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994U -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66994U CN219066994U CN202223449172.6U CN202223449172U CN219066994U CN 219066994 U CN219066994 U CN 219066994U CN 202223449172 U CN202223449172 U CN 202223449172U CN 219066994 U CN219066994 U CN 2190669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hole
- protruding
- plate assembly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板组件及其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极柱,极柱包括相连的极柱主体和凸台,极柱主体穿设在第一通孔上;密封件,密封件包括板状部和第一凸沿部,板状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极柱主体穿设在第二通孔上,第一凸沿部围绕板状部的边沿设置,板状部止抵在凸台上,第一凸沿部止抵在凸台的侧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可以增加极柱与盖板本体的“爬液距离”,实现极柱与盖板本体的可靠绝缘,同时减少微电路的产生,防止电解液侵入形成短路或电化学原电池,避免壳体腐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盖板组件结构由极柱、盖板本体以及绝缘密封结构组成。在组装过程中,绝缘密封结构实现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绝缘和密封。
现有技术中,绝缘密封结构受装配工艺过程和设备的影响较大,若装配过程管控不足,容易产生绝缘密封失效,从而导致物料返工或报废。另外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电气间隙过小,残留电解液容易形成通路从而引发绝缘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盖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密封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电池,以应用上述盖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极柱,所述极柱包括相连的极柱主体和凸台,所述极柱主体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板状部和第一凸沿部,所述板状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极柱主体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上,所述第一凸沿部围绕所述板状部的边沿设置,所述板状部止抵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一凸沿部止抵在所述凸台的侧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通过将第一凸沿部止抵在凸台的侧端面上,从而增加了极柱和盖板本体的“爬液距离”,实现极柱与盖板本体的可靠绝缘。
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还包括:上塑件,所述上塑件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上塑件设在所述盖板本体上;铆接块,所述铆接块设在所述上塑件上,所述极柱主体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上并连接所述铆接块。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设在所述板状部上并围绕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环形部套设在所述极柱主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设在所述板状部上并围绕所述环形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环形部之间形成有凹槽部,所述上塑件的部分设在所述凹槽部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塑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止抵在所述铆接块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设在所述本体部的底部,所述第二突出部设在所述凹槽部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塑件还包括第二凸沿部,所述第二凸沿部设在所述本体部的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凸沿部围绕所述本体部的边沿设置,且止抵在所述铆接块的侧端面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主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二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三部分设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铆接块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间隙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间隙均为环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本体包括:光板和下塑件,所述光板设在所述下塑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上述的盖板组件。由此,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密封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塑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极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盖板组件;
10、盖板本体;101、光板;102、下塑件;103、第一通孔;
20、极柱;201、极柱主体;2011、第一部分;2012、第二部分;2013、第三部分;2014、间隙;202、凸台;
30、密封件;301、板状部;3011、第二通孔;302、第一凸沿部;303、环形部;304、第一突出部;305、凹槽部;
40、上塑件;401、本体部;4011、第三通孔;402、第二突出部;403、第二凸沿部;
50、铆接块;501、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包括:盖板本体10、极柱20和密封件30。
