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1670U -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1670U
CN219071670U CN202222493824.XU CN202222493824U CN219071670U CN 219071670 U CN219071670 U CN 219071670U CN 202222493824 U CN202222493824 U CN 202222493824U CN 219071670 U CN219071670 U CN 219071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visual
tracheal
channe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38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璇
傅国强
王轶湛
王刚
高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938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1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1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1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包括中空的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连接的导管部和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截面为斜面,所述开口部的侧壁的延伸方向与导管部靠近开口部的一端的管壁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开口部的侧壁上设有墨菲氏孔,所述导管部与墨菲氏孔接触的一端的内腔壁上设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在置入过程中镜头不会与组织发生直接接触,镜头不易受组织和分泌物影响保证了图象在置入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清晰。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是临床用于为麻醉和危重病人建立人工气道,以维持人工通气的必要装置。
普通的气管导管作为人工气道在麻醉和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中其作用中是生命维持必不可少装置,它的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在使用中有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时由于固定不当或病人体位变化,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会发生过深或过浅的移动变化。过深,导管可能进入一侧肺内,形成所谓单肺通气,单肺通气可能造成病人因氧合不充分而发生低氧血症,严重的缺氧可能危及病人生命;过浅,导管可能脱出气管内,此种情况则因无法继续进行有效人工辅助通气,可能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气管插管维持阶段,由于导管对气管的直接接触和压迫刺激,有时会引起病人过度的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可引起病人躁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不良事件,严重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目前市场也有可视气管导管新品,这种产品只是在目前气管导管的结构基础上简单加装摄像头,对观察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的深浅位置,防止发生气管导管深浅移位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由于自带摄像头,在进行封堵管支气管内置管时无须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简化了封堵管置管过程。但该导管存在几个问题,现有技术中,所有的镜头位置安装于导管出气口端缘,使得导管在置入过程中视野受到组织或痰液等的遮挡,镜头前端会直接与前方的组织和气管内的分泌物直接接触,组织和分泌物会将镜头面覆盖而影响成像,常导致无法保证有正常的视频图像,给临床观察和判断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导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包括中空的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连接的导管部和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腹面为开口斜面;所述开口部的背面上设有墨菲氏孔,所述导管部内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端部近墨菲氏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部远离开口部的一端设有供气口;所述开口部上设有出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部靠近所述开口部的一端还套设有气囊,还包括与气囊连通的气囊充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壁上设有气囊充气通道,所述气囊充气管通过气囊充气通道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还设有气囊充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壁上还设有气管注药通道,还包括气管内进药口和气管内出药口,所述气管内进药口、气管内出药口分别与所述气管注药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注药通道中设有第一喷雾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