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3798U -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3798U
CN219063798U CN202222981743.4U CN202222981743U CN219063798U CN 219063798 U CN219063798 U CN 219063798U CN 202222981743 U CN202222981743 U CN 202222981743U CN 219063798 U CN219063798 U CN 219063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ooling wat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17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波
宋月涛
李超民
秦增辉
李学智
孙艳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anda Baotong Tyre Co ltd
Wand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anda Baotong Tyre Co ltd
Wan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anda Baotong Tyre Co ltd, Wand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anda Baot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17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3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3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3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内设有第二冷剂管,冷凝器内设有第一冷剂管,第二冷剂管与第一冷剂管分别与压缩机的进口与出口连接;经济器,所述冷凝器上连接有冷剂出液管,冷剂出液管上连接有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第一分液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第二分液管与经济器连接,经济器的出液管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经济器,经压缩机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降低了制冷能耗,提高了制冷效率,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应用蒸汽制冷机制冷产生的费用,压缩机设备运行稳定,节约能源,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原蒸汽制冷机长期高负荷运行,筒体内壁腐蚀严重,机组各换热器内漏,机组性能严重衰减。蒸汽制冷机运行费用过高,对蒸汽溴化锂制冷机进行升级改造,用电制冷机代替蒸汽制冷机。
为保证蒸汽制冷机冷冻水冷却水流量正常,每台蒸汽制冷机开机需配备一台冷冻泵一台冷却泵,能耗高,且随着蒸汽制冷机的内壁腐蚀,性能衰减,制冷效果也逐渐衰退,制冷效率降低,运行费用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解决现有蒸汽制冷机腐蚀严重,性能衰退,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包括:
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内设有第二冷剂管,冷凝器内设有第一冷剂管,第二冷剂管与第一冷剂管分别与压缩机的进口与出口连接;
经济器,所述冷凝器上连接有冷剂出液管,冷剂出液管上连接有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第一分液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第二分液管与经济器连接,经济器的出液管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管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用冷水水流经蒸发器,蒸发器内的第二冷剂管内的冷剂与冷却用水热交换,第二冷剂管内的冷剂预热蒸发为气体,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并输送至冷凝器及压缩机,高温高压的冷剂气体在冷凝器内冷凝为冷剂液体,冷剂液体流出冷凝器到经济器内,冷剂液体在经济器内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冷剂液体经经济器出液管到蒸发器,实现了制冷剂的循环利用,且制冷机只经压缩机控制循环制冷,减少了制冷能耗,提高了制冷效果。进入压缩机内的冷凝液体对压缩机内的压缩机油降温,压缩机油对压缩机的电机降温,实现压缩机整体的冷却降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经济器内设有孔板,孔板与所述经济器的内腔面之间形成储气室,储气室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连接有冷剂气体导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剂液体由冷凝器进到经济器后,在经济器内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冷剂气体经孔板的上开孔进入到储气室内,再由气体导管输送至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后再次进入到冷凝器冷凝,实现了冷剂气体的有效利用,降低了能耗,同时保证了进入了到蒸发器内冷剂的液体温度,保障冷却用水的冷却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连接有膨胀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给压缩机冷凝降温后的冷剂液体温度升高,经膨胀阀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再输送至蒸发器,用于冷却用水的降温,实现了制冷剂的有效利用,且控制了制冷能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内设有第二冷水管,所述第二冷剂管穿插于第二冷水管内,提高了制冷剂与冷却用水的热交换效率,保证了冷却用水的制冷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上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冷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冷却水入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相连通,用于冷却用水的持续冷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皿内设有冷剂腔,所述第二冷剂管与冷剂腔相连通,冷剂液与冷却用水热交换后输送至冷剂腔内,在冷剂腔内蒸发为气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剂腔内设有除雾器,冷剂液体在冷剂腔内蒸发后,经除雾器进入到压缩机内,除雾器去除冷剂气体内的冷剂气雾,防止冷剂气雾进入到压缩机内,保证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内设有第一冷水管,所述第一冷剂管穿插于第一冷水管内,保证冷凝器内冷剂气体的冷凝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一冷水管与第一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冷却水出口相连通。用于冷凝器的冷凝水持续供应,保证冷剂气体的持续冷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通过设置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经济器,经压缩机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降低了制冷能耗,提高了制冷效率,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应用蒸汽制冷机制冷产生的费用,压缩机设备运行稳定,节约能源,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剂的流转状态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101、第一冷水管;102、第一冷剂管2、冷凝器出液管;3、冷剂进气管;4、第一冷却水进口;5、第一冷却水出口;6、压缩机;7、蒸发器出气管;8、第一分液管;9、蒸发器;901、第二冷水管;902、第二冷剂管;10、第二冷却水入口;11、除雾器;12、膨胀阀;13、经济器出液管;14、第二冷却水出口;15、冷剂气体导管;16、第二分液管;17、储气室;18、孔板;19、经济器;20、冷剂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9、压缩机6、冷凝器1和经济器19,蒸发器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10和第二冷却水出口14,蒸发器9的内部设有第二冷水管901和第二冷剂管902,第二冷剂管902分设为多根穿插于第二冷水管901内,且多根第二冷剂管902之间相连通,冷却用水在第二冷剂管902的各分管之间的缝隙通过,提高了冷剂液体与冷却用水的热交管的效率,保证了冷却用水的冷却温度。蒸发器9内的上端设有冷剂腔20,第二冷剂管902与冷剂腔20相连通,第二冷剂管902内的冷剂液与冷却用水热交换升温后输送至冷剂腔20内,在冷剂腔20内蒸发为冷剂气体。
