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1616U - 一种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1616U
CN219071616U CN202221591392.XU CN202221591392U CN219071616U CN 219071616 U CN219071616 U CN 219071616U CN 202221591392 U CN202221591392 U CN 202221591392U CN 219071616 U CN219071616 U CN 219071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liquid
atomizing
outlet pip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13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鹏
张丽群
文海龙
李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ing'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iy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iy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iy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13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1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1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1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多个雾化单元,壳体具有储液腔,多个雾化单元沿储液腔的周向依次设置于储液腔的外围,雾化单元包括具有药液腔的雾化杯以及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与储液腔连通,进液管的另一端与药液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沿储液腔的周向设置多个雾化单元,以利用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对储液腔内储存的药液进行雾化,以实现在确保经雾化后的雾状微粒较小的基础上增大雾化量,从而确保雾化治疗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一种能够将药液雾化以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现有的雾化器大致分为超声雾化器、射流式雾化器以及网式雾化器,其中,基于射流式雾化器采用的是纯物理的方式对药液进行雾化,不会影响药液自生的特性,且具有操作简单、免维护等优点,因此,射流式雾化器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雾化器之一。
射流式雾化器使用的是雾化杯,在雾化阶段,通过向雾化杯内输入压缩空气以使得压缩空气流经一个细小管口以形成高速气流,基于文丘里原理,此时,细小管口的出气端会产生负压以带动药液腔内的药液向上流动并喷射在相应的阻挡板上,在高速撞击下,药液向周围飞溅并变成雾状微粒以从出气管喷出。
为了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雾化杯顶部往往还会设置可以转动且用于密封雾化杯顶部的杯盖,以便于通过转动杯盖调节雾化杯顶部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开口的大小,进而实现调节雾化量。具体为,当杯盖处于关闭状态(即雾化杯顶部完全封闭)时,雾化量最小,随着杯盖不断转动,雾化杯顶部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开口逐渐变大,基于雾化杯内部的压力小于外部环境的压力,此时外部环境的空气将被吸入至雾化杯内部,并连同雾化后形成的雾状微粒一并从出气管中喷出,进而实现增大雾化量。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雾化量,但基于单个雾化杯的体积始终比较小,因此即使将杯盖转动至雾化杯顶部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开口处于最大状态,由出气管喷出的雾状微粒的量仍然不大;同时,此种方式还可能存在将雾化杯内部较大的雾状微粒一并带出的情况,而通常情况下,雾状微粒越小往往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雾化治疗效果也更好,因此如果喷出的雾状微粒较大也会影响实际雾化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基于现有的射流式雾化器使用的雾化杯,通过将多个雾化杯组合在一起形成雾化装置,以实现在尽可能避免喷出较大的雾状微粒的同时增大雾化量,确保雾化治疗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储液腔;
多个雾化单元,沿储液腔的周向依次设置于储液腔的外围;雾化单元包括:
雾化杯,具有药液腔;
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与储液腔连通,进液管的另一端与药液腔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出气管路,出气管路与壳体内部连通以接收由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的出气管喷出的雾状微粒,出气管路内设置有风机。
进一步的,出气管路包括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具有出气端,风机设于第二出气管内;
第一出气管的一端与壳体内部连通,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管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第二出气管的出气端与风机之间。
可选的,壳体包括底板、内侧板以及外侧板,内侧板首尾相接的设置于底板顶面以形成储液腔,外侧板首尾相接的设置于底板顶面且位于内侧板的外围,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雾化单元的安装腔。
