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1103U -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1103U
CN219071103U CN202320078090.0U CN202320078090U CN219071103U CN 219071103 U CN219071103 U CN 219071103U CN 202320078090 U CN202320078090 U CN 202320078090U CN 219071103 U CN219071103 U CN 219071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lock
intramedullary nail
dull
stereotyped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80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柱
曲良
牛大伟
袁伟
李鹏
谭长龙
陶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200780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1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1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1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平板,第一固定块的后侧面与第二固定块的前侧面、第三固定块的前侧面之间构成一个S形通道,第一平板的底面和第二平板的顶面均各自设置有防滑缓冲垫。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该体位较传统的仰卧位具有透视胫骨近端正位方便、手术时间短、节省人力等优点,具有X线可透视、左右侧下肢通用、可拆卸调节、无需消毒、可放置手术工具等特点,可实现胫骨骨折侧卧位髓内钉置入时方便快捷的完成手术,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背景技术
手术体位可对手术显露和操作产生决定性的意义,进而影响手术效果。恰当的手术体位,能方便手术操作和显露,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保护患者生命安全。胫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对于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髓内钉内固定是主流术式,具有固定可靠、允许早期负重、对软组织干扰少等优点。髓内钉手术入路有经髌上入路和经髌下入路,相应的体位为仰卧半伸膝位和仰卧高屈膝位,二者各有优缺点。经髌上入路较传统的经髌下入路有一些优点,比如体位舒适、近端骨折复位更好、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膝前痛并发症发生率等,但是经髌上入路需要特殊的通道技术、专用的手术工具和更长的学习曲线,特别是对髌股关节的干扰和二次内固定取出困难是髌上入路的缺点,技术上的难点和对专业手术工具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开展。因此,经髌下入路仍是国内大部分骨科医生最熟悉和常用的手术入路。但是,传统的经髌下入路手术时需仰卧高屈膝体位,该体位存在术中透视胫骨近端正位困难、骨折复位容易丢失、透视时间长等缺点。此外,如果没有维持膝关节屈曲的工具或体位垫,需要额外增加一名助手固定并抬高大腿以确保膝关节保持高屈曲位,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所述的这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术中维持膝关节屈曲的工具或体位垫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平板,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后方,第三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右侧,第一固定块的后侧面与第二固定块的前侧面、第三固定块的前侧面之间构成一个S形通道,第一平板的底面和第二平板的顶面均各自设置有防滑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一平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平板通过第二魔术贴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均由海绵块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均由可透视碳纤维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该体位较传统的仰卧位具有透视胫骨近端正位方便、手术时间短、节省人力等优点,具有X线可透视、左右侧下肢通用、可拆卸调节、无需消毒、可放置手术工具等特点,可实现胫骨骨折侧卧位髓内钉置入时方便快捷的完成手术,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去除第二平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使用仅为了描述方便,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包括第一平板1,第一平板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固定块2、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2、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的上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平板5,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的后方,第三固定块4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的右侧,第一固定块2的后侧面与第二固定块3的前侧面、第三固定块4的前侧面之间构成一个S形通道6,第一平板1的底面和第二平板5的顶面均各自设置有防滑缓冲垫7。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块2、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一平板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平板5通过第二魔术贴8与第一固定块2、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块2、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均由海绵块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5均由可透视碳纤维板构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平板、固定块、S形通道6、防滑缓冲垫7、魔术贴、海绵块、可透视碳纤维板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参数:
1.可透视碳纤维板,为长方形,共两块,长度约为60厘米,宽度为50厘米,厚度为5mm,其上设置魔术贴(刺面)用于固定海绵块。
2.海绵块,共3块,上下表面覆魔术贴(毛面),主要在两个碳纤维面板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能够限制肢体的活动。其中第一固定块2用于固定下肢前侧,可以调整第二固定块3和第三固定块4与患者大腿和小腿长度进行相应匹配。
3.防滑缓冲垫7,共两件,长度为58cm,宽度为48cm,厚度为10mm,可增加手术过程中第一平板1与手术床之间的摩擦力,并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使用方法(以右侧胫骨骨折为例):
