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3570U -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3570U
CN219063570U CN202223528060.XU CN202223528060U CN219063570U CN 219063570 U CN219063570 U CN 219063570U CN 202223528060 U CN202223528060 U CN 202223528060U CN 219063570 U CN219063570 U CN 21906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heating
heat
box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80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立兵
姜展鹏
付启桐
李迪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Lanh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Lanh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Lanh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Lanh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80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3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箱体,箱体的轴心竖向设置,箱体通过驱动部驱动,箱体内相对封闭设置,箱体内通过水平分隔板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蓄热单元,箱体的顶面连接有热量输出部,热量输出部与蓄热单元的顶部对应设置,下腔体内连接有加热器,蓄热单元的底部穿过水平分隔板且还与加热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箱体内外温度控制蓄热单元、加热器与热量输出部启闭。本申请能够根据采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以及箱体内的温度控制热量输出,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主要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为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提出了“清洁供暖”政策。而供暖设备的能耗居高不下,满足供暖需求和实现节能环保是当下的重要问题。为此,亟需一种能够根据采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以及箱体内的温度控制热量输出,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目的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能够根据采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以及箱体内的温度控制热量输出,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轴心竖向设置,所述箱体通过驱动部驱动,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箱体内相对封闭设置,所述箱体内通过水平分隔板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蓄热单元,所述箱体的顶面连接有热量输出部,所述热量输出部与所述蓄热单元的顶部对应设置,所述下腔体内连接有加热器,所述蓄热单元的底部穿过所述水平分隔板且还与所述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下腔体内还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热单元、加热器、热量输出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箱体内外温度控制所述蓄热单元、加热器与所述热量输出部启闭。
优选的,所述蓄热单元包括若干加热管,若干所述加热管周向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分隔板的顶面中心,若干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水平分隔板且还与所述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水平分隔板的顶面还固定连接有蓄热部,所述蓄热部包裹在若干所述加热管内圈和外圈上,所述箱体的顶壁上设置有采暖出口,所述采暖出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蓄热部的上方,所述热量输出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采暖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螺旋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蓄热部包括若干蓄热砖,若干所述蓄热砖堆砌在若干所述加热管的内圈与外圈。
优选的,所述热量输出部包括风机与滤网,所述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采暖出口内,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的顶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远离所述蓄热部设置,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热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与竖向设置的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中心,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顶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密封箱门,所述密封箱门与所述箱体的闭合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粘接在所述密封箱门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密封箱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密封圈内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加热器的主要作用对蓄热单元进行加热,从而使上腔体内保证一定的温度;热量输出部的主要作用是将箱体内部热量向箱体外传导;驱动部的主要作用是驱动箱体转动,使箱体背部散出的热量均匀分布;根据箱体内外的温度变化,控制器能够控制蓄热单元、加热器与热量输出部启闭,能够在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整体上,本申请能够根据采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以及箱体内的温度控制热量输出,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热部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箱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与保温层示意图;
其中,1、支撑座;2、箱体;3、密封箱门;4、水平分隔板;5、控制器;6、加热器;7、加热管;8、蓄热部;9、风机;10、滤网;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显示屏;14、驱动电机;15、转动轴;16、密封圈;1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轴心竖向设置,箱体2通过驱动部驱动,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上,箱体2内相对封闭设置,箱体2内通过水平分隔板4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蓄热单元,箱体2的顶面连接有热量输出部,热量输出部与蓄热单元的顶部对应设置,下腔体内连接有加热器6,蓄热单元的底部穿过水平分隔板4且还与加热器6电性连接,下腔体内还连接有控制器5,控制器5与蓄热单元、加热器6、热量输出部电性连接,控制器5通过箱体2内外温度控制蓄热单元、加热器6与热量输出部启闭。
加热器6的主要作用对蓄热单元进行加热,从而使上腔体内保证一定的温度;热量输出部的主要作用是将箱体2内部热量向箱体外传导;驱动部的主要作用是驱动箱体2转动,使箱体2背部散出的热量均匀分布;根据箱体2内外的温度变化,控制器5能够控制蓄热单元、加热器6与热量输出部启闭,能够在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整体上,本申请能够根据采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以及箱体2内的温度控制热量输出,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方案,蓄热单元包括若干加热管7,若干加热管7周向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水平分隔板4的顶面中心,若干加热管7穿过水平分隔板4且还与加热器6电性连接,水平分隔板4的顶面还固定连接有蓄热部8,蓄热部8包裹在若干加热管7内圈和外圈上,箱体2的顶壁上设置有采暖出口,采暖出口对应设置在蓄热部8的上方,热量输出部固定连接在采暖出口处。
若干加热管7通过加热器6通电加热,若干加热管7将热量传递至蓄热部8并储存起来,再通过热量输出部,将热量从采暖出口传递至箱体2的所在环境中;水平分隔板4能够将蓄热部8辐射出的热量汇聚在上腔体内,有效降低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优化方案,加热管7为螺旋式结构,至少设置有五组。
通过螺旋式结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增加加热管7的表面积,保证一定的热传递效率,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加热管7,能够有效提高热传递效率。
进一步优化方案,蓄热部8包括若干蓄热砖,若干蓄热砖堆砌在若干加热管7的内圈与外圈。