还包括盖板,盖板上开设置有出气口;外侧板的顶部沿其周向设置有连接部,盖板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内侧板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底板的顶面开设有与插接部一一对应的插接槽;
外侧板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卡合部,底板的外缘开设有与卡合部一一对应的卡合槽。
可选的,还包括加液管,加液管与储液腔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检测传感器,液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液腔内部液体的液位。
可选的,进液管倾斜设置,进液管较高的一侧与储液腔连通,进液管较低的一侧与药液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沿储液腔的周向设置多个雾化单元,以利用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对储液腔内储存的药液进行雾化,以实现在确保经雾化后的雾状微粒较小的基础上增大雾化量,从而确保雾化治疗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盖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单元装配后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壳体,10a-储液腔,10b-安装腔,11-底板,11a-插接槽,11b-卡合槽,11c-容置槽,12-内侧板,12a-插接部,13-外侧板,13a-卡合部,13b-连接部,20-盖板,20a-出气口,30-雾化杯,30a-药液腔,31-杯体,32-出气管,33-进气管,40-进液管,50-出气管路,51-第一出气管,52-第二出气管,60-风机,70-加液管,80-液位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用于实现确保雾化后输出的雾状微粒较小的基础上增大雾状微粒的量,以提高雾化效果。具体地,该雾化装置包括壳体10以及多个雾化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或图4,壳体10内部具有储液腔10a,以通过储液腔10a储存待雾化的药液。示例的,该壳体10可以但不局限于为顶部为开口的筒状结构,请参照图4或图5,壳体10包括底板11、内侧板12以及外侧板13,底板11呈圆形,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均为首尾相接的闭环结构,且内侧板12设置在底板11的顶面以形成用于储存药液储液腔10a,具体为,通过内侧板12的内壁与底板11的底面共同限定出储液腔10a,同时,外侧板13同样设置在底板11的顶面且位于内侧板12的外围,此时,外侧板13与内侧板12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雾化单元的安装腔10b,具体为,外侧板13的内壁、内侧板12的外壁以及底板11的底面共同限定出安装腔10b。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底板11、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可以保证壳体10结构的完整性,而采用分体式结构则便于对壳体10的各个部件进行拆装。示例的,本实施例中底板11、内侧板12以及外侧板13采用的是分体式结构,且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均为圆筒状结构,此时,请参照图5,内侧板12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插接部12a,底板11的顶面则开设有与插接部12a一一对应的插接槽11a,以便于将内侧板12上的插接部12a插入至底板11上开设的插接槽11a内实现内侧板12的安装;同时,外侧板13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卡合部13a,且底板11的外缘开设有与卡合部13a一一对应的卡合槽11b,以便于将外侧板13上的卡合部13a卡设于底板11上开设的卡合槽11b内实现外侧板13的安装。
同时,为了使得壳体10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闭腔室,请参照图1、图2或图3,该雾化装置还包括盖板20,且盖板20上开设置有出气口20a,以便于将经过雾化的雾状微粒由出气口20a输送出去。此时,继续参照图5,外侧板13的顶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呈环状的连接部13b,且可以在连接部13b以及盖板20上钻设相应的连接孔,以使得盖板20与连接部13b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便盖板20的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雾化单元则用于将储液腔10a内储存的药液雾化成雾状微粒,此时,请参照图2和图6,多个雾化单元沿储液腔10a的周向依次设置于储液腔10a的外围,即,多个雾化单元依次设置在内侧板12与外侧板13之间形成的安装腔10b内,以使得该雾化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其中,雾化单元包括雾化杯30以及进液管4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说的雾化杯30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利用文丘里原理对药液进行雾化的射流式雾化器,请参照图2,该雾化杯30包括具有药液腔30a的杯体31、用于喷出经雾化后形成的雾状微粒的出气管32以及向杯体31内输送压缩空气的进气管33等部件,针对雾化杯30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07640759U,名称为雾化杯的实用新型专利)示出的雾化杯30的结构,基于本实施例未对雾化杯30的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对于雾化杯3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再次不做过多赘述。
