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7212U -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7212U
CN219067212U CN202223552581.9U CN202223552581U CN219067212U CN 219067212 U CN219067212 U CN 219067212U CN 202223552581 U CN202223552581 U CN 202223552581U CN 219067212 U CN219067212 U CN 219067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arm
loop antenna
radiation arm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25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保军
张治宇
吴佳俊
罗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doo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doo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doo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doo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25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7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7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7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双频段环形天线包括基板、参考地部及信号辐射臂,参考地部设于基板,参考地部设有馈地点;信号辐射臂设于基板,信号辐射臂与参考地部呈间隔设置,信号辐射臂上设有馈电点,用以将信号辐射臂划分为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呈并列设置,第一辐射段连接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段的末端连接至参考地部;第一辐射臂与第一辐射段对应组成耦合体,第二辐射段与参考地部组成配合体。通过将信号辐射臂弯折设置在参考地部的侧方,降低了空间占用的同时保证了信号辐射臂规格要求,还能通过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分别收发不同频段的信号。

Description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现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基本都要携带WiFi/BT等功能,所以此类电子产品一定会有天线,与此同时,现在的电子产品还在往轻薄便携的方向发展,因此留给天线的净空面积越发受限,从而影响了天线的辐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旨在解决现有电子产品中天线净空面积不足时辐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频段环形天线,用于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射频主板,其中,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包括:
基板;
参考地部,设于所述基板,所述参考地部上设有馈地点,所述馈地点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以及,
信号辐射臂,设于所述基板,且所述信号辐射臂与所述参考地部呈间隔设置,所述信号辐射臂上设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用以将所述信号辐射臂划分为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所述馈电点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呈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辐射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辐射段的末端连接至所述参考地部,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第一辐射段对应组成耦合体,所述第二辐射段与所述参考地部组成配合体。
可选地,所述耦合体与所述配合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耦合间隙,所述第二辐射段与所述参考地部之间形成有第二耦合间隙,其中:
所述第一耦合间隙的宽度为D1,其中,1.4mm≤D1≤1.6mm;和/或,
所述第二耦合间隙的宽度为D2,其中,1.4mm≤D2≤1.6mm。
可选地,D1=1.5mm;和/或,D2=1.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辐射臂用以辐射和/或接收频率为f1的电磁波,其中,5120MHz≤f1≤7150MHz。
可选地,所述第二辐射臂用以辐射和/或接收频率为f2的电磁波,其中2400MHz≤f2≤2500MHz。
可选地,所述环形天线还包括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的内层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同轴线缆的外圈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馈地点与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
可选地,所述馈地点与所述馈电点呈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上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所述环形天线的馈电点与馈地点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与接地端。
可选地,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且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耦合安装部,所述第一辐射臂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与所述耦合安装部呈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第二辐射臂分别收发不同频段的信号,同时通过将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呈弯折设置在所述参考地部的侧方,降低了空间占用的同时保证了信号辐射臂规格要求,从而保证了信号收发效率;不仅如此,通过所述耦合体与所述配合体的耦合,以及所述第二辐射段与所述参考地部的耦合,相当于形成电容,而所述第一辐射臂及所述第二辐射臂相当于电感,共同组成LC选频电路,从而可以有效调整第一频段及第二频段的带宽;通过调整所述馈电点与所述馈地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调整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的抗阻特征,达到调整天线带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频段环形天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频段环形天线的回波损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频段环形天线的驻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双频段环形天线 331 第一辐射段
1 基板 332 第二辐射段
2 参考地部 34 第一耦合间隙
21 馈地点 35 第二耦合间隙
3 信号辐射臂 4 同轴线缆
31 馈电点 41 内层导线
32 第一辐射臂 42 外圈导线
