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9263U - 驱蚊香薰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蚊香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9263U
CN219069263U CN202223409663.8U CN202223409663U CN219069263U CN 219069263 U CN219069263 U CN 219069263U CN 202223409663 U CN202223409663 U CN 202223409663U CN 219069263 U CN219069263 U CN 219069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pellent incense
mosquito
fan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96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 Z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 Z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 Z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 Z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96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9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9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9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蚊香薰装置,包括基座、储液瓶、雾化机构以及出风机构,储液瓶设置于基座上。雾化机构设置于基座内且与储液瓶连通,能够雾化储液瓶内的液体。出风机构包括风机及出风通道,风机能够驱动空气沿出风通道流动至雾化机构,并带动雾化液滴沿扩散通道挥发至外界,风机的出风方向与出风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机构将储液瓶内的液体雾化后,风机转动以驱动空气从出风通道流动至雾化机构中,以带动雾化液滴向外扩散至外界空气中,由于风机出风方向与出风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能够减少空气在装置内部受到的阻拦,使得空气气流几乎沿直线运动减少动量损失,增加雾化的液滴的扩散范围,提高驱蚊香薰装置的扩散效果。

Description

驱蚊香薰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香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蚊香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质量更加重视,人们不仅仅需要漂亮干净的生活工作场所,还需要洁净无气味污染的空气。为了改善空气环境,出现了香薰装置,将精油或者香水加热雾化后,依靠香味的自然扩散来改善空气环境。
然而,目前的香薰装置的风机功率较小,扩香范围和扩香效果均不理想,只能在香薰装置附近才能闻到香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驱蚊香薰装置扩散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驱蚊香薰装置。
一种驱蚊香薰装置,包括基座、储液瓶、雾化机构以及出风机构,基座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储液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储液瓶内设置有扩散通道。所述雾化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储液瓶连通,被构造为能够雾化所述储液瓶内的液体。所述出风机构包括风机及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风机与所述雾化机构,所述风机被构造为能够驱动空气沿所述出风通道流动至所述雾化机构,并带动雾化液滴沿所述扩散通道挥发至外界,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所述出风通道以及所述扩散通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机构将储液瓶内的液体雾化后,风机转动以驱动空气从出风通道流动至雾化机构中,以带动雾化液滴从储液瓶内的扩散通道向外扩散至外界空气中,由于风机出风方向、出风通道以及扩散通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因此能够减少空气在装置内部受到的阻拦,使得空气气流几乎沿直线运动减少动量损失,增加雾化的液滴的扩散范围,提高驱蚊香薰装置的扩散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叶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轴向设置于所述叶轮,所述出风口径向设置于所述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口轴向设置于叶轮,出风口径向设置于叶轮,使得从轴向方向进入叶轮的空气,首先被高速转动的叶轮进行加速,然后在出风口处被减速改变流向,以将动能转换为压力势能,从而提高出风口处的空气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轮垂直水平面设置于容置腔内,能够减小风机在容置腔内的占用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叶轮垂直设置能够使得出风口是竖直设置的,保证风机的出风方向与出风通道相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叶轮的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口的径向尺寸不小于叶轮的半径,叶轮能够通过进风口进行安装和检修,同时也能够增大进风口的进风量,提高风机出风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设置于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槽靠近进风口,一方面能够便于排出风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能够用于提供进风口与外界空气交换的场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槽设置于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槽设置于散热板上,使得基座在加工成型时,无需通过定位模具开设复杂的散热槽结构,只需要预留散热槽的位置即可。