盖板本体10上设有第一通孔103;极柱20包括相连的极柱主体201和凸台202,极柱主体201穿设在第一通孔103上;密封件30包括板状部301和第一凸沿部302,板状部301上设有第二通孔3011,极柱主体201穿设在第二通孔3011上,第一凸沿部302围绕板状部301的边沿设置,板状部301止抵在凸台202上,第一凸沿部302止抵在凸台202的侧端面上。
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不能包裹极柱,残余的电解液容易形成通路。本申请中通过将密封件30中朝向凸台202的第一凸沿部302设为环状结构,极柱主体201中的凸台202是与第一凸沿部302相匹配的方形结构,第一凸沿部302包裹在方形结构的侧面上,从而增加了极柱20和盖板本体10的“爬液距离”,完全将凸台202上表面与盖板本体10下表面隔绝,实现极柱20与盖板本体10的可靠绝缘。需要说明的是,“爬液距离”即电解液的爬行路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通过将第一凸沿部302止抵在凸台202的侧端面上,从而增加了极柱20和盖板本体10的“爬液距离”,实现极柱20与盖板本体10的可靠绝缘,减少微电路的产生,避免壳体腐蚀。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3,盖板组件100还包括上塑件40和铆接块50,上塑件40上设有第三通孔4011,上塑件40设在盖板本体10上;铆接块50设在上塑件40上,极柱主体201穿设在第三通孔4011上并连接铆接块50。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密封件30还包括环形部303,环形部303设在板状部301上并围绕第二通孔3011,环形部303套设在极柱主体201上。可以理解为,通过设置环形部303,极柱主体201更好地被包裹,从而增加极柱20和盖板本体10的“爬液距离”。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密封件30还包括第一突出部304,第一突出部304设在板状部301上并围绕环形部303,第一突出部304和环形部303之间形成有凹槽部305,上塑件40的部分设在凹槽部305内。可以理解为,上塑件40的部分插入凹槽部305,和密封件30的环形部303、第一突出部304以及盖板本体10之间形成“迷宫密封”结构,从而降低电解液进入的风险。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上塑件40包括本体部401和第二突出部402,本体部401止抵在铆接块50上;第二突出部402设在本体部401的底部,第二突出部402设在凹槽部305内。也就是说,上塑件40的第二突出部402结构插入凹槽部305内,和密封件30的环形部303、第一突出部304以及盖板本体10之间形成“迷宫密封”结构,从而降低电解液进入的风险。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上塑件40还包括第二凸沿部403,第二凸沿部403设在本体部401的远离第二突出部402的一端上,第二凸沿部403围绕本体部401的边沿设置,且止抵在铆接块50的侧端面上。可以理解为,通过将第二凸沿部403包裹在铆接块50的侧端面上,从而增加铆接块50上表面与盖板本体10之间的爬电距离。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和图7,极柱主体201包括第一部分2011、第二部分2012和第三部分2013,第一部分2011设在凸台202上,第二部分2012设在第一部分2011上,第三部分2013设在第二部分2012上,第一部分2011、第二部分2012和第三部分2013之间形成有间隙2014,铆接块50具有卡接部501,卡接部501卡接在间隙2014内。可以理解为,通过以上设置,极柱主体201更加稳固地与铆接块50相连,增加盖板组件100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501和间隙2014均为环形。可以理解为,卡接部501和间隙2014相互配合连接,环形结构使得两者之间配合更为紧密。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盖板本体10包括光板101和下塑件102,光板101设在下塑件10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上述的盖板组件100。由此,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增加。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盖板组件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图7,盖板组件100包括:盖板本体10、极柱20、密封件30、上塑件40和铆接块50。
盖板本体10上设有第一通孔103;极柱20包括相连的极柱主体201和凸台202,极柱主体201穿设在第一通孔103上;密封件30包括板状部301、第一凸沿部302、环形部303和第一突出部304,板状部301上设有第二通孔3011,极柱主体201穿设在第二通孔3011上,第一凸沿部302围绕板状部301的边沿设置,板状部301止抵在凸台202上,第一凸沿部302止抵在凸台202的侧端面上。上塑件40上设有第三通孔4011,上塑件40设在盖板本体10上;铆接块50设在上塑件40上,极柱主体201穿设在第三通孔4011上并连接铆接块50。环形部303设在板状部301上并围绕第二通孔3011,环形部303套设在极柱主体201上。第一突出部304设在板状部301上并围绕环形部303,第一突出部304和环形部303之间形成有凹槽部305,上塑件40的部分设在凹槽部305内。
上塑件40包括本体部401、第二突出部402和第二凸沿部403,本体部401止抵在铆接块50上;第二突出部402设在本体部401的底部,第二突出部402设在凹槽部305内。
第二凸沿部403设在本体部401的远离第二突出部402的一端上,第二凸沿部403围绕本体部401的边沿设置,且止抵在铆接块50的侧端面上。
极柱主体201包括第一部分2011、第二部分2012和第三部分2013,第一部分2011设在凸台202上,第二部分2012设在第一部分2011上,第三部分2013设在第二部分2012上,第一部分2011、第二部分2012和第三部分2013之间形成有间隙2014,铆接块50具有卡接部501,卡接部501卡接在间隙2014内。卡接部501和间隙2014均为环形。盖板本体10包括光板101和下塑件102,光板101设在下塑件10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上述的盖板组件100。由此,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增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本体(10),所述盖板本体(10)上设有第一通孔(103);
极柱(20),所述极柱(20)包括相连的极柱主体(201)和凸台(202),所述极柱主体(201)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03)上;
密封件(30),所述密封件(30)包括板状部(301)和第一凸沿部(302),所述板状部(301)上设有第二通孔(3011),所述极柱主体(201)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3011)上,所述第一凸沿部(302)围绕所述板状部(301)的边沿设置,所述板状部(301)止抵在所述凸台(202)上,所述第一凸沿部(302)止抵在所述凸台(202)的侧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塑件(40),所述上塑件(40)上设有第三通孔(4011),所述上塑件(40)设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
