固定连接在透明检测盘603上,且与透明检测盘603的内部连通,该设计旨在,当患者使用本装置进行呼吸训练时,通过透明检测盘603内风叶轮604的配合使用,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的呼吸训练效果,从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训练计划。
进一步的,外壳体2的顶端设有透气板201,且外壳体2的底端设有筛板202,筛板202与第一吹气管6端面对齐,该设计旨在,避免患者在使用本装置进行呼吸训练时,气囊球3会堵住第一吹气管6。
上述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时,患者首先关闭第二阀门701,打开第一阀门601,再通过绑带将吹气头602固定在口腔处,往第一吹气管6内吹气,此时由于第二阀门701为闭合状态,气流只会沿着第一吹气管6流动,当气流经过透明检测盘603时,透明检测盘603内的风叶轮604在气流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风叶轮604状态,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呼吸训练效果,当气流进入外壳体2时,吹动气囊球3在外壳体2中上升,气囊球3随机掉落至收集管5中进行收集,收集管5的内径应设为气囊球3外径的1.5倍至2倍之间,且每次最多只有一颗气囊球3掉落至收集管5中,通过多次吹气以对呼吸进行训练,当气囊球3全部掉落至收集管5中,需要将气囊球3从收集管5的内部吹出时,患者可关闭第一阀门601,打开第二阀门701,继续往第一吹气管6吹气,此时由于第一阀门601为闭合状态,气流会沿着第一吹气管6进入到第二吹气管7,进而进入到收集管5中,弹性盖501在气流的冲击下会向下打开,此时收集管5内流速增大,而压强减小,气囊球3会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部分从收集管5管口处排出到外壳体2内,部分会从收集管5底端掉落到外壳体2内,通过多次对第一吹气管6吹气,可将气囊球3全部从收集管5排出,此过程仍可起到对患者呼吸训练的作用,并且增添了气囊球3排出过程的趣味性。
进一步的,外壳体2底端设为倾斜状,且两侧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45°,该设计旨在,在自然状态下时,气囊球3均在外壳体2底端,且靠近第一吹气管6的出气口处,确保患者吹气时,气囊球3能顺利在外壳体2中上升。
进一步的,支撑架1顶端一侧固接有连接轴8,连接轴8远离支撑架1一端设有固定环9,外壳体2卡接于固定环9中,该设计旨在,可根据需要方便快捷地将外壳体2于固定环9内取出,提高装置的简便性。
更进一步的,收集管5的内径应大于气囊球3的外径,且气囊球3的数量为五个到十个,该设计旨在,气囊球3于外壳体2中被吹起后掉落时,能够顺利落入到收集管5中,而不会卡在收集管5管口处,对气囊球3数量的限定,保证了气囊球3不会冗积于外壳体2内,且气囊球3数量满足收集管5的容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患者首先关闭第二阀门701,打开第一阀门601,再通过绑带将吹气头602固定在嘴处,往第一吹气管6吹气,此时由于第二阀门701为闭合状态,气流只会沿着第一吹气管6流动,当气流经过透明检测盘603时,透明检测盘603内的风叶轮604在气流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风叶轮604状态,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呼吸训练效果,当气流进入外壳体2时,吹动气囊球3在外壳体2中上升,气囊球3随机掉落至收集管5中进行收集,且每次最多只有一颗气囊球3掉落至收集管5中,从而需再次对第一吹气管6吹气,以对呼吸进行训练,当气囊球3全部掉落至收集管5中时,患者可关闭第一阀门601,打开第二阀门701,继续往第一吹气管6吹气,此时由于第一阀门601为闭合状态,气流会沿着第一吹气管6进入到第二吹气管7,进而进入到收集管5中,弹性盖501在气流的冲击下会向下打开,此时收集管5内流速增大,而压强减小,气囊球3会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部分从收集管5管口处排出到外壳体2内,部分会从收集管5底端掉落到外壳体2内,通过多次对第一吹气管6吹气,可将气囊球3全部从收集管5排出,此过程仍可起到对患者呼吸训练的作用,并且增添了气囊球3排出过程的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端一侧设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的内部放置有若干个气囊球(3),且所述外壳体(2)的内部通过支架(4)固定有收集管(5),所述收集管(5)腾空设置,所述外壳体(2)的底端设有第一吹气管(6),所述第一吹气管(6)上装配有第一阀门(601),所述第一吹气管(6)末端设有吹气头(602);
所述收集管(5)底端设有弹性盖(501),且所述收集管(5)一侧连通有第二吹气管(7),所述第二吹气管(7)穿过外壳体(2)与所述第一吹气管(6)连通,所述第二吹气管(7)上装配有第二阀门(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管(6)上装配有透明检测盘(603),所述透明检测盘(603)内设有风叶轮(604),所述风叶轮(604)转动连接在透明检测盘(60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管(6)的端处固定连接在透明检测盘(603)上,且与透明检测盘(603)的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端一侧固接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远离支撑架(1)一端设有固定环(9),所述外壳体(2)卡接于所述固定环(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顶端设有透气板(201),且所述外壳体(2)的底端设有筛板(202),所述筛板(202)与所述第一吹气管(6)端面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底端设为倾斜状,且两侧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5)的内径应大于所述气囊球(3)的外径,且所述气囊球(3)的数量为五个到十个。
CN202223496365.7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Active CN219072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6365.7U CN21907200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6365.7U CN21907200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2009U true CN219072009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7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6365.7U Active CN21907200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2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3627B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112138341B (zh) 一种呼吸护理缩唇呼吸训练装置
CN110368650A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训练器
CN212347617U (zh) 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2789661U (zh) 一种肺康复呼吸锻炼装置
CN211486416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19072009U (zh)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训练装置
CN113750471B (zh) 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呼吸训练装置
CN208660261U (zh) 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1569145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15841470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呼吸康复训练装置
CN214597067U (zh) 一种慢阻肺呼吸锻炼装置
CN212914411U (zh) 一种针对肺部康复训练的呼吸训练装置
CN213789841U (zh) 一种儿科用呼吸康复训练装置
CN114768207A (zh) 一种医疗用呼吸科呼吸康复训练装置
CN212941258U (zh) 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
CN214017548U (zh) 一种新型呼吸气流采集监测装置
CN220968012U (zh) 一种儿科呼吸训练装置
CN219072010U (zh) 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4550995U (zh)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锻炼装置
CN212880872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4181670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5231959U (zh) 一种肺病科用呼吸康复装置
CN218529703U (zh) 一种呼吸科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14470673B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锻炼设备及其锻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