壁上还设有支气管注药通道,还包括支气管内进药口和支气管内出药口,所述支气管内进药口、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壁上还设有视频传输线通道,所述视频传输线通道与显示组件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视频传输线通道内设有视频传输线,所述显示组件与摄像头通过视频传输线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中设有第二喷雾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设于视频传输线通道的对侧管壁,所述支气管内出药口的开口斜向所述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视气管导管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管导管内的特殊位置安装摄像头,具体的通过在开口部的侧壁上开设墨菲氏孔,并在导管部与墨菲氏孔接触的一端的内腔壁上设置摄像头,这样墨菲氏孔的对侧没有管壁,摄像头又是紧邻莫非氏孔设置,摄像头的对侧不受管壁遮挡,可连接显示器进行连续图像观察,借助于镜头前端部分受开口部的突出侧壁的保护,导管在置入过程中镜头不会与组织发生直接接触,镜头不易受组织和分泌物影响保证了图象在置入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清晰。此外,可视气管导管还具有气管内及支气管内用药的特殊功能,通过向气管内注药口注入局麻药,可消除因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为治疗和监测提供一种全新手段。且支气管内用药通道也可以作为摄像头冲洗液通道,可以对摄像头进行冲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的一角度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的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中导管本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中喷雾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导管本体
11 导管部
111 供气口
112 墨菲氏孔
12 开口部
121 出气口
131 气囊
132 气囊充气管
133 气囊充气阀
134 气囊充气通道
141 气管内进药口
142 气管内出药口
143 气管注药通道
151 支气管内进药口
152 支气管注药通道
161 摄像头
162 视频传输线
163 视频传输线通道
17 显示组件
18 第一喷雾头
181 喷雾头进口
182 凸台
183 喷雾头出口
19 第二喷雾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适合手术中借助于普通气管导管导芯塑形后,无需咽喉镜配合,可直接进行视屏引导下的气管插管,也可进行导管深度位置监测,以避免导管在气管内位置过深或过浅偏移及相应并发症。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包括中空的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连接的导管部11和开口部12,所述开口部12的腹面为开口斜面;所述开口部12的延伸方向与导管部11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开口部12的背面上设有墨菲氏孔112,所述导管部11内设有摄像头161,所述摄像头的端部近墨菲氏孔112。所述导管部11与墨菲氏孔112接触的一端的内腔壁上设有摄像头161。这样设置的摄像头161一方面视野更广,镜头不易受组织和分泌物直接遮挡影响,又能保持清晰理想和持续完整的图像,能方便直接插入气管和目标支气管作为封堵管引导通路的可视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通常情况下,导管部11和开口部12是一体结构,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墨菲氏孔112的开孔位置以及摄像头161的安装位置,将其分成两个部件来阐述。摄像头161以腾空骑跨方式安装于导管部11的内腔壁的末端,开口部12上开设有墨菲氏孔112,墨菲氏孔112的前方及侧方没有管壁,这样墨菲氏孔112保证了摄像头161紧邻部分没有管壁遮挡,镜头远端又有导管体余部支撑,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有更广的视野范围,又克服了现有可视气管导管镜头极易被组织和呼吸道内分泌物覆盖而导致的图像不能稳定形成,从而影响观察效果的缺陷。摄像头161又是紧邻莫非氏孔设置,而其所在的一侧因为莫非氏孔的存在,保证了有更好的尽可能少的管壁对视野的影响。此外,开口部12末端的侧壁还具有支撑作用,可以保证镜头不会与组织和分泌物接触,可始终保持镜头有足够的成像景深,在导管置入过程中还可将贴附于管壁的痰液等分泌物推开,避免了痰液等分泌物直接接触覆盖摄像头161而影响图像显示,使气管导管101在进行气管插管及插入气管内和维持在气管内的整个过程都能得到实时清晰的观察图像,为及时检测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提供有力保证,对气管导管在气管内可能发生的移位做出及时纠正并避免由此引起的生理损害,具有特殊意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墨菲氏孔112为椭圆形,如图1,墨菲氏孔112的孔面积例如可以为200~250mm2。导管本体1的外径和长度与标准气管导管一致,材料也与普通气管导管类似。通过开设墨菲氏孔增加通气流量;防止在气管插管主要出气口被气管壁阻塞时,仍可通过墨菲氏孔产生气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如图1、2,所述导管部11远离开口部12的一端设有供气口111;所述开口部12上设有出气口121。供气口111、出气口121分别与导管本体1的中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如图1~3,所述导管部11靠近所述开口部12的一端还套设有气囊131,还包括与气囊131连通的气囊充气管132。更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设有气囊充气通道134,所述气囊充气管132通过气囊充气通道134与所述气囊131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132远离气囊131的一端还设有气囊充气阀133。