1.使用前准备:首先确定患者手术体位,当患者为右侧卧位时,第一平板1在下方,第二平板5在上方;当患者为左侧卧位时,第二平板5在下方,第一平板1在上方。
2.体位垫组装:以患者取有右侧卧位为例,将第一平板1置于手术床上安放在右小腿下方;而后右下肢屈髋45°、屈膝45°、踝关节中立位;将第一固定块2安放在右膝关节前方,第二固定块3安放在右踝关节后方,第三固定块4安放在右大腿后方,使患者右肢与S形通道6相匹配,维持右下肢自然体位;检查可透视碳纤维板与海绵块之间魔术贴粘结是否可靠,将第二平板5平行于第一平板1置于海绵块上侧,适当下压,按紧魔术贴,使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5与第一固定块2、第二固定块3、第三固定块4粘贴牢固成为一体;将左下肢放在第二平板5之上。
3.术中操作:①常规消毒铺单。②术者及助手站位:术者站于患肢膝关节前方位置,助手站于术者对侧,如骨折粉碎严重复位困难,增加第2名助手站于足端协助复位。③骨折复位方法:屈膝90度,助手一手置于腘窝后方固定膝关节并向前顶靠,另一只手纵向牵引踝关节恢复肢体长度,术者依次行骨折断端的侧方移位复位、旋转复位,位置满意后助手牵引维持。④胫骨近端进针点确认及髓腔开口:取髌下劈髌腱入路,胫骨近端斜坡置入定位针,C臂透视胫骨近端正侧位确认位置(此时膝关节可置入完全伸膝位,透视近端正位极为方便、准确),开口器开口。⑤导丝置入:助手牵引维持骨折力线,术者自髓腔近端开口置入导丝至远端,骨折粉碎时需金手指协助下通过导丝,再次C臂透视胫骨近端、骨折端、踝关节确认导丝位置(此时膝关节可置入接近伸膝位,透视上述部位极为便捷)。⑥扩髓:助手牵引维持复位,依据测量髓腔直径,依次扩髓至理想的直径。⑦髓内钉置入:侧卧位屈膝90度沿导丝置入髓内钉至理想深度,C臂透视确认深度并观察骨折端(此时屈髋屈膝各90度,透视胫骨近端正侧位仍极为便利)。⑧远近端锁钉的置入:此时需转换一次下肢体位,屈髋屈膝各90度,同时外旋髋关节至髌骨朝上,安装髓内钉压杆及瞄准器,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依次行压杆、远端锁钉置入、近端锁钉置入。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术中所需手术工具均可放置在顶层板面的A面上,利于术者随时拿取工具,减少了台上护士传递手术工具的环节,可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该体位较传统的仰卧位具有透视胫骨近端正位方便、手术时间短、节省人力等优点,具有X线可透视、左右侧下肢通用、可拆卸调节、无需消毒、可放置手术工具等特点,可实现胫骨骨折侧卧位髓内钉置入时方便快捷的完成手术,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成本。

Claims (5)

1.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平板,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后方,第三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右侧,第一固定块的后侧面与第二固定块的前侧面、第三固定块的前侧面之间构成一个S形通道,第一平板的底面和第二平板的顶面均各自设置有防滑缓冲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一平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板通过第二魔术贴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均由海绵块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均由可透视碳纤维板构成。
CN202320078090.0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Active CN219071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8090.0U CN219071103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8090.0U CN219071103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1103U true CN21907110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8090.0U Active CN219071103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1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ilkins The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Hoffer et al. The split anterior tibial tendon transfer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varus hindfoot of childhood
Alms Medullary nailing for fracture of the shaft of the tibia
CN103300956B (zh) 一种无创跨腕关节外固定器
Huang et al. Surgical selection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FNA combined with or without cerclage cable
HERMANN Conservative therapy for fracture of the os calcis
CN111714266A (zh) 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
EP4316392A3 (e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 femur in a partial knee reconstruction
CN219071103U (zh) 一种胫骨骨折髓内钉手术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CN104958081A (zh) 一种透x线的各关节可调节的检查治疗床
WO2016008062A1 (zh) 一种肱骨近端固定装置
CN204744223U (zh) 一种透x线的各关节可调节的检查治疗床
Anderson Fractures of the radius and ulna. A new anatomical method of treatment
Gaenslen Subcutaneous spike fixation of fresh fractures of the neck of the femur
Coventry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modified from Charnley, as done at the Mayo Clinic
CN209285693U (zh) 一种股骨中段骨折体外复位装置
CN209966523U (zh) 一种用于骨外科pfna手术牵引复位透视手术板装置
Schatzker et al.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humerus
CN215306651U (zh)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克氏针精准定位置入的导航装置
CN219307271U (zh) 用于骨科牵引床的手臂支撑结构
CN215899920U (zh) 可调节式下肢手术体位架
CN112137734B (zh)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体表切口定位器
CN215459001U (zh) 前臂骨远端假体组件
Carson 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when and why
CN211484710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镜关节撑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