铆接块(50),所述铆接块(50)设在所述上塑件(40)上,所述极柱主体(201)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4011)上并连接所述铆接块(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0)还包括环形部(303),所述环形部(303)设在所述板状部(301)上并围绕所述第二通孔(3011),所述环形部(303)套设在所述极柱主体(2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0)还包括第一突出部(304),所述第一突出部(304)设在所述板状部(301)上并围绕所述环形部(303),所述第一突出部(304)和所述环形部(303)之间形成有凹槽部(305),所述上塑件(40)的部分设在所述凹槽部(30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件(40)包括:
本体部(401),所述本体部(401)止抵在所述铆接块(50)上;
第二突出部(402),所述第二突出部(402)设在所述本体部(401)的底部,所述第二突出部(402)设在所述凹槽部(30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件(40)还包括第二凸沿部(403),所述第二凸沿部(403)设在所述本体部(401)的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40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凸沿部(403)围绕所述本体部(401)的边沿设置,且止抵在所述铆接块(50)的侧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主体(201)包括第一部分(2011)、第二部分(2012)和第三部分(2013),所述第一部分(2011)设在所述凸台(202)上,所述第二部分(2012)设在所述第一部分(2011)上,所述第三部分(2013)设在所述第二部分(2012)上,所述第一部分(2011)、所述第二部分(2012)和所述第三部分(2013)之间形成有间隙(2014),所述铆接块(50)具有卡接部(501),所述卡接部(501)卡接在所述间隙(20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501)和所述间隙(2014)均为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0)包括:光板(101)和下塑件(102),所述光板(101)设在所述下塑件(102)上。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49172.6U CN219066994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49172.6U CN219066994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66994U true CN219066994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6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49172.6U Active CN219066994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66994U (zh) |
-
2022
- 2022-12-21 CN CN202223449172.6U patent/CN2190669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063584A1 (zh) | 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顶盖板的制造方法和电池单体 | |
KR102177503B1 (ko) | 이차 전지 | |
US8722239B2 (en) | Terminal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terminal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 |
JP4184894B2 (ja) | キャップ組立体、これを具備した2次電池及び、キャップ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 |
KR101627631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 |
US9570719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JP2017220440A (ja) | 動力電池のヘッドカバー及びその動力電池 | |
US20140315056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US20120148884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WO2019194053A1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101685871A (zh) | 二次电池及其形成方法 | |
CN208489243U (zh) | 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 |
EP2808918B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 |
JP2006120638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CN105870375A (zh) |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 |
US20240274928A1 (en) | End cover assembly,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electricity-consumption device | |
EP3333931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KR20160123854A (ko) | 이차 전지 | |
EP4084195A1 (en) | Top cover for power battery, and power battery | |
KR101113557B1 (ko) | 이차전지 | |
US9608302B2 (en) | Air battery | |
CN219066994U (zh) |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 |
KR20070101566A (ko) | 리튬 이차전지 | |
CN214153029U (zh) | 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 |
KR101724007B1 (ko) | 이차 전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