而设置有散热槽的散热板由于是体积较小的部件,能够单独成型制造,加工难度也相对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蚊香薰装置还包括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包括可充电电池及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电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机构通过可充电电池为雾化机构及出风机构等提供动力,使得雾化机构及出风机构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行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形状包括圆柱形、圆台形以及棱柱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充电电池为圆柱形等形状电池所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以使得不同规格的电池容量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同时,圆柱形的可充电电池水平设置也便于后续更换电池时的安装和拆卸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上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充电座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口与充电座一体成型,能够降低充电器在容置腔内的占用体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散热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口包括USB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充电口直接集成设置在充电座上,从而将充电口设置为USB接口形式,提高充电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蚊香薰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连接于所述出风机构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为旋钮式或按压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分别用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并且提供多种档位,分别对应于出风机构的不同工作模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储液瓶通过所述卡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瓶以卡接的形式安装于基座的安装口内,能够兼具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安装拆卸的操作便捷性,相较于磁力吸附的安装形式,连接的稳定性更强且加工制成成本更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内还设置有灯具,多个所述灯具沿所述安装口周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安装口周向设置的灯具使得驱蚊香薰装置在散发出气味的同时通过灯具调节环境氛围,提高用户产品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包括光源为蓝紫光波段和/或紫外光波段的LED灯或UV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蓝紫光波段以及紫外光波段的光线对于蚊虫在具有吸引作用,使得驱蚊香薰装置在开始工作时,先通过光线将蚊虫吸引至灯具附近,然后将驱蚊液雾化后扩散至周围空气中,对蚊虫进行驱逐,从而提高驱蚊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瓶为半透明材质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具发出的光线透过半透明材质的储液瓶并且发生不规则的散射,从而使得光线更为柔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室,所述雾化室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雾化室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连接相较于传统的热塑熔接的方式,具有更高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更低的加工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室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口与出风通道正对设置,以使得从出风通道中能够直接通过通风口进入雾化室内,增加通风口的压力,使得雾化室内的驱蚊香薰溶液的雾化更为充分,提高从驱蚊香薰装置中喷出的气雾的扩散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壳体,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储液瓶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滑垫,多个所述防滑垫呈圆周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能够增加底板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驱蚊香薰装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雾化机构将储液瓶内的液体雾化后,风机转动以驱动空气从出风通道流动至雾化机构中,以带动雾化液滴从储液瓶内的扩散通道向外扩散至外界空气中,由于风机出风方向、出风通道以及扩散通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因此能够减少空气在装置内部受到的阻拦,使得空气气流几乎沿直线运动减少动量损失,增加雾化的气雾的扩散范围,提高驱蚊香薰装置的扩散效果。
2. 进风口轴向设置于叶轮,出风口径向设置于叶轮,使得从轴向方向进入叶轮的空气,首先被高速转动的叶轮进行加速,然后在出风口处被减速改变流向,以将动能转换为压力势能,从而提高出风口处的空气压力。
3. 散热槽设置于散热板上,使得基座在加工成型时,无需通过定位模具开设复杂的散热槽结构,只需要预留散热槽的位置即可。而设置有散热槽的散热板由于是体积较小的部件,能够单独成型制造,加工难度也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基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储液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雾化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容置腔内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容置腔内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基座;20、储液瓶;30、雾化机构;40、出风机构;110、底板;111、防滑垫;120、壳体;121、安装口;1211、卡扣;1212、灯具;122、散热板;1221、散热槽;210、扩散通道;220、流通孔;310、雾化室;311、通风口;312、连接件;320、加热件;321、陶瓷电热丝;322、加热板;410、风机;411、叶轮;412、风机壳体;413、进风口;414、出风口;420、出风通道;50、电源机构;510、可充电电池;520、充电器;521、充电座;522、充电口;60、控制机构;610、控制器;620、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驱蚊香薰装置,包括基座10、储液瓶20、雾化机构30以及出风机构40。其中,基座10用于提供储液瓶20、雾化机构30及出风机构40的安装基础。储液瓶20设置于基座10上,用于存储驱蚊香薰溶液。雾化机构30与储液瓶20相连通,使得雾化机构30能够将驱蚊香薰溶液进行雾化以进行喷出扩散。出风机构40连通雾化机构30与外界,将雾化机构30中已经被雾化的驱蚊香薰溶液喷洒至外界以实现改善空气环境的功能。