此时,继续参照图6,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均设置在内侧板12与外侧板13之间形成的安装腔10b内,且雾化杯30的进气管33可以从底板11的底部穿出后与外部的供气装置(例如气泵)连接。示例的,本实施例中的雾化单元共有十个,且十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呈环形阵列的分布在内侧板12与外侧板13之间形成的安装腔10b内,以使得储液腔10a内储存的药液能够尽可能均匀的分流至每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的药液腔30a内。同时,为了便于雾化杯30的定位安装,继续参照图4或图5,可以在底板11的顶面设置与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一一对应的容置槽11c,多个容置槽11c位于内侧板12与外侧板13之间,且容置槽11c的底部设有贯穿底板11的开口,以便于雾化杯30将进气管33穿过容置槽11c的底部后与外部供气装置连接。
与此同时,继续参照图2,每个雾化单元的进液管40的一端与储液腔10a连通,进液管40的另一端与雾化杯30的药液腔30a连通,以通过进液管40将储液腔10a内储存的药液输送至雾化杯30的药液腔30a内进行雾化。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经雾化杯30雾化后的雾状微粒能够顺利的从盖板20的出气口20a输送出去,继续参照图2,上述内侧板12的顶部所在位置应低于雾化杯30的出气管32所在位置,即,应使得雾化杯30的出气管32的出口端位于储液腔10a的上方。同时,可以将进液管40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倾斜设置,且进液管40较高的一侧与储液腔10a连通,进液管40较低的一侧与药液腔30a连通,以便于储液腔10a内的药液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雾化杯30的药液腔30a内。
如此设置,在进行雾化时,先向储液腔10a内加入药液,随后利用供气装置向每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内输送压缩空气,此时,储液腔10a内的药液经进液管40进行每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的药液腔30a内并在雾化杯30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向上流动后经高速撞击形成雾状微粒,最后再由雾化杯30的出气管32将雾状微粒喷出并由盖板20的出气口20a输送出去。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0内沿储液腔10a的周向设置多个雾化单元,以利用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对储液腔10a内储存的药液进行雾化,以实现在确保经雾化后的雾状微粒较小的基础上增大雾化量,从而确保雾化治疗效果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集中收集经盖板20的出气口20a流出的雾状微粒并将雾状微粒输送出去使用,请参照图1和图2,该雾化装置还包括出气管路50,该出气管路50通过盖板20的出气口20a与壳体10内部连通,以通过出气管路50接收由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30的出气管32喷出的雾状微粒,同时,出气管路50内设置有风机60,以实现加快雾状微粒在出气管路50中的流动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雾状微粒在出气管路50中流动时与风机60直接接触,继续参照图2,该出气管路50包括第一出气管51和第二出气管52,第二出气管52的一端作为供雾状微粒流出的出气端,第二出气管52的另一端则作为空气的进气端,风机60设于第二出气管52内且靠近第二出气管52的进气端。此时,第一出气管51的一端通过盖板20的出气口20a与壳体10内部连通,第一出气管51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管52连通,且二者的连通位置位于第二出气管52的出气端与风机60之间,如此设置,在需要输送雾状微粒,只需要启动风机60,利用风机60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经第二出气管52的进气端引入第二出气管52内,此时,雾状微粒将沿着第一出气管51流动至第二出气管52内并在风机60引入第二出气管52内的空气的作用下加速的从第二出气管52的出气端流出,而整个过程中雾状微粒未与风机60直接接触,从而实现提高风机6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向储液腔10a内添加药液,请参照图2,该雾化装置还包括加液管70,加液管70与储液腔10a连通,示例的,该加液管70由壳体10的底板11下方贯穿底板11后与储液腔10a连通,且可以在加液管70上设置相应的电磁阀(图中未示出),以便于控制加液管70的通断。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采用从壳体10的上方直接倒入药液的方式向储液腔10a内添加药液,对于添加药液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储液腔10a内储存的药液的量,请参照图2,该雾化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传感器80,该液位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探头伸入至储液腔10a内部以检测储液腔10a内部液体的液位。示例的,该液位检测传感器80设置在底板11的下方且其检测探头贯穿底板11后伸入至储液腔10a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实施时还可以使得液位检测传感器80与加液管70上设置的电磁阀联动,即,通过液位检测传感器80检测储液腔10a内部储存的药液的液位来控制加液管70的电磁阀打开或关闭,例如,当储液腔10a内的药液低于设定的液位时,液位检测传感器80检测到液位信息并控制加液管70的电磁阀打开,以通过加液管70向储液腔10a内输送药液,反之,当储液腔10a内的药液达到设定的液位时,液位检测传感器80检测到液位信息并控制加液管70的电磁阀关闭,以停止向储液腔10a内输送药液。通过增设液位检测传感器80并使其与加液管70的电磁阀联动,能够提高加液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除了适用于雾化治疗时使用之外,同样适用于采用雾状微粒进行消毒杀菌的消毒设备,此时,只需要将用于雾化治疗的药液替换为用于消毒杀菌的消毒液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储液腔;
