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0713U -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0713U
CN219070713U CN202320920470.4U CN202320920470U CN219070713U CN 219070713 U CN219070713 U CN 219070713U CN 202320920470 U CN202320920470 U CN 202320920470U CN 219070713 U CN219070713 U CN 219070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intraoral
sleeve hole
ro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04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冠辉
李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23209204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0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0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0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所述扫描杆装置包括:基座、扫描体部和扫描件;基座用于固定在种植体上;扫描体部与基座相连接,扫描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扫描件作为口内扫描仪扫描的扫描区域;扫描件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套孔,套孔与扫描体部相套接,套孔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卡接凸起插入套孔内,并与旋转部滑动配合;旋转部包括沿套孔轴向设置的竖向槽和多个沿套孔圆周设置的横向槽,多个横向槽分别与竖向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扫描杆在常规状态与延长状态之间的切换,扩大其对临床兼容性,提高了数字化印模的精度以及扫描杆的可视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测量诊断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口腔印模技术,临床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在治疗过程中还需等待印模材料凝固和印模消毒、灌注模型,繁琐的步骤导致取模周期长,而且取模过程中,患者张口时间偏长,会感觉到口内有异物,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干呕等不适感觉。自1980年代CAD/CAM技术问世以来,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领域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解决上述的弊端,口内扫描仪就应运而生,如今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印模技术也逐渐从传统印模向数字化印模过渡。目前,利用口内扫描仪(Intraoral Scanner,IOS)和口内扫描杆(Intraoral Scan Body,ISB)制取的数字化印模已实现了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制作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口内扫描仪数分钟即可生成准确的3D数字化模型,方便进行种植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
口内扫描杆是传递种植体位置、角度以及与周围组织三维关系的重要部分,它通包括基底、扫描体部和扫描区域(Scan Region),口内扫描杆安装后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扫描区域的网格数据,从而在CAD软件中定位种植体。
对获取的口内扫描杆扫描区域的网格数据进行扫描杆数据库(Intraoral ScanBody Library)替换是定位虚拟种植体的重要步骤。因此在进行口内扫描时应以确保口内扫描杆局部足够的暴露程度。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口内扫描杆均为一体式固定结构,然而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由于骨量不足或出于美学考量,种植体偶尔需植入龈下较深的位置。在此类情况下安装口内扫描杆后,大部分扫描区域被龈下组织遮挡,使得仅一小部分扫描区域暴露于口内。口内扫描仪无法获取足够的扫描区域情况下,数字化印模精度以及扫描杆的可视程度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可应付种植体不同深度的情况,扩大其对临床的兼容性,提高了口内扫描仪扫描时,数字化印模的精度以及扫描杆的可视程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包括:基座、扫描体部和扫描件;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种植体上;所述扫描体部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扫描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扫描件作为口内扫描仪扫描的扫描区域;所述扫描件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与所述扫描体部相套接,所述套孔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所述卡接凸起插入所述套孔内,并与所述旋转部滑动配合;所述旋转部包括沿所述套孔轴向设置的竖向槽和多个沿套孔圆周设置的横向槽,所述多个横向槽分别与所述竖向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其主要包括基座、扫描体部和扫描件,其中,基座是确保口内扫描杆与种植体之间正确就位的连接结构,扫描体部主要用于连接基座和扫描件,当口内扫描杆安装后,扫描件用于使得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扫描杆装置的网格数据(扫描件为口内扫描仪的扫描区域),从而在CAD软件中定位种植体。本实用新型在扫描件内开设有套孔及在套孔内部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在扫描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当卡接凸起插入套孔内时与套孔内壁上的旋转部相配合,卡接凸起沿着竖向槽进行上下移动,实现扫描杆装置高度的改变,当移动到竖向槽与横向槽的连通位置时,可旋转扫描件进而使卡接凸起滑入横向槽内,进而固定扫描件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凸起和旋转部的相互滑动配合,实现了扫描杆在常规状态与延长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其具备使得扫描区域延长的功能,以应付种植体不同深度的情况,扩大其对临床兼容性。提高了口内扫描仪扫描时,扫描杆的可视程度,进而提高数字化印模的精度。避免常规一体式口内扫描杆在种植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扫描区域暴露不足的窘况。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接凸起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卡接凸起的数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接凸起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卡接凸起相对设置在所述扫描体部的径向两端,所述两个旋转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套孔的内壁上。通过设置两组旋转部和卡接凸起,使得扫描体部和扫描件能够更为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卡接凸起的大小与所述旋转部的大小相适应。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旋转部大小相适应,保证了扫描杆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程度,避免扫描件的晃动。