其中,气囊充气阀133例如可以是单向充气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还设有视频传输线通道163,所述视频传输线通道163内设有视频传输线162,所述视频传输线162与摄像头161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主机及显示器,所述摄像头161通过视频传输线162与主机连接,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拍摄图像。通过摄像头161拍摄图像传至显示器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属于现有技术。摄像头161为微型摄像头。例如可以购自现有的适用于可视气管导管的微型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气管导管维持阶段,为防止和消除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可通过气管内注药管将局麻药以雾化方式注入气管内,达到气管内黏膜的表面麻醉。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还设有气管注药通道143,还包括气管内进药口141和气管内出药口142,所述气管内进药口141和气管内出药口142分别与所述气管注药通道143连通;所述气管内进药口141设于靠近所述供气口111的一侧,所述气管内出药口142设有靠近所述出气口121的一侧。需要气管注射药物时,可以通过气管内进药口141处将药物注入,然后经由气管注药通道143后从气管内出药口142雾化进入气管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注药通道143中设有第一喷雾头18。具体的,第一喷雾头18设于气管注药通道143靠近供气口111的一端。所述第一喷雾头18的结构如图5所述,第一喷雾头18包括喷雾头进口181和喷雾头出口183,所述喷雾头进口181与所述气管内进药口141的连通,所述喷雾头出口183与所述气管内出药口142连通。注射器抽取所需药物后,注射器插入气管内进药口141后加压推注,并经气管注药通道143进入喷雾头进口181,当液体进入喷雾头出口183端细孔时会产生高速高压液流,液流冲向出口端球面凸台182就会形成雾化效果。喷雾头进口181端内径1.5-3mm,喷雾头出口183端细孔直径小于0.5mm,凸台182的半球面直径为0.8-1.6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还可通过支气管内注药口将治疗药物以雾化方式注入支气管内。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还设有支气管注药通道152和支气管内出药口(未画出),还包括气管内进药口141,所述气管内进药口141、和支气管内出药口分别与所述气管注药通道143连通;所述气管内进药口141设于靠近所述供气口111的一侧,所述支气管内出药口设于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需要气管注射药物时,可以通过支气管内进药口151处将药物注入,然后经由支气管注药通道152后从支气管内出药口流出,再经出气口121雾化进入支气管中。
在一实施例中,支气管注药通道152位于视频传输线通道163的对侧管壁,支气管内出药口的开口朝向所述摄像头161。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气管内进药口141同时可以作为摄像头161冲洗液进口,摄像头161冲洗液可以通过气管内进药口141经由支气管注药通道152流出后可以对摄像头161进行冲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中,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152中设有第二喷雾头19。具体的,第二喷雾头19设于气管注药通道143靠近供气口111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喷雾头18和第二喷雾头19的结构一样。所述第二喷雾头19的结构如图5所述,第二喷雾头19包括喷雾头进口181和喷雾头出口183,所述喷雾头进口181与所述支气管内进药口151的连通,所述喷雾头出口183与所述支气管内出药口连通。注射器抽取所需药物后,注射器插入支气管内进药口151后加压推注,并经气管注药通道143进入喷雾头进口181,当液体进入喷雾头出口183端细孔时会产生高速高压液流,液流冲向出口端球面凸台182就会形成雾化效果。喷雾头进口181端内径1.5-3mm,喷雾头出口183端细孔直径小于0.5mm,凸台182的半球面直径为0.8-1.6mm。
需要说明的是,气管注药通道143、支气管注药通道152、视频传输线通道163均是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进行气管插管前,将本实用新型的可视气管导管的视频数据线与主机连接,打开显示器电源,图像显示正常后即可进入备用状态。将导芯置入导管内并塑形成头端呈90度与自然解剖弧度一致的状态,当进行气管插管时,可借助于咽喉镜,也可不借助于咽喉镜直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的摄像头161,将导管摄像头161的镜头端经口腔置入,经口腔和咽喉部的自然通道,沿舌体并向咽喉部深入,声门清晰显露后,在摄像头161图像指引下,以摄像头远端成线样的管壁对准声门插入气管内,进入气管内后,将出气口121置于隆突上方2cm即可固定,导管在气管内维持期间,可通过图像监测导管实时位置,若发生过深或过浅的情况,及时做出正确位置的调整,避免发生意外;当需要进行封堵管支气管内置管时,将气管导管的开口部12的侧壁朝向气管内壁的目标支气管侧,将气管导管顺势送入左侧或右侧目标支气管内,再将封堵管插入气管导管内,送入目标支气管,固定封堵管深度的同时再将气管导管退入至气管内,整个过程均可在图像显示的条件下完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可视气管导管,具有如下优点:
一方面,通过在气管导管内的特殊位置安装摄像头161,具体的通过在开口部12的侧壁上开设墨菲氏孔112,并在导管部11与墨菲氏孔112接触的一端的内腔壁上设置摄像头161,这样墨菲氏孔112的前方及侧方没有管壁,摄像头161又是紧邻莫非氏孔设置,摄像头161不受管壁遮挡,可连接显示器进行连续图像观察,借助于镜头前端部分受开口部12的突出侧壁的保护,导管在置入过程中镜头不会与组织发生直接接触,镜头不易受组织和分泌物影响保证了图象在置入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清晰。