多个雾化单元,沿储液腔的周向依次设置于储液腔的外围;雾化单元包括:
雾化杯,具有药液腔;
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与储液腔连通,进液管的另一端与药液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管路,出气管路与壳体内部连通以接收由多个雾化单元的雾化杯的出气管喷出的雾状微粒,出气管路内设置有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管路包括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具有出气端,风机设于第二出气管内;
第一出气管的一端与壳体内部连通,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管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第二出气管的出气端与风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底板、内侧板以及外侧板,内侧板首尾相接的设置于底板顶面以形成储液腔,外侧板首尾相接的设置于底板顶面且位于内侧板的外围,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雾化单元的安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盖板上开设置有出气口;外侧板的顶部沿其周向设置有连接部,盖板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侧板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底板的顶面开设有与插接部一一对应的插接槽;
外侧板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卡合部,底板的外缘开设有与卡合部一一对应的卡合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液管,加液管与储液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检测传感器,液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液腔内部液体的液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管倾斜设置,进液管较高的一侧与储液腔连通,进液管较低的一侧与药液腔连通。
CN202221591392.X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071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1392.XU CN219071616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1392.XU CN219071616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1616U true CN219071616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1392.XU Active CN219071616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1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1698301A (en) Inhalation nebuliser
CN104826151B (zh) 一种消毒液雾化装置
CN213374074U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消毒机
GB2540165B (en) Humidifying apparatus
KR20130019977A (ko) 초음파 진동을 이용한 약제의 살포장치
CN201658722U (zh) 手持式雾化器
CN203777368U (zh) 空气清新器
CN111282010B (zh) 一种便携式等离子消毒灭菌设备
JPH09119686A (ja) ヒータ式超音波加湿器
WO2021031931A1 (zh) 喷雾机
JP2012000453A (ja) 噴霧装置
EP3320274A1 (en) Humidifying apparatus
CN219071616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03687273U (zh) 加湿器
CN213312083U (zh) 一种便携式等离子消毒灭菌设备
CN215695254U (zh) 一种风道结构、雾化器以及消毒机器人
JP2000197689A (ja) 次亜塩素酸含有水溶液による室内殺菌・脱臭方法及び装置
CN2160190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1249513B (zh) 一种手持式雾化消毒器
CN209791807U (zh) 雾化装置
EP3942952A1 (en)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0056879U (zh) 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消毒装置
CN209577112U (zh) 一种超低容量喷雾机
CN106417225A (zh) 超声波伯努利负离子喷雾器
CN215694948U (zh) 机器人泵送装置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1743, 3rd Floor, 1st Floor, No. 99 Gongjianian Road, Modern Industrial Port North Area, Pid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B1 Building, 3rd Floor)

Patentee after: Chengdu Qing'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th Floor, Building B1, No. 861, Gangtong North 4th Road, North Area of Chengdu Modern Industrial Port, Chengdu 61173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Diyo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