优选地,所述横向槽与所述竖向槽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横向槽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横向槽设置在竖向槽的顶部;另一个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竖向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扫描件的顶部为非对称结构。扫描件(也即扫描区域)设计成非对称形结构,更有利于CAD软件对口内扫描杆的识别。更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非对称结构可以通过在所述扫描件的顶部设置一斜面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扫描杆可以实现不同高度范围的调整。而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体口腔等实际使用环境,所述扫描杆装置的高度调节范围可以为10~13mm。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基座可根据不同种植系统的连接方式进行匹配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凸起和旋转部的相互滑动配合,实现了扫描杆在常规状态与延长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其具备使得扫描区域延长的功能,以应付种植体不同深度的情况,扩大其对临床兼容性,提高了口内扫描仪扫描时,数字化印模的精度以及扫描杆的可视程度。避免常规一体式口内扫描杆在种植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扫描区域暴露不足的窘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扫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扫描体部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扫描体部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扫描件的立体图。
图5为带有斜面的扫描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扫描件的仰视图。
图7为图6中仰视图的A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部剖视图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9为图7中扫描件的B部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扫描件的C部剖视图。
图11为图7中扫描件的D部剖视图。
图12为图7中扫描件的E部剖视图。
图13为图7中扫描件的F部剖视图。
图中,1-扫描体部;2-卡接凸起;3-扫描件;31-第一通道;4-套孔;5-旋转部;6-横向槽;7-竖向槽;8-基座;81-螺纹;9-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针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如有术语“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13所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装置,包括:基座8、扫描体部1和扫描件3;基座8用于固定在种植体上;扫描体部1与基座8相连接,扫描体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扫描件3用于被口内扫描仪扫描,进而获取网格数据;扫描件3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套孔4,套孔4与扫描体部1相套接,套孔4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5,卡接凸起2插入套孔4内,并与旋转部5滑动配合;如图7~13所示,旋转部5包括沿套孔4轴向设置的竖向槽7和多个沿套孔4圆周设置的横向槽6,多个横向槽6分别与竖向槽7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5设置有两个,卡接凸起2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接凸起2相对设置在扫描体部1的径向两端,两个旋转部5相对设置在套孔4的内壁上。通过设置两组旋转部5和卡接凸起2,使得扫描体部1和扫描件3能够更为紧密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凸起2的大小与旋转部5的大小相适应。卡接凸起2与旋转部5大小相适应,保证了扫描杆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程度,避免扫描件3的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槽6与竖向槽7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槽6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竖向槽7的顶部;另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竖向槽7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件3的顶部为非对称结构。扫描件3(也即扫描区域)设计成非对称形结构,更有利于CAD软件对口内扫描杆的识别。更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非对称结构可以通过在所述扫描件的顶部设置有一斜面进而实现。当口内扫描杆安装后,扫描件3用于使得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扫描杆装置的网格数据(扫描件为口内扫描仪的扫描区域),从而在CAD软件中定位种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杆装置可以实现不同高度范围的调整。而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体口腔等实际使用环境,扫描杆装置的高度调节范围可以为10~13mm。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8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1。