33 第二辐射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现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基本都要携带WiFi/BT等功能,所以此类电子产品一定会有天线,与此同时,现在的电子产品还在往轻薄便携的方向发展,因此留给天线的净空面积越发受限,从而影响了天线的辐射效率。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频段环形天线100,旨在解决现有电子产品中天线净空面积不足时辐射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实验测试图。
请参阅图1,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用于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射频主板,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包括基板1、参考地部2及信号辐射臂3,所述参考地部2设于所述基板1,所述参考地部2上设有馈地点21,所述馈地点21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所述信号辐射臂3设于所述基板1,且所述信号辐射臂3与所述参考地部2呈间隔设置,所述信号辐射臂3上设有馈电点31,所述馈电点31用以将所述信号辐射臂3划分为第一辐射臂32与第二辐射臂33,所述馈电点31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第二辐射臂33包括第一辐射段331与第二辐射段332,所述第一辐射段331与所述第二辐射段332呈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辐射段331连接所述第一辐射臂32,所述第二辐射段332的末端连接至所述参考地部2,所述第一辐射臂32与所述第一辐射段331对应组成耦合体,所述第二辐射段332与所述参考地部2组成配合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一辐射臂32与所述第二辐射臂33分别收发不同频段的信号,同时通过将所述第一辐射段331与所述第二辐射段332呈弯折设置在所述参考地部2的侧方,降低了空间占用的同时保证了信号辐射臂3规格要求,从而保证了信号收发效率;不仅如此,通过所述耦合体与所述配合体的耦合,以及所述第二辐射段332与所述参考地部2的耦合,相当于形成电容,而所述第一辐射臂32及所述第二辐射臂33相当于电感,共同组成LC选频电路,从而可以有效调整第一频段及第二频段的带宽;通过调整所述馈电点31与所述馈地点21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调整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的抗阻特征,达到调整天线带宽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体与所述配合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耦合间隙34,所述第二辐射段332与所述参考地部2之间形成有第二耦合间隙35,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间隙34的宽度为D1,其中,1.4mm≤D1≤1.6mm;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间隙35的宽度为D2,其中,1.4mm≤D2≤1.6m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并列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耦合间隙34的宽度为D1,其中,1.4mm≤D1≤1.6mm”及“所述第二耦合间隙35的宽度为D2,其中,1.4mm≤D2≤1.6mm”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择一设置,显而易见的,同时设置的效果更好。
具体地,D1=1.5mm;和/或,D2=1.5m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并列的技术方案“D1=1.5mm”及“D2=1.5mm”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择一设置,而同时设置时,所述第一辐射臂32、所述第二辐射臂33以及所述参考地部2相互之间的耦合谐振效果更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32用以辐射和/或接收频率为f1的电磁波,其中,5120MHz≤f1≤7150MHz。也即是实现了5G信号的收发,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所述第一辐射臂32的工作模式为λ/4,其中,λ指的是电磁波的波长。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臂33用以辐射和/或接收频率为f2的电磁波,其中2400MHz≤f2≤2500MHz。也即是实现了2.4G信号的收发,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所述第二辐射臂33的工作模式为λ/2,其中,λ指的是电磁波的波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净空面积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信号收发需求对所述第一辐射臂32与所述第二辐射臂33的长度进行调整,以便于将所述第一辐射臂32与所述第二辐射臂33的工作模式调整至λ/2,甚至是λ,其中λ指的是电磁波的波长。
由于所述馈电点31用以传递电信号,所述馈地点21用以接地,为了避免经由所述馈电点31传递的电信号受到干扰,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天线还包括同轴线缆4,所述同轴线缆4的内层导线41电性连接所述馈电点31与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同轴线缆4的外圈导线42电性连接所述馈地点21与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通过外圈导线42接地的同时,能对内层导线41进行屏蔽保护,从而减少电信号受到干扰。
为了更进一步的防止电信号受到干扰,本实施例中,所述馈地点21与所述馈电点31呈相邻设置。通过所述馈电点31与所述馈地点21的临近设置,能最小程度上减小所述内层导线41裸露在外侧的长度,最大程度上实现抗干扰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上述方案中的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笔记本电脑中的双频段环形天线100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中使用了上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双频段环形天线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天线的馈电点31与馈地点21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与接地端。其具体连接方式优选为同轴线缆4进行连接,其中,所述同轴线缆4的内层导线41电性连接所述馈电点31与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同轴线缆4的外圈导线42电性连接所述馈地点21与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
为了设计更好看的笔记本外形,以及使用手感,现有笔记本A&B&D壳均采用五金材质,只有C壳为塑胶,所以天线辐射出来的能量会被五金材质的壳体吸收,严重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且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耦合安装部,所述第一辐射臂32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33与所述耦合安装部呈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即可在所述耦合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辐射臂32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33之间形成第三耦合间隙,通过所述第一辐射臂32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33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发生耦合,进而谐振出2.4G频段振子与5G频段振子,从而进行辐射信号,不仅如此,通过电感耦合,还可以把金属壳体作为辐射臂,从而提高天线的信号辐射效率,提升天线的信号接收灵敏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耦合安装部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凸块,只要能与所述第一辐射臂32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33呈间隔设置形成耦合间隙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并列的技术特征“所述第一辐射臂32与所述耦合安装部呈间隔设置”与“所述第二辐射臂33与所述耦合安装部呈间隔设置”可以择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显而易见的,同时设置的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效果,请参阅下表;