利用蓄热砖的特点,将加热管7释放的热量快速收集和释放,从而保证快速稳定调节箱体2所在环境的温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热量输出部包括风机9与滤网10,滤网10固定连接在采暖出口内,风机9固定连接在滤网10的顶部,风机9的出风端远离蓄热部8设置,风机9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蓄热部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支撑座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第一温度传感器1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2分别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14与竖向设置的转动轴15,驱动电机14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顶面中心,转动轴15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4的旋转轴同轴心固定连接,箱体2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5的顶端,驱动电机14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箱体2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密封箱门3,密封箱门3与箱体2的闭合处设置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粘接在密封箱门3靠近箱体2的一侧,密封箱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7,保温层17位于密封圈16内侧。密封箱门3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屏13,显示屏13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控制器5所接收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2测得的温度值。
密封圈16和保温层17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箱体2内部的热量散失速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6,通过加热器6对螺旋式加热管7进行加热可提供热量,通过热辐射将螺旋式加热管7的热量传送至蓄热部8,并通过风机9将热量带出箱体2之外,起到对环境升温的作用,在箱体2内部热量向箱体2外传导的过程中,蓄热部8能够存储部分热量,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2分别用于监测蓄热部8的温度和环境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1测得蓄热部8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而第二温度传感,器12测得外部环境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器5可控制风机9运行,并控制加热器6降低加热温度或停止加热,可通过风机9将蓄热部8的热量带出箱体2之外实现升温,能够在保证采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而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2测得外部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器可控制风机9停止运行,可停止采暖过程;而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1测得蓄热部8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设定值,而第二温度传感器12测得外部环境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器5可控制风机9运行,并控制加热器6保持一定的加热温度,以保证采暖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轴心竖向设置,所述箱体(2)通过驱动部驱动,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箱体(2)内相对封闭设置,所述箱体(2)内通过水平分隔板(4)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蓄热单元,所述箱体(2)的顶面连接有热量输出部,所述热量输出部与所述蓄热单元的顶部对应设置,所述下腔体内连接有加热器(6),所述蓄热单元的底部穿过所述水平分隔板(4)且还与所述加热器(6)电性连接,所述下腔体内还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与所述蓄热单元、加热器(6)、热量输出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5)通过所述箱体(2)内外温度控制所述蓄热单元、加热器(6)与所述热量输出部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包括若干加热管(7),若干所述加热管(7)周向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分隔板(4)的顶面中心,若干所述加热管(7)穿过所述水平分隔板(4)且还与所述加热器(6)电性连接,所述水平分隔板(4)的顶面还固定连接有蓄热部(8),所述蓄热部(8)包裹在若干所述加热管(7)内圈和外圈上,所述箱体(2)的顶壁上设置有采暖出口,所述采暖出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蓄热部(8)的上方,所述热量输出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采暖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7)为螺旋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部(8)包括若干蓄热砖,若干所述蓄热砖堆砌在若干所述加热管(7)的内圈与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输出部包括风机(9)与滤网(10),所述滤网(10)固定连接在所述采暖出口内,所述风机(9)固定连接在所述滤网(10)的顶部,所述风机(9)的出风端远离所述蓄热部(8)设置,所述风机(9)与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部(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所述支撑座(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1)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14)与竖向设置的转动轴(15),所述驱动电机(14)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中心,所述转动轴(15)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4)的旋转轴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15)的顶端,所述驱动电机(14)与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密封箱门(3),所述密封箱门(3)与所述箱体(2)的闭合处设置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粘接在所述密封箱门(3)靠近所述箱体(2)的一侧,所述密封箱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7),所述保温层(17)位于所述密封圈(16)内侧。
CN202223528060.X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Active CN21906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060.XU CN21906357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060.XU CN21906357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3570U true CN219063570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8060.XU Active CN21906357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3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8696U (zh) 高效节能微波烤箱
CN202452797U (zh) 智能烘干脱水电烤箱
CN219063570U (zh) 一种垂直式圆柱形电制热蓄热采暖设备
CN210123174U (zh) 一种节能型防爆电暖气
CN217900387U (zh) 一种旋转式太阳能烘干设备
CN206207673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电系统
CN108589212A (zh) 一种家庭用婴儿衣服烘干箱
CN202993583U (zh)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06376235U (zh) 一种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
CN211429846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控制装置
CN213427988U (zh) 一种基于激光和超声波的风机驱鸟器
CN20619571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伏汇流箱
CN211204745U (zh) 一种旋转式快速干燥机
CN208296346U (zh) 一种百叶式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智能采暖系统
CN202492700U (zh) 微波烘干设备
CN216481960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烘干装置
CN202915660U (zh) 农产品烘干机
CN110911054A (zh) 一种漆包线用烘焙装置
CN210190860U (zh) 一种用于数码印花机上的烘干装置
CN209944772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20629299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流动储能柜
CN216244874U (zh) 一种恒温式太阳能水箱控温装置
CN212323069U (zh) 一种电池监控管理装置
CN220624787U (zh) 一种单面制绒烘干装置
CN22085260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空气源热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