基座8是确保口内扫描杆与种植体之间正确就位的连接结构,基座8可根据不同种植系统的连接方式进行匹配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件的顶部向内凹设形成第一通道31,第一通道31可以直达螺丝的顶部,操作人员可将螺丝刀插入第一通道31中,进而将扫描杆和种植体拧紧。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为:安装扫描区域时,需首先将卡接凸起2对准扫描件3底部的套孔4,当卡接凸起2插入套孔4后,卡接凸起2沿着旋转部5的竖向槽7进行上下移动,当到达最接近的一个横向槽6时,可将扫描件3进行逆时针旋转,使得卡接凸起2滑入横向槽6,此时,扫描件3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也即扫描杆装置的高度)为固定的,此时,扫描杆装置为延长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延长状态下扫描杆装置的高度为13mm。顺时针旋转扫描件3,使得卡接凸起2从横向槽6滑出,卡接凸起2随着竖向槽7继续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达到第二个横向槽6,将扫描件3进行逆时针旋转,使得卡接凸起2滑入第二个横向槽6,进而实现扫描件3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也即扫描杆装置的高度)的固定,此时,扫描杆装置为常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常规状态下扫描杆装置的高度为10mm。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凸起2和旋转部5的相互滑动配合,实现了扫描杆在常规状态与延长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其具备使得扫描区域延长的功能,以应付种植体不同深度的情况,扩大其对临床兼容性,提高了口内扫描仪扫描时,数字化印模的精度以及扫描杆的可视程度。避免常规一体式口内扫描杆在种植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扫描区域暴露不足的窘况。
实施例2
如图1~13所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装置,包括:基座8、扫描体部1和扫描件3;基座8用于固定在种植体上;扫描体部1与基座8相连接,扫描体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扫描件3用于被口内扫描仪扫描,进而获取网格数据;扫描件3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套孔4,套孔4与扫描体部1相套接,套孔4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5,卡接凸起2插入套孔4内,并与旋转部5滑动配合;如图7~13所示,旋转部5包括沿套孔4轴向设置的竖向槽7和多个沿套孔4圆周设置的横向槽6,多个横向槽6分别与竖向槽7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5设置有一个,卡接凸起2设置有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凸起2的大小与旋转部5的大小相适应。卡接凸起2与旋转部5大小相适应,保证了扫描杆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程度,避免扫描件3的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槽6与竖向槽7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槽6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竖向槽7的顶部,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竖向槽的中部,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竖向槽7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件3的顶部为非对称结构。扫描件3(也即扫描区域)设计成非对称形结构,更有利于CAD软件对口内扫描杆的识别。更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非对称结构可以通过在所述扫描件的顶部设置有一斜面进而实现。当口内扫描杆安装后,扫描件3用于使得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扫描杆装置的网格数据(扫描件为口内扫描仪的扫描区域),从而在CAD软件中定位种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杆装置可以实现不同高度范围的调整。而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体口腔等实际使用环境,扫描杆装置的高度调节范围可以为10~13mm。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8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1。基座8是确保口内扫描杆与种植体之间正确就位的连接结构,基座8可根据不同种植系统的连接方式进行匹配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件的顶部向内凹设形成第一通道31,第一通道31可以直达螺丝的顶部,操作人员可将螺丝刀插入第一通道31中,进而将扫描杆和种植体拧紧。
实施例3
如图1~13所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装置,包括:基座8、扫描体部1和扫描件3;基座8用于固定在种植体上;扫描体部1与基座8相连接,扫描体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扫描件3用于被口内扫描仪扫描,进而获取网格数据;扫描件3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套孔4,套孔4与扫描体部1相套接,套孔4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5,卡接凸起2插入套孔4内,并与旋转部5滑动配合;如图7~13所示,旋转部5包括沿套孔4轴向设置的竖向槽7和多个沿套孔4圆周设置的横向槽6,多个横向槽6分别与竖向槽7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5设置有两个,卡接凸起2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接凸起2相对设置在扫描体部1的径向两端,两个旋转部5相对设置在套孔4的内壁上。通过设置两组旋转部5和卡接凸起2,使得扫描体部1和扫描件3能够更为紧密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凸起2的大小与旋转部5的大小相适应。卡接凸起2与旋转部5大小相适应,保证了扫描杆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程度,避免扫描件3的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槽6与竖向槽7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槽6设置有五个,五个横向槽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均匀地与竖向槽7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件3的顶部为非对称结构。扫描件3(也即扫描区域)设计成非对称形结构,更有利于CAD软件对口内扫描杆的识别。更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非对称结构可以通过在所述扫描件的顶部设置有一斜面进而实现。