表1EM-325-NS15IC无源天线效率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4026710490000071
根据上表可知,2.4G信号的频段2400~2500MHz有38%的效率;5GHz的频段5150~5850MHz有30%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频段环形天线,用于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射频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参考地部,设于所述基板,所述参考地部上设有馈地点,所述馈地点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以及,
信号辐射臂,设于所述基板,且所述信号辐射臂与所述参考地部呈间隔设置,所述信号辐射臂上设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用以将所述信号辐射臂划分为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所述馈电点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呈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辐射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辐射段的末端连接至所述参考地部,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第一辐射段对应组成耦合体,所述第二辐射段与所述参考地部组成配合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体与所述配合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耦合间隙,所述第二辐射段与所述参考地部之间形成有第二耦合间隙,其中:
所述第一耦合间隙的宽度为D1,其中,1.4mm≤D1≤1.6mm;和/或,
所述第二耦合间隙的宽度为D2,其中,1.4mm≤D2≤1.6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其特征在于,D1=1.5mm;和/或,D2=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用以辐射和/或接收频率为f1的电磁波,其中,5120MHz≤f1≤7150MHz。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用以辐射和/或接收频率为f2的电磁波,其中2400MHz≤f2≤2500M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天线还包括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的内层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所述同轴线缆的外圈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馈地点与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地点与所述馈电点呈相邻设置。
8.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射频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频段环形天线,所述双频段环形天线的馈电点与馈地点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信号端与接地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电性连接至所述射频主板的接地端,且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耦合安装部,所述第一辐射臂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与所述耦合安装部呈间隔设置。
CN202223552581.9U 2022-12-29 2022-12-29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219067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2581.9U CN219067212U (zh) 2022-12-29 2022-12-29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2581.9U CN219067212U (zh) 2022-12-29 2022-12-29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7212U true CN219067212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2581.9U Active CN219067212U (zh) 2022-12-29 2022-12-29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7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4517B2 (en) Wide-band planar antenna
CN213753059U (zh) 多频低sar天线及电子设备
US7598912B2 (en) Planar antenna structure
CN112436272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648490U (zh) 一种双频天线及iot设备
TW202218247A (zh) 天線結構
CN219067212U (zh)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笔记本电脑
CN113922070B (zh) 一种多频wifi天线和笔记本电脑
EP2037532A1 (en) Flat dual-band antenna
CN113497350B (zh) 天线、无线通信模块及终端
CN108400436B (zh) 天线模块
CN107394348B (zh) 一种天线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15497078U (zh) 多频微带天线和具有天线的装置
CN220172368U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219067239U (zh) 三频段环形天线及移动终端
EP3893329B1 (en) Antenna for sending and/or receiving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CN109378569B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215989221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393704U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219513308U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219067240U (zh) 双频段环形天线及平板电脑
CN218919286U (zh) 一种电容耦合馈电与加载双频超宽带天线
CN218648132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790824B (zh) 立體天線模組
CN218498373U (zh) 天线装置及传感器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