基座10包括底板110及壳体120,壳体120设置于底板110上,壳体120与底板110合围形成容置腔,以用于安装雾化机构30及出风机构40。具体地,底板110为圆形结构,壳体120被设置为中空的类圆柱形结构,壳体120靠近储液瓶2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121以用于安装储液瓶20,壳体120背离储液瓶20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10结构相适配的开口,以使得壳体120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110上,从而能够在不必破坏容置腔内部机构的基础上,拆卸外壳以对内部机构进行维修。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到实施例中,底板110上还设置有多个防滑垫111,多个防滑垫111沿圆形的底板110呈圆周阵列设置,以平衡底板110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情况。防滑垫111为具有较高摩擦系数的材料组成,优选为橡胶材料。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壳体120相对远离底板1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121,安装口121用于安装储液瓶20。安装口121的尺寸及形状与储液瓶20相适配,安装口121内设置有卡扣1211,卡扣1211与储液瓶20的底壁相配合以使得储液瓶20卡接于安装口121内。卡扣1211安装的形式相较于磁力吸附的安装形式,连接的稳定性更强且加工制成成本更低。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口121内还设置有灯具1212,用于在发出气味的同时通过灯具1212调节环境氛围,提高用户产品体验。具体地,灯具1212为环绕安装口121周向设置的灯带,安装口121的储液瓶20为半透明材质,储液瓶20设置于灯具1212上以形成灯具1212的导光罩,使得环绕储液瓶20周向设置的灯具1212发出的光线在储液瓶20表面发生不规则的散射。
具体到实施例中,灯具1212的光源为蓝紫光波段和紫外光波段的LED灯或UV灯。当驱蚊香薰装置开始工作时,驱蚊溶液尚未完全雾化,或者雾化后的驱蚊气雾尚未充分扩散至空间中,导致初始时间内驱蚊效果并不明显。通过蓝紫光波段以及紫外光波段的光线吸引蚊虫,使得在驱蚊香薰装置在开始工作阶段能够将蚊虫吸引至灯具附近,并通过驱蚊气雾对蚊虫进行驱逐,从而提高驱蚊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储液瓶2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储液瓶20通过安装口121安装于基座10的壳体120上。具体地,储液瓶20的内部还设置有扩散通道210,扩散通道210沿竖直方向贯穿于储液瓶20内,扩散通道210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则与雾化机构30连通,用于提供将雾化机构30中雾化的驱蚊香薰液向外界喷出的通道。
储液瓶20的底壁内还设置有流通孔220,流通孔220能够受控启闭以连通或断开储液瓶20与雾化机构30。当雾化机构30工作且缺少驱蚊香薰液时,流通孔220开启以使得驱蚊香薰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流通孔220流动至雾化机构30中,当雾化机构30停止工作,流通孔220关闭以暂时断开储液瓶20与雾化机构30之间的连通。
请结合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雾化机构3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雾化机构30包括雾化室310以及加热件320。具体地,加热件320包括陶瓷电热丝321以及加热板322,陶瓷电热丝321缠绕于电热板以进行发热雾化。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件320为可拆卸设置,以方便用户直接更换加热件320,加热件320的工作原理与电子雾化装置类似,并且陶瓷电热丝321以及加热板322的具体结构及设置方式也并非本申请的重点,在此不再对其赘述。
加热件320设置于雾化室310内,并且雾化室310内设置有连通的加热件320与出风机构40的风道(图未标)。风道水平设置于雾化室310的底壁上,风道远离加热件320的一端在雾化室310的底壁上设置有通风口311,通风口311位于雾化室310底壁的边缘处,以使得出风机构40能够设置于容置腔的边缘处,避让其他机构设置,从而提升容置腔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容置腔内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出风机构40包括风机410与出风通道420,风机410用于产生正负压以驱动空气沿出风通道420移动,出风通道420连通风机410与通风口311,以使从风机410吹出的气流通过出风通道420进入雾化室310,带走雾化液滴,最终进入扩散通道210喷洒至外界空气中。
风机410包括风机壳体412以及设置于风机壳体412内的叶轮411,风机壳体412上设置有进风口413以及出风口414。空气从进风口413中进入风机壳体412内,被高速转动的叶轮411带动加速,最后从出风口414中流出至出风通道420中,在进风口413处产生相对负压,在出风口414产生相对正压,从而持续抽取进风口413处的空气形成气流向出风口414处输送。
具体地,进风口413沿叶轮411转动的轴向方向设置于风机壳体412上,且进风口413的径向尺寸不小于叶轮411的半径,以使得叶轮411能够通过进风口413进行安装和检修,同时也能够增大进风口413的进风量,提高风机410出风速度。具体到实施例中,进风口413的形状被构造为与叶轮411相匹配的圆形,且圆形的圆心位于叶轮411的转动轴线上,使得进风口413在叶轮411的法平面上的投影与叶轮411相重合。
叶轮411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即风机410整体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容置腔内,以使得叶轮411以及用于安装叶轮411的风机壳体412在容置腔内占用的体积减小,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具体到实施例中,风机410为离心式风机410,因此叶轮411的进风方向为平行于叶轮411轴线的水平方向,而出风方向则为垂直于叶轮411轴线的竖直方向,从而使得出风方向与出风通道420的设置方向保持一致,减小风损。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410还包括驱动电机(图未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于叶轮411,以驱动叶轮411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驱动电机可以是伺服电机,也可以是步进电机等本领域常见的驱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应性地调整。