另一方面,可视气管导管还具有气管内及支气管内用药的特殊功能,为治疗和监测提供一种全新手段。且支气管内用药通道也可以作为摄像头161冲洗液通道,可以对摄像头161进行冲洗。
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连接的导管部(11)和开口部(12),所述开口部(12)的腹面为开口斜面;所述开口部(12)的背面上设有墨菲氏孔(112),所述导管部(11)内设有摄像头(161),所述摄像头的端部近墨菲氏孔(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11)远离开口部(12)的一端设有供气口(111);所述开口部(12)上设有出气口(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11)靠近所述开口部(12)的一端还套设有气囊(131),还包括与气囊(131)连通的气囊充气管(1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设有气囊充气通道(134),所述气囊充气管(132)通过气囊充气通道(134)与所述气囊(131)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132)远离气囊(131)的一端还设有气囊充气阀(13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还设有气管注药通道(143),还包括气管内进药口(141)和气管内出药口(142),所述气管内进药口(141)、气管内出药口(142)分别与所述气管注药通道(143)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注药通道(143)中设有第一喷雾头(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还设有支气管注药通道(152),还包括支气管内进药口(151)和支气管内出药口,所述支气管内进药口(151)、支气管内出药口分别与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152)连通;
和/或,还包括显示组件(17),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腔壁上还设有视频传输线通道(163),所述视频传输线通道(163)与显示组件(17)通信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传输线通道(163)内设有视频传输线(162),所述显示组件(17)与摄像头(161)通过视频传输线(162)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152)中设有第二喷雾头(19)。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注药通道(152)设于视频传输线通道(163)的对侧管壁,所述支气管内出药口的开口朝向所述摄像头(161)。
CN202222493824.X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Active CN219071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3824.XU CN21907167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3824.XU CN21907167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1670U true CN219071670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3824.XU Active CN21907167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1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68903B1 (en) A fibreoptic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
US8998798B2 (en) Multi-lumen tracheal tube with visualization device
US10149602B2 (en) Endobronchial tube with integrated image sensor and a cleaning nozzle arrangement
US11819610B2 (en) Visual laryngeal mask
CA2191748A1 (en) Interlocked plastic-encased concrete pipe
JP2011030863A (ja) 気管内チューブイントロデューサ
CN219071670U (zh)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
CN106880897A (zh) 一种麻醉导管
CN219071672U (zh) 一种双腔管
JPH06217933A (ja) 内視鏡
CN208911184U (zh) 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
CN207186901U (zh) 一种麻醉导管
CN217246043U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及加工装置
CN216566247U (zh) 一种导管可视支气管封堵器
CN217525077U (zh) 一种用于可视喉镜的可调整局麻药喷洒方向的喉镜片
CN211301610U (zh) 一种光导经鼻超滑咽喉食管封堵通气导管
CN213642608U (zh) 气道深部雾化给药气管导管
CN218871002U (zh) 一种全麻下经食管超声专用一体式喉罩
CN215383884U (zh) 一种气管镜检查用通气吸氧管
CN215135258U (zh) 一种多功能的一次性气管插管
CN214912176U (zh) 一种清除痰液的气管插管装置
CN210228098U (zh) 一种基于气管镜的布药器
CN220588236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内窥镜
CN214129835U (zh) 一种多功能双喷雾气管导管
CN215305721U (zh) 一种可视插管软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