其中,冷剂腔20内的固定有除雾器11,除雾器11的固定面高于冷剂液体的上端面,用于蒸发后的冷极气体除雾,保护压缩机6的使用安全。
蒸发器9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冷凝器1的中上端开设有进气口,蒸发器9的出气口与压缩机6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蒸发器出气管7,压缩机6的出气口与冷凝器1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冷凝器进气管2。冷凝器1内设有第一冷水管101和第一冷剂管102,第一冷剂管102分设为多根穿插于第一冷水管101内,且多根第一冷剂管102之间相连通,冷剂气体用的冷凝水在第一冷剂管102的各分管之间的缝隙通过,保证了冷剂气体的冷凝效果。
冷凝器1的下端开设有冷剂出口,冷剂出口端连接有冷凝器出液管2,冷凝器出液管2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分液管8和第二分液管16,第一分液管8与压缩机6连接,第二分液管16与经济器19连接。
压缩机6与蒸发器9之间连接有膨胀阀12,第一分液管8输送冷剂液体到压缩机6,用于压缩机6的内部降温,冷剂液体与压缩机6的冷却用油热交换后升温,升温后的冷剂液体经膨胀阀12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降温后的冷剂气体进入到冷剂腔20内,再次进入降温冷却循环,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经济器19的下端与蒸发器9的第二冷剂管902之间连接有经济器出液管13,冷凝后的冷剂液体进入到经济器19内后,在经济器19内静置,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冷凝器1内未完全冷却的气体,分离后的冷剂液体经经济器出液管13输送至蒸发器9,用于蒸发器9内冷却用水的冷却。
经济器的上端固定有孔板18,孔板18与经济器19的内腔面之间形成储气室17,储气室17与压缩机6之间连接有冷剂气体导管15,经济器19内气液分离后的冷极气体经孔板18进入到储气室17内,再由冷剂气体导管15输送至压缩机6,进入降温冷却循环,实现了冷剂气体的有效利用,避免了冷剂在降温冷却循环中的损耗。
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剂的流转状态示意图,所示的冷剂液体在蒸发器9内进行热交换,冷却用水吸收冷剂的冷量,液态的冷剂蒸发变为气态,低温、低压的冷剂气体输送至压缩机6,压缩机6耗电做功,将低温、低压冷剂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的冷剂气体输送至冷凝器1进行冷凝。冷凝器1内冷凝用水与高温冷剂气体热交换,高温冷剂气体放出热量,将气态冷剂转变为液态,高压、低温的冷剂液体输送至经济器19。冷剂液体在经济器19内气液分离,调整冷剂的压力及流量,低压、低温的冷剂气体经孔板后输出至压缩机6内循环利用,低温、低压的冷剂液体输送至蒸发器9,完成一个降温冷却的路径,冷剂液体由蒸发器9再次进入降温冷却的循环作业。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9)、压缩机(6)和冷凝器(1),蒸发器(9)内设有第二冷剂管(902),冷凝器(1)内设有第一冷剂管(102),第二冷剂管(902)与第一冷剂管(102)分别与压缩机(6)的进口与出口连接;
经济器(19),所述冷凝器(1)上连接有冷剂出液管(2),冷剂出液管(2)上连接有第一分液管(8)和第二分液管(16),第一分液管(8)与所述压缩机(6)连接,第二分液管(16)与经济器(19)连接,经济器(19)的出液管与所述蒸发器(9)的进液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19)内设有孔板(18),孔板(18)与所述经济器(19)的内腔面之间形成储气室(17),储气室(17)与所述压缩机(6)之间连接有冷剂气体导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与所述蒸发器(9)之间连接有膨胀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内设有第二冷水管(901),所述第二冷剂管(902)穿插于第二冷水管(9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上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10)和第二冷却水出口(14),所述第二冷水管(90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冷却水入口(10)和第二冷却水出口(1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内设有冷剂腔(20),所述第二冷剂管(902)与冷剂腔(20)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剂腔(20)内设有除雾器(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内设有第一冷水管(101),所述第一冷剂管(102)穿插于第一冷水管(1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上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4)和第一冷却水出口(5),所述第一冷水管(101)与第一冷却水进口(4)和第一冷却水出口(5)相连通。
CN202222981743.4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19063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1743.4U CN219063798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1743.4U CN219063798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3798U true CN219063798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0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1743.4U Active CN219063798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3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32228B1 (ko) 하이브리드 흡수식 냉동기
CN110454897B (zh) 一种蒸发冷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
CN203518319U (zh) 一种废热回收的制冷空调系统
CN201463387U (zh) 一种双循环工业冷水机组
CN204202062U (zh) 带蓄冰功能的水冷冷水空调机组
CN108489143A (zh) 一种利用工业余热制冷库的新型节能系统
CN21906379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
CN209100217U (zh) 一种发酵用空气压缩机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0762947A (zh) 一种低压空分系统中的空气冷却装置
CN100523227C (zh) 三级冷却节能型高炉脱湿机
CN216204426U (zh) 一种采用相变工质的集中式冷源机组
CN1381701A (zh) 一种适于大温差、可充分利用能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14701318U (zh) 一种环保型循环制冷系统
CN216522502U (zh) 空调冷凝器的降温系统和空调
CN110500688B (zh) 利用稀释热进行空气调节的稀释式制冷热泵系统
CN211876414U (zh) 超低温余热驱动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CN210602077U (zh) 一种带新风预冷的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10123208U (zh) 水冷螺杆式冷水机
CN203533947U (zh) 一种低温冷水系统
CN108870818B (zh) 一种水汽能热泵系统
CN112169552A (zh) 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媒节能制冷系统
CN220068104U (zh) 一种一体式带自然冷双冷高效冷水机组
CN203671980U (zh) 一种工业用风冷变频并联式冷水机组
CN210220268U (zh) 一种快速冷却型水冷冷水机组
CN219677349U (zh) 一种具有冷热控制带氟泵循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