出风口414径向设置于所述叶轮411,以使得风机410的进风口413与出风口414方向相垂直。具体地,空气从叶轮411轴向方向上的进气口进入叶轮411,然后在叶轮411的带动下转换为沿叶轮411的径向方向转动,最终部分气流流动至径向方向上的出气口中,并将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势能,从而提高出风口414处的空气压力,向通风通道方向移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进风口413与出风口414均轴向设置于叶轮411的轴流式风机410,出风口414径向设置于叶轮411的离心式风机410具有更大的风压,使得携带有驱蚊香薰液滴的气流能够将气味扩散至更远的距离,提高驱蚊香薰装置的扩散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414的设置位置、叶轮411的叶片以及叶片的结构在此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进行选择。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120靠近进风口413的位置上设置有散热槽1221,散热槽1221同时用于排出风机410工作产生的热量以及用于提供进风口413与外界空气交换的场所。具体地,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散热槽1221设置有多个且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使得整体的加工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壳体120靠近封口的位置设置有散热板122,散热槽1221上设置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散热槽1221。从而使得壳体120加工成型时,只需要预留散热板122的加工位置,而无需在成型时加工出散热槽1221形状。而在部件相对较小的散热板122上加工出散热槽1221,加工难度则相对较低,使得整体散热槽1221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降低。
请再次参阅图6,驱蚊香薰装置还包括电源机构50,电源机构50用于向出风机构40以及雾化机构30提供动力。具体地,电源机构50包括设置于容置腔内的可充电电池510及充电器520,充电器520包括一体成型的充电座521及充电口522,充电口522设置于散热板122的靠近底板110的一侧。具体到实施例中,充电口522被设置为USB接口,充电座521上设置有电芯(图未标),电芯以及USB接口集成设置于充电座521上,以使得USB接口能够识别插头类型并通过充电口522向充电电池供电,提高充电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充电电池510被设置为圆柱形、圆台形以及棱柱形中的至少一种。以圆柱形的可充电电池510为例,可充电电池51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以使得可充电电池510水平设置于容置腔中,优化容置腔内的空间布局。
优化布局后的容置腔具有足够的空间以更换不同规格的可充电电池51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风机410、加热件320等用电元件的规格选择具有合适容量的可充电电池510进行供电。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可充电电池510优选为18650电池,不同电池容量的18650能够通过容置腔直接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容置腔内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驱蚊香薰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60,用于控制出风机构40以及雾化机构3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控制机构60包括控制开关620以及与控制开关620电连接的控制器610。控制器610为设置于容置腔内电连接于风机410以及加热件320的PCB板,控制器610并非本申请的发明重点,在此不做赘述。
控制开关620设置于壳体120上,并且通过与控制器610连接,间接控制出风机构40以及雾化机构30,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开关620控制驱蚊香薰装置。具体地,控制开关620为设置于壳体120外侧的旋钮式开关,旋钮式的控制开关620提供多种档位,分别对应于风机410工作的不同功率,以使得驱蚊香薰装置具有不同的气味扩散效果,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旋钮式的控制开关620相较于按压式的控制开关620更加便于用户进行操作,以提高用户产品体验。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620还设置有定时功能,通过旋钮能够触发计时功能,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旋钮控制驱蚊香薰装置的工作时长。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开关620还同时被设置为按压式开关,具有按压控制功能。通过按压控制开关620能够控制灯具1212的工作模式,以根据用户需求开启或关闭灯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蚊香薰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用户通过控制开关620控制驱蚊香薰装置启动,此时储液瓶20内的驱蚊香薰溶液流动雾化机构30的雾化室310内,被加热组件加热形成漂浮在空气中的雾化的液滴,同时竖直设置的离心式风机410由于结构的合理设置,使得空气气流几乎沿直线运动,减小了动量损失,进一步使得从散热槽1221出抽吸外界空气形成具有较大风压的气流,气流从风机410中经过出风通道420流动至雾化室310内,带走具有驱蚊气味的气雾沿储液瓶20内的扩散通道210向外界喷出,实现将具有驱蚊气味的气雾喷洒至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空气中,实现驱蚊香薰装置的驱蚊、香薰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内部设置有容置腔;
储液瓶(20),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所述储液瓶(20)内设置有扩散通道(210);
雾化机构(3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雾化机构(30)与所述储液瓶(20)连通且被构造为能够雾化所述储液瓶(20)内的液体;及
出风机构(4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风机构(40)包括风机(410)及出风通道(420),所述出风通道(420)连通所述风机(410)与所述雾化机构(30),所述风机(410)被构造为能够驱动空气沿所述出风通道(420)流动至所述雾化机构(30),并带动雾化后的液体沿所述扩散通道(210)挥发至外界,所述风机(410)的出风方向、所述出风通道(420)以及所述扩散通道(210)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10)包括风机壳体(120)及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120)内的叶轮(411),所述风机壳体(120)上设置有进风口(413)及出风口(414),所述进风口(413)轴向设置于所述叶轮(411),所述出风口(414)径向设置于所述叶轮(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11)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13)