当口内扫描杆安装后,扫描件3用于使得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扫描杆装置的网格数据(扫描件为口内扫描仪的扫描区域),从而在CAD软件中定位种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杆装置可以实现不同高度范围的调整。而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体口腔等实际使用环境,扫描杆装置的高度调节范围可以为10~13mm。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8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1。基座8是确保口内扫描杆与种植体之间正确就位的连接结构,基座8可根据不同种植系统的连接方式进行匹配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件的顶部向内凹设形成第一通道31,第一通道31可以直达螺丝的顶部,操作人员可将螺丝刀插入第一通道31中,进而将扫描杆和种植体拧紧。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8),用于固定在种植体上;
扫描体部(1),所述扫描体部(1)与所述基座(8)相连接,所述扫描体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
扫描件(3),作为口内扫描仪进行扫描时的扫描区域;所述扫描件(3)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套孔(4),所述套孔(4)与所述扫描体部(1)相套接,所述套孔(4)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旋转部(5),所述卡接凸起(2)插入所述套孔内,并与所述旋转部(5)滑动配合;所述旋转部(5)包括沿所述套孔(4)轴向设置的竖向槽(7)和多个沿套孔(4)圆周设置的横向槽(6),多个横向槽(6)分别与所述竖向槽(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5)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接凸起(2)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卡接凸起(2)的数量与所述旋转部(5)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5)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接凸起(2)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接凸起(2)相对设置在所述扫描体部(1)的径向两端,两个旋转部(5)相对设置在所述套孔(4)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2)的大小与所述旋转部(5)的大小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6)与所述竖向槽(7)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6)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竖向槽(7)的顶部;另一个横向槽(6)设置在所述竖向槽(7)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件(3)的顶部为非对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件(3)的顶部设置有一斜面(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杆的高度调节范围为10~1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扫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1)。
CN202320920470.4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Active CN219070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0470.4U CN219070713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0470.4U CN219070713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0713U true CN21907071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0470.4U Active CN219070713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0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96342A1 (en) Temporary abutment with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features and provisionalization features
KR102114015B1 (ko) 맞춤형 치료용 지대치의 가상 설계
US10327869B2 (en) Attachment members with internally located radiopaque information markers for CT scan
KR101693911B1 (ko) 디지털 인상 코핑의 구강 내 스캐닝으로부터 환자의 특정 수복물을 설계 및 제조하는 방법
US89263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xing removable dentures
KR101452849B1 (ko) 다기능 어버트먼트 세트를 이용한 치아보철물 제조방법
AU2020102538A4 (en)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cquisition of a scan and an intraoral scanning procedure
CN106473822B (zh) 术前设计、制作临时义齿的无牙颌种植方法
US20070281279A1 (en) Custom impression transfer coping
KR101642661B1 (ko) 임플란트 구멍 형성 가이드 템플레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9070713U (zh)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可调节高度的扫描杆
US20210236248A1 (en) Dental rest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it,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of restoring a tooth
US20190247154A1 (en) Gingival Tissue Former
AU2015201244B2 (en) Temporary abutment with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features and provisionalization features
CA2549434A1 (en) Custom impression transfer coping
WO2011128088A1 (en) Invasive faste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