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叶轮(411)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散热槽(1221),所述散热槽(1221)设置于靠近所述进风口(413)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散热板(122),所述散热槽(1221)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22),所述散热板(1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香薰装置还包括电源机构(50),所述电源机构(50)包括可充电电池(510)及充电器(520),所述充电器(520)电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5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510)的形状包括圆柱形、圆台形以及棱柱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充电电池(51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520)包括充电座(521)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座(521)上的充电口(522),所述充电口(522)与所述充电座(521)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522)包括USB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香薰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60),所述控制机构(60)包括电连接于所述出风机构(40)的控制开关(620),所述控制开关(620)为旋钮式或按压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安装口(121),所述安装口(1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扣(1211),所述储液瓶(20)通过所述卡扣(121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2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21)内还设置有灯具(1212),多个所述灯具(1212)沿所述安装口(121)周向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212)包括光源为蓝紫光波段和/或紫外光波段的LED灯或UV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20)为半透明材质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30)包括雾化室(310),所述雾化室(310)上设置有连接件(312),所述雾化室(310)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310)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出风通道(420)连通的通风口(311),所述通风口(311)与所述出风通道(420)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香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底板(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10)上的壳体(120),所述底板(110)背离所述储液瓶(20)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滑垫(111),多个所述防滑垫(111)呈圆周阵列设置。
CN202223409663.8U 2022-12-19 2022-12-19 驱蚊香薰装置 Active CN219069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9663.8U CN219069263U (zh) 2022-12-19 2022-12-19 驱蚊香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9663.8U CN219069263U (zh) 2022-12-19 2022-12-19 驱蚊香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9263U true CN21906926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9663.8U Active CN219069263U (zh) 2022-12-19 2022-12-19 驱蚊香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9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4581B2 (en) Fan assembly
EP1639291B1 (en) Flameless candle with air intake chamber and air outflow chamber
JP5827451B1 (ja) 空気流を用いて揺らめく炎の効果を生成する電気照明及び電気キャンドル
EP2138725A2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volatile fluids in air
JP2007520870A (ja) 光および揮発性活性体の統合放出を提供する装置
JP6113911B2 (ja) 持ち運び可能な揮発性物質ディスペンサ、およびその中で炎を模倣する方法
US20170119919A1 (en) Aromatherapy nebulizing diffuser
CN211272617U (zh) 一种香薰机
CN219069263U (zh) 驱蚊香薰装置
CN212720015U (zh) 香薰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176128U (zh) 雾化吊扇
US20230296237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heat radiation function by non-powered blowing structure
CN112963368A (zh) 一种负离子吊扇灯
US20210381721A1 (en)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and scent dispersion
CN210165294U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香薰led蜡烛
CN219501633U (zh) 一种香薰机
CN211060303U (zh) 加湿器
CN216953427U (zh) 一种火焰香薰机
CN213208094U (zh) 喷雾加湿风扇
KR102471749B1 (ko) 방향용 전기식 디퓨저
CN220061945U (zh) 空调
CN219148649U (zh) 一种香薰雾化装置
CN214223307U (zh) 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加湿装置、空调器
US11944729B1 (en) Liftable aroma diffuser
CN209888604U (zh) 一种新型车载式空气清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